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124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软垫、支撑架、把手、角度调节支架、宽度调节杆,所述的底板分为左底板和右底板,在左底板和右底板的相对一侧设有弧形内凹,当左底板与右底板并拢时形成可以支撑人体面部的通孔,所述的软垫设于底板上表面,所述的支撑架安装于底板下表面,分为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的把手和角度调节支架通过带档位的铰链连接,带档位的铰链通过铰链座安装在支撑架一侧,带档位的铰链的一端与把手转动连接,带档位的铰链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支架的端部卡接,在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宽度调节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不同颈椎长短、面度大小的人群使用。
【专利说明】
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
[0001 ]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
[0003]【背景技术】:
[0004]俯卧位是外科手术中较常见的手术体位,主要适用于颅脑、脊柱及部分肛肠手术,其手术时间长,对体位要求高,能否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俯卧位的摆放对于麻醉状态下的患者非常重要,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又要避免局部受压而引起血液运转障碍,为了能避免手术中头、面部移位或者错位,对患者面部,特别是眼睛、鼻子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颈椎因移位而造成压迫,在现有技术中,患者采用俯卧体位手术时,通常需要在头位配套一个俯卧位头架进行头部的支撑,现有的俯卧位头架包括底架,在底架上开设一面部大小的通孔,底架上铺设软垫,患者将头部置于软垫上,面部朝下,将眼、鼻、口暴露在通孔中,保护眼、鼻、口不受挤压,保持呼吸通畅。但由于患者身高,年龄,胖瘦有所不同,其颈部有长有短,面部大小也各不相同,同一通孔尺寸的头架只适用于某一类人,原有的俯卧位头架尺寸固定,不能根据面部大小调节通孔尺寸,或者根据颈部长短调整头架的角度,当患者面部较大时,通孔太小,眼睛不能完全漏在通孔内,造成对眼部的压迫;当患者头颈较长或较短时都会造成对颈椎的压迫,造成患者的不适感,使患者在摆位过程中花费时间较长,在手术时易产生移位,不能保证患者在手术中始终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使工作效率降低。
[0005]【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该头架的支撑面角度以及通孔大小均可调节,可满足不同颈椎长短、面度大小的人群使用,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稳定的固定体位,有效缩短了患者摆放手术体位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软垫、支撑架、把手、角度调节支架、宽度调节杆,所述的底板分为左底板和右底板,在左底板和右底板的相对一侧设有弧形内凹,当左底板与右底板并拢时形成可以支撑人体面部的通孔,所述的软垫设于底板上表面,所述的支撑架安装于底板下表面,分为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的把手和角度调节支架通过带档位的铰链连接,带档位的铰链通过铰链座安装在支撑架一侧,带档位的铰链的一端与把手转动连接,带档位的铰链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支架的端部卡接,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宽度调节杆。
[000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
[0010]在所述的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滑轨,相应地,在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与底板的连接面上设置滚轮,滚轮限位于滑轨内,可沿滑轨左右移动。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宽度调节杆两端通过固定座分别连接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在宽度调节杆上间隔均匀的距离设置限位孔,左右限位座分别安装在左底板和右底板上,宽度调节杆穿过左右限位座中间的通孔,左右限位座可在宽度调节杆上左右滑移,并通过限位座上的固定螺钉与宽度调节杆上的限位孔进行定位。
[0012]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包括横和纵杆,横杆两端连接纵杆,所述的横杆设置在底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的纵杆设置在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纵杆通过连接座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纵杆的端部卡接在带档位的铰链上。
[0013]在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与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角度调节支架的弹片,所述的弹片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弹片的另一端抵靠在角度调节支架上。
[0014]所述的软垫厚度为3?5cm。
[0015]所述的软垫外层采用PU皮进行包裹。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支撑面部的底板可上下活动并定位,底板上的通孔直径大小调节并定位,通过转动把手配合角度调节支架即可调节档位及定位,设置不同高度的支撑面,以满足不同颈部长度的患者使用,按压角度调节杆即可复位;通过移动与底板连接的左右限位座使其在宽度调节杆上移动合适的位置,再将固定螺钉固定于宽度调节杆上的限位孔中,即可调节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的宽度及定位,从而调节支撑面部的通孔的大小,以适应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使用,节省摆位时间,有利于患者在手术中始终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
