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矫正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91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颈椎矫正枕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椎矫正枕头,包括位于两端的侧卧枕、位于中部上侧的头枕和位于中部下侧的颈枕,所述颈枕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卧枕的高度而高于所述头枕的高度,所述颈枕的下侧凸出于所述侧卧枕的下侧。枕头内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为药物,所述药物为用于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药物、用于治疗头疼头晕的药物、用于治疗颈肩疼痛的药物、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和/或用于治疗胳膊麻木的药物。该颈椎矫正枕头不但既适合仰卧也适合侧卧,而且,可在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同时,避免出现使颈七椎和胸一椎椎体拉力加大而加重椎体突出变形。本颈椎矫正枕头还可以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治疗头疼头晕、治疗颈肩疼痛、治疗失眠和/或治疗胳膊麻木。
【专利说明】一种颈椎矫正枕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枕头,尤其涉及一种颈椎矫正枕头。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由于长期用电脑工作、玩手机、学习姿势不正、枕头不适等原因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生理侧弯,引起脑供血不足、头疼失眠、颈椎、肩膀和胳膊不适等症状的人群很多。
[0003]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枕头呈长方体,顶面基本为等高的平面。这样的低枕头只适合仰卧而不适合侧卧,这样的低枕头只适合侧卧而不适合仰卧。长期使用这样的枕头很容易得颈椎病。
[0004]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2011年09月21日公开了公布号为CN102188128A的“仰卧侧卧皆达头部位平衡和颈椎放松的枕头”。该枕头的中部设置或缝下作仰卧用的一凹口或凹位枕面,凹口不过大而利用其周边部份弧下面共作支撑,凹口左、右两旁的较高位枕面(尺寸足够)作左、右的侧卧用;枕头宽处两侧的上、下枕面(边)之间各设立一面相应于枕高、枕长、枕长处两头弧形角的布面,布面的边缘与上、下枕面的边缘相对合缝结。这样的枕头虽能自如翻身的到位于枕头的低位面仰卧或较高位面侧卧而不致用枕高低不适、角度过大。但是,这样的枕头,由于侧卧枕高,在肩膀的影响下,只对颈椎上部(如颈七椎、颈六椎)起撑托作用,对颈椎下部(如颈七椎、胸一椎)无撑托作用。因此,这样的枕头会出现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同时,使颈七椎和胸一椎椎体拉力加大,容易加重椎体突出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颈椎矫正枕头,该颈椎矫正枕头不但既适合仰卧也适合侧卧,而且,可在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同时,避免出现使颈七椎和胸一椎椎体拉力加大而加重椎体突出变形。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颈椎矫正枕头,包括位于两端的侧卧枕、位于中部上侧的头枕和位于中部下侧的颈枕,所述颈枕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卧枕的高度而高于所述头枕的高度,所述颈枕的下侧凸出于所述侧卧枕的下侧。
[0007]所述枕头包括顶片和底片;所述顶片和底片的形状相应,均呈横置的矩形;所述矩形下侧的中部向下侧凸出;所述顶片和底片的边缘连接;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形成位于上侧的“U”字形头枕腔;所述“U”字形头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U”字形头枕;所述顶片和底片位于“U”字形头枕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形成凸出于下侧的上凹下凸形颈枕腔和位于两端的侧卧枕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上凹下凸形颈枕;所述侧卧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侧卧枕。
[0008]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两端边缘分别通过端片连接;所述端片呈长条形,所述端片的高度与使用者的肩部宽度相适应,所述端片的两端呈弧形状。[0009]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和底片之间直接缝合连接;所述顶片和底片位于“U”字形头枕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和底片之间通过隔片缝合连接;所述隔片的高度与颈椎拱起的高度相适应;所述颈椎拱起的高度为人体平卧于床上时,颈椎与床面之间的最大间隙。
[0010]所述枕头的两端对应所述侧卧枕腔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上侧对应所述“U”字形头枕腔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下侧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凸形下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凹形上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
[0011 ] 所述封口部件为拉锁或尼龙搭扣。
[0012]本实用新型的颈椎矫正枕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颈枕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卧枕的高度而高于所述头枕的高度,所述颈枕的下侧凸出于所述侧卧枕的下侧的技术手段,所以,该颈椎矫正枕头不但既适合仰卧也适合侧卧,而且,可在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同时,避免出现使颈七椎和胸一椎椎体拉力加大而加重椎体突出变形。
