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特别关于一种口腔清洁用具装置者。
背景技术:
人们日常生活清洁牙齿是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日常行为,尤其是针对有牙周疾病的患者,由于牙龈萎缩且牙缝增大,导致饮食后容易在牙齿间的缝隙留有残渣,只用一般牙刷难以确实清除,又或者是对于矫正牙齿的患者,同样容易于矫正器的间隙累积食物残渣及齿垢,均须特别配合牙间刷清洁所述缝隙,借以确实避免蛀牙、牙龈发炎、流血等症状发生或是持续恶化。
当前的口腔清洁用品,大多是单独且具有一个功能的,如大面积清洁齿面的牙刷,针对齿间隙缝进行清洁的牙间刷等,故使用者为了要完整的清洁口腔,就必须拥有每一个清洁用品,对此,如何将牙刷及牙间刷进行整合,且有效的改善使用携带上的问题,为业界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而选择用牙刷或牙间刷清洁牙,从而大幅增进使用上的便利性,并有效的改善使用携带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包含:一本体,该本体一端处设有一主要清洁主体,该主要清洁主体于背离该本体的端处具有一第一清洁部,而本体的另一端处设有一套接端,该套接端上具有一第一套接部;活动设于该本体套接端处的一次要清洁主体,该次要清洁主体具有活动设于一端处且能插入套接端的一杆部,该杆部一端设有一第二清洁部,该次要清洁主体上具有能与第一套接部相套接的一第二套接部,使次要清洁主体与本体相结合,以形成一口腔清洁用具。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套接部与该第二套接部以一螺纹结构或一滑扣结构或一卡合结构而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其中,该次要清洁主体上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而杆部近于第一结合部的端处具有一第二结合部,该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以一螺纹结构或一滑扣结构或一卡合结构而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套接端内具有用以容纳该第二清洁部及该杆部的一容纳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其中,该本体于套接端外缘上还具有与内部相通的多个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其中,该次要清洁主体上具有供手握拿的一握持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一清洁部为一牙刷。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二清洁部为一牙间刷。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腔清洁用具改良结构,其中该杆部近于第二清洁部的端处具有一第三结合部,而该第二清洁部底端具有一第四结合部,该第三结合部与第四结合部以一螺纹结构或一滑扣结构或一卡合结构而相互结合。
因此,本实用新型借由上述的主要清洁主体及次要清洁主体,就能够对口腔进行高度且完整的清洁,而且该第二清洁部(牙间刷)可与次要清洁主体分离进行更换,再者,无须使用次要清洁主体时,则将次要清洁主体与本体相结合即可收纳,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而选择用牙刷或牙间刷清洁牙齿,可大幅增进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清洁用具的一优选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清洁部与次要清洁主体分离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杆部与次要清洁主体分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清洁主体及次要清洁主体以一卡合结构相互结合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清洁主体及次要清洁主体以一卡合结构相互结合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清洁主体及次要清洁主体以一卡合结构相互结合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清洁主体及次要清洁主体以一螺纹结构相互结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体1
主要清洁主体11
第一清洁部111
套接端12
