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电饭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电饭机,由贮米仓、量米筒、蒸汽板、电饭锅从上至下顺序连接而成,采用在电饭锅中的内锅进行洗米,在洗米之后,无需进行复杂的消毒处理,也不用对电饭锅的内锅进行麻烦的喷洗,而且减小了洗米装置占据机体的大部份空间,健康安全、方便可靠,更接近实用需要。
【专利说明】—种全自动电饭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一种全自动电饭机。
【背景技术】
[0002]由本人申请并获专利号为ZL200910114414.6全自动消毒电饭机的发明专利,在洗米之后,需要对洗米装置进行复杂的消毒处理,而且洗米装置占据了机体的大部份空间,洗米装置在进行清洗之后,洗米装置还是有极少量米粉残留,无法清洗干净,虽然经过高温消毒,但经过一段时间不使用时,洗米装置还是会回潮受湿,在潮湿和不太通透空气的环境中,残留在洗米装置中的米粉,极易感染细菌滋生,并使洗米装置中残留米粉变质腐化产生异味,而且很难对洗米装置进行拆装擦洗,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而设计一种全自动电饭机,采用在电饭锅中的内锅进行洗米,在洗米之后,无需进行复杂的消毒处理,也不用对电饭锅的内锅进行麻烦的喷洗,而且减小了洗米装置占据机体的大部份空间,健康安全、方便可靠,更接近实用需要。
[000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全自动电饭机,包括贮米仓、量米筒、蒸汽板、电饭锅从上至下顺序连接而成,机体的正前面内装有操作显示器和控制电路板。所述贮米仓内部装有缺米检测器,贮米仓的下端与量米筒的上端连接,量米筒上端设有进米闸,量米筒下端设有放米闸,放米闸内装有放米闸芯,放米闸芯的下端装有密封胶套,放米闸芯的上部内装有闸芯弹簧,放米闸芯的中心上端与装有牵拉钢丝的放米闸牵引器联接,
[0005]所述量米筒装在蒸汽板上,蒸汽板下端装有喷水孔罩,喷水孔罩的上端设有喷水阀,喷水阀通过导管与进水阀连接,蒸汽板的中心悬装有洗米管,洗米管的下部设有洗米叶片,洗米管底端装有排水孔罩,
[0006]所述蒸汽板内装有洗米密封圈,洗米密封圈上装有金属轴板,金属轴板由螺丝固定在蒸汽板上,金属轴板上装有洗米齿轮套,洗米齿轮套由洗米电机通过变速齿组传动,洗米齿轮套上的洗米管装有离合齿轮,离合齿轮由螺丝固定在洗米管上,
[0007]所述洗米管的顶端装有排水连接器,排水连接器一端通过螺母套、金属环片和连接密封圈与洗米管的顶端连接,排水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排水连接管连接,排水连接管由升降夹板安装在升降夹板内,升降夹板上装有四条支架杆,四条支架杆的下端装在蒸汽板上,四条支架杆的上端装有支架板,支架板由螺母固定在四条支架杆上,升降夹板内还有螺旋柱,螺旋柱下部的齿轮由排水升降电机通过排水变速齿轮传动,
[0008]所述排水连接管的后端与排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排水泵的出水口装有排水升降管,排水升降管下部的蒸汽板下端悬装有排水容器,排水容器上端的蒸汽板内装有排水密封圈,排水密封圈上装有排水轴板,排水轴板由螺丝固定在蒸汽板上,排水容器的上端内悬装排水检测触头,排水容器的左侧内设有排水通气口,排水通气口通过导管与排水管连接,排水容器下端装有排水阀,排水阀连接排水管,
[0009]所述蒸汽板下端装有蒸汽孔罩,蒸汽孔罩上端通过导管与排水管连接,蒸汽板下方悬装有高水位触头,蒸汽板下端还装有配水孔罩,配水孔罩上端设有放水阀,放水阀与配水容器的下端口连接,配水容器的上部内设有配水通气口,配水通气口通过导管与排水管连接,配水容器上悬装有螺丝形配水触针,配水容器上还装有配水阀,配水阀通过导管与进水阀连接,
