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角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107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治疗角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疗角枕,包括有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连接面以及两个侧面,该第一支撑面的第一端与该第二支撑面的第一端相交连接,该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的第二端及该第二支撑面的第二端相交连接,而该两个侧面相对设置,并均与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连接面连接,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的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固定带。该治疗角枕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防止不正确临床护理操作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专利说明】
治疗角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辅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角枕。
【背景技术】
[0002]做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防止髋关节错位等二次伤害,因此要非常小心的护理。但是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患者的家属或护理人员由于不能正确掌握摇床和屈髋的角度,一些不正确的操作会导致患者的髋关节错位等二次伤害,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医疗效果、以及加深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
[0003]因此为了防止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不正确操作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带来严重的两次伤害,有必要提供一种治疗辅助装置可以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不正确操作时防止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角枕,可以防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不正确临床护理操作造成二次伤害。
[0005]该一种治疗角枕包括有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连接面以及两个侧面,该第一支撑面的第一端与该第二支撑面的第一端相交连接,该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的第二端及该第二支撑面的第二端相交连接,而该两个侧面相对设置,并均与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连接面连接,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的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0006]该治疗角枕可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治疗角枕放置在腹部与腿部之间,其中第一支撑面靠在患者的腹部,而第二支撑面靠着患者的两条大腿,并将固定在第一支撑面端角的第一对固定带绑在患者的腹部,而第一支撑面端角的第二对固定带绑定在靠近患者两条大腿靠近腹部的位置,而第二支撑面端角的第三对固定带绑定在患者的大腿上。
[0007]由于治疗角枕的使用,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大腿)形成固定、稳定的连接角度,而且治疗角枕和患者的两条大腿捆绑固定在一起。那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即使是患者、患者家属或护理者不能正确掌握摇床和屈髋,产生了误操作,但由于治疗角枕的作用,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大腿)形成固定、稳定的连接角度,因此不会因为误操作造成患者的上身与下身连接角度变化过大、造成二次伤害。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合适大小的医疗角枕。
[0009]进一步,治疗角枕的固定带为布条,固定带缝制固定连接在治疗角枕上。固定带可以理解为本实施新型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不是本实施新型的一部分。
[0010]进一步,该治疗角枕包括为相应形状海绵体或硅胶体的角枕主体及装载该角枕主体的袋体。将该角枕主体装载到该袋体内后,就形成上述的形状。这种结构的医疗角枕,可以在治疗角枕外露的袋体脏了时,更换相应的袋体,这样既可以获得清洁卫生的治疗角枕,有避免丢弃整个医疗角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11]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治疗角枕为相应形状的可充气袋体。这样可以方便清洗,保持整个治疗角枕的清洁及卫生。
[0012]进一步,治疗角枕的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及该连接面均为长方形。这可以增加治疗角枕与患者腹部、以及大腿的接触面积。
[0013]进一步,治疗角枕的两个侧面为三角形。
[0014]进一步,治疗角枕的第一支撑面与该第二支撑面的夹角为120度。
[0015]进一步,治疗角枕的第一支撑面与连接面的夹角为40度。
[0016]进一步,治疗角枕该第一支撑面的两侧边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固定带,该第二支撑面的两侧边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固定带。这样可以增加治疗角枕固定患者的位置,使得治疗角枕更加稳定的与患者固定,放置治疗角枕从患者的身体上滑动,更好的对患者提供保护。
[0017]进一步,该治疗角枕的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与固定带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环,该固定带通过固定环固定连接该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这样可以方便更换固定带,避免一条固定带磨损时,需要更换整个治疗角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0018]进一步,该固定带包括有相应的魔术贴或卡扣件。这可方便两根固定带的快速连接(绑定),及快速的解开连接(绑定)。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疗角枕,治疗角枕可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防止患者、患者家属或护理者不能正确掌握摇床和屈髋,产生了误操作对患者造成一■次伤害。
