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82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及其载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餐盘组与 餐饮用具载体。
背景技术
民以食为天,然而,为了因应日趋繁忙的工商社会生活步调,外食人 口不断增加,而相对应的餐饮配送机制也推陈出新。为了增进人们在享用 时的愉悦感受与便利度,以及有效控制餐饮供应者的装填与运送成本,餐 盘的设计在餐饮的装填与摆设、外观紋饰以及材质上不断创新。以中国台湾专利号00580888的子母式餐盘组构造为例,所提供的子母 式餐盘组构造主要由母盘及子盘所组成,其中的子盘可分为容置部、限止 部、凹部及接合部,子盘容置部的尺寸小于母盘容置室的尺寸,并于容置 部的周侧环设有若干凹部,以供调味酱或器具能置于其内;母盘可分为壁 面、制止部及定位部,壁面为由底面朝上的扩大设计与环绕形成一向内凹 设的容置室,以达到装载物体的用,而壁面的近末端处形成制止部,可与子 盘接合部枢设的,且能使子盘的容置部与母盘的容置室间形成适当距离,以 使冰块、热水或装饰品等他物体能置于子盘及母盘的间。然而,在此种设 计中,子盘承载餐饮与餐具的形体、摆放位置与重量将受到限制,例如限 定调味酱或器具放置于子盘周侧所环设的凹部,若各凹部重量不一容易造 成子盘倾覆变形,而且过重也会压迫到母盘容置处所装载摆放的其他物体 或餐饮,影响賓4大食用者的心理感受。再以中国台湾专利号00478770与00428909的免洗餐盘为例,所提供的免 洗餐盘是圓形的盘体。盘体藉由分隔肋将内部区隔为大小不同的区域,以作 为盛装不同食物的区隔盛装槽。各区隔盛装槽底面可设有凹凸的补强紋,并 具有止滑作用。盘体周边设有补强及装饰花紋,并且盘体边处设有一个加 高的圓形容槽,可供直接盛装汤汁,也可直接置入汤杯或饮料杯。然而,在 此种设计中,同样会有因为圓形容槽设置于侧边的不平衡导致的餐饮翻覆 疑虑,而且在盘体所成平面加高的圆形容槽,其高度与所装载饮料的高度 必须相互限制,以免例如瓶装饮料因较高导致重心不稳,进而翻落出圓形 容槽而毁损;而且所装载饮料高度对于可供免洗餐盘置入以提取移动的外 加盒体内部容积也会加以限制,无形中增加了餐々大供应者的成本。承上,再以美国专利为例,有许多设计专利着重在餐盘的花紋与视觉设计,普遍缺乏在使用与餐饮装载机能的提升方案,而美国设计专利D433,283号可置放杯子的免洗餐盘(专利名称为Disposable plate with c叩holder),其餐盘表面有一个凹入部可供垂直放置杯状物,虽然与上述 中国台湾专利号00478770与00428909的免洗餐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 凹入部下凹程度与杯状物的高度与重量仍然必须相互限制,以免杯状物因 较高或较重导致重心不稳,进而翻落出凹入部而毁损,无形中降低了免洗 餐盘的可利用性。接着以中国台湾专利号00461297餐盘的结构改良为例,此餐盘以不锈钢为材质一体成型制成一不特定形状的餐盘体,餐盘体内部区分若干的区 域凹槽以分装食物,而餐盘体外环围成向上凸伸若干高度的档壁以防食物 溢出或翻出餐盘体外,而在档壁上缘设有一嵌垣可供盖体盖合,利用餐盘 体两侧的扣环扣掣在盖体对应的嵌凸垣上,并且藉由嵌凸垣上的凸粒使扣 环更牢固。此外,在餐盘体与盖体间可组装入碗体、汤匙、筷子等附件。在 此种设计中,为了防止食物溢出或翻出餐盘体外所增设的嵌垣与扣环机制 增加了开模、制造与卡合程度品管等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经济而 高机能的组合式餐盘组,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餐盘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 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 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 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 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实 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餐盘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 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 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能够改进 一般现有的餐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 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餐盘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 型结构的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提供 一种经济而高机能的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合式餐盘组,其包含至少一食物容器,是 可用以预先盛装食物;以及一底盘,是用以承载该食物容器,更包含至少 一底部部分镂空的容器置放处,以供该食物容器盛装食物后分别置入;及至少 一底部封闭或部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以供一液体盛装容器 倒卧放置,其中该液体盛装容器是设置于该底盘的中心区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其更包含至少一底部完全镂空 的容器置放处,其中该底部完全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具有一^^文处顶部以及一 置放处外缘,该置放处外缘是自该置放处顶部依水平方向向外延伸而成,以 供该食物容器的一容器外缘叠合于该置放处外缘之上。前述的组合式餐盘组,其更包含至少一底部完全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其 中该底部完全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具有一置放处顶部以及一置放处内缘,该 置放处内缘是自该置放处顶部依水平方向向外且转折向上延伸而成,该食 物容器的一容器外缘叠合于该置放处内缘之上。