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面部切口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3523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面部切口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包括膜本体和设于膜本体一端的漏斗状引流袋,所述漏斗状引流袋的出口连接一具有可计量液体体积的集液装置,所述膜本体两侧具有可向膜本体中部折叠以使膜本体上的液体流入漏斗状引流袋的折边。本实用新型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手术时,将折边向膜本体中部折弯,形成防护,从而防止手术中膜本体上的液体(血、水)向四周溢出,避免了液体打湿手术切口周围的布类以及手术者的无菌衣;同时,漏斗状引流袋的出口增加了集液装置,可以精确计算出血量,不再需要床头下面放水桶。
【专利说明】
一种头面部切口保护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头面部切口保护膜。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所使用的C-P型切口保护膜中,通过在保护膜的一侧边用漏斗状的袋子连接一隧道状塑料薄膜把手术中的水或出血导到床底的桶里。这种切口保护膜无法杜绝血液、冲洗液四处乱流,导致手术医生的无菌衣被打湿,更无法随时精确掌握出血量。由于隧道状塑料薄膜尾部是开口的,没有密封装置,有时忘记把尾部丢入水桶,血、水会流到地上到处都是,而床头下放的水桶不仅占地方,还会影响手术体位。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切口保护膜只有一块,医生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需要一小一大两块膜,小的膜是在铺好无菌巾的时候贴在手术切口处,大的膜是在铺好最外层的孔被或大单后贴于手术切口处,因此医生使用时需要把C-P型的膜剪成两条才可以使用,这样既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又浪费了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精确计算出血量以及防止手术中的液体向四周溢出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包括膜本体和设于膜本体一端的漏斗状引流袋,所述漏斗状引流袋的出口连接一具有可计量液体体积的集液装置,所述膜本体两侧具有可向膜本体中部折叠以使膜本体上的液体流入漏斗状引流袋的折边。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集液装置为具有刻度标识的集液袋。
[0008]所述集液袋的底部具有排液口。
[0009]所述折边内嵌设用于折叠的第一支撑件。
[0010]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塑料细管或者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
[0011]所述漏斗状引流袋的袋口具有用于撑开所述袋口的第二支撑件。
[0012]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塑料细管或者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
[0013]所述膜本体包括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所述第一贴膜与第二贴膜之间的连接处为易撕裂的针孔状线条,所述漏斗状引流袋设于第一贴膜的一端,所述折边位于第一贴膜的两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手术时,将折边向膜本体中部折弯,形成防护,使膜本体上的液体全部流入漏斗状弓I流袋,从而防止手术中膜本体上的液体(血、水)向四周溢出,避免了液体打湿手术切口周围的布类以及手术者的无菌衣;同时,漏斗状引流袋的出口增加了集液装置,可以精确计算出血量,不再需要床头下面放水桶,节约了空间,不会影响手术体位。
[001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膜本体包括第一贴膜和第二贴膜,第一贴膜与第二贴膜之间的连接处为易撕裂的针孔状线条,漏斗状引流袋设于第一贴膜的一端,折边位于第一贴膜的两侧。单独增加一块贴切口的第二贴膜,医生使用时,可快速将第二贴膜撕下,分两次贴在手术切口处,无需将保护膜剪成两半,既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又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贴膜的折边折叠示意图。
[0019]图中各标号表不:
[0020]1、膜本体;11、第一贴膜;12、第二贴膜;13、针孔状线条;14、粘贴区;2、漏斗状引流袋;3、集液装置;31、集液袋;32、排液口; 4、折边;5、第一支撑件;6、第二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头面部切口保护膜的一种实施例,该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包括膜本体I和设于膜本体I 一端的漏斗状引流袋2,漏斗状引流袋2的出口连接一具有可计量液体体积的集液装置3,膜本体I两侧具有可向膜本体I中部折叠以使膜本体I上的液体流入漏斗状引流袋2的折边4。手术时,将折边4向膜本体I中部折弯,形成防护,使膜本体I上的液体全部流入漏斗状引流袋2,从而防止手术中膜本体I上的液体(血、水)向四周溢出,避免了液体打湿手术切口周围的布类以及手术者的无菌衣;同时,漏斗状引流袋2的出口增加了集液装置3,可以精确计算出血量,不再需要床头下面放水桶,节约了空间,不会影响手术体位。
[0023]本实施例中,集液装置3为具有刻度标识的集液袋31,可精确计算术中失血量,采用集液袋31,方便计算液体体积,集液袋31的容积为100ml,集液袋31的底部具有排液口32,并配设有排液阀(图中未示出),防止污染,集满液体后,打开排液阀可将液体排出;若集满液体,则可打开排液阀将液体排出之后再集液。
[0024]本实施例中,漏斗状引流袋2的袋口具有用于撑开袋口的第二支撑件6,第二支撑件6为塑料细管或者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本实施例采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可以用来定型漏斗状引流袋2的袋口,防止袋口与膜本体I贴合在一起。折边4的外轮廓也采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用于支撑,折边4的外轮廓与袋口的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构成U形的支撑件。
[0025]本实施例中,折边4内嵌设用于折叠的第一支撑件5。第一支撑件5为塑料细管或者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本实施例采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嵌设在膜本体I的两侧,用于支撑折边4,折边4用于防止膜本体I上液体向四周溢出。
[0026]本实施例中,膜本体I包括第一贴膜11和第二贴膜12,第一贴膜11与第二贴膜12之间的连接处为易撕裂的针孔状线条13,漏斗状引流袋2设于第一贴膜11的一端,折边4位于第一贴膜11的两侧。单独增加一块贴切口的第二贴膜12,医生使用时,可快速将第二贴膜12撕下,分两次贴在手术切口处,无需将保护膜剪成两半,既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劳动量,又节约了时间。本实施例中,第一贴膜11的尺寸为45 X 20cm ;第二贴膜12的尺寸45 X 30 cm。
[0027]本实施例中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的使用过程如下:按正常头面部手术消毒流程消毒铺单,将无菌巾铺好后撕下第二贴膜12贴于切口上,然后铺好孔被或大单后将第一贴膜11的粘贴区14(图1所示)贴于切口上,集液时,关闭排液口 32处的排液阀。
[0028]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包括膜本体(I)和设于膜本体(I) 一端的漏斗状引流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引流袋(2)的出口连接一具有可计量液体体积的集液装置(3),所述膜本体(I)两侧具有可向膜本体(I)中部折叠以使膜本体(I)上的液体流入漏斗状引流袋(2)的折边(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3)为具有刻度标识的集液袋(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袋(31)的底部具有排液口(3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4)内嵌设用于折叠的第一支撑件(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5)为塑料细管或者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引流袋(2)的袋口具有用于撑开所述袋口的第二支撑件(6)。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6)为塑料细管或者用塑料管包裹的金属丝。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头面部切口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本体(I)包括第一贴膜(11)和第二贴膜(12),所述第一贴膜(11)与第二贴膜(12)之间的连接处为易撕裂的针孔状线条(13),所述漏斗状引流袋(2)设于第一贴膜(11)的一端,所述折边(4)位于第一贴膜(I I)的两侧。
【文档编号】A61B46/20GK205548679SQ201620165671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4日
【发明人】燕晨龙, 贺吉群, 何国花
【申请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