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用防护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028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修车用防护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修理用具。
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已有技术是一种折叠式带万向轮的可移动式平车。它是用钢性材料做骨架,每台车用两套骨架中间相连,可以折叠,架下安装若干个万向轮,架上安装大帆布或胶合板为车身。它为在没有地沟的条件下,修理汽车提供了方便。但是它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车体较高,一般车辆特别是中小型车辆底盘距地面间距都很小,常常是勉强可以钻入一正常体形的人体。即使是大型卡车,其前轴、后桥部与地面间距也仅可勉强过人,如躺在该车上则很难进入车下的所有部位。二是车体重而大,既使折叠以后其体积仍然很大,加上该车以钢性材料为车架,并有许多万向轮,其重量亦大,对于大多数车辆来说,由于无适当地方存放,携带极不方便。三是造价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适用范围广的修车用防护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挠性材料制成的垫体,在垫体上设置两条肩带和一条腰带。腰带上设置带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挠性材料为垫体,可以折叠,可以捆卷,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捆起后圆筒直径一般为12~13cm,长度为60~70cm,重量只有0.8~1.0Kg。可存放于车内任何部位。
2、采用肩带、腰带带动,省去了轮子,降低了车体的高度,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的车辆,可以保证人体能够到达车体底部的任何部位。
3、造价低,普及性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捆卷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垫体由主垫1和辅垫2组成,辅垫2接与主垫1下部。主垫1由三层材料制成,其外层为防潮湿、防油污、防硌材料,如防油挂胶帆布、针织革或造革。中层为防寒、防硌材料。如泡沫塑料。内层为贴身衬里,如尼龙绸或薄造革等。辅垫2不包括中层防寒、防硌材料。在垫体上设置背带3和腰带4。背带3的一端固定于垫体的上部,另一端与腰带4连成一体。在垫体的中部有固定环5,背带穿过固定环5。在背带3和腰带4上均有长度调节环6。腰带4上带有带卡。在垫体的端部设置自捆搭扣7,使用时,将肩带3套于人体的双肩上,腰带4捆于腰间,调好长度,扣好带卡,人体即可仰卧于垫体上,靠双脚、双手(臂)支撑地面挪动,如身体可攀物体,双手亦可攀援其物,使身体稍高地面,从而减轻人体与地面的摩擦。
权利要求1.一种修车用防护垫,其特征在于它有一个挠性垫体,垫体上设置有肩带和腰带,腰带上有带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车用防护垫,其特征在于肩带与腰带连成一体,每条带的一端固定于垫体的上部,在垫体的中部有一固定环,带串过固定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车用防护垫,其特征在于肩带和腰带上均带有长度调节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车用防护垫,其特征在于垫体上设有自捆搭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车用防护垫,其特征在于垫体上设有自捆搭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修车用防护垫。它由挠性材料制成的垫体,设置于垫体上的肩带、腰带和腰带上的带卡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折叠,可以捆卷,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
文档编号B68G13/00GK2159391SQ93201170
公开日1994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7日
发明者马国发 申请人:马国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