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精制鱼油的方法

文档序号:1422709阅读:10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造精制鱼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健康辅助食品的精制鱼油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广泛持续的研究发现了ω-3脂肪酸新的价值,它们包括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都仅存在于鱼油中,现在已认识到它们对人体健康有很高的价值。一个生产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的车间,于1988年在北大西洋组织(NATO)国际生物技术研究所营养科学部的监督下在意大利建成,在这个科学部来自15个国家的120位科学家达成共识,ω-3脂肪酸应适当地向人体补充,因为它除了用来抗凝血、抗炎症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外,还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如上所述,包含在鱼油中的ω-3脂肪酸,是一种保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主要脂肪酸。但是,为了加工成食物或食品,鱼油应当进行特殊的精制和脱除,因为它有令人讨厌的特殊气味,也易于变质。在这方面,使用了昂贵的特殊设备和高投入的发酵方法的高技术,所以精制鱼油的生产成本增加,这样就妨碍了向更多的人廉价提供ω-3脂肪酸。
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一种除去鱼臭经济有利的方法和利用脱臭鱼油作为动物食品的方法,名称为“利用单谷氨酸钠(MSG)副产物脱臭处理鱼油的方法”,韩国专利公开号93-779,后获得韩国专利,专利号062232,1993年5月25日,和名称为“以鱼油为基的动物食品的制造方法”的韩国专利,专利号123840,1997年9月19日。
在韩国专利公开号93-779中,提到了将MSG副产物混合到鱼油和水中是为了除去鱼油包含的磷脂,它是造成鱼臭的主要原因。而后,将混合产物加热,以便通过MSG中的水溶性蛋白使鱼油中油溶性磷脂转化成水溶性磷脂。已转化的水溶性磷脂由某种分离方法从鱼油中分离出来,因而其脂肪就漂浮在纯净鱼油的上方。如果除去漂浮的油脂,鱼油中所含的磷脂就可有效地除去。
已除去磷脂的鱼油在真空气氛下予热。鱼油的臭味通过在真空气氛下水的蒸发被排除,结果消除了不饱和脂肪酸。而后,冷却该不饱和脂肪酸,完成分离过程。此后,因为过氧化物值(POV)不大于10毫摩尔/公斤,即使经过大约三周的时间,也不会产生难闻气味。
如上所述,因为MSG副产物加入到鱼油中以除去磷脂,而后予热,在较低降解程度的真空气氛下进行脱臭和冷却,脱除鱼油的臭味可在非常低的费用下由简单的工艺完成。还有,低的POV可保持较长的时间,鱼油也可保存较长的时间。
在韩国专利No.123840(其同族美国专利No.5,693,358,公开于1997年12月2日)中公开的是由上述方法得到的鱼油的粉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搅拌下加热鱼油同水和MSG副产物,在脲作为催化剂存在下使该混合物在高温下搅拌反应,用蒸汽发酵该混合物,从发酵鱼油中分别除去水和磷脂,通过加入生石灰使该鱼油粉化,冷却,皂化,盐析和精炼。在与动物食品混合后,粉化的加有生石灰的鱼油供家禽之用。
当用这种动物食品喂养产蛋母鸡时,可能得到包含有EPA和DHA蛋黄的鸡蛋。用这种食品饲养鸡和猪,可提供由ω-3脂肪酸如EPA和DHA转化的鸡肉和猪肉。用这种食品饲养奶牛,则以相当低的费用得到包含ω-3脂肪酸如DHA的奶。
因为人们已经知道,DHA在改善视网膜反射和智力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提供这种ω-3脂肪酸有助于确保儿童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的智力。
发明的公开根据上述专利描述的鱼油脱臭方法,本发明涉及用作健康辅助食品的精制鱼油的制造。
因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完全脱除鱼臭的精制鱼油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稳定性高并能长期保存的精制鱼油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ω-3脂肪酸包括EPA和DHA的精制鱼油的制造方法,这种鱼油可供人类之用。
