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多位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58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体多位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中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整体多位锅。
技术背景随着社会餐饮业的发展壮大,单锅位的灶具因其烹饪品种单一而致功效较低,目前社会上也有一种多锅灶的灶具,如专利号为98202860.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多锅灶电 加热组合套锅》(公告号为CN2323707Y)就是此类设计;它是由主体骨架,外型包皮、加 热器,温控器,底部隔热层、锅具组成,主骨架分隔成四个以上的灶区,在主骨架底部 的交叉部位开有槽口,槽间放置一插接件盒,各灶区中心处固定加热器及温控器,各温 控器的控制开关安置在各灶区主体骨架的外围圈上,锅具为金属锅、铁板、瓷坛、蒸屉、 沙锅成套器皿,此类设计虽具有锅体多位功能,但是设置各灶区的分控制电热系统,在 使用时,操作繁琐;其主骨架结构复杂,不易进行日常维护及维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 作方便及使用效率高、能方便移动的整体多位锅。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整体多位锅,包括电热板及四 周薄边、上下贯通的空心支架,该空心支架上端周边制有上边沿,下端左右側面制有向 下延伸的竖边;该竖边与电热板两侧边相嵌装固定,上边沿扣置有底部嵌入空心支架内 的锅体,锅体上端軍设有锅盖;电热板下端密封有底面装有胶脚的底盖,底盖与电热板 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依次配设有隔热棉和电热线组件。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空心支架下端竖边制有底端为缺口、每面二个的腰形槽;上述的电热板两侧边制有与腰形槽相对应的通孔;上述的电热板两侧边配设二个U形塑胶手柄,该塑胶手柄经竖边与电热板两侧边相螺钉固定。上述的电热板前边固定有与电热线组件相电连接的恒温器,该恒温器的伸出旋柄上套装有旋钮,所述的旋钮至少设有关、低、中、高的四档;上述的恒温器后端配装有恒 温器挡片。上述的锅体整体制有三个相连的锅位,相应地,上述的锅蕴整体制有三个相连的盖 腔,锅盖顶面螺接有三个盖把。上述的锅体为三个相分离的单体锅,相对应地,每个单体锅上配有锅盖,上述的锅 盖顶面螺接有盖把。上述的恒温器套装的旋钮的档位分别为低档6(TC、中档70"C、髙档79t。上述的电热板前边还固定有与外部电源相电连接、并且能指示电源通断的氖灯。 上述的电热线组件包括S形绕制的电热管,该电热管上下面卡有至少二道云母片, 每道的云母片为两片相螺接的夹片。上述的空心支架前后侧制有向内折弯、并且能支掸锅体底面的横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空心支架上端周边制有上边沿,下纗左右側面制有 向下延伸的竖边;该竖边与电热板两侧边相嵌装固定,上边沿扣置有底部嵌入空心支架 内的锅体,锅体上端軍设有锅盖;电热板下端密封有底面装有胶脚的底盖,底盖与电热 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依次配设有隔热棉和电热线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空心支 架两侧设置二个U形塑胶手柄,方便锅的整体移动;在空心支架前边设置氖灯,能指示 该电源的通断;整体式多锅位灶具,其使用效率高,采用机械式恒温器调节温度,具有 多个档位且操作方便;锅体、锅盖及电热板采用高规格不锈钢,不易生锈;专业设计的 恒温器上旋扭弹珠,具备更好的档位手感。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纵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外表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横向示意图;图5是图1的分解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见图1和图5所示。图标号说明电热板l,通孔la,电热线组件 11,电热管lla,云母片llb,氖灯12,塑胶手柄13,恒温器14,旋钮15,恒温器挡片16, 空心支架2,上边沿2a,竖边2b,腰形槽2c,横边2d,锅体3,锅位3a,锅盖4,盖把41, 底盖5,胶脚51,隔热棉6。如图1至图5所示的整体多位锅,本实施例包括电热板l及圆周薄边、上下贯通的空 心支架2,在空心支架2上端周边制有上边沿2a,下端左右側面制有向下延伸的竖边2b; 竖边2b与电热板l两侧边相嵌装固定,上边沿2a扣置有底部嵌入空心支架2内的的锅体3, 锅体3上端軍设有锅盖4;电热板1下端密封有底面装有胶脚51的底盖5,底盖5与电热板1 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依次配设有隔热棉6和电热线组件l 1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当锅体3内制有三个连体锅位3a时,该锅位3a的中间位容 积为4.7匚的两侧位容积为2.35L;相对应配置锅盖4制有三个盖腔,与锅位3a分隔容 积相对应,且在其每个顶面上螺接有一个盖把41, 一般设置在每个盖腔中间位置;再当锅体3为三个相分离的单体锅,相对应地,每个所述的单体锅上配有锅盖(4), 所述的锅盖(4)顶面螺接有盖把(41),此时单体锅的三个容积同为2.35L;空心支架2前 后侧制有向内折弯、并且能支撑锅体底面的横边2d。