[0010]所述蒸汽板下方装有电饭锅,电饭锅与蒸汽板之间装有密封环,电饭锅两侧装有手柄,电饭锅下端装有升降盘,电饭锅与升降盘之间装有供电连接器,升降盘后端的侧面设有锯形齿轮,升降电机通过升降变速齿轮驱动升降盘的锯形齿轮进行升降盘的升降。
[0011]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0012]1、洗米过程在电饭锅中的内锅进行,减少了洗米装置复杂的消毒和喷洗过程。
[0013]2、使用电饭锅中的内锅进行洗米,减少了洗米装置占据机体的空间。
[0014]3、电饭锅降下拿出后,即可对电饭锅上部零件进行拆洗。
[0015]4、长期不使用时,可降下拿开电饭锅,使电饭锅的内锅和上部零件通风透气。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电饭机的侧面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电饭机的正面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19]对照图1和图2,本发明所述全自动电饭机,由贮米仓2、量米筒12、蒸汽板16、电饭锅59从上至下顺序连接而成。
[0020]所述全自动电饭机的具体零部件有机体1、贮米仓2、排水连接管3、排水连接器4、缺米检测器5、放米闸牵引器6、金属环片7、连接密封圈8、进米闸9、闸芯弹簧10、螺母套
11、量米筒12、密封胶套13、放米闸芯14、喷水阀15、蒸汽板16、放米闸17,喷水孔罩18、离合齿轮19、洗米齿轮套20、金属轴板21、洗米密封圈22、盖23、支架板24、螺旋柱25、支架杆26、升降夹板27、洗米管28、高水位触头29、排水泵30、排水轴板31、排水密封圈32、排水检测触头33、排水通气口 34、排水升降管35、洗米叶片36、排水孔罩37、排水容器38、排水阀39、升降盘40、升降变速齿轮41、供电连接器42、排水管43、升降电机44、排水升降电机45、排水变速齿轮46、密封圈47、蒸汽孔罩48、手柄49、配水触针50、进水阀51、配水阀52、配水通气口 53、配水容器54、放水阀55、洗米电机56、变速齿轮组57、配水孔罩58、电饭锅59。
[0021]所述全自动电饭机的零部件具体连接方式如下:
[0022]所述机体I上装有盖23,机体I上部设有贮米仓2,贮米仓2内部装有缺米检测器5,贮米仓2的下端与量米筒12的上端连接,量米筒12上部设有进米闸9,量米筒12下端设有放米闸17,放米闸17内装有放米闸芯14,放米闸芯14的下端装有密封胶套13,放米闸芯14的上部内装有闸芯弹簧10,放米闸芯14的中心上端与装有牵拉钢丝的放米闸牵引器6联接。
[0023]所述量米筒12装在蒸汽板16上,蒸汽板16下端装有喷水孔罩18,喷水孔罩18的上端设有喷水阀15,喷水阀15通过导管与进水阀51连接,蒸汽板16的中心悬装有洗米管28,洗米管28的下部设有洗米叶片36,洗米管28底端装有排水孔罩37。
[0024]所述洗米管28上部的蒸汽板16内装有洗米密封圈22,洗米密封圈22上装有金属轴板21,金属轴板21由螺丝固定在蒸汽板16上,金属轴板21上装有洗米齿轮套20,洗米齿轮套20由洗米电机56通过变速齿组57传动,洗米齿轮套20上面的洗米管28上装有离合齿轮19,离合齿轮19由螺丝固定在洗米管28上。
[0025]所述洗米管28的顶端装有排水连接器4,排水连接器4 一端通过螺母套11、金属环片7和连接密封圈8与洗米管28的顶端连接,排水连接器4的另一端与排水连接管3连接,排水连接管3由升降夹板27安装在升降夹板27内,升降夹板27上装有四条支架杆26,支架杆26的下端装在蒸汽板16上,支架杆26的上端装有支架板24,支架板24由螺母固定在四条支架杆26上,升降夹板27内还有螺旋柱25,螺旋柱25下部的齿轮由排水升降电机45通过排水变速齿轮46传动。
