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29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水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壶,所述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的顶部具有壶口,所述壶体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壶盖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壶体上且位于所述壶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壶体,所述壶盖上设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可枢转地相连,其中所述转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有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壶盖打开所述壶体期间减小所述壶盖的打开速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壶,通过在固定支架和转动支架之间设置阻尼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缓壶盖的开启速度,以避免壶盖内壁的蒸汽冷凝水溅到水壶外部烫伤用户,且无需二次开盖结构,开盖角度一次到位,方便用户使用。
【专利说明】
水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壶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壶。

【背景技术】
[0002]相关技术中指出,电水壶的开盖方式主要包括手动开盖和自动开盖两种,其中手动开盖因操作不方便,大部分电水壶采用自动开盖的方式,但是,自动开盖的电水壶因壶盖开盖速度较快,会将凝结在壶盖内壁的高温冷凝水甩出,有可能烫伤人,因此,为了避免壶盖开启时冷凝水甩出的问题,设计者将开盖的角度减小,或者设计二次开盖方式,然而,这又造成了用户在清洗和接水时的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水壶,所述水壶的壶盖的打开速度较慢。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壶,包括:壶体,所述壶体的顶部具有壶口,所述壶体上设有固定支架;和壶盖,所述壶盖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壶体上且位于所述壶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壶体,所述壶盖上设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可枢转地相连,其中所述转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有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壶盖打开所述壶体期间减小所述壶盖的打开速度。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水壶,通过在固定支架和转动支架之间设置阻尼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减缓壶盖的开启速度,以避免壶盖内壁的蒸汽冷凝水溅到水壶外部烫伤用户。
[0006]具体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侧板和底板,所述两个侧板彼此间隔开设置,所述底板连接在所述两个侧板的底部之间,所述转动支架的远离所述壶盖的一端位于所述两个侦贩之间。
[0007]具体地,所述阻尼结构包括第一阻尼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阻尼结构包括:阻尼轴,所述阻尼轴设在所述转动支架的所述一端的一侧表面上;和阻尼板,所述阻尼板与所述阻尼轴相对应,所述阻尼板设在所述底板上,其中在所述壶盖打开所述壶体期间所述阻尼轴适于与所述阻尼板接触。
[0008]进一步地,所述阻尼轴从所述转动支架的所述一端的一侧表面向外凸出,所述阻尼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且所述阻尼板与所述侧板之间有间隔。
[0009]具体地,所述阻尼板的邻近所述阻尼轴的一侧的上部形成有适于引导所述转动支架转动的第一引导面。
[0010]具体地,沿着所述转动支架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引导面与对应的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阻尼结构为两个,且所述两个第一阻尼结构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支架的所述一端的两侧与对应的所述侧板之间。
