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85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加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装置,尤其是涉及电加热水器。
技术背景日常生活中,利用交流电作为能源进行烧水的电加热水器如电热壶、电热桶、 电热箱等,结构主要包括容器和置于其内的电热丝。电热丝的形状多为环形或半 圆形固定在容器的下端。这种传统的加热器缺点是热效率低,热损耗大。如一只1. 5千瓦的电热壶,将容量为4kg (4000毫升)、温度为20度的水烧开至IOO'C需 要大约17分钟。经研究表明,造成热损耗大的主要原因是其一,加热源分布较 为集中,使得靠近热源的水被反复加热而距热源较远的水只能靠水分子的热运动 或热传导进行加热,热扩散较慢;其二,盛装水的容器多为单层结构而造成保温 性能降低。实验得知,热能损失约9%。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的电加热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加热水器,它包括带有盖体的盛水容器和设置在其内的 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为由电加热丝构成的网状结构,并通过定位架固定 在所述盛水容器内。所述网状结构的电加热元件为网筒形状或螺旋形状。 所述螺旋形状的电加热元件为直径不同的多个网筒间隔套装在一起。 所述网筒为圆筒或矩形筒,由大小相同的加热丝分层合装在一起。 所述盛水容器的容器壁为夹层结构。本实用新型优点就在于将电加热元件设置成网状结构,因此在加热过程中, 容器内的水被均匀分布的网状加热元件加热,构成自下而上、自内向外多层接力 加热,从而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縮短了加热时间。经测试, 一只1.5千瓦的电 热壶将4kg (4000毫升)水从20摄氏度加热到100摄氏度只需约11分钟,加热 时间縮短了 6分钟,节约电能4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加热元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加热水器,它包括带有盖体1的盛水容器2 和设置在其内的电加热元件3;所述电加热元件3为由电加热丝构成的网筒结构 并通过定位架固定在所述盛水容器2内。所述网筒结构的电加热元件3由直径不 同的三个网筒间隔套装在一起。为提高保温效果,盛水容器2的容器壁为夹层4 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加热水器,它包括带有盖体(1)的盛水容器(2)和设置在其内的电加热元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3)为由电加热丝构成的网状结构,并通过定位架固定在所述盛水容器(2)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的电加热 元件(3)为网筒形状或螺旋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状的电加热元件(3)为直径不同的多个网筒间隔套装在一起。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筒为圆筒或矩形筒,由大小相同的加热丝分层合装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加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容器(2)的容器壁为夹层(4)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水器,它包括带有盖体的盛水容器和设置在其内的电加热元件;所述电加热元件为由电加热丝构成的网状结构,并通过定位架固定在所述盛水容器内。本实用新型优点就在于将电加热元件设置成网状结构,因此在加热过程中,容器内的水被均匀分布的网状加热元件加热,构成自下而上、自内向外多层接力加热,从而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经测试,一只1.5千瓦的电热壶将4kg(4000毫升)水从20摄氏度加热到100摄氏度只需约11分钟,加热时间缩短了6分钟,节约电能44%。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1139445SQ20082006892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6日
发明者陈铭成 申请人:陈铭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