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磁性指纹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205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磁性指纹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刑事侦查的指纹刷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动磁性指纹刷。



背景技术:

收集指纹或掌纹是现场勘察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能够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其主要工作方式是先用指纹刷刷扫现场残留的指纹或掌纹,使其能够显现出来,再由技术人员将其提取。现有的指纹刷有灰鼠毛指纹刷、磁性指纹刷、羽毛指纹刷、储粉式指纹刷、纤维指纹刷,而磁性指纹刷具有操作方便,指纹提取效果好等特点,因此被刑侦机构广泛应用。

申请人早前于2016年申请过公开号为CN106175786(记为专利1)、专利名称为一种自动指纹显现刷的发明专利,包括手柄、位于手柄头部的刷头和内置于手柄的电源模块;刷头包括罩体和设与罩体内部的电磁块,电源模块与电磁块电连接。罩体的上部设有与内螺纹和位于内螺纹下方的环形正负极接触片,转轴的端部设有接触盘,接触盘上设置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正负极顶针;接触盘设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电磁块与环形正负极接触片电连接,电源模块通过正负极顶针与正负极接触片向电磁块供电。专利1通过向电磁块通断电源实现控制电磁铁产生、消除磁性以达到吸附、分离磁粉的目的。但是,(1)、专利1的指纹显现刷体积较大,具有一定的重量,加大工作人员负重,不利于快速灵活扫描现场,降低工作效率。(2)、专利1的指纹显现刷结构复杂,需要布设繁琐的电源线路,加大了组装难度,提高对工人技能要求,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加工成本。(3)、专利1的指纹显现刷,需要的电子元器件、壳体组块多而杂,加大了原材料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不利于广泛推广应用。(4)、专利1使用电磁铁吸附磁粉时,电磁铁需保持通电,功耗较大,对于整体工作时间有一定影响,不利于长时间作业。

公开号为CN104939838(记为专利2)、专利名称为一种提取指纹专用磁粉刷的中国专利,包括中心轴、塑料头套、圆柱形磁铁、套环、推杆、弹簧、钢丝、拇指按钮。中心轴的一端镶嵌磁铁,并被塑料头套套住,另一端握柄相连。套环的环部镶嵌在塑料头套壁内,并包绕在中心轴上,杆部则固定在推杆一端。所述的塑料头套是滑动性头套,包裹在中心轴的一端,并且塑料头套的壁与套环紧密相连,通过按压拇指按钮经推杆的力传导,使其在中心轴上滑动,与磁铁分离,以使塑料头套外壁的磁粉因失去磁力而自动脱落。而撤除拇指按钮的外力,在弹簧作用下,塑料头套自动复位至初始状态,并紧紧套在中心轴上包裹磁铁。磁性指纹刷主要是由塑料头套吸附磁粉,再将对准勘察现场进行刷扫,使指纹或掌纹显现出来,从而方便提取。磁铁长时间停留在塑料头套内部,塑料头套残留部分磁粉或被其他杂质污染,清理起来特别麻烦,还会严重影响刷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塑料头套需要经常性更换。上述专利的塑料头套是通过套环紧密连接后再滑套于中心轴,即塑料头套和套环采用无间隙连接,因此要将套环和塑料头套分离,难度较大,外力强制分离会直接对套环造成损害,导致套环等也需更换,操作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小巧轻便、能够快速更换刷头的自动磁性指纹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动磁性指纹刷,包括内装有永磁体的刷头和手柄;

刷头内安装有于刷头内垂直位移的连接座,永磁体固定于连接座下方;刷头内侧壁均匀分布有两条轨道槽,连接座周面设有与两条轨道槽一一对应的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轨道槽;刷头的底部与连接座之间还安装有一弹簧;滑块卡于轨道槽的低定位点,刷头吸附磁粉;滑块脱离低定位点,由弹簧作用使其复位至高定位点,刷头释放磁粉;

