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754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的电热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水器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工具,电热水器具由于其煮水快速、无烟无臭,具有环保等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人们在泡茶、冲泡咖啡、冲泡奶粉、藕粉或者是泡功夫茶的时候,对水质水温都有特殊的要求。如冲泡龙井、毛尖等高档茶,通常是80 85°C开水最适宜;冲咖啡或冲奶粉、藕粉等,通常是要求85°C以上的开水;而在喝功夫茶的时候,约二十分钟内需要水温一直保持95°C左右,又不宜反复加热、煮沸而改变水的“新鲜”。但现有技术中的电热水器大多没有保温功能,或者,虽然具有一定的保温功能,但存在结构不合理、保温效果差的缺点,因此,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传统的用于开水 保温的装置,如暖水瓶,它是依靠双层瓶胆中间抽真空和瓶口塞的密封减少散热损失而保证保温作用的,但这些保温装置不具备自加热及煮开水功能,特别是当两者中有任何一项受损其保温作用就明显下降,滚(开)水温度也快速降低,玻璃暖水瓶胆又很容易破损。因此,这些暖水瓶同样不能满足人们的泡茶、冲泡咖啡、冲泡奶粉、藕粉或者是泡功夫茶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以解决电热水壶能够将水温长时间保持在所需的最适宜温度,既能满足冲泡各种茶叶的开水温度要求,又能满足冲咖啡、冲奶粉、藕粉的开水温度要求。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保温式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其结构特点是I)所述壶体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内胆,在壶体(I)的底部设有电热器,电热器的发热体)包括煮水发热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发热体与内胆紧密接触,在外壳与内胆之间设有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被抽真空,在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密闭式真空隔热层;由内胆和密闭式真空隔热层构成80°C 95°C真空式保温结构;2)电热器包括发热体和储热体,电热器的发热体与内胆紧密接触,储热体环绕在发热体的周围,储热体通过若干条连接件与发热体连接、形成散射状连接结构,在部分连接件中设有热传导连接点,通过所述热传导连接点与内胆紧密连接,使储热体与内胆两者形成点状连接结构;3)在所述壶体的中上部设有与内胆的内腔连通的出水口,在出水口处设有长壶嘴,并在长壶嘴上设有封盖,使长壶嘴被完全覆盖住;4)所述煮水发热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分别与各自的温控器串联形成两个发热器支路,该两个发热器支路并联接在电源的两端,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所在的支路中,串接有一个按键开关。所述储热体通过六条连接件与发热体连接、形成散射状连接结构,在其中三条连接件中各设有一热传导连接点,通过所述热传导连接点与内胆紧密连接,使储热体与内胆两者形成点状连接结构。所述密闭式真空隔热层与外壳之间形成隔热空腔,在隔热空腔内设泡沫塑料层。从而大大减少密闭式真空隔热层的热量散失、同时使外壳保持常温。壶体与壶盖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内胆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与之对应,在壶盖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在壶盖上还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壶体的形状为圆锥台形、方形、多边形的柱形或鼓形。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密闭式真空保温层、构成80°C 95°C密闭真空式保温结构,因此将烧开至100°c后,水温一直保持在所需的最适宜温度(温控温度点),不必重复耗能加热开水,既节能又可以避免将冲茶水多次加热捐失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保持冲茶水的“新鲜”。同时,由于热体自保温的特性,热体存储的热能只能通过热传导连接点向内胆加热,因此,热体对内胆及其的开水加热是缓慢和持久的,具有长效保温的有益效果。因此将烧开至100°c后,水温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在所需的最适宜温度(即相变温度点),一旦水温降至某一数值时,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工作,由于保温的性能较好,既节能又可以避免将冲茶水多次加热捐失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保持冲茶水的“新鲜”。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中,所述密闭式真空隔热层外壁与外壳之间形成隔热空腔,在隔热空腔内设泡沫塑料层。从而大大减少密闭式真空隔热层的热量散失,在外壳保持常温的同时增强壶体的保温效果。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壶体中部上设有与内胆的内腔连通的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设有长嘴,在长嘴处设有封盖,并在长壶嘴上设有封盖。中部设置长壶嘴,该结构倒水时相对省力,便于泡茶时远距离冲茶,避免开水的热气遮住人们的视线,从而防止茶杯中的水溢出,在长壶嘴上设有封盖,更卫生、保温效果也更好。4、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密闭式真空保温层和温控电路结构,可以设计出多种型号的节能型保温电水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如在喝功夫茶期间滚(开)水壶能将水温一直保持在所需的最适宜95°C温度,既节能又可以避免将冲茶水多次加热捐失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保持冲茶水的“新鲜”。

