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280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部并且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中部,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后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后端并且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后端,所述按摩面板的外侧面上固定有第一按摩触头、第二按摩触头、中药包,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按摩面板的内侧面上并且其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板与限位板相连,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上并且其位于夹设于按摩面板、中间板之间,所述第一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二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环。
【专利说明】
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保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
【背景技术】
[0002]颈椎按摩机是采用低频电疗、磁疗、红外热灸、枕式牵引等理疗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保健器械,它利用传统中医原理,形成一个高效复合能量场,可以舒筋活络,帮助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颈部肌肉僵直、疼痛问题。现有的颈椎按摩机的种类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其按摩板面均为固定式结构,其位置无法在使用过程中调节,影响按摩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按摩板面采用弹簧进行支撑的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保健机主体、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拉带、第二拉带,所述保健机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按摩面板、中间板、后板、限位柱、限位板、弹簧、中药包,所述中间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部并且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中部,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后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后端并且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后端,所述按摩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前端之间,所述按摩面板的外侧面上固定有第一按摩触头、第二按摩触头、中药包,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按摩面板的内侧面上并且其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板与限位板相连,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上并且其位于夹设于所述按摩面板、中间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一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二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环。
[0006]所述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一侧前端固定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侧壁朝向第一侧壁的一侧前端固定有第二滑道,所述按摩面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滑道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道内。
[0007]所述中药包与所述按摩面板等长。
[0008]所述第一拉带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卡,所述第二拉带上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卡。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0]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按摩触头、第二按摩触头按摩颈部,按摩板面采用弹簧进行支撑,按摩面板在弹簧的弹力下能够前后移动,避免按摩力度过大,按摩的舒适度大大提尚;
[0011 ] 2、中间板上开设有通孔,便于线路穿入、穿出;
[0012]3、中药包的设置,在按摩的同时,通过中药包施药,保健效果佳;
[0013]4、限位柱的设置,防止按摩面板在移动过程中产生错位现象;
[0014]5、限位板的设置,限制按摩面板位置,防止其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之间脱出;
[0015]6、第一拉带、第二拉带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当枕头使用,也能够通过拉带拉起,在人体直立状态或采取坐姿时仍可使用,无需采用躺卧姿势,扩大使用范围;
[0016]7、通过拉动第一拉环、第二拉环,使按摩面板贴紧人体颈部,使用方便;
[0017]8、第一长度调节卡、第二长度调节卡的设置,第一拉带、第二拉带长度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中,1-第一固定座,2-第二固定座,3-第一拉带,4-第二拉带,5-第一侧壁,6-第二侧壁,7-按摩面板,8-中间板,9-后板,10-限位柱,11-限位板,12-弹黃,13-中药包,14-通孔,15-第一按摩触头,16-第二按摩触头,17-第二长度调节卡,18-第一拉环,19-第二拉环,21-第一滑道,22-第二滑道,23-第一长度调节卡。
[0021 ]实施例
[0022]如图1所示,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包括保健机主体、第一固定座1、第二固定座2、第一拉带3、第二拉带4,保健机主体包括第一侧壁5、第二侧壁6、按摩面板7、中间板8、后板9、限位柱10、限位板11、弹簧12、中药包13,中间板8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侧壁5的中部并且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侧壁6的中部,中间板8上开设有通孔14,后板9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侧壁5的后端并且其另一端固定于第二侧壁6的后端,按摩面板7位于第一侧壁5、第二侧壁6的前端之间,按摩面板7的外侧面上固定有第一按摩触头15、第二按摩触头16、中药包13,限位柱10的一端固定于按摩面板7的内侧面上并且其另一端穿过中间板8与限位板10相连,弹簧12套设于限位柱10上并且其位于夹设于按摩面板7、中间板8之间,第一固定座I固定于第一侧壁5的外侧,第二固定座2固定于第二侧壁6的外侧,第一拉带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座I上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拉环18,第二拉带4的一端固定于第二固定座2上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环19。
[0023]第一侧壁5朝向第二侧壁6的一侧前端固定有第一滑道21,第二侧壁6朝向第一侧壁5的一侧前端固定有第二滑道22,按摩面板7的一端设置于第一滑道21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第二滑道22内。
[0024]中药包13与按摩面板7等长。
[0025]第一拉带3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卡23,第二拉带4上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卡17。
[00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I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保健机主体、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一拉带、第二拉带,所述保健机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按摩面板、中间板、后板、限位柱、限位板、弹簧、中药包,所述中间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中部并且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中部,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后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后端并且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后端,所述按摩面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前端之间,所述按摩面板的外侧面上固定有第一按摩触头、第二按摩触头、中药包,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按摩面板的内侧面上并且其另一端穿过所述中间板与限位板相连,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柱上并且其位于夹设于所述按摩面板、中间板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所述第一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拉环,所述第二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并且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第二侧壁的一侧前端固定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二侧壁朝向第一侧壁的一侧前端固定有第二滑道,所述按摩面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滑道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滑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包与所述按摩面板等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按摩颈椎保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带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节卡,所述第二拉带上设置有第二长度调节卡。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5434268SQ20152110347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
【发明人】张健, 施阳, 罗明薇
【申请人】天津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