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抽吸待收集的微粒的装置以及地板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0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抽吸待收集的微粒的装置以及地板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抽吸待收集的微粒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积存微粒的收集室和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抽吸机构的容纳室,其中,该收集室和该容纳室通过一个分隔壁相互分开,该分隔壁具有一个用于使空气流从收集室通往抽吸机构的入口。
在实践中,特别是在超紧凑型吸尘器中且优选在地板吸尘器中,其抽吸能力可能太低。这譬如归结于抽吸空气流拐弯通过在这类吸尘器的外壳内极其紧凑设置的各个部件。此外,由于可用的地方小,只能把功率较小的鼓风设备或者抽吸设备装到这类吸尘器的底座中,与传统的、较大型的吸尘器相比,上述鼓风设备或者抽吸设备具有较小的抽吸能力。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抽吸待收集的微粒的装置,虽然结构紧凑,但其轴吸能力仍得以改善。在开头所述类型的装置中,该任务是如此被解决,即分隔壁具有一个送风漏斗,作为用于使收集室连接到容纳室的抽吸机构上的入口,该送风漏斗的入口面构成该分隔壁面的一大部分。
通过如下措施,即该分隔壁具有一个送风漏斗,作为入口,该送风漏斗的入口面构成该分隔壁面的一大部分,空气流从收集室或者收集室到抽吸机构的太大的压力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避免。此外,据此使损害太大的噪声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避免。因为送风漏斗的入口面被选得越大,则对朝向抽吸机构的空气流的阻力越小。据此,可大大减少朝收集室方向生成的空气涡流。总之,可改善地提供一个从收集室经过送风漏斗到抽吸机构的定向空气流。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按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吸尘器,特别是地板吸尘器。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阐明了本发明的其它优选方案。
下面借助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及其优选方案。
附图所示为

图1吸尘器的按本发明的原理构成及工作的、主要部件的俯视横截面示意图,
图2图1所示的吸尘器的位于收集室和用于抽吸机构的容纳室之间的分隔壁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分隔壁具有一个本发明的用于使空气流从收集室通往容纳室的抽吸机构的送风漏斗,图3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吸尘器的功能部件布置的示意侧视图,图4图3所示的吸尘器的送风漏斗处在吸尘器的抽吸机构的入口处时的横截面示意放大详图,图5图1所示的吸尘器的各个部件的分解示意图,在图1至5中,用同一标号表示具有相同功能和相同工作原理的构件。
图1以俯视图的形式示意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原理构成的地板吸尘器SS的主要部件的设置情况。该吸尘器在其壳体GH的一个端侧上具有一个其横截面最好为圆形的、用于抽吸抽吸空气SL的入口EO。在壳体中,在该入口EO的后方有一个第一收集室或者一个收集室SR,该收集室用于积存待抽吸的微粒,特别是脏微粒或灰尘。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收集室SR中,一个过滤袋或者灰尘袋PF用于容纳从外面通过入口EO抽吸到收集室SR中的脏微粒或灰尘ST。届时,过滤袋PF以其内侧套到大致管形的入口EO的出口侧的端上,使抽吸的微粒直接到达灰尘袋PF之内。在一般情况下,外面有一个吸尘器管或一个吸尘器软管接到入口EO上,可用以譬如从地毯上吸起灰尘。
优选的是,在位于入口EO和灰尘袋PF之间的收集室SR中中间另外设置至少一个过滤构件,如过滤纤维网。
在图1所示的吸尘器SS的壳体GH中,一个分隔壁TW把一个容纳室MR与收集室或者收集室或灰尘室SR分隔开。该容纳腔MR特别是用于放置抽吸机构,用这些抽吸机构可穿过入口EO、收集室SR以及在那里根据情况设置的灰尘袋PF生成一个可定向的抽吸空气流LF。在图1中,示意表示空气流LF穿过吸尘器SS的壳体内部通过用虚线表示的箭头被排出的情况。在吸尘器SS中,抽吸机构首先是通过一公知结构的鼓风机GB构成的,该鼓风机被一电机MO驱动。该鼓风机的转片是如此构形的,即这些转片从外部通过入口EO把空气吸入壳体GH之内,让其流过收集室SR,然后通过分隔壁TW上的一个入口吸入容纳腔MR并且最后通过壳体GH中的出口AO再吹出到外面。在图1中也用由虚线表示的箭头AL表示流出的吹出空气。除抽吸机构MO、MR以外,在容纳腔MR中根据情况还可放置吸尘器的其它部件,例如吸尘器的用于卷绕插头接线KA的电缆滚筒KT。
