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88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屏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屏风结构,属于家具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屏风结构展开时不能够弯折,无法形成夹角的问题。本屏风结构,包括分别竖直固连在地面上的壳体和两个边柱,壳体呈长条状,在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两根竖直设置的转动轴,所述两根转动轴上均卷收有屏幕,该屏幕的外边沿上均固连有一支撑杆,所述两根支撑杆分别可拆卸连接在两根边柱上。本屏风结构展开时屏幕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夹角,且该夹角能够自由调整,适用性强。
【专利说明】一种屏风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屏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屏风作为一种挡风用的家具,历史悠久,广泛应用在住宅、办公场所、休闲场所等地方。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屏风已然成为一种灵活的空间元素、装饰元素和设计元素,具有实用和艺术欣赏两方面的功能,屏风不局限于某些固定功能、形式和摆放位置,能通过自身形状、色彩、质地、图案等特质融于丰富多元的现代空间环境。屏风应用在不同的场合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应用于办公室,能够利用视觉的不同程度阻隔,可合理地、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科学组合各个独立工作位,屏风使得单位空间的利用率有效提高,而且还能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000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20175675.7)公开了一种屏风,包括布幕、可收卷布幕的收纳部、撑杆和用于固定撑杆的立柱,撑杆与立柱连接,布幕的左端与收纳部连接,其右端与撑杆连接。但是该屏风只能够形成一个平面的屏风,对于空间要求较高,遇到转角需要该屏风进行弯折时,上述的屏风则无法实用,或者需要多个进行组合。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屏风结构,该屏风结构展开时布幕之间能够形成一定的夹角,且该夹角能够自由调整,适用性强。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屏风结构,包括分别竖直固连在地面上的壳体和两个边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条状,在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两根竖直设置的转动轴,所述两根转动轴上均卷收有布幕,所述布幕的内边沿卷收在所述的转动轴上,所述布幕的外边沿上均固连有一支撑杆,所述两根支撑杆分别可拆卸连接在两根边柱上。
[0006]本技术方案中,壳体竖直固定在地面上,通过支撑杆能够将两个布幕拉出并拉向需要的角度位置,只需要通过固定边柱的相对位置,将支撑杆固定在边柱上后就能够实现两个布幕之间具有预订的夹角,从而适用于特定的场合,适用性强;而壳体内还会设有卷收装置,当支撑杆离开边柱时,该卷收装置能够产生拉力将布幕收回,而卷收装置的该种功能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带、卷尺等领域,是一种已知且成熟的技术,本文就不再进行描述。
[0007]在上述的屏风结构中,所述壳体呈矩形条状,在壳体的两相对侧面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的贯穿槽,上述的两个布幕边沿分别从两贯穿槽中穿出并固连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固连有一手柄,所述手柄呈环形。两个贯穿槽开设在相对的侧面上,即两个布幕均向前拉出展开时,形成一个平面,环形的手柄方便持握。
[0008]在上述的屏风结构中,所述边柱的高度低于手柄下端的高度,所述手柄的下端具有一竖直向下的插接柱,所述边柱的上端端面开设有一插接槽,所述插接柱插接在插接槽内。通过插接来实现支撑杆在边柱上的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9]在上述的屏风结构中,所述边柱呈矩形柱状,在边柱的一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凹槽。当该屏风结构不需要使用时,布幕缩回壳体,支撑杆贴合在壳体外侧,边柱靠近壳体并使条形凹槽内壁贴合支撑杆,尽量减少储存空间。
[0010]在上述的屏风结构中,所述壳体具有上盖板和底板,上述转动轴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上盖板和底板上。底板通过焊接固定在壳体底端,上盖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方便转动轴和布幕的安装。
[0011]在上述的屏风结构中,所述边柱的下端也固连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边柱和壳体通过螺栓穿射连接孔固定在地面上,安装方便,连接强度高。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屏风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0013]1、由于一个壳体内设有两个布幕,通过支撑杆能够将两个布幕拉出并拉向需要的角度位置并固定在边柱上,因此能够实现两个布幕之间具有预订的夹角,从而适用于特定的场合,适用性强。