[0026]所述排水连接管3的后端与排水泵30的进水口连接,排水泵30的出水口装有排水升降管35,排水升降管35下部的蒸汽板16下端悬装有排水容器38,排水容器38上端的蒸汽板16内装有排水密封圈32,排水密封圈32上装有排水轴板31,排水轴板31由螺丝固定在蒸汽板16上,排水容器38的上端内悬装排水检测触头33,排水容器38的左侧内设有排水通气口 34,排水通气口 34通过导管与排水管43连接,排水容器38下端装有排水阀39,排水阀39连接排水管43。
[0027]所述蒸汽板16下端装有蒸汽孔罩48,蒸汽孔罩48上端通过导管与排水管43连接,蒸汽板16下方悬装有高水位触头29,蒸汽板16下端装有配水孔罩58,配水孔罩58上端设有放水阀55,放水阀55与配水容器54的下端口连接,配水容器54的上部内设有配水通气口 53,配水通气口 53通过导管与排水管43连接,配水容器54上悬装有螺丝形配水触针50,配水容器54上装有配水阀52,配水阀52通过导管与进水阀51连接。
[0028]所述蒸汽板16下方装有电饭锅59,电饭锅59与蒸汽板16之间装有密封环47,电饭锅59两侧装有手柄49,电饭锅59下端装有升降盘40,电饭锅59与升降盘40之间装有供电连接器42,升降盘40后端的侧面设有锯形齿轮,升降电机44通过升降变速齿轮41驱动升降盘40的锯形齿轮进行升降盘40的升降,机体I的正前面内装有操作显示器和控制电路板。
[0029]所述全自动电饭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
[0030]1、量米过程原理:
[0031]打开排水升降电机45,经排水变速齿轮46转动螺旋柱25,降下升降夹板27,同时降下洗米管28,并使离合齿轮19与洗米齿轮套20配合,打开进米闸9,大米从贮米仓2进入量米筒12,待大米进满量米筒12后,关闭进米闸9,然后打开放米闸17,待大米从量米筒12完全落入到电饭锅59的内锅后,再关闭放米闸17,就完成了一筒米的量米的过程。
[0032]2、洗米过程原理:
[0033]打开进水阀51和喷水阀15,水从喷水孔罩18喷入电饭锅59,并喷湿大米表面,当水加到高水位触头29并经检测电路检测,关闭进水阀51和喷水阀15,打开洗米电机56,经变速齿轮组57带动洗米齿轮套20和离合齿轮19转动洗米管28进行洗米。经I分钟洗米后,打开排水泵30将电饭锅59的洗米水抽入排水容器38中,当抽到排水检测触头33时,此时的水量是最高配水量与高水位触头29之间,经排水检测触头33的电路检测,关闭排水泵30,打开排水阀39将排水容器38的洗米水排出,经过大约I分钟排水容器38的洗米水即排完,关闭排水阀39,打开进水阀51和喷水阀15,重复上述洗米过程2次后,打开排水泵30和排水阀39,将电饭锅59内锅的洗米水排完,启动排水升降电机45将洗米管28升起。
[0034]3、配水过程原理:
[0035]打开进水阀51和配水阀52,把加水加到配水容器54中,经配水触针50的电路检测,当水加到配水触针50时,关闭进水阀51和配水阀52,停止加水,然后打开放水阀55,使配水容器54中的水流入电饭锅59中,待配水容器54中的水完全流入电饭锅59中,关闭放水阀55,就完成一筒米的标准水量的配水,放多少筒米就重复配水过程多少轮回。
[0036]4、煮饭的过程控制原理:
[0037]通过供电连接器42给电饭锅59供电进行煮饭,煮饭的控制过程由电饭锅59内部电路进行控制。
[0038]5、煮粥的过程控制原理:
[0039]电饭锅59煮粥时,电饭锅59内产生形成的水蒸汽电阻值较大,高水位触头29与电饭锅59的内锅之间的电阻值较大,当煮粥起粥泡时,由于粥泡的电阻值较小,高水位触头29与电饭锅59的内锅之间的电阻值大幅度降低,经粥泡检测电路检测获得检测信号,电饭锅59自动断电保温。
