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845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清洁装置,尤其适用于玻璃幕墙的清洁。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中,采用玻璃幕墙成了一种典型的建筑风格。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一种高贵富丽的视觉效果。但同时,玻璃幕墙的清洁成了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现在玻璃幕墙的清洁通常是清洁工人腰系保险带悬掉在空中进行幕墙的清洁。这种清洁存在两方面的缺点一是清洁效率比较低,二是极不安全,哪个环节稍有疏忽,会发生清洁工人坠落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洁效率高,清洁彻底的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以避免清洁工人坠落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其特征在于由安装玻璃幕墙顶部的一排水喷头,安装在玻璃幕墙两侧的两根导轨,分别安装两侧导轨上的两个车架,连接两个车架之间的上、下连接梁,以及分别设于上、下连接梁上的洁净刷、内注有洗涤剂的洗垢刷构成。
所述上连接梁和洁净刷之间以及下连接梁和洗垢刷之间均设有张紧弹簧。
所述两个车架共同连接一个倒顺开关。
所述导轨为工字型导轨。
所述车架由底盘,安装在底盘上的电机、变速箱以及底盘下的四个车轮构成,其中左侧两个车轮和右侧两个车轮分别卡设在工字型导轨的轨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擦拭玻璃幕墙的外墙完全是电动控制,克服了人工清洁玻璃幕墙存在的不足,具有清洁效率高,清洁彻底,避免清洁工人坠落事故的发生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车轮与导轨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上连接梁与洁净刷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由一排水喷头1,两根导轨2,两个车架3,上、下连接梁4、5,洁净刷6、洗垢刷7以及张紧弹簧8构成。其中一排水喷头1安装玻璃幕墙8顶部,两根导轨2分别安装玻璃幕墙8的左右两侧。两个车架3分别安装两个导轨3上,并且连接同一个倒顺开关,由一个倒顺开关控制同步运动。两个车架3之间通过上、下连接梁4、5连接在一起。其中上连接梁4通过张紧弹簧9连接设有洁净刷6、下连接梁5通过张紧弹簧9连接设有洗垢刷7。其中西沟刷7内装有洗涤剂。
所述导轨2为工字型导轨;车架3由底盘31,安装在底盘31上的电机32、变速箱33以及底盘31下的四个车轮34构成,其中左侧两个车轮34和右侧两个车轮34分别卡设在工字型导轨2的轨槽21内。
下面为该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的工作过程车架3初始位置在玻璃幕墙8的顶端。开启水喷头1,清洁水就开始喷射到玻璃幕墙8上,并沿玻璃幕墙8逐渐向下流动。将倒顺开关拨到顺档,车架缓慢向下移动,注有洗涤剂的洗垢刷7去除玻璃幕墙8上的尘土和油污,后续的洁净刷进一步将玻璃幕墙洗净,一直清洁到玻璃幕墙8的底部。然后将倒顺开关拨到断电位置,停留2分钟,使继续流动的清洁水将两个刷子冲洗干净后,将倒顺开关拨到倒档位置,车架3再向上运动,移动到初始位置后停止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其特征在于由安装玻璃幕墙(8)顶部的一排水喷头(1),安装在玻璃幕墙(8)两侧的两根导轨(2),分别安装两侧导轨(2)上的两个车架(3),连接两个车架(3)之间的上、下连接梁(4、5),以及分别设于上、下连接梁(4、5)上的洁净刷(6)、内注有洗涤剂的洗垢刷(7)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梁(4)和洁净刷(6)之间以及下连接梁(5)和洗垢刷(7)之间均设有张紧弹簧(9)。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车架(3)共同连接一个倒顺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为工字型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由底盘(31),安装在底盘(31)上的电机(32)、变速箱(33)以及底盘(31)下的四个车轮(34)构成,其中左侧两个车轮(34)和右侧两个车轮(34)分别卡设在工字型导轨(2)的轨槽(21)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幕墙的外墙擦拭器,其特征在于由安装玻璃幕墙顶部的一排水喷头,安装在玻璃幕墙两侧的两根导轨,分别安装两侧导轨上的两个车架,连接两个车架之间的上、下连接梁,以及分别设于上、下连接梁上的洁净刷、内注有洗涤剂的洗垢刷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擦拭玻璃幕墙的外墙完全是电动控制,克服了人工清洁玻璃幕墙存在的不足,具有清洁效率高,清洁彻底,避免清洁工人坠落事故的发生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L1/08GK2925374SQ20062004281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3日
发明者顾雪君, 徐凤春 申请人:上海市莘格高级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