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56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足浴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具有保健效果的足浴盆。
背景技术
足浴疗法源远流长,是中华医学的宝贵遗产,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传统,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达到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由于足浴疗法操作简单、方便舒适、效果显著、经济实惠,近年来在我国再次掀起广泛流传,许多家庭又购买专业家用足浴盆,在家自行保健,足浴走进家庭化时代,并逐步成为人们(尤其中老年人)家庭自我治疗和保健的主流。现有市面上的足浴盆虽有多种造型,但其结构相近,一般在内盆体中间设有搁脚台,搁脚台把内盆体分隔成左脚室和右脚室,在内盆体的底部安装振动电机及水泵、气泵、 加热器。振动电机起到振动按摩作用;水泵起到水流冲击按摩作用;气泵起到气泡冲击按摩作用;加热器起到自动加热保温作用,可有效控制、保持人体感觉舒适的水温;足底按摩装置对足底按摩作用。上述结构只能实现足底按摩功能,但无法实现搓脚的按摩效果。为此,许多生产厂家和有识之士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进行开发和研制,但至今尚未有较理想的产品在世。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足浴盆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既能进行足底按摩又能达到搓脚按摩效果的足浴盆。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内盆体、外盆体、智能控制器、振动电机及水泵、气泵、加热器,内盆体安装在外盆体上,内盆体中间设有搁脚台,搁脚台把内盆体分隔成左脚室和右脚室,所述左脚室及右脚室两侧的内盆体上对应固定有内侧气囊和外侧气囊;所述的气泵连接有控制气阀,内侧气囊和外侧气囊通过气管与控制气阀连接。所述的内侧气囊和外侧气囊上对应设有内侧按摩头和外侧按摩头。所述的内盆体的底部设有足底按摩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和效果一是保留了现有足浴盆自动加热保温、气泡冲击按摩、振动按摩、水流冲击按摩等特点;二是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气泵和控制气阀对内外侧气囊充气或放气,使内外侧气囊膨胀或收缩,实现对两侧及脚背循环按摩,达到搓脚的舒服感觉,可以进一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细胞新陈代谢,提高足浴保健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1出水口,2搁脚台,3内侧气囊,4内侧按摩头,5外侧按摩头,6外侧气囊,7 足底按摩装置,8内盆体,9智能控制器,10外盆体,11加热器,12水管,13气管,14振动电机及水泵,15气泵,16控制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足浴盆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内盆体8、外盆体10、智能控制器9、振动电机及水泵14、气泵15、加热器11,内盆体8安装在外盆体10 上,在内盆体8与外盆体10之间形成夹空层,智能控制器9、振动电机及水泵14、气泵15、加热器11分别安装在内盆体8的底部,内盆体8中间设有搁脚台2,搁脚台2把内盆体8分隔成左脚室和右脚室;进水口与水泵14进口相连接,水泵14出口通过水管12与出水口相连接,形成水循环结构,通过智能控制器9控制振动电机及水泵14,达到振动按摩和水流冲击按摩的功效。所述左脚室及右脚室两侧的内盆体8上对应固定有内侧气囊3和外侧气囊6,内外侧气囊3、6上对应设有内外侧按摩头4、5,内盆体8的底部设有出气孔;所述的气泵15连接有控制气阀16,内盆体8的出气孔以及内侧气囊3和外侧气囊6通过气管13与控制气阀 16连接,通过智能控制器9控制气泵15和控制气阀16,达到气泡冲击按摩和搓脚按摩的功效。所述的加热器11安装在水管12上,通过智能控制器9控制加热器11,达到自动加热和恒温的要求。所述的内盆体8的底部设有足底按摩装置7,足底按摩装置7可以是按摩头也可以是按摩轮,通过移动双脚可以达到足底按摩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足浴盆,包括内盆体(8)、外盆体(10)、智能控制器(9)、振动电机及水泵(14)、 气泵(15)、加热器(11),内盆体(8)安装在外盆体(10)上,内盆体(8)中间设有搁脚台(2), 搁脚台( 把内盆体(8)分隔成左脚室和右脚室,其特征是所述左脚室及右脚室两侧的内盆体(8)上对应固定有内侧气囊C3)和外侧气囊(6);所述的气泵(1 连接有控制气阀 (16),内侧气囊(3)和外侧气囊(6)通过气管(13)与控制气阀(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足浴盆,其特征是所述的内侧气囊C3)和外侧气囊(6)上对应设有内侧按摩头(4)和外侧按摩头(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足浴盆,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盆体(8)的底部设有足底按摩装置(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浴盆,包括内盆体(8)、外盆体(10)、智能控制器(9)、振动电机及水泵(14)、气泵(15)、加热器(11),内盆体(8)安装在外盆体(10)上,内盆体(8)中间设有搁脚台(2),搁脚台(2)把内盆体(8)分隔成左脚室和右脚室,所述左脚室及右脚室两侧的内盆体(8)上对应固定有内侧气囊(3)和外侧气囊(6);所述的气泵(15)连接有控制气阀(16),内侧气囊(3)和外侧气囊(6)通过气管(13)与控制气阀(16)连接。采用本结构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使用方便、既能进行足底按摩又能达到搓脚按摩效果等优点。
文档编号A47K3/022GK202128373SQ20112019771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1日
发明者吴成东 申请人:吴成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