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把及与其配套的甩干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1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拖把及与其配套的甩干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尤其是涉及一种清洗后便于脱水的拖把及 与其相配套的甩干脱水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常用的拖把,其拖把头有圆拖头和平板式拖头两种结构。在对圆拖头进行清洗及挤干时,圆拖头在清洗后是直接用手进行拧干;而平板式 拖头需要先把拖把布卸下来,单独对拖把布进行清洗及晒干;这两种方式, 使用起来均很不方便。为此,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出用一种挤干装置来对拖把头进行挤干,其 工作原理是把圆拖头放在挤干装置上,向下用力挤干,水从挤干装置的下 部及周边流出;若是平板式拖头的拖把,需把平板拖头做成可折叠式结构, 先折叠后,使拖布下垂,把拖布先进行清洗,然后放在挤干装置上,向下 用力挤干,水从挤干装置的下部及周边流出,这种方式只是单纯的用力在 挤干装置上压挤,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拖把的拖头挤干不便 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拖头清洗后便于甩干的拖把及与其相配套的甩干脱水 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拖把,包括手柄1和拖把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和拖把头2之间通过一 动力转换装置3连接;所述动力转换装置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两者套接成一体, 且上壳体31的下端面311置于外侧;在上壳体、下壳体内设有滑动件33、 压力弹簧34、螺杆35及转子组件36;所述手柄1的下端伸进上壳体31内、并与滑动件33的一端连接,且 滑动件33通过螺纹与螺杆35连接;所述转子组件36安装在螺杆35上, 其下端伸出下壳体32、并与拖把头2连接;所述压力弹簧34套设在螺杆 35上,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动件33和下壳体32相接触。所述转子组件36包括第一转子37和第二转子38,所述第一转子37 固定在螺杆35上,所述第二转子38套设在螺杆35上,并且第一转子37 和第二转子38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并可彼此脱离的扣位,所述第二转子 38的下端伸出下壳体32、并与拖把头2连接。所述第二转子38的上部设有圆环型凹槽,在该凹槽内设有螺杆定位件 39,所述螺杆定位件39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第一转子37为台阶式结 构,其上部细端的一部分伸出螺杆定位件39。所述拖把头2为圆拖头。所述拖把头2为可弯折的平板拖头。所述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之间通过扣位连接。所述上壳体31与下壳体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柄1的下端通过螺纹与滑动件33活动连接。所述拖把头2通过螺纹与转子组件36的下端活动连接。一种与上述拖把配套用的甩干脱水装置,其结构包括桶体91、甩干脱水转盘92和拖把支撑架93;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91和甩干脱水转盘92 均为上部开口结构,所述桶体91内部设有轴承固定位95,所述甩干脱水 转盘92置于桶体91内,其底部中间设有转动轴承94,所述转动轴承94 的内圈安装在桶体91的轴承固定位95上,所述甩干脱水转盘92的下部为 镂空结构的脱水槽96;所述拖把支撑架93放在甩干脱水转盘92的上方,其侧边与桶体91边 缘配合;所述拖把支撑架93上设有平台931,该平台931与拖把的动力转 换装置3的上壳体31的下端面311相配合。所述桶体91上设有与拖把支撑架93相配合的固定槽912,拖把支撑 架93上设有与固定槽配合的扣位932,拖把支撑架93的扣位932卡接在 桶体91的固定槽912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紧凑,使用、洗涤脱水十分方便;圆拖 头不需要用手拧干,只要将圆拖把头放在甩干脱水转盘上,此时拖把的动 力转换装置的上壳体的下端面与拖把支撑架上的平台相接,向下压手柄, 在动力转换装置的作用下,拖把头旋转,从而带动甩千脱水转盘旋转,因 转动轴承的作用,使脱水转盘可以灵活转动。