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不锈钢发热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11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形不锈钢发热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炉用发热排的生产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不锈钢弧形拉伸工艺与碰焊工艺相结合的圆形蒸炉发热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传统浸水式管形燃气发热排,在 使用时点火排燃烧面积大、火盒偏小,热量难以完全吸入发热排内,造成热量的大量流失,利用率较低,从而造成严重的浪费,成本也会相应提高。传统管形发热排采用的是不锈钢钢管90度直通式设计,热量在直通式发热排内滞留时间过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便被风机抽出。管形发热排发热面积小,热能转换力低下,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传统式产品的缺陷,提供一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吸热式发热排,能有效改善发热排导热功能。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取代落后的工艺第一本发明采用整体拉伸工艺,进一步延长产品寿命;第二 本发明采用圆形发热结构(双弧形组成),使受热面积增大,大大提高热能转换率;第三本发明在弧形发热排内增加了 “7”字形挡火条,延缓热量从出风口排出,使热量在发热排中更持久,更有效得以利用;第四本发明的出风口采用曲形结构,取代传统90度直排式,延长热量在发热排内的滞留时间,更好的提高热能量的使用率;第五本发明采用碰焊、拉焊相结合的方式对传统焊接工艺进行了优化,使产品更加经久耐用;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安装在燃气蒸炉底部,浸入水中。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包括火盒、连接火道、一对弧形发热排、“7”字形挡火条、U形火道、曲形出风管。圆形不锈钢发热排的火盒与点火排*整体设计相匹配,当燃气点燃时能使燃气充分燃烧。当火盒中燃烧的火焰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火道进入圆形发热排内的U形火道(U形火道是在弧形发热排内顶部和底部各焊接三根“7”字形挡火条,上下合并后形成U形火道),使热量在发热排内滞留时间延长,并且利用曲形抽风管的曲形构造来减缓热量流失,从而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环保的目的。*注释所谓点火排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燃气灶的点火圈。


下面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平面正视图;图2是本发明圆形不锈钢发热排立体正视图3是本发明圆形不锈钢发热排立体后视图;图4是本发明圆形不锈钢发热排火盒局部剖视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圆形不锈钢发热排连接火道局部剖视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圆形不锈钢发热排的发热排局部剖视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圆形不锈钢发热排曲形抽风管局部剖视放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包括火盒I、连接火道2、一对弧形发热排3、“7”字形挡火条4、U形火道5、曲形出风管6。整个操作流程如下

(I)将火盒I与连接火道2焊接;(2)将“7”字形挡火条4与弧形发热排3焊接,形成U形火道5 ;(3)将焊接好的两个弧形发热排3分别与两个连接火道2焊接;(4)将上述焊接好的弧形发热排3分别与两个曲形出风管6焊接。当燃气点燃时,点火排的火焰在火盒I中充分燃烧,燃烧的火焰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火道2,在“7”字形挡火条4的作用下进入弧形发热排内的U形火道5,使热量在弧形发热排3内滞留时间延长,并且利用曲形抽风管6的曲形构造来减缓热量流失,从而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环保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充分利用能源,在蒸炉上使用的节能高效浸水式发热排一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包括火盒I、连接火道2、一对弧形发热排3、“7”字形挡火条4、U形火道5、曲形出风管6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其特征在于由两边弧形发热排构成的圆形发热排,增加发热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其特征在于两边弧形发热排内各焊有三组“7”字形挡火条;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其特征在于“7”字形挡火条上下组合焊接后形成U形火道;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形不锈钢吸热排,其特征在于曲形出风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其特征在于弧形发热排采用整体拉伸制作工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其特征在“7”字形挡火条采用的是碰焊连接工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炉用发热排的生产加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不锈钢弧形拉伸工艺与碰焊工艺相结合的圆形蒸炉发热排。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安装在燃气蒸炉底部,浸入水中。圆形不锈钢发热排包括火盒、连接火道、一对弧形发热排、“7”字形挡火条、U形火道、曲形出风管。圆形不锈钢发热排的火盒与点火排*整体设计相匹配,当燃气点燃时能使燃气充分燃烧。当火盒中燃烧的火焰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连接火道进入圆形发热排内的U形火道(U形火道弧形的顶部和底部各焊接三根“7”字形挡火条,合并后形成U形火道),使热量在发热排内滞留时间延长,并且利用曲形抽风管的曲形构造来减缓热量流失,从而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节能环保的目的。*注释所谓点火排相当于日常生活中的燃气灶的点火圈。
文档编号A47J36/00GK102783916SQ20121023194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程正江 申请人:程正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