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斑测试用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25306发布日期:2020-06-09 19:5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菌斑测试用牙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口腔卫生清洁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斑测试用牙刷。



背景技术:

传统的牙刷只具有清洁功能,对牙刷的研发和改进也是停留在如何提升牙刷本身的清洁功能上。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电动牙刷,能减少因牙刷的使用方法不当而导致牙齿清洁效果不佳的情况,但是使用者仍然不能对牙齿的清洁情况进行检查,不能对牙刷的使用方法进行改进和提升,容易出现口腔清洁产生死角的情况,导致牙齿上残留有牙菌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菌斑测试用牙刷,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牙齿的清洁情况进行检查,导致使用者不能及时了解牙齿清洁情况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菌斑测试用牙刷,包括牙刷头和手柄,牙刷头上固定设有刷毛,手柄内设有存储菌斑检测剂的储存腔,牙刷头上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储存腔连通,且储存腔和出水孔之间设有用于使水流只能从储存腔流向出水孔的阀门;储存腔内设有用于将菌斑检测剂推出的挤出机构,挤出机构包括活塞和螺纹杆,活塞与储存腔滑动连接,螺纹杆与手柄转动连接。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的刷毛能对使用者的牙齿进行清洁,阀门能对流体的流向进行限定,从而避免了刷牙过程中,水流经过出水孔流入储存腔,导致菌斑检测剂被稀释的情况,同时也能避免刷下来的残渣或污垢等顺着水流入储存腔内,导致储存腔和菌斑检测剂被污染的情况;刷完牙后,用户可以驱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活塞在储存腔内滑动,从而对储存腔内的菌斑检测剂进行挤压,使菌斑检测剂经过出水孔流到刷毛上,便于使用者将菌斑检测剂涂抹到牙齿上,对牙齿上的牙菌斑进行检测。

本方案的储存腔能对菌斑检测剂进行存储,便于使用者携带和使用;使用之前,直接将菌斑检测剂放入储存腔内即可,刷牙时,牙刷的晃动还能对菌斑检测剂起到晃动混合均匀的目的;所以使用者完成刷牙后,能将菌斑检测剂更均匀地涂抹到牙齿上,使牙齿上的牙菌斑产生显色反应,便于使用者观察了解牙齿的清洁情况,从而使用户能更具有针对性地改善刷牙方式,避免牙齿上产生牙菌斑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

实际生活中,用户很少自行购买菌斑测试剂对牙齿的清洁状态进行检测,一是使用棉签或其他工具蘸取菌斑测试剂时操作不规范,很容易对剩余的菌斑测试剂造成污染而导致菌斑测试失效浪费,二是涂抹到牙齿上时,很容易出现涂抹不均匀的情况,导致用户对牙齿的清洁状态认知不准确,所以用户一般是到医院里进行菌斑测试,从而判断牙齿的健康情况;而本申请使用户可以随时进行自我检查,不用到医院排队检查,从而节省了排队时间;当检测到牙齿上的菌斑残留情况很严重,即颜色变化剧烈时,用户才需要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治疗,从而避免了不需要进行针对性治疗时,用户也去医院进行检查而导致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螺纹杆包括双向螺杆和双向螺母,双向螺杆与手柄转动连接,双向螺母与活塞固定。

本方案使用双向螺杆,使电机运行时,能带动活塞在储存腔内往复滑动,从而使活塞将菌斑检测剂挤出后,能自动进行复位,便于下一次使用;而且本方案更便于控制活塞的行程,避免了活塞滑动距离过远而导致卡死的情况,也能避免活塞滑动距离过近而导致菌斑检测剂不能完全挤出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手柄上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与储存腔连通,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导流管上连通有使水只能流向储存腔的单向阀。

本方案的导流管能对流体进行导向,使用户可以将菌斑检测剂吸入储存腔内,便于重复使用;同时还能将导流管与外面的水源连通,使用户可以一边使用刷毛对牙齿进行清洁,一边使用水流对牙缝等部位进行冲洗,进一步保证了牙齿的清洁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牙刷头内设有流道,流道的一端与储存腔连通,流道的另一端与出水孔连通,流道内固定设有膜囊;所述刷毛的一端与膜囊固定,刷毛的另一端穿过出水孔伸到流道的外侧。