第一套接部13
气孔14
容纳空间15
次要清洁主体2
杆部21
第二清洁部22
第二套接部23
第一结合部24
第二结合部25
握持部26
第三结合部27
第四结合部28
口腔清洁用具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口腔清洁用具所提出的一优选实施例,该口腔清洁用具10包含:一本体1,该本体1一端处设有一主要清洁主体11,该主要清洁主体11于背离该本体的端处具有一第一清洁部11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清洁部111为一牙刷,而本体的另一端处设有一套接端12,该套接端12上具有一第一套接部1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套接部13为设于二侧的二滑槽,但不以此为限;以及,活动设于该本体套接端12处的一次要清洁主体2,该次要清洁主体2具有活动设于一端处且能插入套接端12内的一杆部21,该杆部21一端设有一第二清洁部2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清洁部22为一牙间刷,而该次要清洁主体2上具有能与第一套接部13相套接的一第二套接部2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套接部23为设于二滑槽相对应位置的二凸扣,使次要清洁主体2与本体1相结合,以形成一口腔清洁用具10。
值得一提的事,在本实施例中,该套接端12内具有用以容纳该第二清洁部22及该杆部21的一容纳空间15,该套接端12外缘上具有与该容纳空间15相通的多个气孔14,使得第二清洁部22保持空气流畅,以防止细菌滋生,而该次要清洁主体2上具有供手握拿的一握持部26,可以方便使用者握拿使用第二清洁部22 (牙间刷)。
如图2所示,该次要清洁主体2上具有一第一结合部24,而杆部21近于第一结合部24的端处具有一第二结合部25,该第一结合部24与第二结合部25相结合,而其结合的构形并不局限,例如在本实施例所示第一结合部24与第二结合部25以一卡合结构而相互结合,或者,第一结合部24与第二结合部25以一螺纹结构而相互结合,又或者,第一结合部24与第二结合部25以一滑扣结构均可,而且,本实用新型借由第一结合部24与第二结合部25组合或分离,而可更换第二清洁部22,以保持个人口腔卫生;另外,亦可在该杆部21近于第二清洁部22的端处具有一第三结合部27,而该第二清洁部22底端具有一第四结合部28,该第三结合部27与第四结合部28相结合,而其结合的构形并不局限,请图2A所示例如在本实施例所示第三结合部27与第四结合部28以一卡合结构而相互结合,或者,第三结合部27与第四结合部28以一螺纹结构而相互结合,又或者,第三结合部27与第四结合部28以一滑扣结构均可,而且,本实用新型借由第三结合部27与第四结合部28组合或分离,而可更换第二清洁部22,以保持个人口腔卫生。
此外,该第一套接部13与该第二套接部23相互结合,而其结合的构形并不局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示第一套接部13与该第二套接部23以一滑扣结构而相互结合;或者,请见图3,该第一套接部13为设于套接端12周围的一环扣,而第二套接部23为设于环扣相对应位置的一环槽,两者以一卡合结构而相互结合;又或者,请见图4,该第一套接部13为设于套接端12周围的一环槽,而第二套接部23为设于环槽相对应位置的一环扣,两者以一卡合结构而相互结合;再请见图5,该第一套接部13为设于套接端12内缘的一环槽,而第二套接部23为设于环槽相对应位置的一凸扣,两者以一卡合结构而相互结合;请见图6,该第一套接部13为设于套接端12内缘的一公螺纹,而第二套接部23为设于公螺纹相对应位置的一母螺纹,两者以一螺纹结构而相互结合,因此只要是能将第一套接部13与该第二套接部23相结合的结构均可。
当使用者欲通过主要清洁主体11进行口腔清洁时,只需将第一清洁部111对准口腔内的齿面进行刷洗,即可完成刷牙的动作,而使用上与一般的牙刷使用方式并无不同,故不多赘述。当使用者欲通过次要清洁主体2进行口腔清洁时,如完成了口腔内大规模的清洁后,需对牙齿之间的缝隙进行清洁,则将次要清洁主体2从主要清洁主体11分离,将次要清洁主体2端处的第二清洁部22 (牙间刷)伸入齿缝间进行清洁即可,当清洁完毕时只需透由该第一套接部13与该第二套接部23,将次要清洁主体2与本体1相结合,即可回复原状。
据此,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口腔清洁用具10,借由上述的主要清洁主体11及次要清洁主体2,就能够对口腔进行高度且完整的清洁,而且该第二清洁部22 (牙间刷)可与次要清洁主体2分离进行更换,再者,无须使用次要清洁主体2时,则将次要清洁主体2与本体1相结合即可收纳,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而选择用牙刷或牙间刷清洁牙齿,可大幅增进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