手柄的底部固定有铁磁金属制成的连接轴;连接座上方对应于永磁体的位置设有第一套孔,连接轴套装于第一套孔,从而通过永磁体的磁性吸力作用实现刷头与手柄的连接。

优选的,手柄安装有一电动机、及与其电连接的供应电源,电动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手柄下方、并用作连接轴。

优选的,第一套孔底部具有一定位部,连接轴底部具有与定位部匹配的缺角。

优选的,连接座的下方设有一第二套孔,永磁体与第二套孔过盈配合;第一套孔与第二套孔相通,且第二套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套孔的直径。

优选的,刷头底部设有第一容槽,连接座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容槽;弹簧的底端收容于第一容槽,顶端收容于第二容槽。

优选的,手柄主要由上段和下段构成;电动机安装于下段的腔室,供应电源则安装于上段的腔室;上段旋转铰接于下段的顶部,下段顶部具有一固定座,固定座的两侧都安装有弧形卡齿条,卡齿条均匀分布有若干卡齿,上段底部两侧各有一旋转座,旋转座内侧各有一定位齿;两个旋转座分别旋转铰接固定座的两侧,定位齿与卡齿条咬紧啮合,上段锁定无法旋转。

优选的,轨道槽呈螺旋上升,上升高度小于半圈。

优选的,滑块与连接座一体成型,或滑块是嵌装于连接座的滚珠。

优选的,刷头的底面呈半球状,电动机外包覆有减震材料。

优选的,上段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开关和指示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永磁体与连接轴之间的磁性吸力实现刷头与手柄的快速拆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提高指纹刷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减小资源浪费。可根据勘查现场的实际情况,改变刷头造型,满足不同任务的需要。

(2)、调节滑块于轨道槽滑动,实现刷头吸附或释放磁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操作简单,减轻勘察人员负担,有效降低失误率。

(3)、手柄安装电动机,以电动机的输出轴作为连接轴,由电机带动刷头旋转,简化结构,实现自动化刷扫,保证刷扫力道均匀,勘察人员只需调整刷头与现场之间的距离,就能快速、均匀刷显出指纹。

(4)、定位部与缺角相配合,保证刷头与手柄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刷头、连接座、弹簧、磁铁的爆炸图;

图5为刷头、连接座、弹簧、磁铁组装的剖视图;

图6为连接座的剖视图;

图7为刷头的剖视图;

图8为下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上段半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手柄半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弧形刷头扫描勘察现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平整刷头扫描勘察现场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刷头;11、第一容槽;12、轨道槽;121、高定位点;122、低定位点;2、永磁体;3、手柄;31、上段;311、旋转座;312、定位齿;32、下段;321、固定座;322、卡齿条;4、连接座;41、第一套孔;42、第二套孔;43、定位部;44、滑块;45、第二容槽;5、连接轴;51、缺角;6、弹簧;7、电动机;71、输出轴;91、控制开关;92、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提及的方向术语,如:上、下、前、后、左、右、 顶、底、内、 外等,是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4、5所示,一种自动磁性指纹刷,包括刷头1和手柄3,刷头1内装有永磁体2,手柄3底部则有铁磁金属制成的连接轴5,连接轴5和永磁体2之间的磁性吸力实现刷头1与手柄3的连接。永磁体2由钕铁硼超强磁铁制成。

如图4、5所示,永磁体2固定一连接座4下方。而连接座4安装于刷头1内,并能于刷头1内垂直位移,实现靠近或远离刷头1底面,从而达到吸附或释放磁粉。

如图6所示,连接座4上方对应于永磁体2的位置设有第一套孔41,连接座4下方设有第二套孔42,第二套孔42的直径大于第一套孔41且两者相通。永磁体2与第二套孔42过盈配合,并通过直径差,防止永磁体2自第一套孔41脱落。连接轴5套装于第一套孔41,永磁体2与连接轴5相互靠近吸附在一起,实现了刷头1与手柄3的快速连接;外力将永磁体2与连接轴5分离,即可完成两者的快速拆解。