[0012]具体地,所述阻尼结构包括第二阻尼结构,所述第二阻尼结构设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二阻尼结构的上表面适于与所述转动支架的所述一端接触。
[0013]具体地,所述第二阻尼结构的上表面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二引导面和容纳面,所述第二引导面适于引导所述转动支架转动至所述容纳面。
[0014]可选地,所述第二引导面形成为与所述壶盖的枢转中心同心或不同心的圆弧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水壶进一步包括:止挡块,所述止挡块设所述第二阻尼结构的邻近所述壶体中心的一侧。
[00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的立体图;
[0018]图2是图1中所示的水壶的左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所示的水壶的剖面图;
[0020]图4是图3中圈示的A部放大图;
[0021]图5是图1中所示的水壶的后视图;
[0022]图6是图2中所示的水壶的俯视图;
[0023]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的局部爆炸图;
[0024]图8是图7中圈示的B部放大图;
[0025]图9是图7中所示的水壶的装配图;
[0026]图10是图9中圈示的C部放大图;
[0027]图11是图9中所示的水壶的俯视剖面图;
[0028]图12是图11中圈示的D部放大图;
[0029]图13是图9中所示的壶盖的部分示意图;
[0030]图14是图13中圈示的E部放大图;
[0031]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的示意图;
[0032]图16是图9中所示的固定支架的剖面图;
[0033]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的壶盖位于关闭状态的局部剖面图;
[0034]图18是图17中圈示的F部放大图;
[0035]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的壶盖位于一个打开角度的局部剖面图;
[0036]图20是图19中圈示的G部放大图;
[0037]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的壶盖位于另一个打开角度的局部剖面图;
[0038]图22是图21中圈示的H部放大图;
[0039]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的壶盖位于再一个打开角度的局部剖面图。
[0040]附图标记:
[0041]100:水壶;101:盛水腔;
[0042]1:壶体;11:本体部;12:手柄部;13:壶口 ;
[0043]2:壶盖;21:上盖;22:下盖;
[0044]3:按钮;31:顶杆;311:枢转结构;
[0045]4:固定支架;41:侧板;411:配合孔;42:底板;43:螺纹紧固件;
[0046]5:转动支架;51:枢转轴;52:枢转孔;
[0047]61:扭簧;611:止抵部;612:驱动部;62:转轴;
[0048]7:第一阻尼结构;71:阻尼轴;72:阻尼板;721:第一引导面;
[0049]8:第二阻尼结构;81:第二引导面;82:容纳面;83: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1]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05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3]下面参考图1-图2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100。其中,水壶100可以为电水壶100。
[0054]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100,包括:壶体I和壶盖2。
[0055]具体地,壶盖2可枢转地设在壶体I上以打开和关闭壶体I。如图3所示,壶体I内形成有顶部敞开的盛水腔101,盛水腔101的顶部为壶口 13,壶盖2可枢转地设在壶体I的顶部且位于壶口 13处以打开或者关闭盛水腔101,当壶盖2关闭盛水腔101时,壶盖2可以水平地设在壶体I的顶部,以将盛水腔101的顶部密封,当壶盖2打开盛水腔101时,壶盖2可以大体竖直地设在壶体I顶部的后端,以使盛水腔101的顶部敞开。
[0056]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壶体I与壶盖2通过固定支架4和转动支架5的配合来实现枢转连接,其中,固定支架4设在壶体I上,转动支架5设在壶盖2上,转动支架5与固定支架4可枢转地相连,从而壶体I与壶盖2可以实现枢转连接。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壶体I包括本体部11和手柄部12,其中手柄部12可以连接在本体部11的外周壁上,固定支架4可以固定在本体部11与手柄部12顶部的连接处,转动支架5可以设在壶盖2的后端且与固定支架4上下正对,固定支架4与转动支架5构成枢转相连。