本方案的刷毛穿过出水孔伸入流道内,能对流道中的液体起到引流导向的作用,菌斑检测剂能更均匀地浸染到刷毛上,从而使菌斑检测剂能更均匀地涂抹到牙齿上;相比于牙刷头的材质,本方案的膜囊材质更软,所以使用本方案刷牙的过程中,正对牙齿的部分刷毛会被顶入牙刷头内,正对牙齿间隙的刷毛会随膜囊而向前弹出,从而使刷毛更贴合清洁部位的具体情况,避免了清洁死角的形成;同时,正对牙齿的部分刷毛向牙刷头内顶入一定深度后,会与牙刷头的内壁相抵,从而保证了正对牙齿的部分刷毛能将牙齿表面清洁干净;本方案的出水孔还能对刷毛进行限位,使刷牙保持与牙刷头垂直的状态,避免刷毛发生歪斜而出现无法对牙齿进行清洁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牙刷头内设有驱动膜囊振动的振动机构,振动机构包括相互固定的驱动杆和凸轮,凸轮与刷毛分别位于膜囊的两侧,驱动杆的一端与牙刷头转动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与螺纹杆固定。

本方案利用螺纹杆的转动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会间歇性击打膜囊使膜囊产生振动;膜囊振动带动刷毛往复运动,使刷毛不断在出水孔内滑动,出水孔对刷毛上粘附的菌斑测试剂进行挤压,使菌斑测试剂更容易向刷毛尖部的位置运动,从而使用户更容易将菌斑测试剂涂抹到牙齿上;同时,膜囊振动会带动刷毛一起振动,使刷毛不断向前凸出,从而使刷毛能伸入到牙缝内,使牙缝部位的显色反应更明显;刷毛振动还能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减缓牙龈的不适。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膜囊的边缘均与牙刷头固定,膜囊连接有刷毛的一面与牙刷头之间形成封闭空间,膜囊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连通孔。

本方案的膜囊将流道分隔成两部分,使储存腔中流出的菌斑检测剂经过膜囊上的连通孔流向牙刷头上远离手柄的一侧,从而避免了菌斑检测剂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靠近手柄的出水孔中流出较多,而远离手柄的出水孔中流出少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牙刷上端的刷毛不能将足量的菌斑检测剂涂抹到口腔内部的大牙上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通孔为锥形孔,且连通孔的孔径具有收缩性。

本方案使膜囊上的连通孔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保证了流道的清洁;当流道中有一定量的菌斑检测剂后,连通孔将在水压的作用下自动打开,从而使菌斑检测剂能经过连通孔流到刷毛上。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阀门包括挡板和阀板,挡板与牙刷头固定,挡板上设有与阀板配合的阀孔;阀板与挡板铰接,且阀板位于挡板上靠近刷毛的一侧,挡板上还设有用于使阀板与挡板抵紧的弹性件。

本方案的弹性件使阀板与挡板保持抵紧状态,从而使阀门处于常闭状态,避免了刷牙过程中,水流经过出水孔流入储存腔,导致菌斑检测剂被稀释的情况,同时也能避免刷下来的残渣或污垢等顺着水流入储存腔内,导致储存腔和菌斑检测剂被污染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阀孔上固定设有过滤网。

使用片状的菌斑检测剂时,过滤网能对未完全溶解的菌斑检测剂进行过滤,避免颗粒状的菌斑检测剂导致其他部位堵塞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手柄内固定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同轴固定,电机的电源线上连通有按键开关;手柄上滑动设有用于挤压按键开关的按钮。

