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浴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433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足浴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足浴盆。
【背景技术】
[0002]足浴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也是人们用来消除疲劳的好方法。但现有的足浴盆是普通的加热装置加热,产生水蒸气进行蒸汽足浴,需要把所有的水全部加热后产生蒸汽,这样就造成了加热速度慢,耗费能源多,并且使用不方便。
[0003]脚部是人体经络汇聚的地方之一,具有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功能,每个人双脚上有60余个穴位,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关系。用中药熏蒸足部时,通过药物的热辐射作用,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药物经熏蒸作用于足部后,其挥发性成分经皮肤吸收,局部可保持较高的浓度,能长时间发挥作用,对改善血管的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排泄,促进炎性致痛因子吸收,提高机体防御及免疫能力、松弛脚腿部肌肉、关节和皮下组织,促进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足浴盆,该装置加热速度快,节能环保,使用方便。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浴盆,包括盆体和聚能装置,所述聚能装置由筒体结构和加热装置,筒体安放在盆体内部,筒体的下部截面端均布有凸起,凸起与盆体底部的凹槽相匹配;筒体的外壁与盆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筒体相对应的盆体底部,在筒体内侧中部设有网格板;在筒体内侧与盆体内侧通过管道相连。
[0007]根据上述的足浴盆,所述盆体为一个圆筒形的开口容器,在外盆的外壁上对称设有提手;所述筒体为一个圆筒形的开口容器,在筒体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环形边盖。
[0008]根据上述的足浴盆,所述加热装置为带调温器的加热片,加热片固定在盆体内侧底部,加热片连接有底座,底座固定在盆体外侧底部。
[0009]根据上述的足浴盆,所述管道中设有软管,筒体内侧通过管道软管与盆体内部相连。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装置由于使用了筒体,加热速度快,使用方便,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12]2.本实用新型装置由于筒体内侧与盆体内侧通过管道相连,保持了水的连通,避免因为内盆体加热水的减少而外部不能连续供应的问题;
[0013]3.本实用新型装置由于设有带有调温器的加热装置,使得蒸汽温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参照图1,一种足浴盆包括盆体I和聚能装置2,盆体为一个圆筒形的开口容器,在外盆I的外壁上对称设有提手3,聚能装置由筒体4和加热装置5,筒体4为一个圆筒形的开口容器,在隔热内盆体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环形边盖6,筒体安放在盆体内部,筒体的下部截面端均布有凸起,凸起与盆体底部的凹槽相匹配;筒体的外壁与盆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加热装置为带调温器7的加热片,加热片固定在盆体I内侧底部,加热片连接有底座8,底座8固定在盆体I外侧底部,在隔热内盆体内侧的中部设有网格板9 ;在隔热内盆体的侧壁设有通孔10,通孔中设有软管11,筒体内侧与盆体内侧通过管道相连,在筒体内侧中部设有网格板9,网格板9上可设有中药包12。
【主权项】
1.一种足浴盆,包括盆体和聚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装置由筒体结构和加热装置,筒体安放在盆体内部,筒体的下部截面端均布有凸起,凸起与盆体底部的凹槽相匹配;筒体的外壁与盆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筒体相对应的盆体底部,在筒体内侧中部设有网格板;筒体内侧与盆体内侧通过孔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为一个圆筒形的开口容器,在外盆的外壁上对称设有提手;所述筒体为一个圆筒形的开口容器,在筒体的开口端设有一个环形边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带调温器的加热片,加热片固定在盆体内侧底部,加热片连接有底座,底座固定在盆体外侧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中设有软管,筒体内侧通过孔道软管与盆体内部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足浴盆,包括外盆体和聚能装置,所述聚能装置由隔热筒体结构和加热装置,隔热筒体安放在盆体内部,隔热筒体的下部截面端均布有凸起,凸起与盆体底部的凹槽相匹配;隔热筒体的外壁与盆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空隙;加热装置设置在隔热筒体相对应的盆体底部,在隔热筒体内侧中部设有网格板;隔热筒体内侧与盆体内侧通过管道相连。使用本实用新型加热速度快,使用方便,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IPC分类】F24H1-18, F24H9-18
【公开号】CN204513739
【申请号】CN201420718585
【发明人】杲卫东
【申请人】杲卫东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