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磁化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046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锈钢磁化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磁杯,属日用品。
目前市售的磁化杯品种虽不断增多,但其结构基本上由内胆、永磁体和外壳三大部分组成。这类磁化杯有外壳和内胆两层杯壁,结构较复杂,特别是永磁体放置在内胆的外面,磁场要穿过内胆壁才作用到杯内的水,内胆的磁阻使磁能利用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单层杯壁,磁阻小,磁能利用率高的磁化杯。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磁化杯由杯体、永磁体和密封片三个部分组成。杯体用有磁性的不锈钢制成,把园柱形的永磁体按两极纵向放在杯底内,用一块非磁性的不锈钢密封片盖压住永磁体,并把密封片与杯体焊接,把永磁体固定并密封在杯底内。即得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磁化杯。
该杯磁化水的原理是因为放于杯底内的永磁体下面的磁极与杯体底面相接,这时具有导磁性的杯体就把永磁体下面的磁极的磁场导到杯的上部,再往下与永磁体上面的磁极形成磁场回路,磁力线在杯内空间纵向贯穿,使杯内的水得到磁化。由于磁场回路全部分布于杯内,因此磁能得到充分利用。而密封片虽然也是不锈钢,但它选用的是无导磁性的非磁性不锈钢材料,对磁力线的方向无影响。
适用于制作杯体的有磁性不锈钢有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其中铁素体不锈钢最适用。而适用于当密封片的非磁性不锈钢有奥氏体不锈钢。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1所示,不锈钢磁化杯由杯体(1)、永磁体(2)、密封片(3)和手柄(4)组成。杯体(1)用型号为0000Crl8Mo2的高纯铁素体不锈钢冲压而成,把一块与杯底内径相同的园柱形Y25型永磁体(2)放入杯体(1)的底部内,用一块与杯体(1)内径相当的型号为1Crl8Ni9Ti的奥氏体不锈钢密封片(3)盖压在永磁体(2)上,并把密封片(3)与杯体(1)焊接在一起,把永磁体(2)固定并密封于杯底内,再焊上不锈钢手柄(4),即制成不锈钢磁化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杯只有一层杯壁,解决了现有磁化杯外壳和内胆分开,内胆的磁阻引起磁能损耗的问题,使磁化杯结构简化易制作,磁能利用率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由杯体(1)、永磁体(2)、密封片(3)和手柄(4)组成的不锈钢磁化杯;其特征是在杯体(1)的底部内放有一个磁极纵向放置的永磁体(2),永磁体(2)由与杯体(1)焊接的密封片(3)固定并密封于杯体(1)底部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磁化杯,其特征是所说的杯体(1)由有磁性不锈钢制成。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磁化杯,其特征是所说的密封片(3)的材料为非磁性不锈钢。
4.按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杯体(1),其特征是所说的有磁性不锈钢包括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
5.按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密封片(3),其特征是所说的非磁性不锈钢为奥氏体不锈钢。
专利摘要一种单层杯壁的不锈钢磁化杯,其解决了现有磁化杯外壳和内胆分开,磁体放于内胆之外、内胆磁阻引起磁能损耗的问题。它是在杯体底部内放有一个磁极纵向放置的永磁体。使磁化杯结构简化易制作,磁能利用率高。
文档编号A47G19/22GK2170699SQ93219178
公开日1994年7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6日
发明者李剑池 申请人:李剑池, 赵雪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