使用本方案时,按动按钮即可对按键开关进行挤压,从而使电机通电开始运转,电机能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实现带动活塞自动滑动的目的,避免了人工挤压活塞导致操作麻烦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菌斑测试用牙刷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牙刷头1、手柄2、刷毛3、出水孔4、储存腔5、挡板6、阀板7、活塞8、螺纹杆9、电机10、按键开关11、按钮12、膜囊13、驱动杆14、凸轮15、吸水孔16。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图2所示:菌斑测试用牙刷,包括牙刷头1和手柄2,牙刷头1的右端与手柄2的左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牙刷头1的下表面卡接固定设有刷毛3,牙刷头1的下表面设有出水孔4,手柄2内设有存储菌斑检测剂的储存腔5,储存腔5与出水孔4连通,具体是牙刷头1内设有流道,流道的右端与储存腔5连通,流道的左端与出水孔4连通。储存腔5和出水孔4之间设有用于使水流只能从储存腔5流向出水孔4的阀门,如图2所示,阀门包括挡板6和阀板7,挡板6与流道的内周壁胶粘固定,挡板6上设有与阀板7配合的阀孔,阀孔上卡接固定设有过滤网;阀板7与挡板6通过轴销铰接,且阀板7位于挡板6的左侧,挡板6上还设有用于使阀板7与挡板6抵紧的弹性件,此处以扭簧为例,扭簧活动地套设于轴销的外侧,且扭簧的一端与挡板6抵紧,扭簧的另一端与阀板7固定。实际生产过程中,阀门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加工条件进行适应性改变,比如将阀门向左设置到靠近牙刷头的一端,可减少牙刷头的内部空间,从而减少菌斑检测剂残留在牙刷头内的情况。

储存腔5内设有用于将菌斑检测剂推出的挤出机构,挤出机构包括活塞8和螺纹杆9,活塞8通过滑槽与储存腔5轴向滑动连接,螺纹杆9与手柄2转动连接,此处螺纹杆9选用双向螺杆,双向螺杆上滑动配合有双向螺母,双向螺母与活塞8卡接固定,手柄2的右端设有通孔,双向螺杆的右端间隙地穿过通孔,使双向螺杆能与手柄2相对转动;手柄2的右端卡接固定设有电机10,此处选用步进电机10作为示例,电机10位于双向螺杆的右侧,电机10的输出轴与螺纹杆9同轴卡接固定,电机10的电源线上连通有按键开关11,手柄2上通过滑槽滑动设有用于挤压按键开关11的按钮12;图1中以将按钮12设置在手柄2的下侧作为示例,实际生产过程中,按钮12的位置可以根据使用者的施力习惯设置在便于按动的地方。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日常刷牙时,直接手持手柄2,使用刷毛3进行刷牙即可。需要对牙齿的清洁情况进行检查时,将牙刷头1从手柄2上取下,将菌斑检测剂放入储存腔5内,然后将牙刷头1安装到手柄2上,然后正常刷牙即可;也可以刷牙后,再将菌斑检测剂放入储存腔5,不会对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完成对牙齿的清洁后,驱动挤出机构即可将菌斑检测剂匀速地挤出到刷毛3上,此时手持手柄2,将刷毛3上的菌斑检测剂涂抹到牙齿上即可,挤出机构的具体运行过程如下:按动按钮12即可对按键开关11进行挤压,从而使电机10通电开始运转,电机10能带动螺纹杆9转动,螺纹杆9带动活塞8在储存腔5内滑动,从而对储存腔5内的菌斑检测剂进行挤压,使菌斑检测剂经过出水孔4流到刷毛3上,便于使用者将菌斑检测剂涂抹到牙齿上,对牙齿上的牙菌斑进行检测。

本方案的储存腔5能对菌斑检测剂进行存储,便于使用者携带和使用;刷牙之前直接将菌斑检测剂放入储存腔5内的情况下,刷牙的过程中,牙刷的晃动还能对菌斑检测剂起到晃动混合均匀的目的,所以,即使用户使用的是片状的菌斑检测剂,也可以使用本方案的牙刷对菌斑检测剂进行溶解摇匀,从而使菌斑检测剂能更均匀地涂抹到牙齿上的各个部位。本方案使用户日常刷牙时,也可以将菌斑检测剂涂抹到牙齿进行显色反应,便于使用者观察了解牙齿的清洁情况,从而使用户能更具有针对性地改善刷牙方式,避免牙齿上产生牙菌斑而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本方案使用双向螺杆,使电机10运行时,能带动活塞8在储存腔5内往复滑动,从而实现了活塞8的自动进行复位,便于重复使用;而且本方案更便于控制活塞8的行程,避免了活塞8滑动距离过远而导致卡死的情况,也能避免活塞8滑动距离过近而导致菌斑检测剂不能完全挤出的情况。本方案的弹性件使阀板7与挡板6保持抵紧状态,从而使阀门处于常闭状态,避免了刷牙过程中,水流经过出水孔4流入储存腔5,导致菌斑检测剂被稀释的情况,同时也能避免刷下来的残渣或污垢等顺着水流入储存腔5内,导致储存腔5和菌斑检测剂被污染的情况。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手柄2上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有导流管,导流管的首端与储存腔5连通,导流管的尾端与外界连通,具体是手柄2上设有吸水孔16,吸水孔16的下端与储存腔5连通,吸水孔16上端的内周壁上设有连接部,导流管的首端胶粘固定设有与连接部配合的连接头,连接头和连接部卡接固定,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通过螺纹固定;导流管上连通有使水只能从外界流向储存腔5内的单向阀。