[0014]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形成位于上侧的“U”字形头枕腔;所述“U”字形头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U”字形头枕的技术手段,所以,使用者在仰卧时,头枕对头部的作用面积较大,头部受力更加均匀,增加了人体仰卧的舒适感。又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位于“U”字形头枕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形成凸出于下侧的上凹下凸形颈枕腔和位于两端的侧卧枕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上凹下凸形颈枕;所述侧卧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侧卧枕的技术手段,所以,上凹下凸形颈枕更与人体颈项后部相适应,更有于利撑托起颈七椎和胸一椎,可在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同时,更有利于避免出现使颈七椎和胸一椎椎体拉力加大而加重椎体突出变形。本 申请人:根据多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和脊柱的生理结构,充分掌握了颈椎病的位置,特制本颈枕的外形为弧形上凹下凸形颈枕。本品根据颈椎的生理结构,利用头部的重量进行自然牵引矫正。使用过程中,弧形上凹下凸部分在仰卧睡姿时,托起颈椎、颈椎和胸椎的相接点,头部枕进凹陷部分,颈椎和身体放松后,头部的重量就起到牵引的作用。颈椎和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状态,使已外突的椎间盘组织逐渐复位,自然调整椎间隙,舒缓椎体周围组织和受压迫的椎动脉,改善脑供血不足和椎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使受压迫的神经根肿大与充血,硬膜囊受压等多种症状得以改善。中间弧形凹凸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矫正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低头时间太长,或不正确姿势引起的颈椎椎间盘突出,生理曲度变直。两端为侧卧部分,枕头的高度根据使用者的肩部宽度选择,枕头的高度和肩宽相持平,使颈椎和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避免像普通枕头侧卧时,颈椎处于侧弯状态,使一侧椎动脉和周围组织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两侧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颈椎侧弯。
[0015]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两端边缘分别通过端片连接;所述端片呈长条形,所述端片的高度与使用者的肩部宽度相适应,所述端片的两端呈弧形状的技术手段,所以,更容易将侧卧枕填充平整,增加侧卧的舒适感。
[0016]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和底片之间直接缝合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制作更加方便。又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位于“U”字形头枕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和底片之间通过隔片缝合连接;所述隔片的高度与颈椎拱起的高度相适应的技术手段,所以,更容易将颈枕填充平整,增加仰卧的舒适感。
[0017]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枕头的两端对应所述侧卧枕腔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上侧对应所述“U”字形头枕腔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下侧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凸形下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凹形上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更容易地调节枕头各部分的高度,可适合于多人使用,同时,还可方便拆洗。
[0018]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封口部件为拉锁或尼龙搭扣的技术手段,所以,价格便宜,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颈椎矫正枕头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颈椎矫正枕头的主视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颈椎矫正枕头的左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颈椎矫正枕头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颈椎矫正枕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矫正枕头,包括位于两端的侧卧枕1、位于中部上侧的头枕2和位于中部下侧的颈枕3。所述颈枕3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卧枕I的高度而高于所述头枕2的高度。作为一种优选,侧卧枕I的高度约为8-15厘米。所述颈枕3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卧枕I的高度约为2-3厘米。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侧卧枕I的高度约为12厘米,所述颈枕3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卧枕I的高度为2.5厘米。所述颈枕3的下侧凸出于所述侧卧枕I的下侧。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颈枕3的下侧凸出于所述侧卧枕I的下侧2-5cm,所述颈枕3上下之间的宽度为15-20cm。所述颈枕3左右之间的长度为25_29cm。
[0025]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颈枕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卧枕的高度而高于所述头枕的高度,所述颈枕的下侧凸出于所述侧卧枕的下侧的技术手段,所以,该颈椎矫正枕头不但既适合仰卧也适合侧卧,而且,可在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同时,避免出现使颈七椎和胸一椎椎体拉力加大而加重椎体突出变形。