[0057]其中,转动支架5和固定支架4之间可以设有阻尼结构,阻尼结构可以设置在固定支架4和转动支架5其中的一个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固定支架4和转动支架5上,从而阻尼结构可以减缓固定支架4和转动支架5的相对枢转速度,从而在壶盖2打开壶体I的期间,阻尼结构可以减小壶盖2的打开速度,以避免壶盖2内壁(壶盖2位于关闭位置时的下壁面)的高温液体飞溅,避免用户被高温液体烫伤。
[005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100,通过在固定支架4和转动支架5之间设置阻尼结构,可以有效地减缓壶盖2的开启速度,从而可以避免壶盖2内壁的蒸汽冷凝水溅到水壶100外部烫伤用户。
[0059]具体地,如图3、图7、图13和图14所示,壶盖2可以包括形状和尺寸均大体相同的上盖21和下盖22,其中下盖22用于支撑上盖21且固定在上盖21的底部,上盖21用于装饰和保护下盖22且固定在下盖22的顶部,其中,转动支架5可以设在下盖22上,且从下盖22的外周壁沿着下盖22的径向向远离下盖22中心的方向延伸,转动支架5上设有枢转轴51,且枢转轴51上形成有沿垂直于转动支架5延伸方向贯穿的枢转孔52,且枢转轴51和枢转孔52邻近转动支架5的前端设置。例如在图1的示例中,转动支架5从下盖22的外周壁的后端向后延伸,枢转孔52沿左右方向贯穿转动支架5,且位于转动支架5的前端。
[0060]进一步地,固定支架4可以包括两个侧板41和底板42,两个侧板41彼此间隔开设置,底板42连接在两个侧板41的底部之间。参照图4和图8,固定支架4位于转动支架5的正下方,其中,固定支架4的底板42与转动支架5上下正对,且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43固定在壶体I上,两个侧板41可以分别从底板42的左右两端的竖直向上延伸,从而两个侧板41可以左右间隔开,且将转动支架5的远离壶盖2中心的一端(例如图1中所示的后端)夹在中间,也就是说,转动支架5的后端在底板42上的投影可以位于两个侧板41之间。
[0061]参照图8和图14,每个侧板41的后端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穿的配合孔411,两个侧板41上的两个配合孔411可以左右相对,从而在装配固定支架4和转动支架5时,可以将转动支架5配合在固定支架4的两个侧板41之间,且保证两个枢转孔52与两个配合孔411 一一对应,然后固定支架4与转动支架5之间设置扭簧61,且使得扭簧61的两个穿孔分别位于相对的枢转孔52与配合孔411之间,再将转轴62顺次穿过固定支架4 一侧的配合孔411,扭簧61的一端,转动支架5两侧的枢转孔52、扭簧61的另一端以及固定支架4另一侧的配合孔411,从而实现固定支架4的前端与固定支架4的前端构成可枢转地相连。
[0062]其中,参照图8-图10,扭簧61的止抵部611止抵在上盖21上,扭簧61的驱动部612绕设在转动支架5的后部的上端面上,从而转动支架5的后端在扭簧61的带动下具有朝向固定支架4的底板42方向的运动趋势,也就是说,转动支架5的后端具有向下枢转的趋势,以使得壶盖2具有竖直地设在壶体I顶部的打开趋势,这样,通过设置扭簧61,使得壶盖2整体具有朝向打开壶体I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0063]进一步地,参照图8和图18,壶体I的手柄部12的上部还设有顶杆31和按钮3,按钮3安装在顶杆31上,顶杆31设在固定支架4和转动支架5的后方,顶杆31的前部的下端通过枢转结构311与固定支架4构成可枢转地连接,顶杆31前部的上端向上顶起转动支架5的后端,从而避免转动支架5的后端向下运动,使得壶盖2整体可以位于关闭壶体I的位置,当按动按钮3时,可以联动顶杆31的后端向前运动、前端向后运动,此时,顶杆31的前端与转动支架5的后端分离脱开,不能再顶起转动支架5的后端,此时转动支架5的后端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例如在图23的示例中,转动支架5发生顺时针旋转,使得壶盖2打开壶体I。
[0064]具体地,参照图8和图15,阻尼结构包括第一阻尼结构7,其中第一阻尼结构7包括:阻尼轴71和阻尼板72,阻尼轴71设在转动支架5的一端(例如图8中所示的后端)的一侧(例如图8中所示的左侧或者右侧)表面上,阻尼板72与阻尼轴71相对应,阻尼板72设在底板42上,其中在壶盖2打开壶体I期间阻尼轴71适于与阻尼板72接触。由此,通过阻尼轴71的外壁面与阻尼板72的内壁面的摩擦,可以有效地减缓与阻尼轴71固定在一起的壶盖2的打开速度,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从壶盖2的内壁甩出高温水滴的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内”可以理解为朝向底板42中心的方向,其相反方向被定义为“外”,即远离底板42中心的方向。
[0065]具体地,阻尼轴71从转动支架5的一端的一侧表面向外凸出,阻尼板72的下端与底板42相连,且阻尼板72与相应的侧板41之间有间隔(间隔开)。例如在图8和图15的示例中,阻尼轴71可以由转动支架5的后端的左侧壁面向左延伸,此时,阻尼板72设在左侧的侧板41的内侧(即左侧板41的右侧)的前端,且与该侧板41左右间隔开,该阻尼板72的下端与底板42上表面的左侧边缘相连,从而当转动支架5的后端顺时针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左侧的阻尼轴71的左侧壁可以与左侧的阻尼板72的右侧壁接触摩擦,从而阻尼板72可以有效地减缓转动支架5的转动速度,以减缓壶盖2的打开速度。
