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10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人们用餐的基本餐具,而餐饮业者为了清洗餐具的麻烦,大多提供一次性筷子供客人使用,十分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目前已有不少人会随身携带筷子供用餐时使用,但筷子的长度一般较长,携带起来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筷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环境保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筷子,包括一第一杆体、一第二杆体和一封盖,第一杆体内部为空心的容置空间,第一杆体的一端为封闭部,另一端为开口部,第二杆体设于第一杆体的容置空间内,封盖与第一杆体的开口部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杆体的一端为夹持部,另一端为固定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比夹持部更靠近第一杆体的封闭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杆体的直径从封闭部向开口部逐渐变小,第二杆体的直径从固定部向夹持部逐渐变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部的端部直径大于开口部的直径。本发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有利于环境保护。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携式筷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筷子,包括一第一杆体1、一第二杆体2和一封盖3,第一杆体I内部为空心的容置空间11,第一杆体I的一端为封闭部12,另一端为开口部13,第一杆体I的直径从封闭部12向开口部13逐渐变小,第二杆体2设于第一杆体I的容置空间11内,该第二杆体2的一端为夹持部21,另一端为固定部22,固定部22比夹持部21更靠近第一杆体I的封闭部12,第二杆体2的直径从固定部22向夹持部21逐渐变小,固定部22的端部直径大于开口部13的直径,封盖3与第一杆体I的开口部13连接。使用时,可将第二杆体2从第一杆体I内部拉出来,开口部13卡住固定部22,使用完之后,可将第二杆体2收于第一杆体I的内部,将封盖3盖于第一杆体I的开口处13,由此携带方便,能够保护环境。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杆体、一第二杆体和一封盖,所述第一杆体内部为空心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为封闭部,另一端为开口部,所述第二杆体设于所述第一杆体的容置空间内,所述封盖与所述第一杆体的开口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筷子,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为夹持部,另一端为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筷子,所述固定部比所述夹持部更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封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筷子,所述第一杆体的直径从所述封闭部向所述开口部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杆体的直径从所述固定部向所述夹持部逐渐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筷子,所述固定部的端部直径大于所述开口部的直 径。
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筷子,包括一第一杆体、一第二杆体和一封盖,第一杆体内部为空心的容置空间,第一杆体的一端为封闭部,另一端为开口部,第二杆体设于第一杆体的容置空间内,封盖与第一杆体的开口部连接,该便携式筷子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有利于环境保护。
文档编号A47G21/10GK103222779SQ2013101159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日
发明者顾香 申请人:顾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