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94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涉及一种电热毯,特别是一种采用特低安全电压彡24V的,功率彡180W,电热毯面积彡2200mmX 1800mm的电热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传统的电热毯生产企业已有400多家,年产总量均达4000万床以上,但质量参差不齐,还有假冒伪劣的电热毯,在市场上这些假冒产品质量很差,特别是绝缘不彻底,又是单层单根发热丝,这种单根发热丝易断裂、易打火,因此很容易危害人的生命与财产,极不安全,这些电热毯根本就没有防叠燃的功能,故用户使用极不安全。传统电热毯因有较强的危险电压,故存在着对人体容易产生有电危险伤害的事故隐患,导致人身及财产的不安全,目前还没有一家生产企业能生产有彻底安全的加宽时控电热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采用特低安全电压彡24V(目前在国内外电热毯行业领域中所采用的电压为250V、220V、110V、48V、 36V和^V,其中48V以上电压称为危险电压,28V 36V称为安全电压,但不属于特低安全电压,而采用彡24V电压是国际标准所称的特低安全电压。国际IEC335-1998标准和国内 GB17652的标准中规定“在不超过MV电压下工作的部件,可视为非带电部件”。),杜绝了人们使用常规电热毯时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发生。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包括表面层、底面层、电子降压器、电源导线、控制开关盒、电源导线接插件、插座和PTC发热元件,表面层和底面层复合在一起,所述的表面层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表面布料,底面层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底面布料;PTC发热元件安装在底面层的夹缝孔道内;电子降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电源导线与控制开关盒的一端相连,控制开关盒的另一端通过电源导线及电源导线接插件与电热毯的插座相连接,插座里的插头尾部与PTC发热元件相连接,供电热毯通电发热。控制开关盒独立设置在电热毯外部,用来控制电热毯的开关以及温度,在控制开关盒上设置有时控开关;电热毯的插座设置在电热毯的边角。所述的电热毯外部包裹有全棉布护罩。所述的电热毯面积不小于2200cmX 1800cm。所述的电子降压器采用微型插头式电子降压器。所述的电源导线为三根平行或三根圆型护套的电源导线,其截面积为f 0. 15裸铜丝似8根X3股,中间一根电源导线作为零线电压,两边的电源导线可作为交/直流的 24V、20V、18V、15V、12V、IOV 或 8V 所需的输出电压。所述的夹缝孔道为无纺设备针刺生产所预留的电热毯底面布料里的夹缝孔道。所述的针刺无纺布电热毯底面布料是采用涤纶化纤短纤维通过无纺针刺的机械设备设计生产电热毯的专用布料,此布料在无纺机械设备上通过设计定出需要预留的电热毯发热元件的夹缝孔道。在安装PTC发热元件时,用直径3飞毫米的铜棒将发热丝穿过布料里的均勻孔道进行来回穿丝安装生产,便于均勻装配布置发热线使发热温度均勻。 所述的PTC发热元件在安装时,双人床竖道安装2(Γ24道,单人床竖道安装不少于 10 12道。所述的时控开关为单温单控或双温双控的调温开关,由电子电路进行时控并自动定时循环开与关。所述的PTC发热元件是由低电阻PTC材料或锌钼铜丝材料,采用数根低电阻PTC 丝或锌钼铜丝材料进行机械绞股成结构型发热元件或机械编织成结构型发热元件,然后在发热元件的外层进行注塑耐高温> 100°c的聚四氟乙稀、硅橡胶材料或PVC材料用以绝缘, PTC发热元件与插座里的插头尾部连接,安全而且绝缘性能好。所述的电子降压器内的电路包括可恢复保护部分、电源指示部分、整流部分、降压部分、触发振荡电路部分和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可恢复保护部分具有磁珠电感Li、保险丝 B和电阻R3 ;电源指示部分由发光二极管LED和电阻Rl串联而成,电阻Rl的一端与磁珠电感Ll相连,发光二极管LED的一端与保险丝B相连;整流部分由安规电容Cl、压敏电阻R2 和单相桥式整流器顶组成,安规电容Cl和压敏电阻R2并联后与单相桥式整流器顶相连; 降压部分包括电容C2、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3,电容C2并联在单相桥式整流器顶上,为直流电压滤清杂波,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2相连,电阻R7、电阻R6以及电容C3串联,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7相连;触发振荡电路部分具有电阻R13、双向触发管DB3、电阻R14、 电感L3、磁环电感线圈B1-1、电感L2、磁环电感线圈B1-2、磁环电感线圈B1-3、三极管T3、 三极管1^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5、二极管D7、电解电容C4、电阻R4、电阻R9、三极管 Tl、二极管D12、电阻R8、电阻R10、三极管T2、二极管D11、二极管D13、电阻R14和高频变压器B2,晶体三极管T3和晶体三极管T4串联后与电容C3并联,二极管D5的一端与电阻R6 相连,二极管D5与二极管D6串联;电阻R13、双向触发管DB3以及电阻R14串联,电阻R13 的一端与三极管T4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4通过电阻R5与电解电容C4并联,二极管D5的输入端与电容C3相连,二极管D6的输入端与电阻Rl 