空心支架2下端竖边2b制有底端为缺口的腰形槽2c,其在每面为对称设置的二个, 同时在电热板l两侧边制有与腰形槽2c相对应的通孔la,其内穿设有螺钉,该蠊钉在同 时穿过电热板l、空心支架2下端竖边2b后,再与塑胶手柄13相固定,该塑胶手柄13呈U 形外形,其实塑胶手柄13也起着相当于螺母的作用,电热板1与空心支架2的固定是通过 嵌放嫘钉与塑胶手柄13端面的螺纹相旋接,进而达到三者的位置固定。电热板1前边固定有恒温器14,其与电热线组件ll相电连接,在恒温器14的伸出旋 柄上套装有旋钮15,旋柄内设有专业设计的弹珠,使档位转换具有更加好的手感;旋钮 15至少为关、低、中、高的四档,其分别是低档为60"C、中档为70。C、高档为79t。恒 温器14后端还配装有恒温器挡片16,电热板l前边还固定有与外鄯电源相电连接、并且 能指示该电源通断的氖灯12。优化的措施还包括电热线组件ll包括S形绕制的电热管lla,该电热管lla上下面 卡有至少二道云母片llb,每道所述的云母片llb为两片相蠊接的夹片,该夹片用于相对 持平电热管lla,并将其贴平电热板l内底面,以利于热量的传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空心支架两侧设置二个U形塑胶手柄,方便锅的整体移动; 在空心支架前边设置氖灯,能指示该电源的通断;整体式多锅位灶具,其使用效率高, 采用机械式恒温器调节温度,具有多个档位且操作方便;锅体、锅盖及电热板采用高规 格不锈钢,不易生锈;专业设计的恒温器上旋扭弹珠,具备更好的档位手感。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1、整体多位锅,包括电热板(1)及四周薄边、上下贯通的空心支架(2),其特征是所述的空心支架(2)上端周边制有上边沿(2a),下端左右侧面制有向下延伸的竖边(2b);所述的竖边(2b)与电热板(1)两侧边相嵌装固定,所述的上边沿(2a)扣置有底部嵌入空心支架(2)内的锅体(3),所述的锅体(3)上端罩设有锅盖(4);所述的电热板(1)下端密封有底面装有胶脚(51)的底盖(5),所述的底盖(5)与电热板(1)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依次配设有隔热棉(6)和电热线组件(11)。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整体多位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空心支架(2)下端竖边(2b) 制有底端为缺口、每面二个的腰形槽(2c);所述的电热板(l)两側边制有与腰形槽(2c) 相对应的通孔(la);所述的电热板(1)两侧边配设二个U形塑胶手柄(13),该塑胶手柄(13) 经竖边(2b)与所述电热板(1)两侧边相螺钉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多位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热板(l)前边固定有与 电热线组件(11)相电连接的恒温器(14),所述的恒温器(14)的伸出旋柄上套装有旋钮 (15),所述的旋钮(15)至少设有关、低、中、髙的四档;所述的恒温器(14)后端配装有 恒温器挡片(16)。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整体多位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3)整体制有三个相 连的锅位(3a),相应地,所述的锅盖(4)整体制有三个相连的盖腔,所述的锅盖(4)顶面 螺接有三个盖把(41)。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整体多位锅,其特征是所述的锅体(3)为三个相分离的 单体锅,相对应地,每个所述的单体锅上配有锅盖(4),所述的锅盖(4)顶面螺接有盖把 (41)。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多位锅,其特征是:所述的恒温器(14)套装的旋钮(15) 的档位分别为低档60。C、中档70°(:、高档79t。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多位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热板(l)前边还固定有 与外部电源相电连接、并且能指示电源通断的氖灯(12)。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多位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热线组件(11)包括S形 绕制的电热管(lla),该电热管(lla)上下面卡有至少二道云母片(llb),每道所述的云 母片(lib)为两片相螺接的夹片。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多位锅,其特征是所述的空心支架(2)前后側制 有向内折弯、并且能支撑锅体(3)底面的横边(2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整体多位锅,包括电热板及四周薄边、上下贯通的空心支架,该空心支架上端周边制有上边沿,下端左右侧面制有向下延伸的竖边;该竖边与电热板两侧边相嵌装固定,上边沿扣置有底部嵌入空心支架内的锅体,锅体上端罩设有锅盖;电热板下端密封有底面装有胶脚的底盖,底盖与电热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依次配设有隔热棉和电热线组件;空心支架两侧设置二个U形塑胶手柄,方便锅的整体移动;整体式多锅位灶具,其使用效率高,采用机械式恒温器调节温度,具有多个档位且操作方便;锅体、锅盖及电热板采用高规格不锈钢,不易生锈;专业设计的恒温器上旋扭弹珠,具备更好的档位手感。
文档编号A47J27/12GK201029756SQ20072010837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施军达 申请人:施军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