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复方漱口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43408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复方漱口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漱口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漱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黄腐酸5%-10%、苦楝皮3%-7%、荔枝核3%-7%,其余为辅料;与现有的漱口液相比,本发明漱口液能有效抑制牙菌斑生长,实验证实其效果良好,且抑制牙菌斑生长的同时,不会对口腔内的常驻菌产生强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口腔内细菌的生态平衡;本发明有效降低药物性漱口液的副作用,苦楝皮、荔枝核、黄腐酸是漱口液的主要药效成分,对幽门螺杆菌有良好的专一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降低药物性漱口液的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中药复方漱口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口腔保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复方漱口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0002]牙菌斑是诱发口腔疾病的主要因素,致病菌一般集聚在牙菌斑中,只有抑制菌斑的生长才能有效预防牙周病、龋病、炎症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0003]牙菌斑中的致病菌不少,但选用抑菌剂时还应考虑口腔中的常驻菌,常驻菌是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的重要菌落,若长期受抑制,容易降低口腔各组织对损伤的自愈能力。因此,最好不要选用大剂量的广谱抗菌剂,而应选用较专一的抑菌剂。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见金早蓉等,幽门螺杆菌与口腔疾病研究新进展,中国热带医学),选用幽门螺杆菌的专一抑制剂或许能有效预防多种口腔疾病的发生。
[0004]目前,抑制菌斑生长的主要方法是刷牙,刷牙能机械性地破坏菌斑表面生物膜的完整性,减少菌斑中的细菌数量,有利于抑菌剂的渗透,但刷牙的洁牙效果并没有预料中的好,因而催生了市面上的各种牙膏和牙刷,均号称有很好的洁牙效果。但有研究发现,牙膏的种类虽然不同,但去除牙菌斑的效果是相似的(见黄少宏,不同牙膏刷牙去除牙菌斑效果试验报告,中国自然医学杂志)。因此,寻找有效去除牙菌斑的方法时,重点不应落在牙膏的选择上。
[0005]漱口是辅助性的洁牙措施,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以配合牙膏的使用,进一步增强洁牙效果。其原理是:通过刷牙机械性地破坏菌斑表面生物膜的完整性,同时减少菌斑中的细菌数量。漱口液中的抑菌剂透过已破坏的菌斑表面生物膜,直接发挥杀菌作用,从而提高抑制菌斑形成和杀灭菌斑细菌的效果。
[0006]香油精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两种漱口水成分之一,具有很好的抑制菌斑和炎症的作用(见王艳,一种香精油漱口水抑制菌斑和牙龈炎症作用的研究,口腔医学)。但此类广谱抑菌剂最好不要大量使用,容易对口腔内的常驻菌也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最好配合其它抑菌专一性更好的成分使用。苦楝皮苦寒,归肝脾胃经。有杀虫疗癣的功效,推断有抗菌的作用;荔枝核辛微苦,温,归肝胃经;能行气散结,散寒止痛,是不错的中药材,由其辛的特性,推断其具有抗菌活性。而且根据中医的“辛开苦降”法,以苦楝皮配伍荔枝核,辛味的荔枝核属阳,苦味的苦楝皮属阴。辛苦药味的组合,有利于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保证气机在人体内按照中医医理正常的循环。最后配伍香油精制备成抑菌性漱口液。
[0007]同时,黄腐酸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炎作用,但目前尚未发现黄腐酸对口腔细菌,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但有研究表明,茶多酚类物质对幽门螺杆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见肖波,茶多酚与维生素C混合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茶叶科学)。而黄腐酸也具有类似于茶多酚的多羟基结构,因此,黄腐酸除对流感菌、肺炎菌等有抑制作用外,对幽门螺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0008]以黄腐酸、香油精、苦楝皮、荔枝核作为漱口液的主要抑菌成分,配合牙膏使用,此类漱口液尚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中药复方漱口液,提高抑制菌斑形成和杀灭菌斑细菌的效果,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本漱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黄腐酸5%-10%、苦楝皮3%-7%、荔枝核3%-7%,其余为辅料,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
[0010]其中漱口液的辅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香油精0.1%-1%、芳香剂0.1%-0.5%、甜味剂0.2%-1%、防腐剂0.2%,去离子水80%-85%,辅料的重量百分比均以原料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的香油精为百里香酚、桉叶油素、水杨酸甲酯、薄荷脑的一种或者几种按任意比混合后的混合物;
所述芳香剂为薄荷精油、朽1檬精油、荷叶精油中的一种;
所述甜味剂为甜叶菊素、木糖醇、山梨糖醇、阿力甜中一种或者几种按任意比混合后的混合物;
所述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1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漱口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将原料药苦楝皮、荔枝核用水洗净,自然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
(2)将粉碎后的苦楝皮、荔枝核原料粉末与黄腐酸混合并粉碎,过120-180目筛;
(3)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水量为配方中水量的1/2,煎煮20-30min分钟后趁热过滤,滤渣加入另一半水再煎煮15-2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补水至配方中初始水量;
