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25310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插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插座,属于电器领域,包括外壳、插脚,外壳上设有用于外部插脚插接用的插孔,所述的插脚设在外壳内并延伸出外壳外表面,所述的外壳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的插脚与电路板固定,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将交流强电转换成直流弱电的整流变压组件,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用于增强wifi信号的信号放大器,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开闭信号放大器的控制开关。其优点在于能将插座本身作为一个wifi热点来使用,设计合理,便携性高,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
一种便携式插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插座,属于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插座是家用电器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可以把一个固定插孔扩展成多个插孔,现在市面上使用频率较多的还是多排式的插座,这类插座都属于有线插座,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小型的便携式插座,这类插座体积小,单手就能握住整个插座,属于无线插座,即插头内置在插座中,非常适合用在一些卧室的床头附近,但是现有的插座其功能都仅仅局限在取电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扩展其他功能,尤其是对于小型插座来说,因为其便携性,有很多功能都尚未被开发,比如当插座插接在卧式床头附近时,可以把书房或者客厅中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并提供给在卧式中使用智能终端的用户,在现在智能终端使用这么频繁的时代,其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插座,能将插座本身作为一个wifi热点来使用,设计合理,便携性高,使用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便携式插座,包括外壳、插脚,外壳上设有用于外部插脚插接用的插孔,所述的插脚设在外壳内并延伸出外壳外表面,所述的外壳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的插脚与电路板相连,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将交流强电转换成直流弱电的整流变压组件,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用于增强wifi信号的信号放大器,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开闭所述的信号放大器的控制开关。
[0006]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是一种小型的便携式插座,体积小,本实用新型中的插脚设在外壳内,部分延伸出外壳外表面,即插脚是和外壳是一个整体,用户单手能实现整个插座的插拔,而本实用新型中在插座内安装了用于增强wifi信号的信号放大器,例如当插座插在卧室中时,可以接收到来自书房、客厅里的路由器发出的wifi信号,并将信号功率放大后提供给正在使用智能终端的用户,而且因为本实用新型是一个插座,用户还可以用来对智能终端进行充电,非常适合插接在床头处,为智能终端全方位考虑,市场使用前景非常广阔,在不需要Wifi信号时,利用设置在外壳上设置的控制开关可以关闭信号放大器,减少Wifi信号对人体的辐射,操作非常方便,此控制开关只是单一控制信号放大器,对插孔的取电并不影响,也就是说在关闭信号放大器后,智能终端在本插座上充电并不受影响。同时,在结构上,信号放大器属于小功率电子元件,一般用直流弱电就可以,而插脚是直接从220V取电,属于交流强电,所以需要整流变压组件将插脚上获取的交流强电转换到直流弱电。
[0007]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与顶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导电插套设在底座与顶盖之间,插脚、底座组成通用模块,所述的插孔设于顶盖上,所述的顶盖与所述的导电插套为可变模块。对于同系列的插座产品,其不同之处只是顶盖上的插孔布局、形状有所区别,还有就是导电插套是跟随插孔变化而变化的,而插脚、底座都是通用的,在组装时,只需要更换顶盖、导电插套就能实现同系列产品的切换,在前期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时,省去了对通用模块的组件的设计和开模,减少了大量的制造成本。