图I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电热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发热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I :参照图I和图2,本实施例包括壶体I和壶盖2,所述壶体I包括外壳11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内胆12,在壶体I的底部设有电热器3,电热器3的发热体3-1包括煮水发热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发热体与内胆12紧密接触,在外壳11与内胆12之间设有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被抽真空,在外壳11与内胆12之间形成密闭式真空隔热层15 ;由内胆12和密闭式真空隔热层15构成80°C 95°C真空式保温结构;电热器3包括发热体3_1和储热体3-2,电热器3的发热体3-1与内胆12紧密接触,储热体3-2环绕在发热体3_1的周围,储热体3-2通过若干条连接件3-3与发热体3-1连接、形成散射状连接结构,在部分连接件3-3中设有热传导连接点3-4,通过所述热传导连接点3-4与内胆12紧密连接,使储热体
3-2与内胆12两者形成点状连接结构;在所述壶体I的中上部设有与内胆12的内腔连通的出水口 16,在出水口 16处设有长壶嘴17,并在长壶嘴17上设有封盖18,使长壶嘴17被 完全覆盖住。不但更卫生、保温效果也更好。壶体I与壶盖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在内胆12的开口处设有内螺纹,与之对应,在壶盖2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在壶盖2上还设有O型密封圈24。所述外壳11的形状为圆锥台形。壶盖2和O型密封圈24采用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耐温约130°C材料(例如聚丙烯塑料)制造。本实施例中在壶体内设置一温控电路,将壶体内胆12中的水温控制在95°C,构成冲泡功夫茶的专用茶壶。内胆12和外壳11均采用厚度为O. 2mm的不锈钢材料。储热体3-2通过六条连接件3-3与发热体3_1连接、形成散射状连接结构,在其中三条连接件3-3中各设有一热传导连接点3-4,通过所述热传导连接点3-4与内胆12紧密连接,使储热体3-2与内胆12两者形成点状连接结构。参见图5,有两路发热器的工作回路并接在电源两端,其中一路是煮水发热器Hll,另一路是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H12。在煮水发热器EHl回路中,串接有煮水温控器ST2,该煮水温控器STl在水温达到沸点时断开。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EH2回路中,串接有保温温控器ST2,该保温温控器ST2在水温低于85°C或95°C时,接通进行保温加热工作,以保持水温在85°C或95°C左右的适宜泡茶的温度范围。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EH2回路中串接有工作选择按键SB。在煮水发热器EHl和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EH2两端分别并接有煮水指示灯HLl与电阻Rl串联支路、保温指示灯HL2与电阻R2串联支路。在电源与两路发热器的工作回路中串接有熔断器FU。所述煮水温控器STI、煮水发热器EHl、保温温控器ST2和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EH2与内胆紧密接触。所述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EH2采用如下的一种1.不锈钢电加热板(云母电加热板)、2.陶瓷电加热板、3.铸铝电加热板、4.铸铜电加热板。所述不锈钢电加热板,是将电阻发热丝缠绕在云母板(云母片)上的一种电加热器件。云母板(云母片)加热器利用云母板(云母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其耐高温性能,它以云母板(片)为骨架和绝缘层,辅以镀锌板或不锈钢板作支持保护。陶瓷电加热板,通电后表面发热而不带电,广泛应用于轻、重工和家用电热器具中,它的外形质感如一般的日用瓷器,但在里面埋有电热丝。由于所用陶瓷材料在工作温度下具有很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因此表面不带电,工作时泄漏电流小,使用安全可靠。铸铝、铸铜电加热板可分为压铸铸造和浇铸铸造。浇铸生产时采用高纯度铝块、铜块,经高温熔炉将其由固态变为液态,然后将其注入已经有安装好加热管的模具中,经冷却成型后,再进行精加工制作而成。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发热体在对内胆加热的同时,也对热体进行加热,当加热到内胆内的水沸腾(IOO0C )时,发热体停止加热,此时热体也升温至100°C,由于内胆及其中的开水温度下降较快,因此热体通过热传导连接点持续对内胆加热。