1相连;电感L3、磁环电感线圈Bl-I以及磁环电感线圈B1-3串联,电感L3的一端与三极管Tl的基极相连,在三极管Tl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9,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12 ;电感L2和磁环电感线圈B1-2串联,电感L2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在三极管T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8,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11,电阻RlO与三极管T2 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7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7的输入端与二极管D13相连,二极管D13与电阻R12并联;三极管Tl、 T2之间串联有电阻Rll ;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具有电容C6、二极管D9、电容C5、二极管D10, 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二极管D9和二极管DlO串联,电容C6的一端与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电容C5的一端与电阻RlO的一端相连,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后与二极管D9相连; 磁环电感线圈B1-3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B2的初级相连,电容C6与高频变压器B2的另一初级相连。所述的高频变压器B2采用铁氧体变压器,经过铁氧体的初级漆包线的绕组匝数为80与次级漆包线的绕组匝数为19时输出电压是24V,绕组匝数为16时输出电压是18V,匝数为0是对应输出电压是0V。其中保险丝B保护后面的电子元件,当超高压或超功率后自动切断市电电源;整流部分将市电220V整流成直流300V电压;双向触发管DB3和电阻R5触发三极管T1、T2进行推挽工作,三极管Tl、Τ2起到功率开关的推挽作用,两管轮换工作,进行一关一开。电阻R8和二极管D5保护三极管Tl,电阻R9和二极管D6保护三极管Τ2,当三极管Τ1、Τ2产生过流电压时,将发射极产生的过流电压传给基极。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对高频变压器Τ3的初级线圈进行充放电,二极管D9、DlO分别对电容C5和电容C6容量过高及高频变压器Τ3初级电压过高时起保护作用。所述的时控开关的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整流部分、降压及充放电部分、集成控制部分、指示灯部分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整流部分具有电阻R15、电容C7、电感L4、二极管 D14、电容C10、电容C8和电容C9,电阻R15和电容C7串联后与二极管D14并联,二极管D14 的输出端与电感L4的一端相连,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9 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电容ClO和电容C8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感L4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lO和电容C8 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降压及充放电部分具有电阻R16、二极管D16、二极管D15、电阻R18 R20和电容Cll,电阻R16的一端与电感L4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6的输入端以及二极管D15的输出端相连,二极管D16和电阻R19串联,二极管D15、电阻R18和电阻R20串联,电容Cll的正极与电阻R19相连,电容Cll的负极与零线相连,电阻R16和二极管D16起到降压作用,二极管D15和电阻R18起到放电作用;集成控制部分采用555集成电路芯片ICl,集成电路芯片ICl的4脚和8脚与电感L4的输出端相连,7脚与二极管D15的输出端相连,2脚和6脚与电容Cll的正极相连,1脚接地;指示灯部分由电阻 R17和发光二极管D17串联后与集成电路芯片ICl的3脚相连,电阻R21和发光二极管D19 串联,电阻R21的一端与集成电路芯片ICl的3脚相连,发光二极管D19的输出端接地;指示灯部分与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相连,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具有继电器K、二极管D18和开关Si,在继电器K上并有二极管D18,用于保护继电器K,继电器K的动作直接带动开关Sl 的开、合。所述的电阻R19和电阻R20为可调电阻,用于调节控制电源开关时间的长短。