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双层工夫茶具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55629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陶、瓷双层工夫茶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茶用具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陶、 瓷双层工夫茶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家庭或朋友聚会等场合中,特别是在我国的广东、福建等 南方省巿,很多人有喝"工夫茶"的习惯,喝"工夫茶"时普遍 使用的茶具一般由陶瓷制成,其形状也多为圆形单层结构。由于 泡茶及喝茶所用的茶碗及茶杯为单层结构,保温及隔热效果较差, 在泡茶或喝茶时,常因茶水太烫而烫伤手,同时陶瓷也不具有对 人体的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文化生活的 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单调的圆形茶具也不适应人们追求物质文化 生活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具及其制备 方法,该茶具保温及隔热效果较好,泡茶或喝茶时不烫伤手,同
时也具有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且造型独特,既传承了传统工夫茶 具的韵味,又增添了时尚元素,典雅大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陶、瓷双 层工夫茶具,包括盖碗、茶盘、茶盘托和若干茶杯,盖碗由茶盖、茶碗和茶托组成,所述茶杯、茶碗呈双层结构,外层为白瓷,内 层为紫砂陶瓷,内层口部边缘向外反边,内层反边与外层的口缘
釆用镉块釉料粘接并经烧成粘合成一体;所述茶盘、茶盖为紫砂 陶瓷制成,托盘、茶托为白瓷制成;茶杯的外层底部设置一小孔, 茶盘的中间部位雕刻有通孔。
所述茶杯、盖碗、茶盘和茶盘托呈三角形结构。 所述茶盘的中间部位雕刻的通孔可为"茶"或其它文字、图案。
上述陶、瓷双层工夫茶具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
(1) 选用紫砂瓷泥制作茶盘、茶盖、茶杯及茶碗的内层坯体,
上釉、烧成,烧成温度为1050 ~1120°C,烧成时间为6~7小时,
其余按制作紫砂陶瓷器的常规工艺流程搡作;
(2) 选用高温白瓷泥制作托盘、茶托、茶杯及茶碗的外层坯 体,上釉、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 1350°C,烧成时间为12~13
小时,其余按制作白瓷器的常规工艺流程操作;
(3) 将茶杯、茶碗的内、外层套合,选用特制镉块釉料将内、 外层粘接在一起;
(4) 将上述步骤(3)粘接的茶杯、茶碗在780 82(TC的温 度中烧成,烧成时间为1.5~2小时。
应用本发明制得的茶具,由于茶碗及茶杯采用双层结构,保 温及隔热效果较好,泡茶或喝茶时不烫伤手,同时采用紫砂与白瓷的巧妙结合,质地和色采对比强烈,韵味无穷;紫砂温润雅致, 能吸收茶香,且含有多种有益的元素,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并 采用三角形的基本造型,造型独特,既传承了传统工夫茶具的韵 味,又增添了时尚元素,典雅大方,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等优 点。


图l是本发明陶、瓷双层工夫茶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陶、瓷双层工夫茶具的茶杯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陶、瓷双层工夫茶具的盖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陶、瓷双层工夫茶具,包括呈三角形结构的 盖碗、茶盘l、茶盘托2和四个茶杯3,盖碗由茶盖4、茶碗5和 茶托6组成;所述茶杯3、茶碗5呈双层结构,茶杯外层31为白 瓷制成,内层32为紫砂陶瓷制成,茶碗外层51为白瓷制成,内 层52为紫砂陶瓷制成,茶杯3内层32的口部边缘向外反边33, 茶碗5内层52 口部边缘向外反边53,茶杯3和茶碗5的内层反 边33和53分别与茶杯3和茶碗5外层的口缘311和511釆用镉 块釉料7粘接并经烧成粘合成一体;所述茶盘l、茶盖4为紫砂 陶瓷制成,茶盘托2、茶托6为白瓷制成;茶杯3的外层31底部 设置一小孔34,茶盘l的中间部位雕刻有"茶"字型的通孔ll。
上述陶、瓷双层工夫茶具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U)选用紫砂瓷泥制作茶盘1、茶盖4、茶杯3及茶碗5的内 层坯体32和52,上釉、烧成,烧成温度为IIO(TC,烧成时间为 7小时,其佘按常规工艺流程搡作;
(2) 选用高温白瓷泥制作茶盘托2、茶托6、茶杯3及茶碗 5的外层坯体31和51,上釉、烧成,烧成温度为1350°C,烧成 时间为13小时,其余按常规工艺流程操作;
(3) 将茶杯3、茶碗5的内、外层套合,选用特制镉块釉料 将内、外层粘接在一起;
(4) 将上述步骤(3)粘接的茶杯3、茶碗5在80(TC的温 度中烧成,烧成时间为2小时。
权利要求
1. 一种陶、瓷双层工夫茶具,包括盖碗、茶盘、茶盘托和若干茶杯,盖碗由茶盖、茶碗和茶托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杯、茶碗呈双层结构,外层为白瓷,内层为紫砂陶瓷,内层口部边缘向外反边,内层反边与外层的口缘采用镉块釉料粘接并经烧成粘合成一体;所述茶盘、茶盖为紫砂陶瓷制成,托盘、茶托为白瓷制成;茶杯的外层底部设置一小孔,茶盘的中间部位雕刻有通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双层工夫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杯、盖碗、茶盘和茶盘托呈三角形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双层工夫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盘的中间部位雕刻的通孔可为"茶"或其它文字、图案形 状。
4、 一种陶、瓷双层工夫茶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 艺步骤包括(1 )选用紫砂瓷泥制作茶盘、茶盖、茶杯及茶碗的内层坯体, 上釉、烧成,烧成温度为1050 ~112(TC,烧成时间为6 ~7小时,其余按制作紫砂陶瓷器的常规工艺流程搡作;(2) 选用高温白瓷泥制作托盘、茶托、茶杯及茶碗的外层坯体,上釉、烧成,烧成温度为1300 ~ 1350°C,烧成时间为12~13小时,其余按制作白瓷器的常规工艺流程搡作;(3) 将茶杯、茶碗的内、外层套合,选用特制镉块釉料将内、 外层粘接在一起;(4)将上述步骤(3)粘接的茶杯、茶碗在780 ~ 820*€的温 度中烧成,烧成时间为1.5~2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双层工夫茶具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盖碗、茶盘、茶盘托和若干茶杯,盖碗由茶盖、茶碗和茶托组成,所述茶杯、茶碗呈双层结构,外层为白瓷,内层为紫砂陶瓷,内、外层的口缘粘合成一体;茶盘的中间雕刻有通孔。其制备的工艺步骤包括选用紫砂瓷泥制作茶盘、茶盖、茶杯及茶碗的内层坯体,上釉、烧成;选用高温白瓷泥制作托盘、茶托、茶杯及茶碗的外层坯体,上釉、烧成;将茶杯、茶碗的内、外层套合并粘接在一起、烧成。应用本发明制得的茶具,保温及隔热效果好,泡茶或喝茶时不烫伤手,同时采用紫砂与白瓷的巧妙结合,质地和色采对比强烈,韵味无穷,紫砂温润雅致,能吸收茶香,且含有多种有益的元素,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并采用三角形的基本造型,造型独特,既传承了传统工夫茶具的韵味,又增添了时尚元素,具有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G19/16GK101288542SQ20081002839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邱欣昭 申请人:邱欣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