[0066]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8、图15和图20所示,阻尼轴71还可以由转动支架5的后端的右侧壁面向右延伸,此时,阻尼板72还可以设在右侧的侧板41的内侧(即右侧板41的左侧)的前端,且与该侧板41左右间隔开,该阻尼板72的下端与底板42上表面的右侧边缘相连,从而当转动支架5的后端顺时针向下转动的过程中,右侧的阻尼轴71的右侧壁可以与右侧的阻尼板72的左侧壁接触摩擦,从而阻尼板72可以有效地减缓转动支架5的转动速度,以减缓壶盖2的打开速度。
[0067]另外,参照图8和图12,第一阻尼结构7还可以为两个,且两个第一阻尼结构7分别位于转动支架5的一端的两侧与对应的侧板41之间。也就是说,转动支架5的后端的右侧壁面和左侧壁面上分别设有向外延伸且左右对称的阻尼轴71,且右侧的侧板41的左侧和左侧的侧板41的右侧分别设有左右对称的阻尼板72,这样,当壶盖2开启的过程中,即转动支架5顺时针枢转的过程中,转动支架5两侧的阻尼轴71可以分别与固定支架4两侧的阻尼板72接触摩擦,从而可以进一步减缓壶盖2的开启速度,且保证壶盖2可以平稳地打开。
[0068]具体地,参照图8和图15,阻尼板72的邻近阻尼轴71的一侧、即阻尼板72的内侧的上部形成有适于引导转动支架5转动的第一引导面72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阻尼板72与相应的阻尼轴71可以充分地接触摩擦,阻尼板72的内侧壁与相应的阻尼轴71的外侧壁在上下方向上需要正对,这样,当转动支架5的后端顺时针向下转动时,阻尼轴71可以自上向下由第一引导面721向下滑入至与阻尼板72的内侧壁接触摩擦,从而避免了阻尼轴71被相应阻尼板72卡住难以继续顺时针转动的问题,在保证壶盖2可以顺利地打开的前提下,有效地减缓壶盖2的打开速度。
[0069]例如在图15的示例中,沿着转动支架5的转动方向、第一引导面721与对应的侧板4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也就是说,阻尼板72上部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自上向下逐渐减小,且阻尼板72上部的外侧壁构造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平面,阻尼板72下部的内侧壁构造为自上向下倾斜向内延伸的斜面。参照图15,右侧的阻尼板72的上部的左侧壁面自下向上倾斜向右延伸,左侧的阻尼板72的上部的右侧壁面自下向上倾斜向左延伸,这样,两侧的阻尼板72的上部构造为便于两侧的阻尼轴71伸入的敞口,从而便于阻尼轴71滑入到相应的阻尼板72上。由此,便于加工和实现。
[0070]进一步地,参照图15,阻尼结构还包括第二阻尼结构8,第二阻尼结构8设在底板42上,且第二阻尼结构8的上表面适于与转动支架5的一端接触。参照图15、图16和图22,第二阻尼结构8可以从底板42的上表面向上凸出而成,当转动支架5枢转至阻尼轴71与相应的阻尼板72脱开时,转动支架5的后端可以与第二阻尼结构8的上表面接触,从而第二阻尼结构8可以进一步减缓转动支架5的转速,进一步避免壶盖2内壁的高温水滴飞派,避免旁人受伤。
[0071]具体地,第二阻尼结构8的上表面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二引导面81和容纳面82,第二引导面81适于引导转动支架5转动至容纳面82。参照图16、图22和图23,第二阻尼结构8上表面的后部构造为第二引导面81,第二引导面81自后向前倾斜向下延伸,且优选地,第二引导面81形成为与壶盖2的枢转中心同心的圆弧面,第二阻尼结构8上表面的中部构造为容纳面82,容纳面82由第二阻尼结构8的上表面向下凹入而成,且容纳面82的后端与第二引导面81的前端相连。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引导面81还可以形成为与壶盖2的枢转中心不同心的圆弧面。
[0072]由此,如图22所示,枢转支架枢转的过程中,枢转支架的后端可以沿着第二引导面81向下滑入容纳面82内,从而实现壶盖2的开启,第二引导面81可以与转动支架5的后端接触摩擦,以减小转动支架5的转速,且当第二引导面81构造为与壶盖2的枢转中心同心的圆弧面时,可以进一步确保转动支架5的后端与第二引导面81充分接触,进一步减小转动支架5的转速,且当转动支架5的后端运动至容纳面82内后,转动支架5的后端可以停滞在容纳面82内,从而避免了壶盖2运动至打开状态位置后继续后仰,且同时避免了壶盖2运动至打开状态后的晃动问题。
[0073]参照图15和图22,水壶100进一步包括:止挡块83,止挡块83设第二阻尼结构8的邻近壶体I中心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二阻尼结构8上表面的前端可以设置止挡块83,止挡块83的后端与容纳面82的前端相接触,从而当转动支架5的后端容纳在容纳面82内时,转动支架5的后端继续枢转则会被止挡块83挡住,也就是说,进一步避免了壶盖2运动至打开状态位置后继续后仰以及晃动的问题。其中,第二阻尼结构8和阻尼板72可以与固定支架4 一体成型,阻尼轴71可以与转动支架5 —体成型。
[0074]可选地,第二阻尼结构8可以为一个,且位于底板42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线处,第二阻尼结构8还可为两个(图未示出),且左右对称地设在底板42上。其中,第二阻尼结构8的数量、形状以及设置位置还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0075]下面,参照图1-图23简要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壶100的开盖过程。