[0014]2、由于支撑杆通过插接方式固定在边柱上,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15]3、由于边柱的侧面上开设有一条形凹槽,因此当该屏风不需要使用时,支撑杆能够尽量抵靠到条形凹槽内,尽量减少储存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屏风结构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屏风结构收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壳体;11、转动轴;12、贯穿槽;13、上盖板;2、边柱;21、插接槽;22、条形凹槽;3、布幕;4、支撑杆;5、手柄;51、插接柱;6、底板;6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屏风结构,包括壳体I和两个边柱2,壳体I呈矩形条状,两者分别竖直固连在地面上,在壳体I内转动连接有两根转动轴11,转动轴11沿壳体I长度方向竖直设置,两根转动轴11上均卷收有布幕3,布幕3的外边沿上均固连有一支撑杆4,两根支撑杆4分别可拆卸连接在两根边柱2上。通过支撑杆4能够将两个布幕3拉出并拉向需要的角度位置,只需要通过固定边柱2的相对位置,将支撑杆4固定在边柱2上后就能够实现两个布幕3之间具有预订的夹角,从而适用于特定的场合,适用性强.而壳体I内还会设有卷收装置,当支撑杆4离开边柱2时,该卷收装置能够产生拉力将布幕3收回,而卷收装置的该种功能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带、卷尺等领域,是一种已知且成熟的技术。
[0021]具体来说,在壳体I的两相对侧面上开设有一条形的贯穿槽12,贯穿槽12沿壳体I长度方向开设,两个布幕3边沿分别从两贯穿槽12中穿出并固连在支撑杆4上,支撑杆4的直径大于贯穿槽12的宽度。支撑杆4上固连有一手柄5,该手柄5呈环形,方便持握。边柱2的高度低于手柄5下端的高度,手柄5的下端具有一竖直向下的插接柱51,边柱2的上端端面开设有一插接槽21,插接柱51插接在插接槽21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边柱2呈矩形柱状,在边柱2的一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凹槽22,当该屏风结构不需要使用时,布幕3缩回壳体1,支撑杆4贴合在壳体I外侧,边柱2靠近壳体I并使条形凹槽22内壁贴合支撑杆4,尽量减少储存空间。壳体I具有上盖板13和底板6,边柱2下端也固连有底板6,底板6通过焊接固定在壳体I和边柱2底端,底板6上开设有连接孔61,边柱2和壳体I通过螺栓穿射连接孔61固定在地面上,安装方便。上盖板13通过螺栓固定壳体I上端,方便转动轴11和布幕3的安装,转动轴1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上盖板13和底板6上。
[002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3]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壳体1、转动轴11、贯穿槽12、上盖板13、边柱2、插接槽21、条形凹槽22、布幕3、支撑杆4、手柄5、插接柱51、底板6、连接孔6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屏风结构,包括分别竖直固连在地面上的壳体(I)和两个边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呈长条状,在壳体(I)内转动连接有两根竖直设置的转动轴(11),所述两根转动轴(11)上均卷收有布幕(3 ),所述布幕(3 )的内边沿卷收在所述的转动轴(11)上,所述布幕(3)的外边沿上均固连有一支撑杆(4),所述两根支撑杆(4)分别可拆卸连接在两根边柱(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呈矩形条状,在壳体(I)的两相对侧面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的贯穿槽(12 ),上述的两个布幕(3 )边沿分别从两贯穿槽(12)中穿出并固连在支撑杆(4)上,所述支撑杆(4)上固连有一手柄(5),所述手柄(5)呈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2)的高度低于手柄(5)下端的高度,所述手柄(5)的下端具有一竖直向下的插接柱(51),所述边柱(2)的上端端面开设有一插接孔(21),所述插接柱(51)插接在插接孔(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2)呈矩形柱状,在边柱(2)的一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一条形凹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具有上盖板(13)和底板(6 ),上述转动轴(1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上盖板(13 )和底板(6 )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柱(2)的下端也固连有底板(6),所述底板(6)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61)。
【文档编号】A47G5/02GK203378840SQ201320387283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9日
【发明者】单才华, 周健 申请人:浙江正特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