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套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140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枕头套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枕头套改良构造,其主体是为一可拆式的枕头套,于枕头套顶面预订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辅助枕,利用该辅助枕特可提供使用者头部依靠而增进其安全感与睡眠稳定度,而外宿时则可拆离枕头套与辅助枕一并携带,并配合外宿场所提供的枕头套设使用,依此特能解决一般人外宿时可能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可确保其睡眠品质。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睡眠障碍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也有很人多致力于改善此一问题的各种研究,并研发出各种器具或食品,期能有助于睡眠障碍者入睡,但其成效并不显著,多数失眠者仍只能仰赖安眠药来帮助入睡,然而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乃为众所皆知且不乐见的,自非理想的解决之道。
事实上,影响睡眠品质最大的因素乃在于枕头,因每个人一天约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与枕头共处,选择正确的枕头将有助于缓解一天的疲惫,且可预防因姿势不正确所导致的脊椎侧弯、椎间盘突出、以及神经压迫等病症,而枕头在功能上,除了可以有效地托住头部,并可使颈椎得以获得适当支撑,达放松颈部与肩膀的肌肉神经的效能,进而获得舒适的睡眠品质。
而为了取得枕头良好的辅助睡眠效能,目前业者均以枕头材质及构造作为研发重点,是以各种号称可以提醒神脑的茶叶枕及绿豆枕、以透气性为诉求的杜邦棉枕、以及强调舒适性的羽毛枕、乳胶枕……等不同材质制成的枕头乃充斥市面,令消费者在选购上倍感困扰,甚至有业者除了在材质方面作文章外,更进一步就枕头造型作出各种符合人体功学的枕头,令使用者躺靠于枕头时,可获得较为舒适的支撑,以增进其睡眠时的安全感与稳定性,能提升其睡眠品质。
但是,上述的枕头设计,无论是以造型功能取胜,或是以材质特性为诉求,最重要的是其使用地点均局限在家中,而经医学实验与相关报导,并无法证实枕头的软、硬程度是否与人体健康有直接关系,但可以证实的是对枕头的软、硬接受程度完全是取决于个人的习惯,换言之,即枕头的材质及造型,虽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对于能否入睡则无绝对的关联,只要使用者适应了所使用的枕头,自可以获得一夜好眠。
在此一情形下,可知一般人对于枕头的要求,并不在于其材质的好坏与造型的优劣,若是其对枕头无法适应、习惯,则再好的枕头都可能无法帮忙入睡,此一问题常发生于新购枕头或外宿的情况,所以如何就对枕头适应性问题对睡眠所造成的影响作适当的改善,乃成为本实用新型研发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枕头容易存在有适应性的问题,尤其外宿所衍生的适应性问题更难以获得理想解决,基于此,发明人特着手进行研究改良,进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套结构改良,即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套,令消费者购买后可以直接套设于惯用的枕头上,而日后新购枕头时也可直接套入枕头套内使用,可以使其在使用上无需重新适应,从而可以有助于睡眠品质的维持。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经由结构组成设计,将其有助于睡眠的人体功学设计整合于枕头套上,可以在外宿时得以将它单独携带,配合外宿场所提供的枕头套入使用,藉以解决外宿时可能因适应性所导致的失眠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在于经由结构的组成设计,使其除了配合枕头作为一般床铺睡眠使用外,更得以适当变化其形态而作为靠垫或椅具护腰、睡眠等不同使用功能。
为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于结构设计上,主要是以一可拆式的枕头套为主体,该枕头套底部一侧设有一开口,可供枕头自该开口置入枕头套,以完成枕头与枕头套的结合;于枕头套顶面预订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辅助枕,利用该辅助枕可提供使用者头部依靠而增进其安全感与睡眠稳定度,而外宿时则可拆离枕头套与辅助枕一并携带,并配合外宿场所提供的枕头套设使用,依此特能解决一般人外宿时可能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可确保其睡眠品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辅助枕是 直接缝结固定于枕头套顶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辅助枕是利用其底部与枕头套顶面对应制设的粘扣片加以粘扣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辅助枕是 利用其周缘与枕头套顶面预定位置相契合的拉链加以拉并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辅助枕与其枕套为可拆离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辅助枕内部得充填海绵、碎布、乾燥植物等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辅助枕是充气制成气囊形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枕头套底部两侧可分别增设预定长度的束带,且于两侧束带的端部分别设有相配合的粘扣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枕头套顶部的辅助枕可作一对的附设形态,且使其二辅助枕的间距与一般人的头部尺寸相符。
