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就餐用具,尤其是一种多功能筷子。
技术背景筷子作为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在中国已经流行了五千多年,现 有和曾有的筷子大多是由简单的一头削圆、另一头为方的两根竹篾或木头组成, 圆的一头用来夹食物,而方的那头则是人手握的地方,由于夹菜的一头是圆头 圆柱体,在实际夹取食物时经常出现滑脱的现象,特别是在夹花生米及豆类以及松仁玉米等,双圆头筷子的缺点就越来越显现出来,使用起来非常不便;而 西方人吃饭的时候大多不习惯用筷子,多以刀、叉、勺为主要的就餐用具。为 此,我们提供了一种集刀、叉、勺为一体的,并具防滑功能的多功能筷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筷子,用于解决普通筷子无 法防滑,且功能单一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刀、叉和勺,筷子 的筷子柄内部为空心管状, 一端可螺纹连接刀、叉和勺,另一端的外侧设可完 全咬合的锯齿。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筷子柄内部为空心管状,这样筷子可作吸管使用; 筷子柄一端锯齿设置更加便于人们夹吃花生、豌豆等小而坚硬光滑的食物;若 商方人吃饭时,还可螺纹连接刀、叉或勺,更加方便外国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方便实用、应用广泛、造价 低廉,使人们夹起食物来更方便、吃起来更优雅、更绅士、也更实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筷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1、刀2、叉 3和勺4,筷子1的筷子柄内部为空心管状, 一端可螺纹连接刀2、叉3和勺4,
另一端的外侧设可完全咬合的锯齿5。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1)、刀(2)、叉(3)和勺(4),其特征是筷子(1)的筷子柄内部为空心管状,一端可螺纹连接刀(2)、叉(3)和勺(4),另一端的外侧设可完全咬合的锯齿(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筷子,包括筷子、刀、叉和勺,筷子的筷子柄内部为空心管状,一端可螺纹连接刀、叉和勺,另一端的外侧设可完全咬合的锯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方便实用、应用广泛、造价低廉等优点,使人们夹起食物来更方便、吃起来更优雅、更绅士、也更实惠。
文档编号A47G21/02GK201012013SQ200720010998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5日
发明者梁耀鸿 申请人:梁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