[0008]优选的,所述的整流变压组件包括变压器本体和整流组件,所述变压器本体设在靠近信号放大器的位置,所述的插脚固定在电路板的中心,所述的信号放大器、变压器本体、整流组件周向分布在电路板的外圈。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布局比较合理,而且因为变压器本体内部有绕组线圈,具备一定的抗干扰效果,将其放置在靠近信号放大器的位置,能有效起到抗干扰的效果,使得信号更稳定。
[0009]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包括主壳体,所述的主壳体顶面设有下凹的内腔,插脚的顶端延伸出内腔的底壁,导电插套设在内腔中,导电插套与顶盖之间设有防触电模块,所述的防触电模块、导电插套、顶盖一起组成插座的可变模块总成。防触电模块能增加插座的安全性,在主壳体顶面设置内腔,并将防触电模块设置在内腔中非常合理。
[0010]优选的,所述的防触电模块包括内框,内框内设有防触电的可移动的保护门,保护门的顶面设有导向斜面,保护门的左右两侧底面与内框的底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内框的底壁的左右两侧设有凸起的底部限位块,保护门上的导向斜面单侧受力时底部限位块限制保护门滑动。该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手指或者其他导电物体单侧插入插孔中,因为单侧插入时,保护门不会被推开,而正常使用时,插入外部插脚时,都是两侧同时插入,此时受力均匀,保护门会被顺利推开。
[0011]优选的,所述的顶盖的底面与保护门的左右两侧顶面之间也留有活动间隙,顶盖的左右两侧底面设有往下凸起的顶部限位块,保护门上的导向斜面单侧受力时顶部限位块限制保护门滑动。该设计是加强了顶盖对保护门的限位作用,保护门在单侧受力时不仅受力侧会下摆,而且受力侧的另一侧还会上摆,而顶盖上的顶部限位块刚好可以用于限位上摆那一侧,双重保护,安全性尤其突出。
[0012]优选的,所述的保护门的顶面和底面均为中间高、左右两侧低的斜面,即保护门中间的厚度大于左右两侧的厚度。保护门的左右两侧顶面与顶盖之间、保护门的左右两侧底面和内框的底壁之间都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活动间隙。
[0013]优选的,所述的外壳的侧壁外设有装饰片,装饰片绕外壳的侧壁周向而设,装饰片首端和末端之间留有缺口,用户单手握住整个插座时通过触摸该缺口来感知插脚的位置和方向。设置装饰片的优点在于对插座的外观效果提升较为明显,装饰片的颜色可以做成与外壳颜色不一样来提升层次感,首端和尾端不封口自然形成一个缺口,该缺口可让用户自然触摸到。
[0014]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的插脚延伸出外壳的底面,所述的插脚为三相插脚,连接地线的金属脚靠近外壳的后侧壁,所述的缺口设于外壳的前侧壁与左侧壁的连接处。缺口设置在外壳的前侧壁和左侧壁的连接处,该位置刚好为大拇指的位置,用户单手握住插座时,大拇指可以触摸到缺口,然后自然定位出接地线的金属脚的方位,以便准确插入别的插座内,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
[0015]优选的,所述的插孔为两孔插口和三孔插口的组合型插孔,三孔插口的接地插口设在两孔插口的两个插口中间。将插孔设置成两孔插口与三孔插口的组合型插口,并将三孔插口的接地插口设在两孔插口的两个插口中间,则很好地利用了外壳的顶面空间,让本实用新型达到一个虽然体积小,但是插孔并不少的效果。
[0016]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的外部后侧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的底部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座去掉顶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座中主壳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实用新型插座的顶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实用新型插座中内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插座中保护门与内框、顶盖之间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8]参照图1?9,本插座是个小型的插座,整体体积小,用户可以单手握住,主要包括外壳,夕卜壳连接有插脚I,本实施例中外壳为立方体结构,插脚I是内置在外壳内,所述的插脚I设在外壳内并延伸出外壳外表面,而不是像传统插座一样插脚I与外壳之间是有电源线连接,本实施例所述的插脚I为三相插脚,外壳上设有用于外部插脚插接用的插孔81,本实施例中插孔81设在外壳的顶面,插孔81为两孔插口和三孔插口的组合型插孔,三孔插口的接地插口设在两孔插口的两个插口中间,很好地利用了外壳的顶面空间,插座的外表面上设有供识别用的下凹的识别槽401,用户单手握住整个插座时通过触摸所述的识别槽401来感知插脚I的位置和方向,本实施例中插座的体积要适当,其长宽高尺寸不能太大,否则用户通过识别槽401感知的插脚I的方位会有一定困难,所以最好是限定在单手能握住整个插座的尺寸内,用户在单手握住插座的时候,可以通过触摸该识别槽401,来感知插座的插脚I大概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能实现不看插脚1,就能盲插的效果,而且随着使用次数越频繁,用户对插脚I的位置感知度越精确,特别是对于三相插脚,用户只要触摸到识别槽401,就能感知到三相插脚中接地线的金属脚的方位。