[0040]6、电路控制过程原理:
[0041]控制电路主要由控制电路板和微电脑时控开关组成,控制电路板由程序控制、定时、逻辑、检测、驱动、显示电路组成。微电脑时控开关共有10组存储开关,每组存储开关定时输出一个开关信号,使程序控制电路启动逐步执行工作。
[0042]控制电路的过程控制包括:等待装锅一电饭锅上升一参数设置一量米一洗米一排水一配水一煮饭或煮粥,共有8个步骤。由十进制计数器进行逐步控制,计数器的程序信号、定时信号和检测信号经过逻辑电路获得驱动信号,驱动相应的电器进行对应的程序工作,每完成一步程序工作,计数器将自动翻转到下一步,执行下一步的工作,直到完成煮饭或煮粥的全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电饭机,包括贮米仓、量米筒、蒸汽板、电饭锅从上至下顺序连接而成,机体的正前面内装有操作显示器和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贮米仓内部装有缺米检测器,贮米仓的下端与量米筒的上端连接,量米筒上部设有进米闸,量米筒下端设有放米闸,放米闸内装有放米闸芯,放米闸芯的下端装有密封胶套,放米闸芯的上部内装有闸芯弹簧,放米闸芯的中心上端与装有牵拉钢丝的放米闸牵引器联接, 所述量米筒装在蒸汽板上,蒸汽板下端装有喷水孔罩,喷水孔罩的上端设有喷水阀,喷水阀通过导管与进水阀连接,蒸汽板的中心悬装有洗米管,洗米管的下部设有洗米叶片,洗米管底端装有排水孔罩, 所述蒸汽板内装有洗米密封圈,洗米密封圈上装有金属轴板,金属轴板由螺丝固定在蒸汽板上,金属轴板上装有洗米齿轮套,洗米齿轮套由洗米电机通过变速齿组传动,洗米齿轮套上面的洗米管上装有离合齿轮,离合齿轮由螺丝固定在洗米管上, 所述洗米管的顶端装有排水连接器,排水连接器一端通过螺母套、金属环片和连接密封圈与洗米管的顶端连接,排水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排水连接管连接,排水连接管由升降夹板安装在升降夹板内,升降夹板上装有四条支架杆,支架杆的下端装在蒸汽板上,支架杆的上端装有支架板,支架板由螺母固定在四条支架杆上,升降夹板内还有螺旋柱,螺旋柱下部的齿轮由排水升降电机通过排水变速齿轮传动, 所述排水连接管的后端与排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排水泵的出水口装有排水升降管,排水升降管下部的蒸汽板下端悬装有排水容器,排水容器上端的蒸汽板内装有排水密封圈,排水密封圈上装有排水轴板,排水轴板由螺丝固定在蒸汽板上,排水容器的上端内悬装排水检测触头,排水容器的左侧内设有排水通气口,排水通气口通过导管与排水管连接,排水容器下端装有排水阀,排水阀连接排水管, 所述蒸汽板下端装有蒸汽孔罩,蒸汽孔罩上端通过导管与排水管连接,蒸汽板下方悬装有高水位触头,蒸汽板下端还装有配水孔罩,配水孔罩上端设有放水阀,放水阀与配水容器的下端口连接,配水容器的上部内设有配水通气口,配水通气口通过导管与排水管连接,配水容器上悬装有螺丝形配水触针,配水容器上还装有配水阀,配水阀通过导管与进水阀连接, 所述蒸汽板下方装有电饭锅,电饭锅与蒸汽板之间装有密封环,电饭锅两侧装有手柄,电饭锅下端装有升降盘,电饭锅与升降盘之间装有供电连接器,升降盘后端的侧面设有锯形齿轮,升降电机通过升降变速齿轮驱动升降盘的锯形齿轮进行升降盘的升降。
【文档编号】A47J36/00GK103445667SQ201310441451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陆强 申请人: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