在本实用新型的的枕头套改良构造中,该枕头套顶部的辅助枕可作多个的间隔排列设置。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枕头套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俯视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枕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枕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枕次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枕次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枕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枕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枕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枕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形态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形态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形态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形态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形态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形态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次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部分1.开口; 2.拉链;
3.拉链;4、5.粘扣片;6.椅背;10.枕头套;111.开口; 12.拉链;13、14束带;131、141.粘扣带;15、16.辅助枕; 15’、16’.辅助枕;17.枕套; 20.枕头;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技术手段及功效达成方面,谨配合附图再予举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于后首先,请参阅图1、图3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结构分示意及图4、图5的实施状态参考图,是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其结构设计上,主要是以一可拆式的枕头套10为主体,该枕头套10底部一侧设有一开口11,并得以拉链12封阻该开口11,由该开口11乃得将另制的枕头20置入枕头套10内,而在枕头套10底部两侧分别设有预定长度的束带13、14,于两侧束带13、14的端部分别设有相配合的粘扣带131、141,又在枕头套10的顶面预定位置乃设有一对分离的辅助枕15、16,该对辅助枕15、16的间距概与一般人的头部尺寸相符,于辅助枕15、16内部得充填海绵、碎布、乾燥植物(如茶叶、薰衣草……)等适合的材质,或者将辅助枕15、16充气制成气囊形态,依此构成本实用新型枕头套的基本功能架构;经由该对辅助枕15、16的设置,配合将另置的枕头20置入枕头套10内部,即可构成其正常的使用形态,令使用者躺靠于其上时,恰可以该对辅助枕15、16靠抵于头部两侧,藉以可适度定位头部的状态,并令头部两侧得以靠贴于辅助枕15、16以取得适当依靠,能增进其躺靠时的安全感,可有助于入睡并增进其睡眠的安稳度,成为一种舒适而实用的创新设计;再者,因本实用新型仅是针对枕头套10进行设计,并将辅助枕15、16直接组设于枕头套10顶面,而该枕头套10又为可拆式结构,是以在枕头套10购回后,只需将原有的枕头20直接置入枕头套10内即可使用,使用者无需重新适应枕头20的软硬度与高度,自然不影响其睡眠的适应性,而若面临新构枕头20在使用时,则因该枕头套10以保有原来熟悉的气味,左以其两侧辅助枕15、16给予的稳定依靠,也可赋予睡眠的安全感,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可适应新购的枕头20,达安然入睡的功效,又在面临外出旅行或洽公而必须外宿旅馆或饭店时,使用者可直接将枕头套10自家中的枕头20取下,并连同其两侧辅助枕15、16收合成极小体积以方便藏携,待欲睡觉时再将它取出套社于外宿场所提供的枕头20上,如此一来,即可构成与平常睡眠惯用的枕头相差无几的使用形态,将外宿可能造成的适应问题减降到最低程度,令使用者即使外宿仍能取得理想的睡眠品质;其次,请配合参阅图6-9A所示,在上揭的枕头套10的辅助枕15的附加上,本实用新型乃可提供以下几种方式,其中该辅助枕15乃得将其枕套17直接缝制固定于枕头套10上,再于