若拖把头为可折叠平拖头,先把拖头折叠,使拖把布垂下合拢,用水 清洗后,将拖把头放在甩千脱水装置内,其动力转换装置的上壳体的下端 面与拖把支撑架上的平台相接,向下压手柄,在动力转换装置的作用下, 拖把头旋转,从而带动甩干脱水转盘旋转,因转动轴承的作用,使脱水转 盘可以灵活转动,操作方便,省力,脱水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拖头的拖把与甩干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板拖头拖把与甩干脱水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拖头的拖把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板拖头的拖把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力转换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子的结构示意图;图IO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子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甩干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甩干脱水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把包括 手柄1和拖把头2;所述手柄1与拖把头2之间通过一动力转换装置3连 接,参见图3和图4所示。上述的动力转换装置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两者套接成一体, 且上壳体31的下端面311置于外侧,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之间可以通过 卡扣的方式、螺纹连接的方式或者其它连接方式套接成一体,在上壳体31 和下壳体32内设有滑动件33、压力弹簧34、螺杆35及转子组件36,参 见图5和图6所示所述手柄1的下端伸进上壳体31内、并与滑动件33的一端连接,参 见图7所示,滑动件33的通过螺纹与螺杆35连接;所述转子组件36安装 在螺杆35上,其下端伸出下壳体32、与拖把头2活动连接;所述压力弹 簧34套设在螺杆35上,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动件33与转子组件36相接。 向下压手柄,因滑动件33与螺杆35的螺纹配合关系,带动螺杆35与转子 组件36—起转动。上述转子组件36包括第一转子37和第二转子38,所述第一转子37 固定在螺杆35上,所述第二转子38套设在螺杆35上,并且第一转子37 和第二转子38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并可彼此脱离的扣位(371、 381),参 见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二转子38的下端伸出下壳体32、并与 拖把头2连接。第一转子37的转动通过彼此的连接扣位带动第二转子38 的转动;若放开下压手柄,在压力弹簧34的作用下复位,螺杆35因滑动 件33的作用,有一个微小向上的移动,此时第一转子37和第二转子38脱 离。上述的第二转子38上部设有圆环型凹槽381,在该凹槽382内设有螺 杆定位件39,所述螺杆定位件39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第一转子37为 台阶式结构,其上部细端的一部分伸出螺杆定位件39,使第一转子37有 一定的位移补偿空间。上述的拖把头2可以为圆拖头,也可以是可弯折的平板拖头。上述手柄1的下端通过螺纹与滑动件33连接,拖把头2上的螺纹与第 二转子38下端的螺纹383连接,整体安装方便,省时省力。上述的手柄1的长度可以是可调节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根据使用场所,进行选择。使用时,把手柄1向下压,此时,通过与手柄1相连的滑动件33向下 运动,因滑动件与33与螺杆35的螺纹配合关系,使螺杆35发生转动,从 而带动与螺杆35相连接的第一转子37转动,即利用动力转换装置3把下 压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图5中的F表示下压用力方向,f表示旋转运动的 方向,从而带动拖把头旋转,达到甩干脱把头的目的。当作用在手柄1上的力消失后,在压力弹簧34的作用下,所有配件恢 复到原来位置,第一转子37和第二转子38脱离,直至下次压下手柄时, 第一转子37与第二转子38再通过扣位连接在一起。一种与上述拖把配套用的甩干脱水装置,其结构包括桶体91、甩干 脱水转盘92和拖把支撑架93;所述桶体91和甩干脱水转盘92均为上部 开口结构,所述桶体91内部设有轴承固定位95,所述甩干脱水转盘92置 于桶体91内,其底部中间设有转动轴承94,所述转动轴承94的内圈安装 在桶体91的轴承固定位95上,所述甩干脱水转盘92的下部为镂空结构的 脱水槽96;该脱水槽96的镂空方式可以是条状的,也可以是网状的,以 方便水流甩出;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上述拖把支撑架93放在甩干脱水转盘92的上方,其侧边与桶体91边 缘配合;在拖把支撑架93上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在通孔的上边缘上设有 平台931,该平台可以在通孔的边缘上均布数个,并与拖把的动力转换装 置3的上壳体31的下端面311相配合的。在桶体91上设有把手97,用于提取桶体91;在桶体91的桶体边缘 上设有与拖把支撑架93相配合的固定槽912,拖把支撑架93上设有与固定槽配合的扣位932,支撑架93的扣位932以卡扣在桶体91的固定槽912 上的方式连接。在进行甩干脱水时,先将圆拖把头放在甩干脱水转盘92上,拖把动力 转换装置的上壳体31的下端面311与拖把支撑架93上的平台931相接, 此时,拖把支撑架93上的平台931相当于一个受力支撑点,方便手柄向下 施力,向下压手柄1,在动力转换装置3的作用下,拖把头旋转,从而带 动甩千脱水转盘92旋转,因转动轴承94的作用,使甩干脱水转盘可以灵 活转动,参见图1所示。