为了即使在结构尺寸紧凑的情况下,仍能提供吸尘器SS的足够的抽吸能力,分隔壁TW上的入口最好被设置在一个这样的位置上,即空气流LF可从入口EO通过收集室SR基本上直线定向地通往设在分隔壁TW后方容纳腔MR中的抽吸机构GB、MO。为了使这样的目标明确的空气走向成为可能,即吸入的空气能有一个确定的、可预先给定的流动方向,分隔壁TW上的该入口为送风漏斗LT。该送风漏斗LT从其入口面出发在收集室SR中朝抽吸机构GB、MR方向逐渐缩窄。抽吸机构,特别是鼓风机GB尽可能密封地、机械地直接连到送风漏斗LT的出口上。
图2以立体图的形式详细示出了图1所示的送风漏斗LT的优选构造。在那里,该送风漏斗LT具有一个基本上矩形的、用于来自灰尘腔SR的空气流LF的入口面RE。送风漏斗LT的该入口面RE止于与往常最好是平结构的分隔壁TW基本上齐平。送风漏斗LT的内壁则从该矩形的外轮廓出发,相继以锥体形式朝设在分隔壁TW的后面的抽吸机构伸展。其中,送风漏斗LT的内壁最后形成一个其横截面大致为圆形的、用于与鼓风机GB的大致圆形的吹出管形状配合连接的出口。在图4中,以一个横截面侧视图的形式放大地示出了作为用于位于收集室SR和容纳室MR之间的空气流LF的送风漏斗LT的这一形状。其中,送风漏斗LT的内部终止于一个大致圆形的出口KRO。鼓风机GB经由端侧的密封构件GT机械地连接到该出口KRO上。其中,鼓风机GB的叶轮LR的端侧在密封构件GT中通过,在此,它们通过运行很紧密地摩擦。据此,通过该密封构件GT在当前的叶轮LR和鼓风机GB的外壳之间形成一个阻尼器。在图3中以侧视图的形式又一次在结合吸尘器SS的其它的主要部件的情况下示出了上述关系。
现在,该送风漏斗LT优选地作为分隔壁TW上的入口是如此的结构,即它的入口面构成分隔壁面的大部分。这一点可特别从图2中看出。送风漏斗LT的入口面RE最好占分隔壁TW的总面的至少50%,优选占70%至80%。通过该大面积的入口面,在把空气流LF吸入容纳腔MR中的抽吸机构GB、MO中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空气流LF的压降。其间,送风漏斗LT通过其朝抽吸机构GB、MR逐渐缩窄的形状造成一个用于从收集室SR向连接在送风漏斗LT的出口上的抽吸机构的空气流LF的均匀过滤。因为抽吸机构GB、MR的抽吸管AR优选地具有一个圆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大大小于分隔壁TW的横截面宽度。此外,通过送风漏斗LT的近似锥形的、逐渐缩窄的形状造成一个使空气流LF从收集室SR穿过分隔壁TW进入容纳腔MR的附加的抽吸效应。通过送风漏斗LT的朝收集室SR方向扩大的进入通道,也附加地造成空气流LF的聚束效果或者聚中效果。据此,空气流LF最好通过收集室SR以及朝向在那里设置的灰尘袋PF,即为空气流预先给定一个分流。特别是通过送风漏斗LT的入口相应对准收集室SR入口EO,空气流LF基本上是直线地通过的。据此,在同时有高的抽吸能力的情况下保证在吸尘器的壳体内能特别紧凑地布置吸尘器SS的部件。通过送风漏斗LT朝收集室SR的这种扩大,抽吸的空气流LF碰到较少的空气阻力,就像分隔壁TW上的入口只是圆形结构那样。据此,通过送风漏斗LT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返回到收集室SR的空气涡流。其中,送风漏斗LT的漏斗入口被选得越大,则越少酿成把空气流LF不希望地反射回到灰尘腔SR中并且能越好地通过鼓风机GB抽吸灰尘腔SR中的空气流。
有些情况下,也可优选在底部,即在送风漏斗LT的出口附近附加地设置一个朝收集室SR方向靠边的手保护构件ES。该保护构件有利地为锥形拱起结构。它特别是具有一个有空档的、用于让空气流LF通过的带筋体。该带筋体的走向与送风漏斗LT的入口通道的逐渐变窄相反。该带筋体特别是也具有一漏斗形状,该漏斗形状朝收集室SR方向扩大。据此,也可达到使用于空气流LF的入口面增大。因此,空气流LF在从收集室SR到抽吸机构GB、MO的过滤时的不希望出现的压力损失在很大程度上得以避免。通过该筋状的手保护构件ES,挡住操作人员使其不要未经许可把手伸进鼓风机,以避免通过转动的叶片使手受伤。
通过作为电机保护格栅起作用的手保护构件的该专门的漏斗形状,各个筋之间的横空档可有利地最大限度地被实施,并因此尽管采取了该附加的措施仍可较少地妨碍空气流。
所以,总体上看,出于安全原因在送风漏斗LT的漏斗中部,即朝鼓风机的开口设置以一个拱形的、朝收集室SR方向靠边的手保护构件ES为表现形式的保护筋是相宜的。必要时,除了手保护构件ES的朝收集室SR方向圆拱式扩大的形状之外,其它形状的带筋体也能满足安全功能。
圆拱式的手保护构件ES朝收集室SR方向最好仅离这么远,即它的外轮廓止于与送风漏斗LT的入口面RE齐平。据此,在送风漏斗LT的入口前借助两个设在送风漏斗LT的入口面侧部的桥形接片接线柱端子S11、S12最好还设置至少一个过滤构件FI。该过滤构件F1用于对从灰尘腔SR抽出的废空气LF进行进一步净化。该过滤构件特别为花粉过敏物过滤器或灰尘过敏物过滤器结构。在那里最好有一个或多个过滤纤维网FIV被夹入一个把手式固定格栅HF的两半之间。在图5中示出了这一点,在图5中示出了吸尘器的其它部件的分解图。