前述的组合式餐盘组,其中所述的食物容器的 一封闭式底部具有复数 个第 一突起结构,以强化该封闭式底部强度与隔离食物多余液体于该些第 一突起结构所形成的沟隙,并且该食物容器的 一封闭式底部与 一容器壁面 之间具有至少一第二突起结构,以利叠合收纳或分离多个该食物容器。前述的组合式餐盘组,其中所述的底部部分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具有复 数个自 一置放处顶部向下辐射延伸的第一支撑部,以提供对于该食物容器 的支撑力,并且该底部部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器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部,以 提供对于该液体盛装容器的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 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一种餐饮用具载体,是用以承载至少 一第 一容器与一第二容器,其包含至少一底部完全或部分镂空的第一容器置放处,以供 该第一容器盛装食物后分别置入;以及至少一底部封闭或部分镂空的第二 容器置放处,以供该第二容器置入,其中该第二容器置放处是设置于该餐饮 用具载体的中心区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 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其中所述的底部完全镂空的第 一容器置放处具有一置放处顶部以及一置放处外缘,该置放处外缘是自该 置放处顶部依水平方向向外延伸而成,以供该第一容器的一容器外缘叠合 于该置放处外缘之上。前述的餐饮用具载体,其中所述的底部完全镂空的第 一容器置放处具 有一置放处顶部以及一置放处内缘,该置放处内缘是自该置放处顶部依水 平方向向外且转折向上延伸而成,该第一容器的一容器外缘叠合于该置放 处内缘之上。前述的餐饮用具载体,其中所述的底部部分镂空的第一容器置放处具 有复数个自 一置放处顶部向下辐射延伸的第 一支撑部,以提供对于该第一 容器的支撑力,并且该底部部分镂空的第二容器置放处具有至少一第二支 撑部,以提供对于该第二容器的支撑力。前述的餐饮用具载体,其中自该第二容器置放处延伸的一置放处分隔 周边具有至少一凹陷部,以作为取出该第二容器的辅助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内容如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式餐盘组的结构,此结 构具有食物容器以预先盛装食物,以及底盘以承载一到多个食物容器。食物 容器可以由开放式顶部、封闭式底部、容器壁面以及容器外缘构成;底盘 可以具有多个底部完全或部分镂空的容器置放处与至少一个底部封闭或部 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以分别放置食物容器与液体盛装容器。其 中,为了整体平衡度考量,放置液体盛装容器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可设 置在底盘的中心区域。另夕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出 一种餐饮用具载体的结 构,此结构用来承载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其中,底部完全或部分镂空的 第一容器置放处可放置盛装食物后的第一容器,底部封闭或部分镂空的第 二容器置放处可供放置第二容器,并且第二容器置放处设置在餐饮用具载 体的中心区域,以避免餐饮放置不平衡而翻覆。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组合式餐盘组的容器置放处若为 底部完全镂空时,容器外缘可设计为叠合于置放处外缘或置放处内缘其中 之一。此外,若容器置放处与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底部部分镂空时,容器 置放处可以设置第一支撑部以支撑食物容器,而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可以 设置第二支撑部以支撑液体盛装容器。另一方面,食物容器的封闭式底部 可以设置第 一突起结构以强化底部的强度与分离食物多余液体,而且封闭 式底部与容器壁面之间具有至少一第二突起结构,以利多个食物容器的叠 合收纳与分离。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至少具 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因采用可单独进行餐饮装载再结合运 输的组合式餐盘组结构,因此可以先利用小型化的食物容器节省餐饮装载 工作平台空间与提升产线化效能,并且设计将液体盛装容器平躺且容置在 底盘中心区域,可以降低并稳定重心,进而减少餐饮的翻覆与控制外加盒 体内部容积的提供成本。此外,因应液体盛装容器内部物质的温度,在适当 的置放处分隔距离设计下,当餐盘放置在外盒而形成密闭空间时,还能够在 不需外添水块或热水的情况下,藉由容器与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部分镂空设计或材质上的应用所产生的温度传导,达到保温保冷的环境调节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餐盘组结构由食物容器与底盘构成,底盘 具有底部完全或部分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可放置食物容器,以及底部封闭或 部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可倒卧放置液体盛装容器。其中,液体盛装 容器置放处设置于底盘的中心区域以稳定餐盘重心,并且容器置放处与液 体盛装容器置放处可分别具有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以提供对于容器 的支撑力,提供了一种经济而高机能的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本 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 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 有的餐盘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 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i兑明如下。