其相对于枕头套10的内侧部位制设适当的开口1(如图6、6A所示)或拉链2(如图7、7A所示),以利于辅助枕15置入枕套17或换装;或者也可将辅助枕15与其枕套17作一体式组制,再于枕头套10预定部为与辅助枕15的枕套17周缘制设相契合的拉链3加以拉扣结合(如图8、8A所示),或于枕头套10预定部位及辅助枕15的枕套17底部制设相契合的粘扣片4、5以完成粘扣结合(如图9、9A所示);据此,特能方便其拆洗或换装作业,使其整体更能符合实际使用价值;另,请参阅图10-15所示,本实用新型经由上述结构组成设计,除了可作为一般枕头使用形态外,另可利用枕头套10底部两侧制设的束带13、14,在其将枕头往上对折而令二辅助枕15、16并靠后,以束带13、14端部的粘扣带131、141相互粘扣而固定其形态,使其构成类似球状的靠垫使用形态(如图10所示),使其可以置于腿部下方作为腿靠垫(如图11所示)或置于腰后方作为背靠垫(如图12所示);也或者可利用该等束带13、14将它束绑固定于椅具的椅背6上(如图13所示),使其得将之绑设于椅背6上部作为小憩片刻时的颈靠垫使用形态(如图14所示),或者绑设于椅背6下部作为腰靠垫使用形态(如图15所示);据此,特能使本实用新型的枕头套10及两侧辅助枕15、16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睡眠使用形态,更得依实际使用需求作适当的变化,从而可赋予其更为灵活的实用价值;再者,请参阅图16、17所示,在上揭结构说明中,均是以枕头套10设有一对辅助枕15、16的较佳实施例作为功能说明,而事实上,本实用新型也可视枕头套10的规格与使用需求,于其枕头套10等间隔附装三个辅助枕15、15’、16(如图16所示)或附装两对辅助枕15、16、15’、16’(如图17所示),藉以符合双人同眠时的使用需求,并据以使其在使用时均能让头部具有适当的依靠,以增进其睡眠时的安全感与安稳度,达提升睡眠品质的功效,换言之,即本实用新型在其枕头套10的辅助枕设置数目上,并无绝对的设置,其完全是依实际使用的需求而设置,甚至也可采单—辅助枕设置,从而凡是利用于枕套上置设辅助枕供使用者头部依靠以增进其安全感与睡眠稳定度的设计,均应函盖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内,先予以说明;总结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经由对枕头套所作的结构设计,使其得利用于枕头套顶面增设辅助枕的设计,使其配合枕头使用于睡眠时,特能提供使用者头部适当的依靠,使其睡眠的品质可以获得提升,且因其单纯的枕头套设计,使其购买后可搭配现有枕头使用,而外宿时更可方便藏携以搭配外宿场所提供的枕头使用,能够有效减降适应性问题,令使用者得以安然入睡,加上其可视使用需求变换成各种形态,证明其确实是为一极为便利而实用的创新设计,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枕头套改良构造,其主体是为一可与枕头拆离的枕头套,该枕头套底部一侧设有一开口,可供枕头自该开口置入枕头套,以完成枕头与枕头套的结合;其特征是在于该枕头套顶面预定位置制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可供使用者头部躺靠的辅助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辅助枕是直接缝结固定于枕头套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辅助枕是利用其底部与枕头套顶面对应制设的粘扣片加以粘扣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辅助枕是利用其周缘与枕头套顶面预定位置相契合的拉链加以拉并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辅助枕与其枕套为可拆离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辅助枕内部得充填海绵、碎布、乾燥植物等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辅助枕是充气制成气囊形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枕头套底部两侧可分别增设预定长度的束带,且于两侧束带的端部分别设有相配合的粘扣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枕头套顶部的辅助枕可作一对的附设形态,且使其二辅助枕的间距与一般人的头部尺寸相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套改良构造,其特征是在于,该枕头套顶部的辅助枕可作多个的间隔排列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枕头套改良构造,特别是可增进睡眠安稳度且藏携方便的设计,是以一可套设于枕头外部的枕头套为主体,于该枕头套顶面预定位置至少制设有一个以上的辅助枕,辅助枕的枕套采用车缝、拉链或粘扣方式结合于枕头套顶面,且其辅助枕与其枕套为可拆离设计,可将辅助枕取出清洗或换装,在睡眠使用时,可通过其辅助枕而提供使用者的头部适当依靠,能增进其安全感,以增进其睡眠的安稳度,而于外出住宿时,则可将枕头取出,仅携带枕头套及辅助枕而可缩减其藏携体积,再将外宿场所提供的枕头套入枕头套内,即可构成完整的使用形态而赋予睡眠的舒适性,有效解决一般人外宿可能衍生的适应性问题,从而可确保其睡眠品质。
文档编号A47G9/10GK2925278SQ20062002329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4日
发明者陈宏仁, 陈宏正 申请人:陈宏仁, 陈宏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