[0029]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外壳内设有电路板3,电路板3与所述的插脚I连接,实现了供电作用,所述的电路板3上设有用于增强wifi信号的信号放大器31,信号放大器31其作用就是将接收的wifi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功率放大后的wifi信号重新发出,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开闭信号放大器31的控制开关32,由于信号放大器31这种都是小功率电子元件,一般用直流弱电供电就可以,而电路板3是直接从插脚I取电,而插脚I是直接从220V取电,属于交流强电,所以在真正使用时,电路板3上需加装将交流强电转换成直流弱电的整流变压组件,所述的整流变压组件包括变压器本体33和整流组件,整流组件包括了多个电容及稳压绕组线圈,整流变压组件包括了两部分工作原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和高压变成低压。
[0030]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插座体积较小,所以需要对内部结构中的电子元件进行优化布局,具体参照图4中所示,所述的插脚I固定在电路板3的中心,插脚I的底端往下延伸,因为插脚I的上方需要安装导电插套5,导电插套5需要与外部插脚连接,所以本实施例中的插脚I上方需要预留出空间,即电路板3的中心为中空区域,所述的信号放大器31、变压器本体33、整流组件周向分布在电路板3的外圈,这样的布局紧凑、合理,所述变压器本体33设在靠近信号放大器3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的信号放大器31为控制芯片,竖直焊接在电路板3上,变压器本体33内部本身就具备绕组线圈,绕组线圈具备一定的抗干扰作用,所以将变压器本体33其放置在靠近信号放大器31的位置,能有效起到抗干扰的效果,使得信号更稳定。另夕卜,优选的,所述的外壳上设有USB接口 42,USB接口 42与电路板3相连。为插座增加扩展接口,当插孔81上插满插头时,可以用USB接口 42为智能终端供电,USB接口 42为弱电输出,而本实施例中本身就有变压整流组件,所以设计USB接口 42非常合理。设计时,优选将USB接口42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不会与外壳顶面的线发生缠绕,而且最好是将所述的控制开关32和USB接口 42位于外壳的同一侧壁上,因为USB接口 42和控制开关32在外壳成型工艺时都需要在外壳上设置孔,在注塑成型时,这类孔都需要在模具上用侧抽芯的方式来实现,将两个孔同时设置在一个侧壁上时,只需要在模具上增加一个侧抽芯就可以,减小了产品的制造难度。
[0031]本实施例在结构上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即将插座分成通用模块和可变模块,组装不同产品时只需要切换可变模块,减轻了同系列产品的制造成本,具体结构为:所述的外壳包括底座和顶盖8,底座与顶盖8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插脚I固定在底座内,插脚I与底座组成通用模块,所述的插孔81设于顶盖8上,所述的顶盖8与所述的导电插套5为可变模块,同系列的插座产品,其不同之处只是顶盖8上的插孔81布局、形状有所区别,还有就是导电插套5是跟随插孔81变化而变化的,而插脚1、底座都是通用的,在组装时,只需要更换顶盖8、导电插套5就能实现同系列产品的切换,在前期产品设计和模具设计时,省去了对通用模块的组件的设计和开模,减少了大量的制造成本。所述的导电插套5设在底座与顶盖8之间,插脚I的底端延伸出底座底部,插脚I的顶端与导电插套5可拆卸连接。结构层次明朗,组装时从下往上层层安装,切换时只需要切换最上层的导电插套5和顶盖8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包括主壳体4和与主壳体4可拆连接的底盖2,上文所述的电路板3则好安装在主壳体4与底盖2之间,电路板3与主壳体4、底盖2、插脚I一起组成通用模块,同系列的插座产品,主壳体
4、底盖2、插脚1、电路板3都是通用的,不用更换。
[0032]进一步的,主壳体4的细节结构:所述的主壳体4顶面设有下凹的内腔43,插脚I的顶端延伸出内腔43的底壁,导电插套5安置在内腔43中并与延伸出的插脚I顶端连接,导电插套5上设有底部夹片,夹片与插脚I的顶端可拆卸连接。该设计解决的技术问题:因为导电插套5是与外部插脚相连的,所以主壳体4顶部需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给外部插脚插接。所以在主壳体4顶面设计内腔43的设计非常合理。优选的,所述的内腔43的底壁上设有用于定位插脚I的定位孔4301,插脚I的顶端穿过并延伸出定位孔4301,插脚I是焊接在电路板3上,插脚I的顶端与主壳体4定位后,实现了电路板3和主壳体4之间的定位,即实现了主壳体4与插脚1、电路板3之间的定位效果,组装更为方便。