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合式餐盘组的食物容器正视图。 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合式餐盘组的食物容器立体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合式餐盘组的底盘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务改用具载体正视图。1:组合式餐盘组10:食物容器101:开放式顶部102:封闭式底部103:容器壁面104:第一突起结构105:第二突起结构110:容器外缘20:底盘201、202:容器置放处203: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204、205、 304、 305:第二支撑部206、311:置^L处顶部207、313:置放处内缘208、312:置^:处外缘211、303:第一支撑部214、215、 323、 324:置放处分隔216、217、 325、 326:凹陷部3:餐饮用具载体301:第一容器置放处302:第二容器置放处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 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 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同时参阅图1A与图1B,其是分别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合式餐盘组 的食物容器的正视图与立体侧视图。如图1A与图1B所示,组合式餐盘组1的 食物容器10由一开放式顶部101、 一封闭式底部102、 一容器壁面103、多 个第一突起结构104、 一第二突起结构105以及容器外缘110构成。进一步 说明,容器壁面103位于开放式顶部101与封闭式底部102之间;容器外 缘110是自开放式顶部101依水平方向向外延伸而成;第一突起结构104 位于封闭式底部102内部,以强化封闭式底部102强度与隔离食物多余液 体于第一突起结构104所形成的沟隙中,保持食物清爽口感;第二突起结 构105位于封闭式底部102与容器壁面103之间,以利叠合收纳或分离多 个食物容器IO。此外,食物容器IO在实施时可以是圆底搭配圆弧形容器壁 面103或是方底搭配柱状容器壁面103的纸杯或纸碗,可在集中进行餐饮 装载与配送的中央厨房餐饮装载工作平台与生产线占用少量单位面积而预 先盛装食物,然后再分别放入底盘中。请接着参阅图2所示,多个预先盛装食物的食物容器10可以分别放入 底盘20的容器置放处201与202,并且依据装配程序将装有饮料的液体盛装 容器以倒卧方式放A^盘20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203。在此实施例中,为 了整体平衡度考量,容器置放处201与202可设置在底盘20两侧区域,液 体盛装容器置放处203则可设置在中心区域。由于在此实施例中,容器置 放处201底部在此为部分镂空,容器置放处202底部为完全镂空,且液体 盛装容器置放处203底部为部分镂空,为了更兼顾平衡感,底部一部分镂 空的容器置放处201可以设置在底盘20四个角落,而且借着其中例如带状 的第一支撑部211的强化支撑能力,置入其中的食物容器10不易摇晃与倾 覆。请参阅图2所示实施例,底部部分镂空的容器置放处201具有4条自 置放处顶部206向下辐射延伸的第一支撑部211,因此能够提供对于食物容 器10的支撑力;并且底部部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203在此具有2 条平行的第二支撑部204与205,以提供对于液体盛装容器的支撑力。在此 一提,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在此为具有均匀宽度的带状构造,在其他 实施例中,亦可为其他形状或者是具有不均匀宽度,只要强度足够支撑,亦 可基于制造成本使两端与中段具有不同宽度。另外,第二支撑部的数量与 排列方式在此仅为举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为较多数量或是呈现互相垂直(例如十字形)或网状分布,可视实际应用与成本调整的。此外,对于底部封闭或部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203,自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 203延伸的置放处分隔周边214与215具有2个凹陷部216与217,以供人 们将手指放置在此并且能够较顺利取出液体盛装容器。承上,底部完全镂空的容器置放处202尚可藉由置放处顶部206的置 放处内缘207与置放处外缘208来强化对食物容器10的承载。置;^史处内缘 207是自置放处顶部206依水平方向向外且转折向上延伸而成,而置放处外 缘208是自置放处顶部206依水平方向向外延伸而成,因此当食物容器10 由置放处顶部206置入容器置放处201或202时,若是开放式顶部101的 截面积小于或等于置放处顶部206的截面积,并且由开放式顶部101依水 平方向向外延伸的容器外缘IIO的截面积大于置放处内缘207的截面积,则 容器外缘110将叠合在置放处内缘207上;若是开放式顶部101的截面积 大致上等于置放处顶部206的截面积,则容器外缘110将叠合在置放处外 缘208上。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组合式餐盘组1尚可包含覆盖于底盘 20的餐盒盖,或是包含一外盒以容置组合后的食物容器10与底盘20。请接着参阅图3,餐饮用具载体3的第一容器置放处301与第二容器置 放处302可分别用来承载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第一容器置放处301底部 可以是完全或部分镂空,并且具有第一支撑部303以支撑已盛装食物的第 一容器;第二容器置放处302底部可以是封闭或部分镂空,并且具有第二 支撑部304与305以支撑装有饮料或汤汁等液体的第二容器。第一支撑部 与该第二支撑部可以是不均匀宽度的带状设计,并且第二容器置放处302 设置在餐饮用具载体3的中心区域以维持整个餐饮用具载体3的平衡。承上,第一容器置放处301若为底部完全镂空的设计,其置放处顶部311 可以具有依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置放处外缘312,容器外缘可叠合于置放处 外缘312之上;或是置放处顶部311具有依水平方向向外延伸且尚未转折向 上延伸的置放处内缘313,并且容器外缘可叠合于置放处内缘313之上。另 外,由底部封闭或部分镂空的第二容器置放处302所延伸的置放处分隔323 与324周边具有凹陷部325与326,可作为取出第二容器的辅助施力点。