(4)在滤液中加入芳香剂,置于50-60°C水浴中加热并搅拌0.5-1小时;
(5)将甜味剂、香油精、防腐剂以配方中的比例混合均匀,并研磨成粉状,将粉状混合物加入到上述药液中,置于50-60°C水浴中加热并搅拌0.5-1小时,冷却后,过滤杀菌,分装,即得到中药复方漱口液。
[0012]本发明中所述黄腐酸参照专利申请200810233669.X“褐煤氧化降解生产腐植酸及其盐的方法”中方法制得的黄腐酸(用无污染的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并经过纯化,制得黄腐酸),市购的精制黄腐酸经重金属检测不超标后,也可以使用;其余组成物均为市售。
[0013]所述漱口液的使用步骤如下:
(1)每日两次,早晚洗漱时使用,先刷牙后漱口;
(2)刷牙前清水漱口,后取适量牙膏,刷牙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3)刷牙后,取10~15ml漱口液,含漱3分钟;
(4)含漱后30分钟内不进食、不漱口。
[0014]本发明与现有的漱口液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使用时联合刷牙,先通过刷牙破坏菌斑表面生物膜的完整性,再通过漱口液中的抑菌剂透过已破坏的菌斑表面生物膜,直接发挥杀菌作用,有效弥补了牙膏和漱口液单用时清除菌斑效果不明显的缺陷;
(2)本发明所选原料药有良好的针对性;黄腐酸有广谱抑菌效果,副作用较少;
(3 )本发明首次将中药的“辛开苦降法”运用到洁牙产品中;
(4)本发明首次提出黄腐酸具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并运用到产品上,为日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5)本发明有效降低药物性漱口液的副作用,苦楝皮和荔枝核是漱口液的主要药效成分,对幽门螺杆菌有良好的专一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口腔微生态平衡,降低药物性漱口液的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0016]实施例1:本中药复方漱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黄腐酸5%、苦楝皮7%、荔枝核7%、香油精百里香酚0.1%、芳香剂薄荷精油0.1%、甜味剂甜叶菊素0.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2%、去离子水80.4%。
[0017]本实施例漱口水制备方法如下:
(1)将0.7 kg苦楝皮、0.7 kg荔枝核用水快速洗净,自然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
(2)将粉碎后的苦楝皮、荔枝核原料粉末与0.5 kg黄腐酸混合并粉碎,过120目筛;
(3)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加入到4.02kg去离子水中,煎煮20min分钟后趁热过滤,滤渣加入4.02kg再煎煮2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补水初始水量8.04kg ;
(4)向药液中加入0.01kg薄荷精油,置50°C水浴中加热并搅拌I小时;
(5)将0.02kg甜叶菊素、0.01kg百里香酹和0.02k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固体添加剂混合均匀,并在研钵中磨成粉状,将粉状添加剂加入到上述药液中,置50°C水浴中加热并搅拌I小时,冷却后,经滤菌器过滤杀菌后以500ml每瓶分装,即得到中药复方漱口液。
[0018]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牙膏的药效试验如下:
1、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所制牙膏的抑菌能力,选用的菌种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幽门螺旋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沙门氏菌、甲型链球菌,具体方法如下:将37°c培养24h的菌种与生理盐水混匀,混合液菌含量达到105cfu/ml ;取0.1ml菌液均匀涂布在牛肉膏蛋白固体培养基上,分别取5ul经过稀释的不同浓度的漱口水药液、无菌水浸湿直径为6mm的无菌滤纸片,将滤纸片黏在涂菌培养基上,置37°C培养24h,观察抑菌圈直径,初步判断样品的抑菌能力表示抑菌圈小于1mm,样品没有抑菌能力,漱口液的浓度分别稀释为40mg/ml、60mg/ml、80mg/ml、100mg/ml、120mg/ml,实验结果见表 I ;
表1:漱口水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复方漱口液,其特征在于漱口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黄腐酸5%-10%、苦楝皮3%-7%、荔枝核3%-7%,其余为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漱口液,其特征在于:漱口液的辅料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香油精0.1%-1%、芳香剂0.1%-0.5%、甜味剂0.2%-1%、防腐剂0.2%,去离子水80%-85%,辅料的重量百分比均以原料的总重量为基准; 所述的香油精为百里香酚、桉叶油素、水杨酸甲酯、薄荷脑的一种或者几种按任意比混合后的混合物; 所述芳香剂为薄荷精油、朽1檬精油、荷叶精油中的一种; 所述甜味剂为甜叶菊素、木糖醇、山梨糖醇、阿力甜中一种或者几种按任意比混合后的混合物; 所述防腐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漱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药苦楝皮、荔枝核用水洗净,自然干燥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100目筛; (2)将粉碎后的苦楝皮、荔枝核原料粉末与黄腐酸混合并粉碎,过120-180目筛; (3)将粉碎后的混合物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水量为配方中水量的1/2,煎煮20-30min分钟后趁热过滤,滤渣加入另一半水再煎煮15-20min,过滤,合并两次滤液,补水至配方中初始水量; (4)在滤液中加入芳香剂,置于50-60°C水浴中加热并搅拌0.5-1小时; (5)将甜味剂、香油精、防腐剂以配方中的比例混合均匀,并研磨成粉状,将粉状混合物加入到上述药液中,置于50-60°C水浴中加热并搅拌0.5-1小时,冷却后,过滤杀菌,分装,即得到中药复方漱口液。
【文档编号】A61Q11/00GK103536497SQ201310522334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李宝才, 黄财顺, 戴伟锋, 角仕云, 张惠芬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