[0026]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改进,如图1至4所示,所述枕头包括顶片4和底片5 ;所述顶片4和底片5的形状相应,均呈横置的矩形;所述矩形下侧的中部向下侧凸出;所述顶片4和底片5的边缘连接;所述顶片4和底片5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形成位于上侧的“U”字形头枕腔;所述“U”字形头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9形成“U”字形头枕I ;所述顶片4和底片5位于“U”字形头枕2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形成凸出于下侧的上凹下凸形颈枕腔和位于两端的侧卧枕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上凹下凸形颈枕3 ;所述侧卧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侧卧枕I。
[0027]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形成位于上侧的“U”字形头枕腔;所述“U”字形头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U”字形头枕的技术手段,所以,使用者在仰卧时,头枕对头部的作用面积较大,头部受力更加均匀,增加了人体仰卧的舒适感。又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位于“U”字形头枕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形成凸出于下侧的上凹下凸形颈枕腔和位于两端的侧卧枕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上凹下凸形颈枕;所述侧卧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侧卧枕的技术手段,所以,上凹下凸形颈枕更与人体颈项后部相适应,更有于利撑托起颈七椎和胸一椎,可在纠正颈椎生理曲度的同时,更有利于避免出现使颈七椎和胸一椎椎体拉力加大而加重椎体突出变形。本 申请人:根据多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经验和脊柱的生理结构,充分掌握了颈椎病灶的位置,特制本颈枕的外形为弧形上凹下凸形颈枕。本品根据颈椎的生理结构,利用头部的重量进行自然牵引矫正。使用过程中,弧形上凹下凸部分在仰卧睡姿时,托起颈椎、颈椎和胸椎的相接点,头部枕进凹陷部分,颈椎和身体放松后,头部的重量就起到牵引的作用。颈椎和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状态,使已外突的椎间盘组织逐渐复位,自然调整椎间隙,舒缓椎体周围组织和受压迫的椎动脉,改善脑供血不足和椎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使受压迫的神经根肿大与充血,硬膜囊受压等多种症状得以改善。中间弧形凹凸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矫正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低头时间太长,或不正确姿势引起的颈椎椎间盘突出,生理曲度变直。两端为侧卧部分,枕头的高度根据使用者的肩部宽度选择,枕头的高度和肩宽相基本持平,使颈椎和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避免像普通枕头侧卧时,颈椎处于侧弯状态,使一侧椎动脉和周围组织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循环。两侧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颈椎侧弯。
[0028]作为本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至4所示,所述顶片I和底片的两端边缘分别通过端片6连接;所述端片6呈长条形,所述端片6的高度与使用者的肩部宽度相适应,所述端片6的两端呈弧形状。
[0029]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两端边缘分别通过端片连接;所述端片呈长条形,所述端片的高度与使用者的肩部宽度相适应,所述端片的两端呈弧形状的技术手段,所以,更容易将侧卧枕填充平整,增加侧卧的舒适感。
[0030]作为本实施方式再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至4所示,所述顶片4和底片5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4和底片5之间直接缝合连接;所述顶片4和底片5位于“U”字形头枕2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4和底片5之间通过隔片7缝合连接;所述隔片7的高度与颈椎拱起的高度相适应;所述颈椎拱起的高度为人体平卧于床上时,颈椎与床面之间的最大间隙。
[0031]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和底片之间直接缝合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制作更加方便。又由于采用了所述顶片和底片位于“U”字形头枕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和底片之间通过隔片缝合连接;所述隔片的高度与颈椎拱起的高度相适应的技术手段,所以,更容易将颈枕填充平整,增加仰卧的舒适感。
[0032]作为本实施方式还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至4所示,所述枕头的两端对应所述侧卧枕腔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8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上侧对应所述“U”字形头枕腔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8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下侧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凸形下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8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凹形上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8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8密封连接。
[0033]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枕头的两端对应所述侧卧枕腔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上侧对应所述“U”字形头枕腔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下侧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凸形下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凹形上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可更容易地调节枕头各部分的高度,可适合于多人使用,同时,还可方便拆洗。