所述的时控开关为双温双控的调温开关时,还包括第二电压控制电路,第二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整流部分、第二降压及充放电部分、集成控制部分、第二指示灯部分和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第二整流部分具有电阻R22、电容C12、电感L5、二极管D20、电容 C13、电容C14和电容C15,电阻R22和电容C12串联后与二极管D20并联,二极管D20的输出端与电感L5的一端相连,电感L5的另一端与电容C15 —端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感L5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第二降压及充放电部分具有电阻R23、二极管D21、二极管D22、 电阻1 24 似6和电容C16,电阻R23的一端与电感L5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1的输入端以及二极管D22的输出端相连,二极管D21和电阻R25串联,二极管D22、 电阻RM和电阻R26串联,电容C16的正极与电阻R25相连,电容C16的负极与零线相连, 电阻R23和二极管D21起到降压作用,二极管D22和电阻RM起到放电作用;第二集成控制部分采用555集成电路芯片IC2,集成电路芯片IC2的4脚和8脚与电感L5的输出端相连, 7脚与二极管D22的输出端相连,2脚和6脚与电容C16的正极相连,1脚接地;指示灯部分
7由电阻R27和发光二极管D23串联后与集成电路芯片IC2的3脚相连,电阻似8和发光二极管D24串联,电阻R28的一端与集成电路芯片IC2的3脚相连,发光二极管D24的输出端接地;第二指示灯部分与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相连,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具有继电器K2、二极管D25和开关S2,在继电器K2上并有二极管D25,用于保护继电器K2,继电器 K2的动作直接带动开关S2的开、合。所述的电阻R25和电阻R26为可调电阻,用于调节控制电源开关时间的长短。工作原理电子降压器输入220V或IlOV电压后,通过可恢复保护部分、电源指示部分、整流部分、降压部分、触发振荡电路部分和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经充放电后一路与高频变压器T3初级的一端相连,另一路经触发振荡电路部分和高频变压器T3初级的另一端相连。将220V/110V电压转换降压至所需彡24V的交直流电压,输出功率20W 120W。本实用新型时控防叠燃康疗电热毯采用微型电子降压器,体积小,重量轻< 200g, 功率大(20W 160W),传统电热毯是直接用危险电压220V/110V供给电热毯发热丝进行发热的,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特低安全电压< 24V输出供给时控开关,由时控开关供给耐高温的电热毯发热元件(发热丝)进行发热,比较安全可靠。时控开关采用单温单控或双温双控的调温开关,由电子电路进行时控并自动定时循环开与关。电热毯表层和底层的布料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布料,具有预留的发热丝布置的孔道,大量节约了生产工人的麻烦,又节约了工资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益。电子降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电源导线与控制开关盒的一端相连,控制开关盒的另一端通过电源导线及电源导线接插件与电热毯的插座相连接,控制开关盒独立设置在电热毯外部,可进行接插或撤卸断开,便于电热毯布料用脏后可以洗涤。 采用微型插头式电子降压器,不仅缩小了体积,也大大减少了成本,微型插头式电子降压器的成本< 15元/只,而目前市场的电子变压器一般使用在电视机、电脑和电动车的充电器及节能照明使用的电子变压器,体积大、成本高,一般价格均> 80元/只。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时控防叠燃康疗电热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降压器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时控开关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导线接插件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低压电源接线盒插座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PTC发热元件的机械绞股的内部结构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PTC发热元件的机械编织的内部结构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PTC发热元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广8,本实用新型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包括表面层、底面层、电子降压器1、电源导线2、控制开关盒3、电源导线接插件4、插座5和PTC发热元件6,表面层和底面层复合在一起,所述的表面层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表面布料,底面层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底面布料;PTC发热元件6安装在底面层的夹缝孔道内;电子降压器1的输出端通过电源导线2与控制开关盒3的一端相连,控制开关盒3的另一端通过电源导线2及电源导线接插件4与电热毯的插座5相连接,插座5里的插头尾部与PTC发热元件6相连接,供电热毯通电发热。