在有些情况下,可优选分隔壁TW、送风漏斗LT和/或在送风漏斗LT之前的手保护装置为一体结构。而同样优选的是,生产这三个零部件,然后把它们相互机械地连在一起。
因此,送风漏斗可固定地,即直接集成到灰尘腔和电机腔之间的分隔壁的塑料壳内。在电机腔侧,电机或者所属的鼓风机则经由橡胶件相宜地连接到送风漏斗的出口上并加以密封。按照另一派生形式,送风漏斗根据情况可作为附加件插到电机外壳或者鼓风机外壳上。然后使该整个单元经由公开方式的橡胶件连接在机体内并加以密封。在以往的结构中,抽吸空气只能拐很大的弯从灰尘腔到达鼓风机中。现在通过送风漏斗,空气宜于流动地从灰尘室通入鼓风机。该送风漏斗为了加大入口面在灰尘腔中有利地被实施为矩形。其中,该漏斗形状有利地无阻地利无轮廓突变地过滤到鼓风机入口的圆形直径。出于安全原因,在漏斗中部(通往鼓风机的开口)设有保护筋。其中,带筋体相宜地与送风漏斗方向相反地向外朝灰尘腔方向呈漏斗形结构。通过电机保护格栅(带筋体)的该特殊漏斗形状,各个筋之间的空档可被最大限度地实施或者空气流可受到极少的妨碍。
据此,总体上使空气效率的提高和因此使相应的吸尘器的输出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
1.用于抽吸待收集的微粒(ST)的装置(SS),具有至少一个用于积存微粒(ST)的收集室(SR)和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抽吸机构(MO、GB)的容纳室(MR),其中,该收集室(SR)和该容纳室(MR)通过一个分隔壁(TW)相互分开,该分隔壁具有一个用于使空气流(LF)从收集室(SR)通往抽吸机构的入口,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TW)具有一个送风漏斗(LT)作为用于使收集室(SR)连接到容纳室(MR)中抽吸机构(MO、GB)上的入口,该送风漏斗的入口面构成分隔壁面(TW)的大部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风漏斗(LT)的入口面在分隔壁(TW)上是如此设定的,即从收集室(SR)到容纳室(MR)中的抽吸机构(MO、GB)提供一近似直线的抽吸空气流(LF)。
3.按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风漏斗(LT)在收集室(SR)侧具有一个基本上矩形的入口面。
4.按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风漏斗(LT)朝抽吸机构(MO、GB)方向连续逐渐缩窄。
5.按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风漏斗(LT)具有一个出口面,该出口面基本上呈圆形并具有一个直径,该直径基本上对应于抽吸机构中的鼓风机(GB)的入口。
6.按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风漏斗(LT)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集成到分隔壁(TW)上。
7.按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TW)和该送风漏斗(LT)构成一个一体的、共同制造的部件。
8.按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风漏斗(LT)在其漏斗底部具有一个手保护构件(ES),该手保护构件朝收集室(SR)方向凸出。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手保护构件(ES)由一个圆拱形的带筋体构成,该带筋体具有用于让从收集室(SR)至抽吸机构(MO、GB)的空气流(LF)尽可能不受妨碍地穿过的空挡。
10.按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收集室(SR)中设有一个用于积存微粒(ST)的过滤袋(PF)。
11.按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送风漏斗(LT)的入口面之前设有至少一个附加的、用于清洁从收集室(SR)至抽吸机构(MO、GB)的空气流(LF)的过滤构件(FI)。
12.按以上权利要求构成的吸尘器。
全文摘要
在一个用于抽吸待收集的微粒的装置中,至少一个用于收集微粒的收集室(SR)经由一个分隔壁(TW)的一个入口与设在至少一个容纳室(MR)中的抽吸机构(MO、GB)相连,使一个空气流(LF)从收集室(SR)通往抽吸机构(MO、GB)。该分隔壁(TW)具有一个送风漏斗(LT)作为入口,该送风漏斗(LT)的入口面构成该分隔壁面(TW)的一大部分。
文档编号A47L5/36GK1561176SQ02819464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日
发明者T·赛斯, H·施瓦茨, A·维甘 申请人: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