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10690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5°且锥形结构部分向牙冠方向延伸,增加了穿龈基台与生物工程牙支架的粘结面积,增加了其固位力和稳定性。
[0030]全瓷穿龈基台的内部形态与生物工程牙支架材料的牙支架基台相适配,使其可以严密的进行粘结接触,避免由于不密合造成的应力集中。牙冠粘结部的形态根据目标牙冠的形态进行个性化设计(本图1示中以切牙形态为例)。
[0031]生物工程牙支架下部的支架形态高度模拟相应牙位正常牙齿的一般形态,根据目标牙位具体形态功能特点和功能进行设计,形成形态较为统一的产品,为后期的产业化做准备。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对健侧同名牙CT扫描,根据对侧同名牙的形态通过镜像技术反求得到解剖数据,实现个性化设计。
[0032]生物工程牙支架上部的牙支架基台为封闭的设计,避免牙髓组织与修复材料、粘结剂等的直接接触,保证牙髓组织的健康。
[0033]穿龈基台为全瓷材料制成,表面高度光滑,可减少菌斑的附着,降低牙周炎的发生几率;并可促进牙龈上皮细胞的贴附,分泌透明板和密板,形成类似天然牙牙龈的双板结构,并通过半桥粒的连接方式固定,从而形成封闭,防止口腔内的唾液、食物残渣、细菌等侵入,有利于下部牙周组织再生。
[0034]穿龈基台的牙冠粘结部形态取决于目标牙冠的相应形态,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备(CAD/CAM)系统进行个性化制作。
[0035]实施例2
[0036]其它如实施例1中的内容,其中牙髓腔直径为支架直径的1/2,牙支架钝角肩台或冠边缘钝角肩台的钝角为130°,牙支架基台粘结部和牙冠粘结部的内聚角为4°。
[0037]实施例3
[0038]其它如实施例1中的内容,其中牙髓腔直径为支架直径的1/2.5,牙支架钝角肩台或冠边缘钝角肩台的钝角为140°,牙支架基台粘结部和牙冠粘结部的内聚角为4.5°。
[0039]实施例4
[0040]其它如实施例1中的内容,其中牙髓腔直径为支架直径的1/3,牙支架钝角肩台或冠边缘钝角肩台的钝角为133°,牙支架基台粘结部和牙冠粘结部的内聚角为4.5°。
[0041]实施例5
[0042]其它如实施例1中的内容,其中牙髓腔直径为支架直径的1/2,牙支架钝角肩台或冠边缘钝角肩台的钝角为138°,牙支架基台粘结部和牙冠粘结部的内聚角为4°。
[0043]本实用新型的穿龈系统设计中生物工程牙支架与穿龈基台一期粘结为一体,同期即刻植入,无需后续进行制取模型、制备基台、粘结基台等步骤,简化了手术流程。
[0044]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范畴内,进行技术特征的添加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包括生物工程牙支架(11)和穿龈基台(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工程牙支架(11)设有支架(I)、牙髓腔(3 )、牙支架基台(17 ),牙髓腔(3 )为中空,设在支架(I)中,牙髓腔(3)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架上端(1-1)和下端(1-2)相连接;牙支架基台(17 )设有牙支架钝角肩台(4)和牙支架基台粘结部(5 ),牙支架基台粘结部(5 )与牙支架钝角肩台(4)固定连接,牙支架钝角肩台(4)与支架上端(1-1)固定连接; 所述穿龈基台(10)设有牙冠粘结部(6)、冠边缘的钝角肩台(7)和穿龈基台粘结部(2),牙冠粘结部(6)通过冠边缘钝角肩台(7)与穿龈基台粘结部(2)连接成一体; 使用时牙支架钝角肩台(4)及牙支架基台粘结部(5 )与穿龈基台粘结部(2 )连接为一体,将生物工程牙支架(11)和穿龈基台(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支架基台(17)为封闭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支架钝角肩台或冠边缘钝角肩台的钝角(8)为130-140°。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支架钝角肩台或冠边缘钝角肩台的钝角(8)为133-138°。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支架基台粘结部(5)和牙冠粘结部(6)为锥形,牙支架基台粘结部(5)和牙冠粘结部(6)内部形状相适配。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支架基台粘结部(5)和牙冠粘结部(6)的内聚角(9) ( 5°。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支架钝角肩台(4)及牙支架基台粘结部(5)与穿銀基台粘结部(2)连接方式为粘接方式。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髓腔(3)为圆锥形,上宽下窄。9.根据权利要求1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牙髓腔(3)直径为支架(I)直径的1/3-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包括生物工程牙支架和穿龈基台,所述生物工程牙支架设有支架、牙髓腔、牙支架基台,牙髓腔为中空,设在支架中,牙髓腔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架上端和下端相连接;牙支架基台设有牙支架钝角肩台和牙支架基台粘结部,牙支架基台粘结部与牙支架钝角肩台固定连接,牙支架钝角肩台与支架上端固定连接;穿龈基台设有牙冠粘结部、冠边缘的钝角肩台和穿龈基台粘结部,牙冠粘结部通过冠边缘钝角肩台与穿龈基台粘结部连接成一体,牙支架钝角肩台及牙支架基台粘结部与穿龈基台通过粘结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包含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的完整牙根再生,同时为再生牙最终行使咀嚼和美观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IPC分类】A61C8/00
【公开号】CN205322525
【申请号】CN201520761215
【发明人】田卫东, 郭维华, 陈金龙, 杨波
【申请人】四川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