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一实施例或申请专利范围不须达 成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 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 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 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餐盘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至少一食物容器,是可用以预先盛装食物;以及一底盘,是用以承载该食物容器,更包含至少一底部部分镂空的容器置放处,以供该食物容器盛装食物后分别置入;及至少一底部封闭或部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以供一液体盛装容器倒卧放置,其中该液体盛装容器是设置于该底盘的中心区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餐盘组,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至少一底 部完全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其中该底部完全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具有一置放 处顶部以及一置放处外缘,该置放处外缘是自该置放处顶部依水平方向向 外延伸而成,以供该食物容器的一容器外缘叠合于该置放处外缘之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餐盘组,其特征在于其更包含至少一底 部完全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其中该底部完全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具有一置放 处顶部以及一置放处内缘,该置放处内缘是自该置放处顶部依水平方向向 外且转折向上延伸而成,该食物容器的一容器外缘叠合于该置放处内缘之 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餐盘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食物容 器的一封闭式底部具有复数个第 一突起结构,以强化该封闭式底部强度与 隔离食物多余液体于该些第 一 突起结构所形成的沟隙,并且该食物容器的 一封闭式底部与一容器壁面之间具有至少一第二突起结构,以利叠合收纳 或分离多个该食物容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餐盘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部部 分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具有复数个自 一置放处顶部向下辐射延伸的第一支撑 部,以提供对于该食物容器的支撑力,并且该底部部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 器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部,以提供对于该液体盛装容器的支撑力。
6、 一种餐饮用具载体,是用以承载至少一第一容器与一第二容器,其 特征在于其包含至少一底部完全或部分镂空的第一容器置^L处,以供该第一容器盛装 食物后分别置入;以及至少一底部封闭或部分镂空的第二^H置放处,以供该第二容器置入,其 中该第二容器置放处是设置于该餐饮用具载体的中心区域。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饮用具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部完 全镂空的第一容器置放处具有一置放处顶部以及一置放处外缘,该置放处 外缘是自该置放处顶部依水平方向向外延伸而成,以供该第一容器的一容器外缘叠合于该置放处外缘之上。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饮用具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部完 全镂空的第一容器置放处具有一置放处顶部以及一置放处内缘,该置放处 内缘是自该置放处顶部依水平方向向外且转折向上延伸而成,该第 一容器 的一容器外缘叠合于该置放处内缘之上。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饮用具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底部部 分镂空的第 一容器置放处具有复数个自 一置放处顶部向下辐射延伸的第一 支撑部,以提供对于该第一容器的支撑力,并且该底部部分镂空的第二容 器置放处具有至少一第二支撑部,以提供对于该第二容器的支撑力。
10、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餐饮用具载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自该第二容 器置放处延伸的一置放处分隔周边具有至少一凹陷部,以作为取出该第二 容器的辅助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组合式餐盘组与餐饮用具载体。该组合式餐盘组结构由食物容器与底盘构成,底盘具有底部完全或部分镂空的容器置放处可放置食物容器,以及底部封闭或部分镂空的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可倒卧放置液体盛装容器。其中,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设置于底盘的中心区域以稳定餐盘重心,并且容器置放处与液体盛装容器置放处可分别具有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以提供对于容器的支撑力,本实用新型经济而且具有高机能,非常适于实用。
文档编号A47G19/02GK201085385SQ20072017448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子文, 李宗颖 申请人:全汁献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