[0020]由于治疗角枕的使用,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大腿)形成固定、稳定的连接角度,而且治疗角枕将患者的两条大腿捆绑固定在一起。那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即使是患者、患者家属或护理者不能正确掌握摇床和屈髋,产生了误操作,但由于治疗角枕的作用,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大腿)形成固定、稳定的连接角度,因此不会因为误操作造成患者的上身与下身连接角度变化过大、造成二次伤害。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治疗角枕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治疗角枕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角枕的第三种治疗角枕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角枕的第四种治疗角枕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示出了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治疗角枕的截面示意图;
[0028]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角枕的使用示意图。
[002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0]100、400、500 治疗角枕
[0031]HO第一支撑面
[0032]120第二支撑面
[0033]130连接面
[0034]140第一侧面
[0035]150第二侧面
[0036]160固定带
[0037]170固定环
[0038]200角枕主体
[0039]300袋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治疗角枕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治疗角枕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治疗角枕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治疗角枕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4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治疗角枕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3]请一并参考图1,揭露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角枕的第一种实施例,该治疗角枕用于固定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身体上,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防止不正确临床护理操作造成二次伤害。
[0044]该治疗角枕整体形状为三角形立方体,其包括有第一支撑面110、第二支撑面120、连接面130、第一侧面140及第二侧面150。该第一支撑面110的第一端与该第二支撑面120的第一端相交连接,该连接面1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110的第二端及该第二支撑面120的第二端相交连接,而该第一侧面140及第二侧面150相对设置,并均与第一支撑面110、第二支撑面120、连接面130连接。
[0045]第一支撑面110及第二支撑面120的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60。具体为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一条或多条固定带160,图1当中只示出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一条固定带160。
[0046]该治疗角枕100的固定带160为布条,固定带160缝制固定或其他方式(例如图4所示的方式)连接在治疗角枕上。
[0047]该治疗角枕100的,该固定带包括有相应的魔术贴或卡扣件。这可方便两根固定带的快速连接(绑定),及快速的解开连接(绑定)。固定带160缝制固定或其他方式(例如图4所示的方式)连接在治疗角枕上。
[0048]固定带160可以理解为本实施新型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不是本实施新型的一部分。
[0049]在本实施例中,该治疗角枕100的第一支撑面110、该第二支撑面120及该连接面130均为长方形,而该第一侧面140及第二侧面150、连接面130连接,第一支撑面110及第二支撑面120的形状为三角形。
[0050]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治疗角枕100为相应形状的可充气袋体,当充气袋体充气完成后,呈上述所描述的形状。使用治疗角枕100为充气袋体的好处在于成本较低,而且充气袋体放气后就可清洗,这样该治疗角枕100可方便清洗保持清洁。
[0051]在实用新型中,该治疗角枕100可以是任何具有上述形状的柔软、具有弹性、且端角上可以固定有固定带160的物体,例如娃胶体、海绵体等。
[0052]请一并参考图2,揭露本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角枕的第二种实施例,该治疗角枕用于固定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身体上,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防止不正确临床护理操作造成二次伤害。
[0053]该治疗角枕100包括有海绵体或硅胶体的角枕主体200及装载该治疗角枕主体200的袋体300。
[0054]该角枕主体200整体形状为三角形立方体,其包括有第一支撑面110、第二支撑面120、连接面130、第一侧面140及第二侧面150。该第一支撑面110的第一端与该第二支撑面120的第一端相交连接,该连接面1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110的第二端及该第二支撑面120的第二端相交连接,而该第一侧面140及第二侧面150相对设置,并均与第一支撑面110、第二支撑面120、连接面130连接。
[0055]在本实施例中,该角枕主体200的第一支撑面110、该第二支撑面120及该连接面130均为长方形,而该第一侧面140及第二侧面150、连接面130连接,第一支撑面110及第二支撑面120的形状为三角形。
[0056]该袋体300具有相应形状,可以将该角枕主体200装载在其中,相应的形成如图1所示的医疗角枕100形状。
[0057]袋体300相应于该角枕主体200的第一支撑面110及第二支撑面120的各个端角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60。相应的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一条或多条固定带160,图2当中只示出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一条固定带160。该袋体300可采用各种适合的材料制作而成。
[0058]该治疗角枕100的固定带160为布条,固定带160缝制固定或其他方式(例如图4所示的方式)连接在治疗角枕上。
[0059]该治疗角枕100的,该固定带包括有相应的魔术贴或卡扣件。这可方便两根固定带的快速连接(绑定),及快速的解开连接(绑定)。固定带160缝制固定或其他方式(例如图4所示的方式)连接在治疗角枕上。
[0060]固定带160可以理解为本实施新型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为不是本实施新型的一部分。
[0061]这种结构的医疗角枕,可以在治疗角枕外露的袋体脏了时,更换相应的袋体,这样既可以获得清洁卫生的治疗角枕,有避免丢弃整个医疗角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62]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治疗角枕的结构示意图,该治疗角枕用于固定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身体上,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防止不正确临床护理操作造成二次伤害。
[0063]该治疗角枕100可以是图1、图2所描述的两种治疗角枕形式,即该治疗角枕100可以是充气袋体充气完成后、单独海绵体或硅胶体,或是包括有角枕主体及装载该角枕主体的袋体。