[0033]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还在插座中增加了防触电模块,该防触电模块设置在上述主壳体4的内腔43中,如图4所示,具体结构为:内腔43中设置有内框6,内框6内设有防触电的可移动的保护门7,内框的底壁上设有供外部插脚穿过用的孔,本插座未插接外部插脚时,保护门7覆盖在导电插套5上方,保护门7与内框6之间有滑动机构,保护门7的顶面设有导向斜面701,当外部插脚插入插孔81时,导向斜面701会被挤压,挤压时产生一个水平分力,从而推动保护门7滑动,导向斜面701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优选为30°,该倾斜角度下用户推开保护门7比较省力。本实施例中,因为插孔81为两孔插口和三孔插口的组合型插孔,所以相应的保护门7包括前保护门71和后保护门72,前保护门71用于保护三孔插口,后保护门72用于保护两孔插口,前保护门71和后保护门72中间设有复位弹簧73,后保护门72中间设有长槽孔7201,初始状态下,前保护门71和后保护门72均与内框6的侧壁相抵,后保护门72中间的长槽孔7201刚好对应三孔插口的接地插口,当插入两脚插脚时,后保护门72往前移动,当插入三相插脚时,前保护门71往后移动,本实施例中防触电模块的亮点在于保护门7的左右两侦U底面与内框6的底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该活动间隙可以通过将保护门7的顶面和底面设计成中间高、左右两侧低的斜面来实现。这样设计后,保护门7的左右两侧顶面与顶盖8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活动间隙,保护门7的左右两侧底面和内框6的底壁之间自然形成了一定的活动间隙。内框6的底壁在前保护门71和后保护门72中间设有凸起的底部限位块61,当保护门7的左右两侧,只有一侧受力时,由于活动间隙的存在,该受力侧会倾斜下摆,下摆时,该侦褓护门7的底面高度低于底部限位块61的高度,使得保护门7无法越过底部限位块61进行滑动,只有在保护门7左右两侧同时受力均匀时,保护门7才不会发生左右摆动,此时由于活动间隙的存在,保护门7会顺利越过底部限位块61进行滑动,该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儿童误将手指或者其他导电物体单侧插入插孔81中,因为单侧插入时,保护门7不会被推开,而正常使用时,插入外部插脚时,都是两侧同时插入,此时受力均匀,保护门7会被顺利推开。
[0034]作为防触电模块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顶盖8的底面与保护门7的左右两侧顶面之间也留有活动间隙,顶盖8的左右两侧底面设有往下凸起的顶部限位块82,顶部限位块82同样设置在两个保护门中间,保护门7上的导向斜面701单侧受力时顶部限位块82限制保护门7滑动。该设计是加强了顶盖8对保护门7的限位作用,保护门7在单侧受力时不仅受力侧会下摆,而且受力侧的另一侧还会上摆,而顶盖8上的顶部限位块82刚好可以用于限位上摆那一侧,双重保护,安全性尤其突出。
[0035]防触电模块中滑动机构优选为:所述的内框6的底壁中间设有下凹的滑槽62,保护门7的底面设有凸筋702,保护门7通过凸筋702限位滑动在滑槽62内,所述的凸筋702的纵向截面为圆弧形截面,滑槽62的形状与凸筋相匹配,滑槽62上还设有中空长槽,中空长槽刚好可以作为三孔插口中接地插口与导电插套5之间的通道,圆弧形截面的凸筋702配合滑槽62更适合左右摆动,摆动更灵敏,意味着防触电效果更加突出。
[0036]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从本方案的构思中想到,根据插孔81的布局不同想到防触电模块的其他实施例,例如所述的插孔81为两组两孔插口组成,每组两孔插口对应设有一块保护门7,两个保护门7相向滑动,两个保护门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3,底部限位块61设于两块保护门7中间;当插孔81为单一的两孔插口或者三孔插口,则内框6中只有一块保护门7,保护门7与内框6的侧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73,所述的底部限位块61设在保护门7朝复位弹簧73的一侧。另外,对于保护门7顶面和底面的设计,其结构并不局限于斜面,也可以是弧面,或者设计成“凸”字形,只要保证保护门左右两侧的厚度略小于中间的厚度即可,其余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均相同,不做过多阐述。
[0037]在本实施例中,防触电模块是随着顶盖8上插孔81变化而变化的,内框6、保护门7、复位弹簧73都是组装后放置主壳体4的内腔43中的,所以说防触电模块也属于可变模块,防触电模块与顶盖8、导电插套5—起组成可变模块总成。本实施例中顶盖8、底盖2与主壳体4都是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尤其是顶盖8与主壳体4连接时,主壳体4在顶面的外圈以及内腔43的外圈都设置了卡扣槽,以确保顶盖8与主壳体4紧密贴合,尤其是顶盖8中心与主壳体4上内腔43位置紧密贴合,因为该部位的紧密程度关系到顶盖8的顶部限位块82与内框6中保护门7的活动间隙大小。