[0034]作为本实施方式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封口部件8为拉锁或尼龙搭扣。
[0035]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封口部件为拉锁或尼龙搭扣的技术手段,所以,价格便宜,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0036]作为本实施方式再更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至4所示,所述填充物9为药物,所述药物为用于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药物、用于治疗头疼头晕的药物、用于治疗颈肩疼痛的药物、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和/或用于治疗胳膊麻木的药物;
[0037]用于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药物包括:透骨草、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防风、荆芥、威灵仙、细辛;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发表散寒,再加制乳香,制没药,调血活血,化瘀止痛。
[0038]用于治疗头疼头晕的药物包括:川弯、桂枝、丹参、莪术、桑叶、天麻、防风、荆芥、葛根、乳香;功效:舒筋活血,通经活络,祛风,化瘀止痛。
[0039]用于治疗颈肩疼痛的药物包括:麻黄、伸筋草、延胡索、丹参、川芎、桂枝、苍术、威灵仙、郁金;功效:发表散寒,通经止痛,活血行气,加制乳香,制没药,调经活血,化瘀止痛。
[0040]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包括:石菖蒲、银杏叶、姜黄、麦仁、丹参、党参、玄参、朱砂、川芎、甘草;功效:安神,益智,健脾,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加炒枣仁,夜交藤,宁心,生津,敛汗。
[0041]用于治疗胳膊麻木的药物包括:桂枝、麻黄、防风、羌活、丹参、透骨草、伸筋草、红花、五灵脂。功效:发表散寒,通经止痛,活血化瘀,再加桑枝,姜黄,利气节,破血行气,止麻。
[0042]上述的每一种药物均可通过对其中的组分进行凉干,切碎,混合制作而成。
[0043]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填充物为药物,所述药物为用于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药物、用于治疗头疼头晕的药物、用于治疗颈肩疼痛的药物、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和/或用于治疗胳膊麻木的药物;所以,本颈椎矫正枕头还可以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治疗头疼头晕、治疗颈肩疼痛、治疗失眠和/或治疗胳膊麻木(结合所用药物,效果更佳)。
[0044]用于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药物中各组分的三组不同含量按重量份数比如表一所示。[0045]表一:
【权利要求】
1.一种颈椎矫正枕头,包括位于两端的侧卧枕、位于中部上侧的头枕和位于中部下侧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的高度低于所述侧卧枕的高度而高于所述头枕的高度,所述颈枕的下侧凸出于所述侧卧枕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矫正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包括顶片和底片;所述顶片和底片的形状相应,均呈横置的矩形;所述矩形下侧的中部向下侧凸出;所述顶片和底片的边缘连接;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形成位于上侧的“U”字形头枕腔;所述“U”字形头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U”字形头枕;所述顶片和底片位于“U”字形头枕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形成凸出于下侧的上凹下凸形颈枕腔和位于两端的侧卧枕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上凹下凸形颈枕;所述侧卧枕腔中填充有填充物形成侧卧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矫正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两端边缘分别通过端片连接;所述端片呈长条形,所述端片的高度与使用者的肩部宽度相适应,所述端片的两端呈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矫正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片和底片的中部通过沿着开口朝向枕头上侧的“U”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和底片之间直接缝合连接;所述顶片和底片位于“U”字形头枕下部两侧与矩形下侧凸出的中部两侧通过“八”字形路线连接为顶片和底片之间通过隔片缝合连接;所述隔片的高度与颈椎拱起的高度相适应;所述颈椎拱起的高度为人体平卧于床上时,颈椎与床面之间的最大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矫正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的两端对应所述侧卧枕腔分别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上侧对应所述“U”字形头枕腔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所述枕头的下侧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凸形下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凹形上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枕头内部对应所述上凹下凸形颈枕腔的一端或两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封口部件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矫正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件为拉锁或尼龙搭扣。
【文档编号】A47G9/10GK203735902SQ201420059312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8日
【发明者】宋秉灿, 王自平 申请人:宋秉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