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的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38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伸缩的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筷子,尤其是一种可伸缩的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一种食具,用于夹起食物并将食物送往ロ里的工具。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ー桩值得骄傲和推祟的科学发明。李政道论证中华民族是ー个优秀种族时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传统的筷子直而长,两根为一双,下端一头为圆形,上端的ー头为方形,实心体。这样的筷子结构简单,功能単一。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多数人将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家里用餐了。通常是在外用餐,或随着工作的需要,有时会在办公室或食堂或是在餐馆用餐。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野外用餐,大多数人们都是使用一次性筷子,而这样的筷子在卫生多数不达标,对人们的身体不利,还有就是破坏环境,给人们带来烦恼。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筷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的筷子,它采用将手柄和筷身设置为中空,使筷身和筷尖分别能够在手柄和筷身内伸縮。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伸缩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它由挂钩、盖子、手柄、筷身、筷尖构成;所述的手柄为圆柱形,内部为空心,上端内部和下端内部分别设有内螺纹,盖子通过下端的外螺纹与手柄的内螺纹相连接,挂钩设置在盖子上;所述的筷身为中空锥台形,上端设有外螺纹,下端设有内螺纹,且内部设有筷尖;所述的筷尖为锥台形,设置在筷身内,且上端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筷身的下端的内螺纹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既能够具有筷子的功能,又能够自由的伸縮,还能够便于携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大多数外出就餐或旅行的人群。
以下结合附图
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开剖视图图中I-挂钩、2-盖子、3-手柄、4-筷身、5-筷尖。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图I、图2、图3、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可伸缩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它由挂钩、盖子、手柄、筷身、筷尖构成;所述的手柄为圆柱形,内部为空心,上端内部和下端内部分别设有内螺纹,盖子通过下端的外螺纹与手柄的内螺纹相连接,挂钩设置在盖子上;所述的筷身为中空锥台形,上端设有外螺纹,下端设有内螺纹,且内部设有筷尖;所述的筷尖为锥台形,设置在筷身内,且上端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筷身的下端的内螺纹相连接。在图I、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手柄为圆柱形,内部设有筷身,上端设有手柄,筷尖设置在中支架内;当筷尖收缩至中支架内,中支架收缩至手柄内后,再将盖子拧上就形成了圆柱体状的装饰品。在图3、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的筷身上端的外螺纹与手柄一端的内螺纹相连接,筷尖上端的外螺纹与中支架下端的内螺纹相连接,就形成了吃饭用的筷子了 ;当将筷尖收缩至筷身内,筷身收缩在手柄内,使原有的长度缩短至三分之一,便于携带。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盖子拧开;然后,分别使筷身与手柄相连接,筷尖与筷身相连接,即可形成吃饭使用的筷子;当使用完毕后,再使筷尖与筷身收缩后,拧上盖子即 可。
权利要求1.一种可伸缩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它由挂钩、盖子、手柄、筷身、筷尖构成;所述的手柄为圆柱形,内部为空心,上端内部和下端内部分别设有内螺纹,盖子通过下端的外螺纹与手柄的内螺纹相连接,挂钩设置在盖子上;所述的筷身为中空锥台形,上端设有外螺纹,下端设有内螺纹,且内部设有筷尖;所述的筷尖为锥台形,设置在筷身内,且上端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筷身的下端的内螺纹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伸缩的筷子,它由挂钩、盖子、手柄、筷身、筷尖构成;手柄内部为空心,盖子通过下端的外螺纹与手柄的内螺纹相连接,挂钩设置在盖子上;筷身内部设有筷尖;筷尖设置在筷身内。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具有筷子的功能,又能够自由的伸缩,还能够便于携带,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大多数外出就餐或旅行的人群。
文档编号A47G21/10GK202636490SQ20122009060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程窦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