流道内胶粘固定设有膜囊13,刷毛3的上端与膜囊13胶粘固定,刷毛3的下端穿过出水孔4并伸到流道的外侧;牙刷头1内设有驱动膜囊13振动的振动机构,振动机构包括相互固定的驱动杆14和凸轮15,凸轮15与刷毛3分别位于膜囊13的两侧,驱动杆14的左端通过轴孔与牙刷头1转动连接,驱动杆14的右端与螺纹杆9卡接固定;挡板6上设有供驱动杆14或螺纹杆9穿过的通孔,图中示出了螺纹杆9的左端穿过通孔并延伸到挡板6左侧的状态,螺纹杆9通过通孔与挡板6密封转动连接。膜囊13的边缘均与牙刷头1胶粘固定,膜囊13的下表面与牙刷头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膜囊13的左端设有连通孔,使流体经过膜囊13上侧的流道流入膜囊13下侧时,先将左侧的刷毛3浸湿,再向右流到右侧刷毛3的位置;连通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孔,连通孔在膜囊13上的位置如图4所示;膜囊13采用弹性材质,此处以橡胶为例,使连通孔的孔径具有收缩性,使膜囊13上的连通孔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囊膜受到的压强增大时,连通孔扩张连通。

具体实施时,可以将导流管上的连接头固定到吸水孔16上,并将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水源连通,比如放入水杯或水箱等,然后按动按钮12即可使电机10通电,电机10带动螺纹杆9转动,进而带动活塞8在储存腔5内往复滑动,活塞8右移时产生负压将水吸入储存腔5内,左移时将水从储存腔5中挤出,因为倒流管上有单向阀,所以水流会经过阀门流向流道,最终经过连通孔和出水孔4流出,对牙齿进行冲洗,从而提高了牙刷的清洁效果,减少了牙菌斑的残留。

对牙齿上的牙菌斑进行检查时,将导流管的自由端放入盛放菌斑检测剂的地方,然后启动电机10带动活塞8向右滑动在储存腔5内形成负压,从而将菌斑检测剂吸入到储存腔5内,所以本方案无需将牙刷头1与手柄2拆开,避免了牙刷头1拆下来后,不便于存放和容易被污染的情况。

涂抹菌斑检测剂时,挤出机构的运行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同时,螺纹杆9转动还能带动驱动杆14转动,驱动杆14带动凸轮15转动,凸轮15转动会间歇性击打膜囊13使膜囊13产生振动;膜囊13振动带动刷毛3往复运动,使刷毛3不断在出水孔4内滑动,出水孔4对刷毛3上粘附的菌斑测试剂进行挤压,使菌斑测试剂更容易向刷毛3下端的位置运动,从而使用户更容易将菌斑测试剂涂抹到牙齿上;同时,膜囊13振动会带动刷毛3一起振动,使刷毛3不断伸缩,从而使刷毛3能伸入到牙缝内,使牙缝部位的显色反应更明显;刷毛3振动还能对牙龈起到按摩作用,减缓牙龈的不适。

因为牙刷使用过程中,牙刷头1一般处于手柄2的上侧,所以菌斑检测剂很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很难从左端(图4视角)的出水孔4中流出,也很难对左端(图4视角)刷毛3进行浸湿,所以容易导致口腔内部的大牙部位涂抹的菌斑检测剂很少的情况。而本方案的膜囊13将流道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如图4所示,使储存腔5中流出的菌斑检测剂经过膜囊13上的连通孔流向牙刷头1的左端位置,菌斑检测剂从牙刷头1的左端流向右端的过程中,会受到刷毛3的阻挡而依次对牙刷头1上的刷毛3进行浸染,从而避免了菌斑检测剂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靠近手柄2的出水孔4中流出较多,而远离手柄2的出水孔4中流出少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牙刷上端的刷毛3不能将足量的菌斑检测剂涂抹到口腔内部的大牙上的情况。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