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输送携砂流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08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力输送携砂流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水力输送携砂流体装置,属于石油开采设备结构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三相分离器等分离设备在进行油水气的分离时,由于分离过程会从混和物中分离出杂粒,杂粒包括砂粒、石子、煤渣或其他一些重的固体构成的杂质,由于重力原因,砂粒、石子等杂质沉积于分离器底部,长时间积累可造成管ロ堵塞,影响分离器的正常运行及分离效果,需及时清除容器内固体颗粒,固体颗粒一般采用水力除砂方式,排出容器的携砂流体一般需输送至水力清砂装置中进行处理,若分离设备至清砂装置距离较远,造成分离设备的操作压力不足以压送携砂流体至清砂装置,因此需要开发ー种流体加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用于将排出容器外携砂流体输送至远端进行再处理的动カ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水力输送携砂流体装置,包括管状壳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喷嘴、扩散管、喉管和扩散段,喷嘴和扩散段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管ロ,所述喷嘴侧管ロ为引射流体入ロ,所述扩散段管ロ为混合物流出ロ,所述壳体内喷嘴和扩散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吸入室,所述吸入室的侧壁设携砂物流入ロ。进ー步的,所述引射流体入ロ、混合物流出ロ以及携砂物流入口均为法兰接ロ。工作原理为携砂物流入口与分离设备的排砂ロ连通,引射流体入口通入压カ较高的引射水流,引射流体以很高的速度从喷嘴出来,使吸入室压カ降低,把在吸入室前压カ较低的携砂物流带走,携砂物流和引射流体进入到扩散管、喉管构成的混合室中,进行速度的均衡,通常还伴随压カ的升高,流体从混合室出来进入扩散段,压カ将继续升高,在扩散段出口处,混合流体的压カ高于外部大气压力,进而可实现输送、携砂排出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引射流体的压カ而不直接消耗机械能,由于具有这种性质,其可比采用常规的压缩机、泵、鼓风机和引风机等机械增压设备得到更为简单更为可靠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単、无运动部件,且与各种设备连接的系统也非常简单,制造方便,在工程上可得以广泛的应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水力输送携砂流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包括壳体I、喷嘴2、扩散管3、喉管4、扩散段5、吸入室6、引射流体入ロ NI、携砂物流入口 N2、混合物流出ロ N3。[0010]上述壳体I内依次设置喷嘴2、扩散管3、喉管4和扩散段5,喷嘴2和扩散段5分别位于壳体I两端的管口处。其中,喷嘴侧管口为引射流体入口 NI,扩散段管口为混合物流 出口 N3,壳体I内喷嘴2和扩散管3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吸入室6,该吸入室6的侧壁设携砂物流入口 N2。该引射流体入口 NI、混合物流出口 N3以及携砂物流入口 N2均为法兰接口。
权利要求1.ー种水力输送携砂流体装置,包括管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喷嘴、扩散管、喉管和扩散段,喷嘴和扩散段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管ロ,所述喷嘴侧管ロ为引射流体入ロ,所述扩散段管ロ为混合物流出ロ,所述壳体内喷嘴和扩散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吸入室,所述吸入室的侧壁设携砂物流入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力输送携砂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流体入口、混合物流出ロ以及携砂物流入口均为法兰接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输送携砂流体装置,包括管状壳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喷嘴、扩散管、喉管和扩散段,喷嘴和扩散段分别位于壳体两端的管口,所述喷嘴侧管口为引射流体入口,所述扩散段管口为混合物流出口,所述壳体内喷嘴和扩散管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吸入室,所述吸入室的侧壁设携砂物流入口。利用引射流体降低吸入室压力,把在吸入室前压力较低的携砂物流带走,在扩散段出口处,混合流体的压力高于外部大气压力,进而可实现输送、携砂排出的功能。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且与各种设备连接的系统也非常简单,制造方便,在工程上可得以广泛的应用。
文档编号B08B3/02GK202506622SQ20122001057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刘立伟, 赵宝柱 申请人:森松(江苏)海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