[0018]2、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解式俯卧位头架,患者头部下方有软性垫圈,中间的通孔大小适宜,使患者五官置于中空位置,暴露充分,不仅避免口、鼻、眼受压,同时便于麻醉师观察患者面部情况以及呼吸管道,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0019]【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4]【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包括底板1、软垫2、支撑架3、把手4、角度调节支架5、宽度调节杆6,所述的底板I分为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在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的相对一侧设有弧形内凹,当左底板11与右底板12并拢时形成可以支撑人体面部的通孔13,所述的软垫2设于底板I上表面,所述的支撑架3安装于底板I下表面,分为左支撑架31和右支撑架32,在所述的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的下表面分别设有滑轨14,相应地,在支撑架31和右支撑架32与底板I的连接面上设置滚轮34,滚轮34限位于滑轨14内,可沿滑轨14左右移动;所述的把手4和角度调节支架5通过带档位的铰链连接,带档位的铰链通过铰链座7安装在支撑架3—侧,带档位的铰链的一端与把手4转动连接,带档位的铰链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支架5的端部卡接,当需要调整支撑板3的角度时,将角度调节支架5下压,使其端部的卡接位与铰链内的齿轮分离,再将把手4旋转一定角度调整档位后,释放角度调节支架5使其复位,将卡接位与铰链内的齿轮卡紧,从而实现支撑架3角度的调节,即实现底板I的角度调节,在左支撑架31与右支撑架32之间设置有宽度调节杆。
[0026]所述的宽度调节杆6两端通过固定座33分别连接左支撑架31和右支撑架32,在宽度调节杆6上间隔均匀的距离设置限位孔61,左右限位座15分别安装在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上,宽度调节杆6穿过左右限位座15中间的通孔,左右限位座15可在宽度调节杆6上左右滑移,并通过限位座15上的固定螺钉16与宽度调节杆6上的限位孔61进行定位,通过两者配合调整左右底板的相对距离,从而调节面部通孔的大小。
[0027]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5包括横杆以及和横杆51两端连接的纵杆52,所述的横杆51对应设置在底板I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的纵杆52对应设置在底板I的宽度方向上,纵杆52通过连接座34与支撑架3转动连接,纵杆52的端部卡接在带档位的铰链上。
[0028]为了使角度调节支架5与支撑架3能够稳定配合,保持稳定的卡接位,在角度调节支架5的底部与支撑架3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角度调节支架的弹片8,弹片8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3上,弹片8的另一端抵靠在角度调节支架5上。
[0029]所属的带档位的铰链市场有售,可根据需要选择三档、五档或其他各种档位的铰链。
[0030]所述的软垫厚度为3?5cm足够的厚度可缓冲面部压力,面部固定更稳定、舒适,所述的软垫外层采用PU皮进行包裹,易于清洁,消毒,重复使用。
[003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患者颈部长度和面部大小,通过转动把手4配合角度调节支架5调节档位,设置合适的底板I的角度;通过移动与底板I连接的左右限位座15使其在宽度调节杆6上移动合适的位置,再将固定螺钉16固定于宽度调节杆6上的限位孔61中,即可调节左底板11和右底板12之间的宽度,从而调节支撑面部的通孔13的大小,当角度和宽度调整完毕,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的把手4插入与床体配合的插孔内,以适应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使用,节省手术体位的摆位时间,保证患者在手术中始终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该可以理解,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软垫、支撑架、把手、角度调节支架、宽度调节杆,所述的底板分为左底板和右底板,在左底板和右底板的相对一侧设有弧形内凹,当左底板与右底板并拢时形成可以支撑人体面部的通孔,所述的软垫设于底板上表面,所述的支撑架安装于底板下表面,分为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所述的把手和角度调节支架通过带档位的铰链连接,带档位的铰链通过铰链座安装在支撑架一侧,带档位的铰链的一端与把手转动连接,带档位的铰链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支架的端部卡接,在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设置有宽度调节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下表面分别设有滑轨,相应地,在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与底板的连接面上设置滚轮,滚轮限位于滑轨内,可沿滑轨左右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宽度调节杆两端通过固定座分别连接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在宽度调节杆上间隔均匀的距离设置限位孔,左右限位座分别安装在左底板和右底板上,宽度调节杆穿过左右限位座中间的通孔,左右限位座可在宽度调节杆上左右滑移,并通过限位座上的固定螺钉与宽度调节杆上的限位孔进行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包括横杆和纵杆,横杆两端连接纵杆,所述的横杆设置在底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的纵杆设置在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纵杆通过连接座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纵杆的端部卡接在带档位的铰链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与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角度调节支架的弹片,所述的弹片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弹片的另一端抵靠在角度调节支架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厚度为3?5cm。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俯卧位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垫外层采用PU皮进行包裹。
【文档编号】A61G13/12GK205494292SQ201620111595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2月3日
【发明人】吕科琼, 许瑛, 孙红华, 沈瑾, 陈英
【申请人】绍兴市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