由于由于热体自保温的特性,热体存储的热能只能通过热传导连接点向内胆加热,因此,热体对内胆及其的开水加热是缓慢和 持久的,因此将烧开至100°c后,水温较长时间保持在所需的最适宜温度(即相变温度点),既节能又可以避免将冲茶水多次加热捐失水中有益的微量元素、保持冲茶水的“新鲜”。具体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在密闭式真空隔热层15的外壁与外壳11之间形成隔热空腔,在该隔热空腔内设泡沫塑料层14。从而大大减少内胆的热量散失、同时使外壳保持常温。其余同具体实施例I。具体实施例3 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特点是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在所述外壳11的侧壁上设有把手25。其他与具体实施例2相同。具体实施例4 本实施例4的特点是壶体I和壶盖2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常规电热水弹扣式连接结构,即壶盖2的后端与壶体I为转动式连接,壶盖2的前端与壶体I为按压式弹扣连接。其他与具体实施例I至3任一实施例相同。具体实施例5本实施例5的特点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制成顶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热保温式电热水锅,即所述主体为电热水锅的锅体,所述盖体为电热水锅的锅盖,在锅体上设有与锅体内胆的内腔连通的出水口;在出水口处设有长嘴,并在长嘴上设有封盖,使长嘴被完全覆盖住,锅体上设有提把。在锅体与内胆之间形成密闭式真空隔热层。其他实施例所述外壳11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多边形的柱形、鼓形或其他形状。水壶的壶体用薄不锈钢材料制成,形状有圆锥台形、也可以做成其他多边形的柱状、鼓状、或其他形状。水壶的盛水容积有O. 48 I. 96L多种规格。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包括壶体(I)和壶盖(2),其特征是 1)所述壶体⑴包括外壳(11)和设置于外壳(11)内部的内胆(12),在壶体⑴的底部设有电热器(3),电热器(3)的发热体(3-1)包括煮水发热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发热体(3-1)与内胆(12)紧密接触,在外壳(11)与内胆(12)之间设有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被抽真空,在外壳(11)与内胆(12)之间形成密闭式真空隔热层(15);由内胆(12)和密闭式真空隔热层(15)构成80°C 95°C真空式保温结构; 2)电热器(3)包括发热体(3-1)和储热体(3-2),电热器(3)的发热体(3-1)与内胆(12)紧密接触,储热体(3-2)环绕在发热体(3-1)的周围,储热体(3-2)通过若干条连接件(3-3)与发热体(3-1)连接、形成散射状连接结构,在部分连接件(3-3)中设有热传导连接点(3-4 ),通过所述热传导连接点(3-4 )与内胆(12 )紧密连接,使储热体(3-2 )与内胆(12 )两者形成点状连接结构; 3)在所述壶体(I)的中上部设有与内胆(12)的内腔连通的出水口(16),在出水口(16)处设有长壶嘴(17),并在长壶嘴(17)上设有封盖(18),使长壶嘴(17)被完全覆盖住; 4)所述煮水发热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分别与各自的温控器串联形成两个发热器支路,该两个发热器支路并联接在电源的两端,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所在的支路中,串接有一个按键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其特征是储热体(3-2)通过六条连接件(3-3)与发热体(3-1)连接、形成散射状连接结构,在其中三条连接件(3-3)中各设有一热传导连接点(3-4),通过所述热传导连接点(3-4)与内胆(12)紧密连接,使储热体(3-2)与内胆(12)两者形成点状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密闭式真空隔热层(15)与外壳(11)之间形成隔热空腔,在隔热空腔内设泡沫塑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其特征是壶体(I)通过螺纹与壶盖(2)连接;在壶体(I)的内胆(12)开口处设有内螺纹,在壶盖(2)的下端设有外螺纹;在壶盖(2)上还设有O型密封圈(24)。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其特征是所述壶体(I)的形状为圆锥台形、方形、多边形的柱形或鼓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其特征是在所述外壳(11)的侧壁上设有把手(2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部出水的具有长效保温结构的真空恒温控制电热水壶,在外壳与内胆之间设有密闭空腔,所述密闭空腔被抽真空;电热器的发热体包括煮水发热器、保温电加热板发热器,发热体与内胆紧密接触,储热体环绕在发热体的周围,储热体通过若干条连接件与发热体连接、形成散射状连接结构,在部分连接件中设有热传导连接点,通过所述热传导连接点与内胆紧密连接,使储热体与内胆两者形成点状连接结构。在所述壶体的中上部设有与内胆的内腔连通的出水口,在出水口处设有长壶嘴。本实用新型的储热体存储的热能只能通过热传导连接点向内胆加热,因此,储热体对内胆及其的开水加热是缓慢和持久的,具有长效保温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2775849SQ2012204596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余鸿, 李炀, 付海明 申请人:余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