在本发明中,起始原料是按照本发明者以前的专利得到的精制鱼油。也就是说,鱼油、水和MSG副产物在搅拌下加热,在作为催化剂的脲存在下用蒸汽在高温下发酵预定的时间,而后离心以从鱼油中除去磷脂和水分,得到所说的起始原料。将本发明的方法引入到这种精制鱼油中,得到更精制的鱼油,它完全脱除了鱼臭,可长期保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精制鱼油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使鱼油同水和单谷氨酸钠(MSG)副产品在加热温度下搅拌混合,制备脱除磷脂的鱼油,在脲存在下在高温下使该混合物发酵一定的时间,用蒸汽处理该混合物,离心该混合物以从鱼油中分离出水和磷脂,所说的脲用作催化剂;测定所分离鱼油的酸值,以便用NaOH中和鱼油,用温水洗涤脱酸鱼油,在真空中干燥洗涤过的鱼油;使这种脱水鱼油同颗粒大小为150-200目的蚯蚓排泄物粉末混合,以便将鱼油吸收到该粉末中,使该混合物在至少30℃或更高的温度反应0.5-1小时,利用活性粘土漂白吸收到蚯蚓排泄物上的鱼油,通过过滤器过滤经漂白的鱼油,在高真空脱臭装置中于蒸汽气氛下使经漂白和过滤的鱼油脱臭,在预设定温度冷却并过滤该脱臭鱼油,将其封装在密闭容器中。
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该混合物包括以重量计100%的鱼油,包含基于鱼油重量的50-70%的水,和基于鱼油重量的10-30%的MSG副产品。
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脲的添加量,为基于鱼油重量的0.5-2.0%。
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蚯蚓排泄物粉末的添加量,为基于鱼油重量的0.2-0.5%。
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蚯蚓排泄物粉末的制备是通过从饲养蚯蚓农田的土壤表面收集蚯蚓排泄物,干燥所收集的蚯蚓排泄物到水分含量为7-8%,研磨干燥的蚯蚓排泄物成为粉末。
在公开或描述制造精制鱼油的本发明方法以前,必须认识到,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处于对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之目的,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必须注意到,像在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的“某一个”和特指的“某一个”包括多个对象,除非是对其内涵另有清楚的说明。
在本申请的全文中,所有列出参考出版物的地方,都是将这些出版物的整体内容引用于此以供参考,以便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涉及的根据所加工的鱼油的重量,以重量计50-70%水和10-30%MSG副产品同鱼油混合,该混合物在搅拌下逐步加热到20-40℃。向该混合物加入鱼油重量的0.5-2.0%的脲,而后在40-60℃发酵。在发酵后3-6小时,该混合物在90-95℃用蒸汽进一步处理,并从鱼油中离心除去磷脂和水。所加入的脲用作可加速转化过程的催化剂,在该转化过程中,鱼油中的油溶性磷脂,由于同水溶性MSG副产品中的蛋白作用的结果,被转化为水溶性磷脂。第二步骤对分离的鱼油进行酸值测定,用NaOH中和,排除皂组分。脱酸鱼油中包含的游离碱通过温水洗涤排除。此后,鱼油进行真空干燥。第三步骤向第二步骤得到的完全干燥的鱼油加入蚯蚓排泄物粉末(颗粒大小150-200目),加入量占鱼油重量的0.2-0.5%。在30-40℃搅拌该混合物,使鱼油吸收到蚯蚓排泄物粉末中。在0.5-1小时后,将吸收到蚯蚓排泄物粉末中的鱼油同活性粘土混合,以吸收色素和有色物质,接着由过滤器过滤。
蚯蚓排泄物粉末的制备如下首先,使蚯蚓排泄物干燥。该排泄物可通过从饲养蚯蚓土地的土壤表面收集而获得。干燥的程度要使得所收集的排泄物水分含量从大约30%减少到7-8%。接着,将干燥的蚯蚓排泄物研磨成粉末。第四步骤在众所周知的高真空脱臭装置中,在160-180℃,在3kg/cm2蒸汽压力下,对漂白和过滤的鱼油进行脱臭4-8小时。在这个过程中,不饱和低脂肪酸从鱼油中经蒸馏除去。在相同的真空水平下经迅速冷却除去水后,将该鱼油保存在封闭容器中,其中充满氮气,以改善鱼油的有效期。
上面制备的精制鱼油可按适于直接使用的单个装置包装。在单个的包装袋内充满氮气是为了使这种精制鱼油保鲜更长的时间。当然,保存在冰箱内也有助于延长鱼油的保鲜期。
对不同的鱼,测定了由上述第一到第四步骤制备的鱼油的质量,其结果列于下述表1-4。例如,沙丁鱼油的酸值由3.79减少到0.47mgKOH/g,过氧化值(POV)由9.29减少到1.24meq/kg,颜色由10+减少到3+加德纳,如表1所示。
表1沙丁鱼油性能 粗鱼油 精制鱼油酸值(mg KOH/g) 3.790.47P.O.V.(meq/kg) 9.291.24颜色(加德纳)10+3+D.H.A.(C226) 11.83 11.63E.P.A.(C205) 19.05 18.62
