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清凉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672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竹制清凉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用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竹制清凉保健枕。
目前市场有竹篾或竹青编制的枕头,在夏日用来枕头睡眠,具有清凉作用,但该枕容易变形,也不具有按摩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且具有按摩作用的竹制清凉保健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施的,在竹篾或竹青编制的外壳内衬托一个托架,该托架由左端板、右端板、底板和竹筒组成。底板镶嵌在左端板和右端板的底部之间;竹筒镶嵌在左端板和右端板的中部之间。底板上有突出的琅牙,穿过竹篾外壳底部。整个托架把竹篾外壳支撑着,使竹枕不会因长久使用而变形,同时,当需要按摩时,可把竹枕底部向上,突出的琅牙就可对人体颈部和人体的其它部位起到按摩作用。此外,竹筒上有均匀分布的许多小孔,当竹筒里放置防暑祛热的中草药材时,可以通过小孔散发出清凉芬芳的气味,对人体进一步起到防暑降温的保健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托架立体图;图3是托架的剖视图;图4是底板的仰视图;图5是托架的左端板正视图;图6是左端板的剖视图;图7是右端板的正视图;图8是右端板的剖视图。
下面按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图1和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竹制清凉保健枕有竹篾或竹青编成枕头的外壳1,外壳1内衬有托架2。托架2由左端板3、右端板4、底板5和竹筒6组成。底板5镶嵌在左端板3和右端板4的底部之间,竹筒6镶嵌在左端板3和右端板4的中部之间,它通过左端板3中间的带有圆孔的凹槽9和右端板4中间的凹槽10镶嵌而被紧紧固定(见图3和图5~图8)。底板5与外壳1接触的一侧有琅牙7(见图3~图4),穿过外壳1底部的间隙。琅牙7直径为2~3mm,高度为2~3.5mm,琅牙7之间的间隙为2~3mm,每排琅牙可以根据需要镶嵌一些磁珠。托架2的两端板3、4分别与外壳1的两端面紧贴,底板5与外壳1的底部紧贴,从而使竹枕在长期使用中有会变形。外壳1的一端侧中间开有圆孔11,与左端板3的圆孔匹配,通过该孔可以向竹筒6内填充中草药材,孔用端塞12堵住。竹筒6内均匀分布小孔8、以散发中草药清凉芬芳的气味。
本实用新型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制作好托架2,再在托架2外用竹青或竹蔑编外壳1。托架2可用木质材料制,也可用塑料浇注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竹制清凉保健枕不易变形,具有清凉祛热、并有按摩作用,其加工方法也简单,原料价格低廉,是一种价廉物美的保健用品。
权利要求1.一种竹制清凉保健枕,它有用竹青或竹篾编制成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外壳1内衬有托架2,托架2由左端板3和右端板4、底板5和竹筒6组成,底板5镶嵌在左端板3和右端板4的底部之间,竹筒6镶嵌在左端板3和右端板4的中部之间,底板5上均匀分布有琅牙7,托架2紧贴在外壳1的内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枕,其特征在于竹筒6是镶嵌在左端板3的带有圆孔的凹槽9和右端板4的凹槽10之间,竹筒6上均匀分布有小孔8,竹筒6一端与左端板3的小孔连通,并与外壳1一端侧的圆孔11相通,圆孔11用端塞12堵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制清凉保健枕,它在竹篾或竹青编制的竹枕内衬有一托架,托架由左、右端板,底板和竹筒组成,把竹枕支撑着,使其不易变形,且底板上有琅牙,可以用来按摩。竹筒上均匀分布小孔,可以把存放在竹筒内的防暑祛热的中草药末的清凉芬芳气味散发出来。该枕不仅具有清凉祛热作用,而且有按摩等保健作用。
文档编号A47G9/00GK2162862SQ93212050
公开日1994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12日
发明者张峥荣 申请人:张峥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