控制开关盒3独立设置在电热毯外部,用来控制电热毯的开关以及温度,在控制开关盒3上设置有时控开关7 ;电热毯的插座5设置在电热毯的边角。所述的电热毯外部包裹有全棉布护罩。所述的电热毯面积不小于2200cmX 1800cm。所述的电子降压器1采用微型插头式电子降压器。所述的电源导线2为三根平行或三根圆型护套的电源导线,其截面积为f 0. 15 裸铜丝Τ2 根Χ3股,中间一根电源导线作为零线电压,两边的电源导线可作为交/直流的 24V、20V、18V、15V、12V、IOV 或 8V 所需的输出电压。所述的夹缝孔道为无纺设备针刺生产所预留的电热毯底面布料17里的夹缝孔道。所述的针刺无纺布电热毯底面布料是采用涤纶化纤短纤维通过无纺针刺的机械设备设计生产电热毯的专用布料,此布料在无纺机械设备上通过设计定出需要预留的电热毯发热元件的夹缝孔道。在安装PTC发热元件6时,用直径3飞毫米的铜棒将发热丝穿过布料里的均勻孔道进行来回穿丝安装生产,便于均勻装配布置发热线使发热温度均勻。所述的PTC发热元件6在安装时,双人床竖道安装2014道,单人床竖道安装不少于1(Γ12道。所述的时控开关7为单温单控或双温双控的调温开关,由电子电路进行时控并自动定时循环开与关。所述的PTC发热元件6是由低电阻PTC金属丝或锌钼铜丝材料,采用数根低电阻PTC丝或锌钼铜丝材料进行机械绞股成结构型发热元件或机械编织成结构型发热元件, 也可以采用单根螺旋形的金属材料作为发热元件,然后在发热元件的外层进行注塑耐高温 ^ IOO0C的聚四氟乙稀、硅橡胶材料或PVC材料用以绝缘,安全而且绝缘性能好。所述的电子降压器1内的电路包括可恢复保护部分、电源指示部分、整流部分、降压部分、触发振荡电路部分和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可恢复保护部分具有磁珠电感Li、保险丝B和电阻R3 ;电源指示部分由发光二极管LED和电阻Rl串联而成,电阻Rl的一端与磁珠电感Ll相连,发光二极管LED的一端与保险丝B相连;整流部分由安规电容Cl、压敏电阻R2和单相桥式整流器顶组成,安规电容Cl和压敏电阻R2并联后与单相桥式整流器顶相连;降压部分包括电容C2、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3,电容C2并联在单相桥式整流器顶上,为直流电压滤清杂波,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2相连,电阻R7、电阻R6以及电容C3串联,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7相连;触发振荡电路部分具有电阻R13、双向触发管DB3、电阻R14、电感L3、磁环电感线圈B1-1、电感L2、磁环电感线圈B1-2、磁环电感线圈B1-3、三极管T3、三极管T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5、二极管D7、电解电容C4、电阻R4、电阻R9、 三极管Tl、二极管D12、电阻R8、电阻R10、三极管T2、二极管D11、二极管D13、电阻R14和高频变压器B2,晶体三极管T3和晶体三极管T4串联后与电容C3并联,二极管D5的一端与电阻R6相连,二极管D5与二极管D6串联;电阻R13、双向触发管DB3以及电阻R14串联, 电阻R13的一端与三极管T4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4通过电阻R5与电解电容C4并联,二极管D5的输入端与电容C3相连,二极管D6的输入端与电阻Rll相连;电感L3、磁环电感线圈Bl-I以及磁环电感线圈B1-3串联,电感L3的一端与三极管Tl的基极相连,在三极管Tl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9,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12 ;电感 L2和磁环电感线圈B1-2串联,电感L2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在三极管T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8,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11,电阻RlO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7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7的输入端与二极管D13相连,二极管D13与电阻R12并联; 三极管Tl、T2之间串联有电阻Rll ;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具有电容C6、二极管D9、电容C5、 二极管D10,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二极管D9和二极管DlO串联,电容C6的一端与三极管 Tl的集电极相连,电容C5的一端与电阻RlO的一端相连,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后与二极管D9相连;磁环电感线圈B1-3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B2的初级相连,电容C6与高频变压器 B2的另一初级相连。所述的高频变压器B2采用铁氧体变压器,经过铁氧体的初级漆包线的绕组匝数为80与次级漆包线的绕组匝数为19时输出电压是MV,绕组匝数为16时输出电压是18V, 匝数为0是对应输出电压是0V。其中保险丝B保护后面的电子元件,当超高压或超功率后自动切断市电电源;整流部分将市电220V整流成直流300V电压;双向触发管DB3和电阻R5触发三极管T1、T2进行推挽工作,三极管Tl、Τ2起到功率开关的推挽作用,两管轮换工作,进行一关一开。