[0076]当按钮3受一定作用力时,顶杆31与转动支架5的接触处产生间隙,在扭簧61的作用力下,壶盖2发生顺时针转动,当壶盖2打开到较小角度时,安装在壶盖2上的阻尼轴71与固定支架4上阻尼板72先产生摩擦,从而降低了壶盖2的转动速度,接着,壶盖2沿着运动轨迹继续转动,当阻尼轴71脱离阻尼板72时,且当壶盖2开到最大角度的瞬间,转动支架5的后端与固定支架4上的第二阻尼结构8产生摩擦,从而起到双重缓冲的作用,壶盖2利用扭簧61力惯性自动进入第二阻尼结构8的容纳面82内进行定位,从而保证壶盖2不晃动,由此,可以避免壶盖2内壁的蒸汽冷凝水被弹到水壶100外部烫伤用户。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壶100仅需一次开盖动作,便可无晃动的开盖到位,省去了二次开盖的工作,大大方便用户使用。
[007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7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7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8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8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所述壶体的顶部具有壶口,所述壶体上设有固定支架;和 壶盖,所述壶盖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壶体上且位于所述壶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壶体,所述壶盖上设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可枢转地相连,其中所述转动支架和所述固定支架之间设有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被构造成在所述壶盖打开所述壶体期间减小所述壶盖的打开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两个侧板和底板,所述两个侧板彼此间隔开设置,所述底板连接在所述两个侧板的底部之间, 所述转动支架的远离所述壶盖的一端位于所述两个侧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包括第一阻尼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阻尼结构包括: 阻尼轴,所述阻尼轴设在所述转动支架的所述一端的一侧表面上;和 阻尼板,所述阻尼板与所述阻尼轴相对应,所述阻尼板设在所述底板上,其中在所述壶盖打开所述壶体期间所述阻尼轴适于与所述阻尼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轴从所述转动支架的所述一端的一侧表面向外凸出,所述阻尼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且所述阻尼板与所述侧板之间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板的邻近所述阻尼轴的一侧的上部形成有适于引导所述转动支架转动的第一引导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转动支架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弓I导面与对应的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结构为两个,且所述两个第一阻尼结构分别位于所述转动支架的所述一端的两侧与对应的所述侧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结构包括第二阻尼结构,所述第二阻尼结构设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二阻尼结构的上表面适于与所述转动支架的所述一端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结构的上表面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二引导面和容纳面,所述第二引导面适于引导所述转动支架转动至所述容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导面形成为与所述壶盖的枢转中心同心或不同心的圆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止挡块,所述止挡块设所述第二阻尼结构的邻近所述壶体中心的一侧。
【文档编号】A47J36/12GK204133197SQ201420653780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3日
【发明者】陈前 申请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