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355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饭煲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电饭煲等厨房加热类电器 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机械式电饭煲煮饭模式固定,没有精煮和快煮的选择;在整个煮饭过 程中功率恒定不变,这样煮出来的米饭口感不佳,且因持续加热水分蒸发多, 耗电量大。
近年国内外的电饭煲行业采用电脑芯片控制方式,煮饭过程中各阶段的加 热功率、时间长短可以灵活控制,实现了精煮、快煮等多种煮饭模式。但采用 电脑芯片控制方式,需要外围电路支持,这大大增加了电饭煲的成本,又因电 子元器件本身的寿命及故障原因,电脑控制型电饭煲的故障较机械式电饭煲高, 使用寿命时间较机械式电饭煲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传统机械式电饭煲控制电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省 时快煮、省电精煮双模式控制电路。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饭煲控制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保温指示灯、二极管D2、限流电 阻R2、加热指示灯、限温开关K2、温控开关K3、温度保险丝及电热盘,保温 指示灯与限流电阻R1、 二极管D2互相串联构成第一串联电路,该第一串联电 路与限温开关K2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电路,限流电阻R2与加热指示灯串联后再 与电热盘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电路,温度保险丝与第一并联电路、第二并联电路 互相串联后接交流电,温控开关K3 —端接于限流电阻R1与交流电输入端相连 的一端,另一端接于电热盘与限温开关K2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所述电热盘在全功率或半功率下工作的模式控制电路,该模式控制电路包括并联
设置的开关K1及二极管D1。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置了模式控制电路,其包括并联设置的 开关K1及二极管D1的,通过控制开关K1的断开和闭合,配合二极管D1的导 通特性,便可以实现省时快煮和省电精煮两种煮饭模式,打破了传统机械式电 饭煲单一的煮饭模式,设置温控开关K4,使得加热电路更佳可靠。此外,相对 于电脑芯片控制方式,本实用新型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故障率低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三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四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控制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保温 指示灯、二极管D2、限流电阻R2、加热指示灯、限温开关K2、温控开关K3、 温度保险丝及电热盘,保温指示灯与限流电阻R1、 二极管D2互相串联构成第 一串联电路,该第一串联电路与限温开关K2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电路,限流电阻 R2与加热指示灯串联后再与电热盘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电路,温度保险丝与第一 并联电路、第二并联电路互相串联后接交流电,温控开关K3—端接于限流电阻 Rl与交流电输入端相连的一端,另一端接于电热盘与限温开关K2之间;此外, 还包括一控制所述电热盘在全功率或半功率下工作的模式控制电路,关于该模 式控制电路的具体形式及其在整个电路中的具体设置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 四个实施例,分别参见图1至图4。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所述模式控制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开关K1及二 极管D1,该模式控制电路连接在限流电阻R1与交流电输入端相连的一端与限 温开关K2之间。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模式控制电路还包括与 所述开关K1及二极管D1彼此并联的温控开关K4,该模式控制电路同样连接在 限流电阻R1与交流电输入端相连的一端与限温开关K2之间。
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中,所述模式控制电路包括彼此并联设置的开关K1、 二极管Dl及温控开关K4,该模式控制电路连接在第一、第二并联电路的连接 节点与电热盘之间。
如图4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模式控制电路连接在第 一、第二并联电路的连接节点与电热盘之间,且所述温控开关K3的另一端连接 在模式控制电路与电热盘之间。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饭煲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当开关Kl闭合 时,整个煮饭过程以全功率加热,达到省时快煮的目的;当开关K1断开时,在 煮饭开始阶段温控开关闭合,电热盘以全功率加热,温度到达一定值后,温控 开关断开,因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点使电热盘加热功率减半,因水分蒸发少, 同时对外辐射速度降低,达到省电精煮的目的,对比省时快煮模式,煮饭电量 能耗少4%-10%。
本实用新型电路的特点在于通过控制开关K1的断开和闭合,煮饭过程中 各阶段的加热功率、时间长短可以灵活控制,实现了精煮、快煮两种煮饭模式。 由于不需要电脑芯片,不仅降低了电饭锅(煲)的成本,还减少了故障发生率, 使其寿命较长。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电路还可以用于机械式压力锅 (煲)、电炖锅等蒸煮类家用电器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饭煲控制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保温指示灯、二极管D2、限流电阻R2、加热指示灯、限温开关K2、温控开关K3、温度保险丝及电热盘,保温指示灯与限流电阻R1、二极管D2互相串联构成第一串联电路,该第一串联电路与限温开关K2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电路,限流电阻R2与加热指示灯串联后再与电热盘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电路,温度保险丝与第一并联电路、第二并联电路互相串联后接交流电,温控开关K3一端接于限流电阻R1与交流电输入端相连的一端,另一端接于电热盘与限温开关K2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所述电热盘在全功率或半功率下工作的模式控制电路,该模式控制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开关K1及二极管D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电路还 包括与所述开关Kl及二极管Dl彼此并联的温控开关K4。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饭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电 路连接在限流电阻Rl与交流电输入端相连的一端与限温开关K2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电路连 接在第一、第二并联电路的连接节点与电热盘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饭煲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电路连 接在第一、第二并联电路的连接节点与电热盘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电饭煲控制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保温指示灯、二极管D2、限流电阻R2、加热指示灯、限温开关K2、温控开关K3、温度保险丝及电热盘,保温指示灯与限流电阻R1、二极管D2互相串联构成第一串联电路,第一串联电路与限温开关K2并联构成第一并联电路,限流电阻R2与加热指示灯串联后再与电热盘并联构成第二并联电路,温度保险丝与第一并联电路、第二并联电路互相串联后接交流电,温控开关K3一端接于限流电阻R1与交流电输入端相连的一端,另一端接于电热盘与限温开关K2之间;还包括一控制所述电热盘在全功率或半功率下工作的模式控制电路,其包括并联设置的开关K1及二极管D1。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省时快煮和省电精煮两种煮饭模式,结构简单,成本低。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1299427SQ20082020179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柏长升, 梁永恒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