若拖把头为可折叠平拖头,先把拖头折叠,使拖把布垂下合拢,先用 水清洗后,将拖把头放在甩干脱水装置92内,其动力转换装置3的上壳体 的下端面311与拖把支撑架上的平台931相接,向下压拖把,在动力转换 装置3的作用下,拖把头2旋转,从而带动甩干脱水转盘92旋转,因转动 轴承94的作用,使甩干脱水转盘可以灵活转动,参见图2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拖把,包括手柄(1)和拖把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和拖把头(2)之间通过一动力转换装置(3)连接;所述动力转换装置(3)包括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两者套接成一体,且上壳体(31)的下端面(311)置于外侧;在上壳体、下壳体内设有滑动件(33)、压力弹簧(34)、螺杆(35)及转子组件(36);所述手柄(1)的下端伸进上壳体(31)内、并与滑动件(33)的一端连接,滑动件(33)通过螺纹与螺杆(35)连接;所述转子组件(36)安装在螺杆(35)上,其下端伸出下壳体(32)、并与拖把头(2)连接;所述压力弹簧(34)套设在螺杆(35)上,其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动件(33)和下壳体(32)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36)包 括第一转子(37)和第二转子(38),所述第一转子(37)固定在螺杆(35) 上,所述第二转子(38)套设在螺杆(35)上,并且第一转子(37)和第 二转子(38)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并可彼此脱离的扣位,所述第二转子(38) 的下端伸出下壳体(32)、并与拖把头(2)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38)的 上部设有圆环型凹槽,在该凹槽内设有螺杆定位件(39),所述螺杆定位件(39)为倒置的U型结构;所述第一转子(37)为台阶式结构,其上部细 端的一部分伸出螺杆定位件(39)。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头(2)为圆拖头。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头(2) 为可弯折的平板拖头。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1) 与下壳体(32)之间通过扣位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31) 与下壳体(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l) 的下端通过螺纹与滑动件(33)活动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把头(2) 通过螺纹与转子组件(36)的下端活动连接。
10. —种与权利要求1所述拖把配套用的甩干脱水装置,其结构包括桶体 (91)、甩干脱水转盘(92)和拖把支撑架(93);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 (91)和甩干脱水转盘(92)均为上部开口结构,所述桶体(91)内部设有轴承固定位(95),所述甩干脱水转盘(92)置于桶体(91)内,其底部 中间设有转动轴承(94),所述转动轴承(94)的内圈安装在桶体(91)的 轴承固定位(95)上,所述甩干脱水转盘(92)的下部为镂空结构的脱水 槽(96);所述拖把支撑架(93)放在甩干脱水转盘(92)的上方,其侧边与桶 体(91)边缘配合;所述拖把支撑架(93)上设有平台(931),该平台(931) 与拖把的动力转换装置(3)的上壳体(31)的下端面(311)相配合。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与上述拖把配套用的甩干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91)上设有与拖把支撑架(93)相配合的固定槽(912), 拖把支撑架(93)上设有与固定槽配合的扣位(932),拖把支撑架(93) 的扣位(932)卡接在桶体(91)的固定槽(91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及与其相配套的甩干脱水装置。该种拖把主要目的在于拖头清洗后便于甩干脱水,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甩干脱水装置。拖把结构包括手柄和拖把头,手柄和拖把头通过一动力转换装置连接;该动力转换装置把向下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甩干脱水装置包括桶体、甩干脱水转盘和拖把支撑架;甩干脱水转盘置于桶体内,通过转动轴承与桶体相连,拖把支撑架放在甩干脱水转盘的上方,并与桶体相连;拖把支撑架的平台与拖把的动力转换装置的一下端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只要向下压手柄,在动力转换装置的作用下,拖把头旋转,从而带动甩干脱水转盘旋转,因转动轴承的作用,使脱水转盘可以灵活转动,操作方便,省力,脱水效果好。
文档编号A47L13/20GK201123795SQ200720199319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
发明者朱秦颎 申请人:朱秦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