如图4-7所示,刷头1内侧壁均匀分布有两道螺旋上升的轨道槽12,其上升距离小于半圈;连接座4周面设有分别与两条轨道槽12一一对应的滑块44,滑块44滑动连接于轨道槽12。刷头1底面与连接座4之间安装一弹簧6,刷头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6底端的第一容槽11,连接座4下表面则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6顶端的第二容槽45。所述轨道槽12具有高定位点121和低定位点122。吸附磁粉时,先通过手柄3向下推动连接座4,使滑块44沿轨道槽12移动至最低点,微转使其卡于低定位点122。释放磁粉时,微转手柄3带动连接座4随之转动,滑块44脱离低定位点122,在弹簧6作用下,滑块44回复至高定位点121。

刷头1的底面呈半球状。较于底面为平整的刷头,弧形的面积大于平面的面积,能吸附更多的磁粉,且呈蘑菇状均匀分布,吸附效果远大于平整刷头,利于显现指纹或掌纹。

如图11和12所示,刷头边缘呈弧形,勘察人员能随意调节指纹刷与现场的角度,无工作死角,保证指纹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而平整刷头边缘呈直角,容易与勘察现场发生碰撞,同时边缘不能吸附磁粉,使得指纹的完整显现大打折扣。

实施例2

如图1、2、4、5所示,一种自动磁性指纹刷,包括刷头1和手柄3,刷头1内装有永磁体2,手柄3底部则有铁磁金属制成的连接轴5,连接轴5和永磁体2之间的磁性吸力实现刷头1与手柄3的连接。永磁体2由钕铁硼超强磁铁制成。

如图4、5所示,永磁体2固定一连接座4下方。而连接座4安装于刷头1内,并能于刷头1内垂直位移,实现靠近或远离刷头1底面,从而达到吸附或释放磁粉。

如图6所示,连接座4上方对应于永磁体2的位置设有第一套孔41,连接座4下方设有第二套孔42,第二套孔42的直径大于第一套孔41且两者相通。永磁体2与第二套孔42过盈配合,并通过直径差,防止永磁体2自第一套孔41脱落。连接轴5套装于第一套孔41,永磁体2与连接轴5相互靠近吸附在一起,实现了刷头1与手柄3的快速连接;外力将永磁体2与连接轴5分离,即可完成两者的快速拆解。

如图4-7所示,刷头1内侧壁均匀分布有两道螺旋上升的轨道槽12,其上升距离小于半圈;连接座4周面设有分别与两条轨道槽12一一对应的滑块44,滑块44滑动连接于轨道槽12。刷头1底面与连接座4之间安装一弹簧6,刷头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6底端的第一容槽11,连接座4下表面则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6顶端的第二容槽45。所述轨道槽12具有高定位点121和低定位点122。吸附磁粉时,先通过手柄3向下推动连接座4,使滑块44沿轨道槽12移动至最低点,微转使其卡于低定位点122。释放磁粉时,微转手柄3带动连接座4随之转动,滑块44脱离低定位点122,在弹簧6作用下,滑块44回复至高定位点121。

如图10所示,手柄3内安装有一电动机7、及与其电连接的供应电源(未示出)。电动机7的输出轴71延伸至手柄3下方,用作连接轴5。通过上述结构,由电动机7驱动刷头1自动旋转,保证刷扫的力道均匀,实现自动化刷扫,勘察人员只需调整刷头与现场之间的距离,就能快速、均匀刷显出指纹。

其中,电动机7的输出轴71(即连接轴5)与现有结构一致,为圆柱形,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套孔41呈圆柱形。

为保证本实施例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图3和6所示,第一套孔41的底部具有一向圆心延伸的定位部43,连接轴5底部切除一部分,使其具有与定位部43匹配的缺角51(连接轴5呈D型或其他形状)。

刷头1的底面呈半球状。相较于底面为平整的刷头,弧形的面积大于平面的面积,能吸附更多的磁粉,且呈蘑菇状均匀分布,吸附效果远大于平整刷头,利于显现指纹或掌纹。

如图11和12所示,刷头边缘呈弧形,勘察人员能随意调节指纹刷与现场的角度,无工作死角,保证指纹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而平整刷头边缘呈直角,容易与勘察现场发生碰撞,同时边缘不能吸附磁粉,使得指纹的完整显现大打折扣。