电阻R8和二极管D5保护三极管Tl,电阻R9和二极管D6保护三极管Τ2,当三极管Τ1、Τ2产生过流电压时,将发射极产生的过流电压传给基极。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对高频变压器Τ3的初级线圈进行充放电,二极管D9、DlO分别对电容C5和电容C6容量过高及高频变压器Τ3初级电压过高时起保护作用。所述的时控开关的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整流部分、降压及充放电部分、集成控制部分、指示灯部分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整流部分具有电阻R15、电容C7、电感L4、二极管 D14、电容C10、电容C8和电容C9,电阻R15和电容C7串联后与二极管D14并联,二极管D14 的输出端与电感L4的一端相连,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9 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电容ClO和电容C8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感L4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lO和电容C8 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降压及充放电部分具有电阻R16、二极管D16、二极管D15、电阻R18 R20和电容Cll,电阻R16的一端与电感L4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6的输入端以及二极管D15的输出端相连,二极管D16和电阻R19串联,二极管D15、电阻R18和电阻R20串联,电容Cll的正极与电阻R19相连,电容Cll的负极与零线相连,电阻R16和二极管D16起到降压作用,二极管D15和电阻R18起到放电作用;集成控制部分采用555集成电路芯片ICl,集成电路芯片ICl的4脚和8脚与电感L4的输出端相连,7脚与二极管D15的输出端相连,2脚和6脚与电容Cll的正极相连,1脚接地;指示灯部分由电阻 R17和发光二极管D17串联后与集成电路芯片ICl的3脚相连,电阻R21和发光二极管D19 串联,电阻R21的一端与集成电路芯片ICl的3脚相连,发光二极管D19的输出端接地;指示灯部分与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相连,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具有继电器K、二极管D18和开关Si,在继电器K上并有二极管D18,用于保护继电器K,继电器K的动作直接带动开关Sl 的开、合。所述的电阻R19和电阻R20为可调电阻,用于调节控制电源开关时间的长短。所述的时控开关为双温双控的调温开关时,还包括第二电压控制电路,第二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整流部分、第二降压及充放电部分、集成控制部分、第二指示灯部分和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第二整流部分具有电阻R22、电容C12、电感L5、二极管D20、电容 C13、电容C14和电容C15,电阻R22和电容C12串联后与二极管D20并联,二极管D20的输出端与电感L5的一端相连,电感L5的另一端与电容C15—端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感L5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第二降压及充放电部分具有电阻R23、二极管D21、二极管D22、 电阻1 24 似6和电容C16,电阻R23的一端与电感L5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1的输入端以及二极管D22的输出端相连,二极管D21和电阻R25串联,二极管D22、 电阻RM和电阻R26串联,电容C16的正极与电阻R25相连,电容C16的负极与零线相连, 电阻R23和二极管D21起到降压作用,二极管D22和电阻RM起到放电作用;第二集成控制部分采用555集成电路芯片IC2,集成电路芯片IC2的4脚和8脚与电感L5的输出端相连, 7脚与二极管D22的输出端相连,2脚和6脚与电容C16的正极相连,1脚接地;指示灯部分由电阻R27和发光二极管D23串联后与集成电路芯片IC2的3脚相连,电阻似8和发光二极管D24串联,电阻R28的一端与集成电路芯片IC2的3脚相连,发光二极管D24的输出端接地;第二指示灯部分与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相连,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具有继电器K2、二极管D25和开关S2,在继电器K2上并有二极管D25,用于保护继电器K2,继电器 K2的动作直接带动开关S2的开、合。所述的电阻R25和电阻R26为可调电阻,用于调节控制电源开关时间的长短。参照附图4,电源导线接插件包括接插件上盖和接插件下盖8,在接插件下盖8中开有导线安装槽9,电源导线的端口焊接有接插件铜管10,电源导线安装在导线安装槽9 中,电源导线另一端安装在固定接插件11中,接插件上盖和接插件下盖8卡接并用螺丝固定。参照附图5,插座包括插座上盖和插座下盖12,插头13安装在插座下盖12中开有的插头安装槽14中,插座上盖和插座下盖12卡接并用螺丝固定,插头13的尾端与电热毯布料里的PTC发热元件焊接。参照附图6,PTC发热元件6包裹在PVC塑料材质、聚四氟乙烯材料或硅橡胶材料注塑的绝缘层15中,所述的PTC发热元件6至少为两根,采用PTC金属材料或锌白铜材料的通过机械绞股在一起。