表2鱿鱼油性能粗鱼油 精制鱼油酸值(mg KOH/g) 23.070.12P.O.V.(meq/kg) 12.250.09颜色(加德纳)11+4+D.H.A.(C226) 24.15 23.65E.P.A.(C205) 10.64 10.92表3金枪鱼油(Tuna Orbic Tissue Oil)(泰国产)性能粗鱼油 精制鱼油酸值(mg KOH/g) 3.56 0.17P.O.V.(meq/kg) 7.08 0.73颜色(加德纳)9+4+D.H.A.(C226) 27.7227.14E.P.A.(C205) 6.42 6.89表4金枪鱼油(Tuna Orbic Tissue Oil)(产自韩国DongWon工厂)性能粗鱼油 精制鱼油酸值(mg KOH/g) 2.06 0.29P.O.V.(meq/kg) 3.57 0.65颜色(加德纳)7+3+D.H.A.(C226) 29.2828.90E.P.A.(C205) 9.93 9.84参照

图1,该图是按照不同技术精制的沙丁鱼油的POV随贮存时间的变化曲线。
在图中,常规方法的精制沙丁鱼油、按美国专利No.5,693,358的第一和第二步制备的精制沙丁鱼油和本发明方法的精制沙丁鱼油POV的变化分别由曲线I、II、III表示。
由曲线II可看到,按美国专利No.5,693,358制备的沙丁鱼油POV,在刚刚精制后是4.2meq/kg,在60℃保存20天后增加到8.5meq/kg。相反,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沙丁鱼油POV,在刚精制后是1.24meq/kg,在相同的条件保存20天后仅增加到大约2.5meq/kg。因而,按照本发明方法精制的鱼油比常规方法有更长的保鲜期。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精制鱼油几乎是完全脱臭的,其方法是从鱼油中除去磷脂,把鱼油吸收到蚯蚓排泄物粉末,用活性粘土漂白该混合物,过滤该混合物。
按照本发明方法精制的鱼油,与粗鱼油相比,显著降低了酸值和POV。在精制后20天,鱼油的POV仍保持2.5meq/kg之低或更低,所以,稳定性和保存能力得以大大改善。
本发明已如前述,必须认识到,所使用的术语是描述性的而不是限制性。借助于上述技术,本发明可能有许多的改进和变化。因而,必须认识到,在所附加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发明是可实施的,不需特别说明。
权利要求
1.制造精制鱼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使鱼油与水和单谷氨酸钠(MSG)副产品在加热温度下搅拌混合,制备脱除磷脂的鱼油,在脲存在时于高温下使该混合物发酵一定的时间,用蒸汽处理该混合物,离心该混合物以从鱼油中分离出水和磷脂,所述的脲用作催化剂;测定所分离鱼油的酸值,以便用NaOH中和鱼油,用温水洗涤脱酸鱼油,在真空中干燥洗涤过的鱼油;使这种脱水鱼油同颗粒大小为150-200目的蚯蚓排泄物粉末混合,以便将鱼油吸收到该粉末中,使该混合物在至少30℃或更高的温度反应0.5-1小时,利用活性粘土漂白吸收到蚯蚓排泄物内的鱼油,通过过滤器过滤漂白的鱼油;及在高真空脱臭装置中的蒸汽气氛下,在预定的温度下使经漂白和过滤的鱼油脱臭一定的时间,冷却并过滤该脱臭鱼油,将其封装在密闭容器中。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混合物包括以重量计100%的鱼油,含有基于鱼油重量的50-70%的水,和基于鱼油重量的10-30%的MSG副产品。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脲的添加量,为基于鱼油重量的0.5-2.0%。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蚯蚓排泄物粉末的添加量为基于鱼油重量的0.2-0.5%。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蚯蚓排泄物粉末的制备是通过从饲养蚯蚓农田的土壤表面收集蚯蚓排泄物,干燥所收集的蚯蚓排泄物到水分含量为7-8%,研磨干燥的蚯蚓排泄物成为粉末。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脱臭步骤是通过在160-180℃,在3kg/cm2或更低的蒸汽压力下,对经漂白和过滤的鱼油加热4-8小时进行的。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说的封闭容器是充满氮气的。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酵是在脲存在下,在40-60℃进行3-6小时,并且在90-95℃用蒸汽进行处理。
全文摘要
在本发明中,脱除磷脂的鱼油由下述方法制备:将鱼油同水和单谷氨酸钠(MSG)副产物在搅拌下混合,在脲存在下使该混合物发酵,用蒸汽处理该混合物,将其离心处理以从鱼油中分离出水和磷脂。进一步的步骤包括用NaOH中和分离的鱼油,在真空中洗涤和干燥洗涤过的鱼油;使这种脱水的鱼油同蚯蚓排泄物粉末混合,使该混合物在至少30℃或更高的温度反应0.5-1小时,利用活性粘土漂白吸收到蚯蚓排泄物上的鱼油,通过过滤器过滤经漂白的鱼油,在高真空脱臭装置中于蒸汽气氛下对经漂白和过滤的鱼油脱臭,冷却并过滤该鱼油,将其封装在密闭容器中。这种精制鱼油显著改善了酸值和过氧化物值。
文档编号C11B3/02GK1340093SQ00803722
公开日2002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翔鹤, 李珠渊 申请人:李翔鹤, 李珠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