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42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能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管里的水压带动水轮旋转做成的自动旋转的水能刷,本水能刷尤 其适用于用水冲洗的场所或物品。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需要用水冲洗的场所或物品,人们往往是一边用水管冲水一边用刷子或毛 巾来刷或擦,既累人又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给使用水冲洗的人减轻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能刷,该水能刷利
用水管里的水压带动水轮旋转,水轮轴带动刷子旋转,从而起到一边冲水一边自动刷洗的作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能刷由空心手柄、外壳、水轮和刷子四 个部分构成。外壳由活动外壳和固定外壳构成,在水能刷正前方和侧面,活动外壳与固定外 壳相对应的位置各开一半缺口组成水能刷出水口和水轮进水口,出水口有块挡板,防止水朝 前喷洒。挡板、活动外壳、出水口及水轮进水口为一体一次性铸成。活动外壳方便拆装水轮, 水轮安装好后把活动外壳盖在固定外壳上,再用螺钉紧固;固定外壳圆形的圆心处开有一孔 做为水轮轴的轴套,空心手柄内腔起通水的作用,空心手柄与水管的接口处是螺纹地,可方 便与水管连接。空心手柄出水口,也就是水轮进水口与水轮轴圆心点呈45。角度,这样尽可 能的使水压作用在一个方向。固定外壳、轴套、出水口、水轮进水口、空心手柄和水管接口 为一体一次性铸成;水轮有十片水轮叶片,水轮叶片侧面呈"7"字形,"7"字底朝内连接水
轮轴。正面呈梯形,梯形底边朝外,上边朝内连接水轮轴,两边腰分别连接在内壳上。内壳 和"7"字形设计主要起到密封水的作用,减小水轮叶片与外壳之间的缝隙。正面梯形设计增 大了离水轮轴圆心点距离较远的面的受力面积,使水轮旋转更有力。水轮轴其中一边套入轴 套内并穿出外壳,穿出外壳部分铸有毛刷板卡位和安装固定螺丝帽的螺纹。水轮叶片、内壳、 水轮轴为一体一次性铸成;刷子由毛刷和毛刷板构成,毛刷板正面呈圆形侧面呈梯形,毛刷 板铸有与水轮轴上相对应的卡位,把刷子套进水轮轴后拧上固定螺丝帽便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水能刷在冲水的同时,又能自动刷洗,给人减轻了负担和提高 了工作效率。水能刷由空心手柄、外壳、水轮和刷子四个部份构成,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l是水能刷实施例的右视构造图。
图2是图1的剖面构造图。
图3是水能刷横向仰视构造图。
图4是图3的剖面构造图。
图中1.挡板,2.活动外壳,3.空心手柄,4.水管接口, 5.毛刷,6.固定外壳,7.出水 口, 8.内壳,9.水轮叶片,10.毛刷板,ll.固定螺丝帽,12.水轮轴,13.水轮进水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l所示实施例中,水管接口 (4)与水管相连接,把水阀打开后,水经过水管流入空心手柄 (3),从水轮进水口 (13)冲入水轮腔内,在水压作用下,因为水轮进水口 (13)与水轮轴 (12)圆心点呈45°角度,水轮叶片(9)朝着一个方向旋转,同时带动水轮轴(12)旋转,
水轮轴(12)带动毛刷板(10)旋转,毛刷板(10)带动毛刷(5)旋转,当腔内有水的水轮
叶片(9)旋转到出水口 (7)时,水从出水口 (7)排出,从而起到了一边冲水一边自动刷洗
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旋转的水能刷,利用水管里的水压带动水轮旋转做成。其特征是水能刷由空心手柄、外壳、水轮和刷子四个部分构成,水能刷的空心手柄与外壳相连、水轮安装在外壳内,水轮轴其中一边套入固定外壳的轴套内并穿出外壳,刷子用固定螺丝帽固定在水轮轴穿出外壳的部分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能刷,其特征是水轮有十片水轮叶片,水轮叶片侧面呈"7" 字形,"7"字底朝内连接水轮轴,正面呈梯形,梯形底边朝外,上边朝内连接水轮轴,两边 腰分别连接在内壳上。
全文摘要
一种利用水管里的水压带动水轮旋转做成的自动旋转的水能刷。水能刷的空心手柄与外壳相连、水轮安装在外壳内,水轮轴其中一边套入固定外壳的轴套内并穿出外壳,刷子用固定螺丝帽固定在水轮轴穿出外壳的部分上。水轮进水口与水轮轴圆心点呈45°角度,在水压作用下,水轮朝着一个方向旋转,同时带动刷子旋转,当腔内有水的水轮叶片旋转到出水口时,水从出水口排出,从而起到了一边冲水一边自动刷洗的作用。
文档编号A46B13/06GK101352287SQ20071009247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4日
发明者吕凤元 申请人:吕凤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