实施例3

如图1、2、4、5所示,一种自动磁性指纹刷,包括刷头1和手柄3,刷头1内装有永磁体2,手柄3底部则有铁磁金属制成的连接轴5,连接轴5和永磁体2之间的磁性吸力实现刷头1与手柄3的连接。永磁体2由钕铁硼超强磁铁制成。

如图4、5所示,永磁体2固定一连接座4下方。而连接座4安装于刷头1内,并能于刷头1内垂直位移,实现靠近或远离刷头1底面,从而达到吸附或释放磁粉。

如图6所示,连接座4上方对应于永磁体2的位置设有第一套孔41,连接座4下方设有第二套孔42,第二套孔42的直径大于第一套孔41且两者相通。永磁体2与第二套孔42过盈配合,并通过直径差,防止永磁体2自第一套孔41脱落。连接轴5套装于第一套孔41,永磁体2与连接轴5相互靠近吸附在一起,实现了刷头1与手柄3的快速连接;外力将永磁体2与连接轴5分离,即可完成两者的快速拆解。

如图4-7所示,刷头1内侧壁均匀分布有两道螺旋上升的轨道槽12,其上升距离小于半圈;连接座4周面设有分别与两条轨道槽12一一对应的滑块44,滑块44滑动连接于轨道槽12。刷头1底面与连接座4之间安装一弹簧6,刷头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6底端的第一容槽11,连接座4下表面则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6顶端的第二容槽45。所述轨道槽12具有高定位点121和低定位点122。吸附磁粉时,先通过手柄3向下推动连接座4,使滑块44沿轨道槽12移动至最低点,微转使其卡于低定位点122。释放磁粉时,微转手柄3带动连接座4随之转动,滑块44脱离低定位点122,在弹簧6作用下,滑块44回复至高定位点121。

如图1、2、8、9、10所示,手柄3主要由上段31和下段32构成,上段31可旋转地铰接于下段32的顶部,其旋转角度如图1的箭头所示。上段31和下段32的铰接结构与现有多级旋转结构类似。下段32顶部具有一固定座321,固定座321的两侧都安装有弧形卡齿条4,卡齿条4均匀分布有若干卡齿。上段31底部两侧各有一旋转座311,旋转座311内侧各有一定位齿312。旋转座311可旋转连接于固定座321,定位齿312或卡齿条322具有一定伸缩功能,但无外力作用时,两者相互咬紧啮合,使上段31锁定无法旋转。

如图10所示,手柄3的下段的腔室内安装有一电动机7,上段的腔室内则安装有供应电源(未示出)。供应电源通过线路与电动机7实现电连接。电动机7的输出轴71延伸至手柄3下段下方,用作连接轴5。本实施例由电动机7驱动刷头1自动旋转,保证刷扫的力道均匀,实现自动化刷扫,勘察人员只需调整刷头与现场之间的距离,就能快速、均匀刷显出指纹。

其中,电动机7的输出轴71(即连接轴5)与现有结构一致,为圆柱形,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套孔41呈圆柱形。

为保证本实施例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图3和6所示,第一套孔41的底部具有一向圆心延伸的定位部43,连接轴5底部切除一部分,使其具有与定位部43匹配的缺角51(连接轴5呈D型或其他形状)。

刷头1的底面呈半球状。较于底面为平整的刷头,弧形的面积大于平面的面积,能吸附更多的磁粉,且呈蘑菇状均匀分布,吸附效果远大于平整刷头,利于显现指纹或掌纹。

如图11和12所示,刷头边缘呈弧形,勘察人员能随意调节指纹刷与现场的角度,无工作死角,保证指纹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而平整刷头边缘呈直角,容易与勘察现场发生碰撞,同时边缘不能吸附磁粉,使得指纹的完整显现大打折扣。

本实施例的上段31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未示出)、控制开关91和指示灯92,控制电路板分布与电动机7、控制开关91、指示灯92电连接。同时还可以在上段92增加一照明灯,方便黑夜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