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055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
【背景技术】
[0002]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手术是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手术过程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难以操作的部分,腋窝淋巴结清扫时需要对胸大肌和胸小肌以及腋窝的皮肤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牵拉,但现有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所使用的是简单的“S”拉钩或甲状腺拉钩,它有以下缺点:1、拉钩的长短和宽展尺寸是固定的,病人的高矮胖瘦不同,对拉钩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现有拉钩无法灵活的满足各种情况的需要;2、拉钩无自动设计,在手术过程中需要2?8名助手持续的牵拉;另外,该手术的手术区域靠近头部,给助手站位造成限制,使助手难以保持长时间和有效地牵拉,给手术造成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主要由拉钩架、拉杆、滑座和U型底座组成,拉钩架固定在拉杆前端,拉钩架设置弧形调节槽,两个拉钩分别通过调节螺母设置在弧形调节槽中,U型底座设置在滑座底部,拉杆在滑座内移动并通过一个调节螺母进行固定,U型底座底部设置可固定在手术床体上的卡柱。
[0006]上述U型底座顶部的滑槽中设置一个滑块,固定螺丝穿过滑块对圆锥体进行固定,圆锥体顶端与滑座相连,U型底座侧面设置横梁槽,一个固定螺母穿过横梁槽对滑块进行固定。
[0007]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病人的体形通过拉杆和滑座调节腋窝距横梁的长度,通过滑块和横梁槽调节腋窝距横梁的角度,根据手术的进展通过拉钩架和调节螺母调节拉钩的长度和宽度,通过固定螺丝和圆锥体调节拉钩的方向和角度,具有自动、灵活、可靠的特点,既满足不同具体情况下手术腋窝暴露的需要,又不需要助手持续牵拉,节省人力,方便手术,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1 ] 图中I拉钩、2调节螺母、3拉钩架、4拉杆、5滑座、6调节螺母、7固定螺母、8圆锥体、9滑块、1固定螺丝、11横梁槽、12U型底座、13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主要由拉钩架3、拉杆4、滑座5和U型底座12组成,拉钩架3固定在拉杆4前端,拉钩架3设置弧形调节槽,两个拉钩I分别通过调节螺母2设置在弧形调节槽中,U型底座12设置在滑座5底部,拉杆4在滑座5内并通过调节螺母6进行固定,U型底座12底部设置可固定在手术床体上的卡柱13,U型底座12顶部的滑槽中设置一个滑块9,固定螺丝10穿过滑块9对圆锥体8进行固定,圆锥体8顶端与滑座5相连,U型底座12侧面设置横梁槽11,固定螺母7穿过横梁槽11对滑块9进行固定。
[0013]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病人的体形通过拉杆和滑座调节腋窝距横梁的长度,通过滑块和横梁槽调节腋窝距横梁的角度,根据手术的进展通过拉钩架和调节螺母调节拉钩的长度和宽度,通过固定螺丝和圆锥体调节拉钩的方向和角度,具有自动、灵活、可靠的特点,既满足不同具体情况下手术腋窝暴露的需要,又不需要助手持续牵拉,节省人力,方便手术,提高效率。
【主权项】
1.一种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其特征是主要由拉钩架、拉杆、滑座和U型底座组成,拉钩架固定在拉杆前端,拉钩架设置弧形调节槽,两个拉钩分别通过调节螺母设置在弧形调节槽中,U型底座设置在滑座底部,拉杆在滑座内移动并通过一个调节螺母进行固定,U型底座底部设置可固定在手术床体上的卡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其特征是U型底座顶部的滑槽中设置一个滑块,固定螺丝穿过滑块对圆锥体进行固定,圆锥体顶端与滑座相连,U型底座侧面设置横梁槽,一个固定螺母穿过横梁槽对滑块进行固定。
【专利摘要】腋窝淋巴结清扫自动调节拉钩,主要由拉钩架、拉杆、滑座和U型底座组成,拉钩架固定在拉杆前端,拉钩架设置弧形调节槽,两个拉钩分别通过调节螺母设置在弧形调节槽中,U型底座设置在滑座底部,拉杆在滑座内移动并通过一个调节螺母进行固定,U型底座底部设置可固定在手术床体上的卡柱。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病人的体形通过拉杆和滑座调节腋窝距横梁的长度,通过滑块和横梁槽调节腋窝距横梁的角度,根据手术的进展通过拉钩架和调节螺母调节拉钩的长度和宽度,通过固定螺丝和圆锥体调节拉钩的方向和角度,具有自动、灵活、可靠的特点,既满足不同具体情况下手术腋窝暴露的需要,又不需要助手持续牵拉,节省人力,方便手术,提高效率。
【IPC分类】A61B17/02, A61G13/10
【公开号】CN205322390
【申请号】CN201620055081
【发明人】石东亮, 崔国忠, 陈亮, 杨猛, 戴殿禄, 杨文华, 刘岩青, 丁明剑
【申请人】石东亮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