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卫生脸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99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卫生脸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洁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常用的脸盆其体积是不变的,携带不方便,而人们外出旅行时不得不经常使用公共脸盆,这样容易相互传染病菌,影响卫生和身体建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人们常用的脸盆携带不方便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卫生脸盆,它结构简单,具有折叠收缩功能,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便携式卫生脸盆,由圆底板、外圈、内圈、一组外围衬、一组底上衬、一组底下衬、圈绳和不透水布组成;外圈固定在圆底板的周边,内圈固定在圆底板1的底部,圆底板与内圈同圆心,一组底上衬一端围绕外圈活动安装在外圈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外围衬下端,一组底下衬一端围绕内圈活动安装在内圈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外围衬下末端,圈绳通过外围衬上末端的穿绳孔穿在一组外围衬上末端,不透水布固定在一组外围衬、一组底上衬和圆底板的内壁上及圈绳上。
所述圆底板和外圈可加工成一体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结构简单,具有折叠收缩功能,携带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未铺不透水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倒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外围衬、底上衬和底下衬折叠收缩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外围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底上衬和底下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圆底板、外圈和内圈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有些类似折叠伞。外圈2、内圈3采用铁圈,其它均采用塑料制造,底上衬5和底下衬6的结构一样,底下衬6长于底上衬5,一组外围衬4、一组底上衬5和一组底下衬6的衬数每组衬数分别是相等的,各组的衬数一般为10-40个,以20个为佳。然后按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的连接方式连接,形成脸盆形框架,在框架的内外壁上铺上不透水布即可。本折叠脸盆折叠后的体积大小与圆底板的直径、外围衬4、底上衬5和底下衬6的长度有关。使用方法不用时将本脸盆倒置,在圆底板1的底部用力向下推,此时,圆底板1向下运动,底上衬5和底下衬6与外圈2、内圈3活动相连的一端随圆底板1向下运动,外围衬4在底上衬5和底下衬6的作用下随之向圆底板1周边靠拢,直至外围衬4与圆底板1的周边相接触,折叠完成,可放置在旅行袋内。使用时,将本脸盆正置,在圆底板1的上部用力向下推,可将脸盆打开使用。
权利要求1.便携式卫生脸盆,其特征在于由圆底板(1)、外圈(2)、内圈(3)、一组外围衬(4)、一组底上衬(5)、一组底下衬(6)、圈绳(7)和不透水布组成;外圈(2)固定在圆底板(1)的周边,内圈(3)固定在圆底板(1)的底部,圆底板(1)与内圈(3)同圆心,一组底上衬(5)一端围绕外圈(2)活动安装在外圈(2)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外围衬(4)下端,一组底下衬(6)一端围绕内圈(3)活动安装在内圈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外围衬(4)下末端,圈绳(7)通过外围衬(4)上末端的穿绳孔穿在一组外围衬(4)上末端,不透水布固定在一组外围衬(4)、一组底上衬(5)和圆底板(1)的内壁上及圈绳(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卫生脸盆,其特征在于圆底板(1)和外圈(2)可加工成一体的。
专利摘要便携式卫生脸盆,由圆底板1、外圈2、内圈3、一组外围衬4、一组底上衬5、一组底下衬6、圈绳7和不透水布组成;外圈2固定在圆底板1的周边,内圈3固定在圆底板1的底部,圆底板1与内圈3同圆心,一组底上衬5一端围绕外圈2活动安装在外圈2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外围衬4下端,一组底下衬6一端围绕内圈3活动安装在内圈上,另一端活动安装在外围衬4下末端,圈绳7通过外围衬4上末端的穿绳孔穿在一组外围衬4上末端,不透水布固定在一组外围衬4上的内壁上及圈绳7上。它结构简单,具有折叠收缩功能,携带方便。
文档编号A47K1/05GK2650683SQ0320797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6日
发明者王方国 申请人:王方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