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海绵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245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海绵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地面清扫的塑料海棉拖把。
拖把是家庭和公共场所中被广泛使用的清扫工具,它们一般都由把杆、夹布头及布条构成,其布条稍长时间使用便会腐烂和脱落并产生腐臭味,更换布条则需整理新布条和重新将其固定在夹布头上,既费工费时,成本又较高,也不耐用,这种拖把在使用中需多次冲洗致使布条携带水分大而影响吸湿和清扫效果,为此,CN2034036U和C2053498公开了“海棉地板刷”和“卫生用塑料地板擦”,前者中的刷壳由两部分构成并采用弹簧连接,其结构比较复杂,整块的海棉固定在刷壳上,使用中受力面大,容易损坏和脱落,且操作费力,擦洗面积较小;后者的泡沫塑料与塑料板一次注塑而成,因而只能一次性使用,其使用成本高并同样存在着易损坏、操作费力和擦洗面积较小的问题,而且它的泡沫塑料板与把杆插座角度不可调,使之使用也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便、耐用、使用方便,吸水和清扫效果好,擦洗面较大,而且生产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的塑料海棉拖把。
本实用新型是由把杆,上、下夹板、连接轴、塑料泡沫构成,把杆通过轴与上夹板连接,下夹板上开有多排网格孔,塑料海棉一端为多排条柱状,另一端为板状,塑料海棉的多排条柱一端穿入下夹板的网格孔并固定于上、下夹板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轻便,耐用,使用方便,擦选面积较大,吸水与清扫效果好的突出优点,其生产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廉。


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图;图3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下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上夹板4为栅状,在其中心位置的两条相邻栅上开有孔,拖把杆1的端部有连接套,轴2穿接在拖把杆1的连接套中的再穿连在上夹板4栅上的圆孔中(参见图2),拖把杆1与轴2通过螺钉或销钉3紧固;这里,轴2与拖把杆1上的夹板4栅上的圆孔孔径相配合,使其分别紧密结合,轴2在栅的圆孔中可以转动,但不能沿轴向移动(参见图3); 下夹板5为多排网格状结构,其形状和大小与上夹板4相配合,它的上面有镙钉连接孔(参见图4),上、下夹板4和5装置时,上面的镙钉孔相互对应;塑料海棉6为一整体,它的一端为多排条柱状,另一端为板状,其形状和大小与上、下夹板4和5相配合,塑料海棉6的多排条柱一端穿入下夹板5的网格孔中,另一端由螺钉紧固于上、下夹板4和5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中,塑料海棉6的条柱状一侧擦洗地面,其擦洗面积大,有利于吸水、储污作用,清扫效果好,而且操作轻便、减少损坏,上夹板4的栅状结构既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又利于洗涤塑料海棉6上所携带的污物,拖把杆1在使用中可绕轴上下调节,使之清扫方便,当需要更换塑料海棉时,只要拧下夹板上的紧固镙钉,卸下旧塑料海棉换上新塑料海棉即可。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海棉的柔软、吸水,不腐烂的特性,使其具有吸湿和清扫的较好效果,而且它的生产和使用成本都很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塑料海棉拖把,由拖把杆1、塑料泡沫6构成,其特征在于还有上、下夹板4和5,下夹板5上开有多排网格孔,塑料海棉6一端为多排条柱状,另一端为板状,塑料海棉6的多排条柱一端穿过下夹板5的网格孔并固定于上、下夹板4和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拖把,其特征在于上夹板4为栅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拖把,其特征在于拖把杆1的端部有连接套,轴2穿接把杆1的连接套中后再穿在上夹板4栅上的圆孔中。
专利摘要一种塑料泡沫拖把,由拖把杆1,上、下夹板4和5及塑料海绵6构成,把杆1通过轴2与夹板4连接,塑料海绵6的多排条柱一端穿过下夹板5的网格孔固定于上、下夹板中。它具有结构简单、轻便、耐用、擦洗面积大、使用方便和吸水与清扫效果好的突出优点,而且它的生产和使用成本都比较低廉。
文档编号A47L13/20GK2125362SQ9222253
公开日1992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8日
发明者杨建林 申请人:杨建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