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熬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4767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草药熬药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熬药器。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煎药方式颇显费时费力。现有的熬药装置设置了搅拌装置,通过在熬药过程中人为搅拌药液,可有效防止药渣沉附在锅底导致糊锅。但是,在实际搅拌过程中,由于搅拌物质的状态、搅拌的温度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存在搅拌均匀度不足、搅拌效率低、效果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搅拌效率的中草药熬药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种中草药熬药器,包括熬药罐,所述熬药罐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熬药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嘴和提手,所述提手与出液嘴对向设置,所述出液嘴与熬药罐的内腔连通,所述熬药罐的内腔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出盖体,所述传动轴上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片,所述螺旋搅拌片的螺旋半径沿传动轴从上往下逐渐缩小,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摇把。
[0006]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为S型搅拌杆。
[0007]进一步地,所述熬药罐与出液嘴的连通处设置有滤网。
[0008]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手段而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草药熬药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螺旋搅拌片在旋转传动轴时能够自下而上地翻动草药,使熬药罐内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分散地更加均匀。传动轴的底端设置S型搅拌杆能顺利的将熬药罐底的中草药搅拌起来,加快搅拌速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草药熬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熬药罐,2-盖体,3-摇把,4-传动轴,5-出液嘴,6-滤网,7_提手,8-螺旋搅拌片,9-连杆,I O-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中草药熬药器如图1所示,包括熬药罐I,熬药罐I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盖体2,熬药罐I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嘴5和提手7,提手7与出液嘴5对向设置,出液嘴5与熬药罐I的内腔连通,熬药罐I与出液嘴5的连通处设置有滤网6,熬药罐I的内腔设置有传动轴4,传动轴4穿出盖体2,传动轴4上通过连杆9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片8,螺旋搅拌片8的螺旋半径沿传动轴4从上往下逐渐缩小,传动轴4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杆10,搅拌杆10为S型搅拌杆,螺旋搅拌片8和S型搅拌杆9位于熬药罐I的内腔,传动轴4的顶端设置有摇把3。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中草药熬药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螺旋搅拌片8在旋转传动轴4时能够自下而上地翻动草药,使熬药罐I内的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分散地更加均匀。传动轴4的底端设置S型搅拌杆能顺利的将熬药罐底的中草药搅拌起来,加快搅拌速度。
[001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中草药熬药器,包括熬药罐,所述熬药罐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熬药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嘴和提手,所述提手与出液嘴对向设置,所述出液嘴与熬药罐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熬药罐的内腔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出盖体,所述传动轴上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片,所述螺旋搅拌片的螺旋半径沿传动轴从上往下逐渐缩小,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摇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熬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为S型搅拌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草药熬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熬药罐与出液嘴的连通处设置有滤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草药熬药器,包括熬药罐,所述熬药罐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盖体,所述熬药罐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嘴和提手,所述提手与出液嘴对向设置,所述出液嘴与熬药罐的内腔连通,所述熬药罐的内腔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出盖体,所述传动轴上通过连杆固定安装有螺旋搅拌片,所述螺旋搅拌片的螺旋半径沿传动轴从上往下逐渐缩小,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杆,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设置有摇把。该中草药熬药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螺旋搅拌片在旋转传动轴时能够自下而上地翻动草药,使熬药罐内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分散地更加均匀。
【IPC分类】A61J3/00
【公开号】CN205360001
【申请号】CN201620108082
【发明人】赵伟伟
【申请人】赵伟伟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