[0064]该治疗角枕400与图1、图2所描述的两种治疗角枕不同在于,图1、图2所描述的两种治疗角枕100只是在第一支撑面110及第二支撑面120的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60。在本实施例中的治疗角枕400在第一支撑面110的两个侧边相对位置(较佳为中间位置)增加了固定带160,及在第二支撑面120的两个侧边相对位置(较佳为中间位置)也增加了固定带160。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治疗角枕固定患者的位置,使得治疗角枕更加稳定的与患者固定,放置治疗角枕从患者的身体上滑动,更好的对患者提供保护。
[0065]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治疗角枕的结构示意图,该治疗角枕用于固定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身体上,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防止不正确临床护理操作造成二次伤害。
[0066]该治疗角枕100可以是图1、图2、图3所描述的两种治疗角枕形式,即该治疗角枕100可以是充气袋体充气完成后、单独海绵体或硅胶体,或是包括有角枕主体及装载该角枕主体的袋体。
[0067]在本实施例中,治疗角枕500的第一支撑面110及第二支撑面120与固定带160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环170,该固定带160通过固定环170固定连接该第一支撑面110、第二支撑面120。这样可以方便更换固定带,避免一条固定带磨损时,需要更换整个治疗角枕,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0068]参阅图5所示,为。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治疗角枕的截面示意图。为了符合人体工学,以及更好的保护到患者,治疗角枕100的第一支撑面110与该第二支撑面120的夹角为120度,治疗角枕100的第一支撑面110与连接面130的夹角为40度,第二支撑面120与连接面130的夹角为40度。
[006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提的夹角度数,为大约的角度,而并非为一个精准的度数。例如第一支撑面110与该第二支撑面120的夹角为120度,表示第一支撑面110与该第二支撑面120的夹角在120度左右。
[0070]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治疗角枕的使用示意图。
[0071]该治疗角枕100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患者躺着病床上,将治疗角枕100放置在腹部与腿部之间,其中第一支撑面110靠在患者的腹部,而第二支撑面120靠着患者的两条大腿,并将固定在第一支撑面110端角的第一对固定带160绑在患者的腹部,而第一支撑面110端角的第二对固定带160绑定在靠近患者两条大腿靠近腹部的位置,而第二支撑面120端角的第三对固定带绑定在患者的大腿上。
[0072]而如图3所示的治疗角枕100,第一支撑面110的两个侧边相对位置增加的固定带160绑在患者的腹部,第二支撑面120的两个侧边相对位置增加的固定带160绑定在患者的大腿上。
[0073]由于治疗角枕的使用,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大腿)形成固定、稳定的连接角度,而且治疗角枕将患者的两条大腿捆绑固定在一起。那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即使是患者、患者家属或护理者不能正确掌握摇床和屈髋,产生了误操作,但由于治疗角枕的作用,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大腿)形成固定、稳定的连接角度,因此不会因为误操作造成患者的上身与下身连接角度变化过大、造成二次伤害。
[007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合适大小的医疗角枕。
[007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疗角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治疗角枕,治疗角枕可应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防止患者、患者家属或护理者不能正确掌握摇床和屈髋,产生了误操作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76]由于治疗角枕的使用,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大腿)形成固定、稳定的连接角度,而且治疗角枕将患者的两条大腿捆绑固定在一起。那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即使是患者、患者家属或护理者不能正确掌握摇床和屈髋,产生了误操作,但由于治疗角枕的作用,患者的上身与下身(大腿)形成固定、稳定的连接角度,因此不会因为误操作造成患者的上身与下身连接角度变化过大、造成二次伤害。
[007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角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连接面以及两个侧面,该第一支撑面的第一端与该第二支撑面的第一端相交连接,该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面的第二端及该第二支撑面的第二端相交连接,而该两个侧面相对设置,并均与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连接面连接,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的各个端角固定连接有固定带,该第一支撑面与该第二支撑面的夹角为120度左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角枕,其特征在于,该治疗角枕包括为相应形状的海绵体或硅胶体的角枕主体及装载该角枕主体的袋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角枕,其特征在于,该治疗角枕为相应形状的可充气袋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角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面、该第二支撑面及该连接面均为长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角枕,其特征在于,该两个侧面为三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角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面的两侧边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固定带,该第二支撑面的两侧边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固定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角枕,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面及第二支撑面与固定带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环,该固定带通过固定环固定连接该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角枕,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带包括有相应的魔术贴或卡扣件。
【文档编号】A61F5/37GK205494114SQ201521076020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1日
【发明人】夏菊芬
【申请人】夏菊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