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布挤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76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布挤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布挤水器,特别涉及一种脚踏式的结构简单的拖布挤水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家庭及公共场所使用拖布后,要到卫生间涮洗拖布,并用手拧干,很不卫生,而且双手的力量有限,很难将水拧干到满意程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很多种拖布挤水器,大多是利用连杆机构带动挤水板把水挤掉,这类挤水器能够解决用手拧干拖布的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连杆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不易实施;构件多,易出现故障;重量大,体积大,不易搬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挤水效果好的拖布挤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布挤水器,包括一方形桶体,所述桶体内壁上端固定一水平辊;相对的桶壁外面对应设置有两个三角架,所述三角架通过一个固定底角可转动地固定于桶壁外面,该两个三角架的顶角固定有穿过桶体的平行于所述水平辊的挤压辊,且桶壁上设有使三角架的顶角带动挤压辊以固定底角为圆心转动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平辊的固定端;所述两个三角架的活动底角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连杆上设有踏板所述挤压辊转动连接于两个三角架的顶角上。
所述水平辊转动连接于桶体内壁上。
所述水平辊和挤压辊上设有若干锯齿。
所述水平辊和挤压辊上套有表面带有凸起的胶套。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拖布挤水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可绕一底角转动的对应设置的两个三角架带动挤压杆与水平杆形成挤水装置,就可实现挤水功能,结构非常简单,用脚踩连接于三角架活动底角上的踏板来控制挤压杆的运动,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挤水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通过滑道来控制挤水杆的移动轨迹,使其沿设定的滑道运动,结构合理;同时能够提供合适的挤压力,以达到不同的挤水程度,适用于不同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适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由于结构简单,不易发生故障。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1、桶体2、三角架3、水平杆4、挤压杆5、滑道6、踏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拖布挤水器,包括一方形桶体1,所述桶体1内壁上端固定一水平辊3,相对的桶壁外面对应设置有两个三角架2,所述三角架2通过固定底角可转动地固定于桶壁外面,该两个三角架2的顶角固定有穿过桶体的平行于所述水平辊3的挤压辊4,挤压辊可以转动连接于两个三角架的顶角上,且桶壁上设有使三角架的顶角带动挤压辊以固定底角为圆心转动的滑道5;所述滑道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平辊的固定端;所述两个三角架的活动底角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连杆上固定有踏板6。水平辊3和挤压辊4形成挤水结构,由于挤压辊是可以自转的,便于拖布从水平辊和挤压辊之间抽出;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脚踩踏板的力度来控制水平辊和挤压辊之间的挤压力的大小,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除具有上例中的技术特征外,水平辊也可转动连接于桶体内壁上,这样在挤水时就可以更通畅地将拖布拉出,即保证了挤水效果,又省力并节省时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在上例的基础上,所述水平辊和挤压辊上可设有若干锯齿,以取得更好的挤水效果。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可在水平辊和挤压辊上套上表面带有凸起的胶套。
权利要求1.一种拖布挤水器,包括一方形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壁上端固定一水平辊;相对的桶壁外面对应设置有两个三角架,所述三角架通过一个固定底角可转动地固定于桶壁外面,该两个三角架的顶角固定有穿过桶体的平行于所述水平辊的挤压辊,且桶壁上设有使三角架的顶角带动挤压辊以固定底角为圆心转动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平辊的固定端;所述两个三角架的活动底角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拖布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设有踏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拖布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辊转动连接于两个三角架的顶角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拖布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辊转动连接于桶体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拖布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辊和挤压辊上设有若干锯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拖布挤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辊和挤压辊上套有表面带有凸起的胶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拖布挤水器,包括一方形桶体,所述桶体内壁上端固定一水平辊,相对的桶壁外面对应设置有两个三角架,所述三角架通过一个固定底角可转动地固定于桶壁外面,该两个三角架的顶角固定有穿过桶体的平行于所述水平辊的挤压辊,且桶壁上设有使三角架的顶角带动挤压辊以固定底角为圆心转动的滑道;所述滑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水平辊的固定端;所述两个三角架的活动底角间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挤水效果好。
文档编号A47L13/59GK2840912SQ20052013020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8日
发明者王俊杰 申请人:王俊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