参照附图7,PTC发热元件6包裹在PVC塑料材质、聚四氟乙烯材料或硅橡胶材料注塑的绝缘层16中,所述的PTC发热元件6至少为两根,采用PTC金属材料或锌白铜材料的通过机械编织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种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层、底面层、电子降压器、电源导线、控制开关盒、电源导线接插件、插座和PTC发热元件,表面层和底面层复合在一起,所述的表面层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表面布料,底面层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底面布料;PTC 发热元件安装在底面层的夹缝孔道内;电子降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电源导线与控制开关盒的一端相连,控制开关盒的另一端通过电源导线及电源导线接插件与电热毯的插座相连接, 插座里的插头尾部与PTC发热元件相连接;控制开关盒独立设置在电热毯外部,在控制开关盒上设置有时控开关;电热毯的插座设置在电热毯的边角;所述的电子降压器内的电路包括可恢复保护部分、电源指示部分、整流部分、降压部分、触发振荡电路部分和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所述的时控开关的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整流部分、降压及充放电部分、集成控制部分、指示灯部分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电子降压器内的可恢复保护部分具有磁珠电感Li、保险丝B和电阻R3 ;电源指示部分由发光二极管LED和电阻Rl 串联而成,电阻Rl的一端与磁珠电感Ll相连,发光二极管LED的一端与保险丝B相连;整流部分由安规电容Cl、压敏电阻R2和单相桥式整流器顶组成,安规电容Cl和压敏电阻R2 并联后与单相桥式整流器顶相连;降压部分包括电容C2、电阻R6、电阻R7和电容C3,电容 C2并联在单相桥式整流器顶上,为直流电压滤清杂波,电阻R3的一端与电容C2相连,电阻R7、电阻R6以及电容C3串联,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7相连;触发振荡电路部分具有电阻R13、双向触发管DB3、电阻R14、电感L3、磁环电感线圈B1-1、电感L2、磁环电感线圈 B1-2、磁环电感线圈B1-3、三极管T3、三极管T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5、二极管D7、 电解电容C4、电阻R4、电阻R9、三极管Tl、二极管D12、电阻R8、电阻R10、三极管T2、二极管 D11、二极管D13、电阻R14和高频变压器B2,晶体三极管T3和晶体三极管T4串联后与电容 C3并联,二极管D5的一端与电阻R6相连,二极管D5与二极管D6串联;电阻R13、双向触发管DB3以及电阻R14串联,电阻R13的一端与三极管T4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4通过电阻R5 与电解电容C4并联,二极管D5的输入端与电容C3相连,二极管D6的输入端与电阻Rll相连;电感L3、磁环电感线圈Bl-I以及磁环电感线圈B1-3串联,电感L3的一端与三极管Tl 的基极相连,在三极管Tl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9,三极管Tl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12 ;电感L2和磁环电感线圈B1-2串联,电感L2的一端与三极管T2的基极相连,在三极管T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电阻R8,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接有二极管D11,电阻RlO与三极管T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lO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7的输出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二极管D7的输入端与二极管D13相连,二极管D13与电阻R12并联;三极管T1、T2之间串联有电阻Rll ;电容充放电电路部分具有电容 C6、二极管D9、电容C5、二极管D10,电容C5和电容C6串联,二极管D9和二极管DlO串联, 电容C6的一端与三极管Tl的集电极相连,电容C5的一端与电阻RlO的一端相连,电容C5 和电容C6串联后与二极管D9相连;磁环电感线圈Β1-3的一端与高频变压器Β2的初级相连,电容C6与高频变压器Β2的另一初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控开关的电压控制电路中的整流部分具有电阻R15、电容C7、电感L4、二极管D14、电容C10、电容C8和电容C9,电阻R15和电容C7串联后与二极管D14并联,二极管D14的输出端与电感L4的一端相连,电感L4的另一端与电容C9 一端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电容ClO和电容C8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感L4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lO和电容C8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降压及充放电部分具有电阻R16、二极管D16、二极管D15、电阻R18 