[0038]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容易想到,当插座不采用模块化设计时,内框6与主壳体4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0039]为了进一步增加插座的外观效果,所述的外壳的侧壁外设有装饰片41,装饰片41与外壳为两个独立成型的组装件,装饰片41的颜色可以做成与外壳颜色不一样来提升层次感,本实施例中装饰片41绕外壳的侧壁周向而设,其中装饰片41首端和末端之间留有缺口,该缺口形成所述的识别槽401。设置装饰片41的优点在于对插座的外观效果提升较为明显,外观的整体效果好,首端和尾端不封口自然形成一个缺口,该缺口刚好作为识别槽401,首端和尾端的边角进行圆角处理,使得触摸时不显得那么突兀。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三相插脚中连接地线的金属脚靠近外壳的后侧壁,所述的缺口设于外壳的前侧壁与左侧壁的连接处。外壳的前侧壁和左侧壁的连接处,该位置刚好为大拇指的位置,用户单手握住插座时,大拇指刚好可以触摸到缺口,然后自然定位出接地线的金属脚的方位,以便准确插入别的插座内,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
[004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实施例的构思,也容易想到当不采用装饰片41时,其识别槽401可以直接设置在外壳表面,识别槽401可设在外壳其中一侧壁上或者两个侧壁的交接处,当然其优选方案还是和上述实施例一样设置在大拇指容易触摸到的位置,而且所述的识别槽40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与大拇指按压面相匹配的椭圆形或者圆形,设计成与大拇指按压面相匹配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也利于用户插接时使力,如果是为盲人设计,还可以在识别槽401处设计一些盲文来供识别。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插座,包括外壳、插脚,外壳上设有用于外部插脚插接用的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脚设在外壳内并延伸出外壳外表面,所述的外壳包括底座和顶盖,底座内设有电路板,所述的插脚与电路板固定,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将交流强电转换成直流弱电的整流变压组件,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用于增强Wifi信号的信号放大器,所述的外壳上设有开闭信号放大器的控制开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与顶盖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导电插套设在底座与顶盖之间,插脚、电路板与底座组成通用模块,所述的插孔设于顶盖上,所述的顶盖与所述的导电插套为可变模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变压组件包括变压器本体和整流组件,所述变压器本体设在靠近信号放大器的位置,所述的插脚固定在电路板的中心,所述的信号放大器、变压器本体、整流组件周向分布在电路板的外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包括主壳体,所述的主壳体顶面设有下凹的内腔,插脚的顶端延伸出内腔的底壁,导电插套设在内腔中,导电插套与顶盖之间设有防触电模块,所述的防触电模块、导电插套、顶盖一起组成插座的可变模块总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触电模块包括内框,内框内设有防触电的可移动的保护门,保护门的顶面设有导向斜面,保护门的左右两侧底面与内框的底壁之间留有活动间隙,内框的底壁的左右两侧设有凸起的底部限位块,保护门上的导向斜面单侧受力时底部限位块限制保护门滑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的底面与保护门的左右两侧顶面之间也留有活动间隙,顶盖的底面左右两侧设有往下凸起的顶部限位块,保护门上的导向斜面单侧受力时顶部限位块限制保护门滑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门的顶面和底面均为中间高、左右两侧低的斜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的侧壁外设有装饰片,装饰片绕外壳的侧壁周向而设,装饰片首端和末端之间留有缺口,用户单手握住整个插座时通过触摸该缺口来感知插脚的位置和方向。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的插脚延伸出外壳的底面,所述的插脚为三相插脚,连接地线的插脚靠近外壳的后侧壁,所述的缺口设于外壳的前侧壁与左侧壁的连接处。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孔为两孔插口和三孔插口的组合型插孔,三孔插口的接地插口设在两孔插口的两个插口中间。
【文档编号】H01R13/66GK205509149SQ201520882273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发明人】张军健, 叶海东, 梁建卫, 邵丹锋, 池永生
【申请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