R20和电容C11,电阻R16的一端与电感L4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1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6的输入端以及二极管D15的输出端相连,二极管D16和电阻R19串联,二极管D15、电阻R18和电阻R20串联, 电容Cll的正极与电阻R19相连,电容Cll的负极与零线相连,电阻R16和二极管D16起到降压作用,二极管D15和电阻R18起到放电作用;集成控制部分采用555集成电路芯片ICl, 集成电路芯片ICl的4脚和8脚与电感L4的输出端相连,7脚与二极管D15的输出端相连, 2脚和6脚与电容Cll的正极相连,1脚接地;指示灯部分由电阻R17和发光二极管D17串联后与集成电路芯片ICl的3脚相连,电阻R21和发光二极管D19串联,电阻R21的一端与集成电路芯片ICl的3脚相连,发光二极管D19的输出端接地;指示灯部分与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相连,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具有继电器K、二极管D18和开关Si,在继电器K上并有二极管D18,继电器K的动作直接带动开关Sl的开、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降压器采用微型插头式电子降压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导线为三根平行或三根圆型护套的电源导线,其截面积为f 0. 15裸铜丝似8根乂3股,中间一根电源导线作为零线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缝孔道为无纺设备针刺生产所预留的电热毯底面布料里的夹缝孔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控开关为单温单控或双温双控的调温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控开关为双温双控的调温开关时,还包括第二电压控制电路,第二电压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整流部分、第二降压及充放电部分、集成控制部分、第二指示灯部分和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第二整流部分具有电阻R22、电容C12、电感L5、二极管D20、电容C13、电容C14和电容C15,电阻R22 和电容C12串联后与二极管D20并联,二极管D20的输出端与电感L5的一端相连,电感L5 的另一端与电容C15 —端相连,电容C15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后的一端与电感L5的输入端相连,电容C13和电容C14并联后的另一端与零线相连;第二降压及充放电部分具有电阻R23、二极管D21、二极管D22、电阻R24 M6和电容C16,电阻R23 的一端与电感L5的输出端相连,电阻R2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1的输入端以及二极管D22 的输出端相连,二极管D21和电阻R25串联,二极管D22、电阻RM和电阻似6串联,电容C16 的正极与电阻R25相连,电容C16的负极与零线相连,电阻R23和二极管D21起到降压作用, 二极管D22和电阻RM起到放电作用;第二集成控制部分采用555集成电路芯片IC2,集成电路芯片IC2的4脚和8脚与电感L5的输出端相连,7脚与二极管D22的输出端相连,2脚和6脚与电容C16的正极相连,1脚接地;指示灯部分由电阻R27和发光二极管D23串联后与集成电路芯片IC2的3脚相连,电阻似8和发光二极管D24串联,电阻R28的一端与集成电路芯片IC2的3脚相连,发光二极管DM的输出端接地;第二指示灯部分与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相连,第二继电器开关电路部分具有继电器K2、二极管D25和开关S2,在继电器K2上并有二极管D25,用于保护继电器K2,继电器K2的动作直接带动开关S2的开、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TC发热元件是由低电阻PTC金属丝或锌钼铜丝材料,采用数根低电阻PTC丝或锌钼铜丝材料进行机械绞股成结构型发热元件或机械编织成结构型发热元件,或采用单根螺旋形的金属材料作为发热元件;在发热元件的外层进行注塑耐高温> 100°c的聚四氟乙稀、硅橡胶材料或PVC材料绝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不带电加宽康疗电热毯涉及一种电热毯,特别是一种采用特低安全电压≤24V的,不会产生漏电现象的时控防叠燃康疗电热毯。包括表面层、底面层、电子降压器、电源导线、控制开关盒、电源导线接插件、插座和PTC发热元件,表面层和底面层复合在一起,所述的表面层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表面布料,底面层采用针刺无纺布电热毯底面布料;PTC发热元件安装在底面层的夹缝孔道内;电子降压器的输出端通过电源导线与控制开关盒的一端相连,控制开关盒的另一端通过电源导线及电源导线接插件与电热毯的插座相连接,插座里的插头尾部与PTC发热元件相连接;控制开关盒独立设置在电热毯外部,在控制开关盒上设置有时控开关。
文档编号A47G9/06GK202211472SQ20112029600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
发明者洪德全 申请人:洪德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