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54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合装置,特别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
目前的焖烧锅1的结构如


图1所示,它包括一个外锅2,一个置放在外锅2内腔中的内锅5以及一个与外锅相扣放的锅扣盖6组成,其中内锅5也有一个扣盖50,而外锅2与锅扣盖6两者为无卡合的自由扣盖形式,即,在外锅2上部有一套环210,套环部外凸有锅耳2100,而在锅扣盖6底部有一上凹的环状凹槽6110,在环状凹槽6110周圈固定有一软质垫圈6111,两者扣合时,将锅扣盖6扣放到外锅2上敞口的上凸套环210顶部,依靠锅扣盖6本身自重及软质垫圈6111实现密封。
由以上结构不难看出,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密封不严,易跑气漏气,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外锅内所产生的热气具有一定的压力,而外锅与锅扣盖两者扣合后无任何的卡合定位机构,故易造成热气的外泄,既影响焖烧效果,又浪费能源和时间。
此外,如需将锅体从火上移往它处时,必须用手揣拿锅耳2100,既容易烫伤,又不太方便和便于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设置有扣合机构和提拿机构的封压效果好,焖烧时间短,便于提拿携带的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外锅的上敞口内侧容置槽中套装有一套环,在套环的外周对称凸设有枢接杆,在枢接杆处活动枢卡有U形提把,在套环的外周的固定座处铰接有锅扣盖,在锅扣盖对应于提把与套环枢接杆的枢接处设置有两外凸的扣抵块,在锅扣盖周缘处外凸有掀耳,枢接杆的下周部与提把对应上端的内侧卡槽活动卡合,而卡槽内壁又可与锅扣盖周缘外凸的扣抵块相卡合而实现锅体与锅扣盖之间的卡压密封,而且,在提把竖起提拿时,仍能保持卡压密封状态。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第1由于提把、锅扣盖及套环三者相互的装配关系巧妙地实现了三者的相互定位,既满足了连接提拿的需要,又可实现在使用状态和提拿过程中的扣压密封、并且,可通过提把的转动而达到锅体与锅扣盖的方便脱离或结合。
第2因锅扣盖能与锅体实现良好的扣压密封,所以,锅内热气不易泄漏,既具有很好的增保温的焖烧效果,又可缩短焖烧时间,还具有节能的优点。
第3便于方便提拿、易于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现有焖烧锅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套环与提把组合后的结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5所示结构的使用状态卡压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7是图5所示结构的提拿状态卡压时的结构剖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2至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外锅体2的上敞口20的容置环槽200处卡装有一套环3,在套环3周缘的固定座31处铰接有一锅扣盖6,锅扣盖6的周缘上有一外凸的掀耳61,锅扣盖6的周缘处外凸有与固定座31相铰接的铰接座62及横轴620,其特征在于在套环3的周缘对称外凸有枢接杆30,一U形提把4与枢接杆30相枢接,枢接杆30内段有一凸块300,枢接杆30外段的轴杆段301均与U形提把4两对应上端轴孔42活动穿装,与凸块300相套装的是U形提把4上端内侧的开有缺口400的锁扣部401,在锅扣盖6的周缘外凸有两个相对称的扣抵块60,扣抵块60的周向位置与套环3上的枢接杆30的位置相同。参见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锅扣盖6周缘外凸的两个相对称的沿径向外凸的扣抵块60的周向位置与枢接杆30的位置相同并位于枢接杆30的上部,U形提把4的上端两对应处均设有一与枢接杆30的轴杆段301活动插装的轴孔42,在轴孔42的外端各有一扣合孔41,在轴孔42的内侧各有一个开设有缺口400的扣孔40,扣孔40为带缺口400的多半圆形的与扣抵块60相套卡或脱开的锁扣部401。参见图2至图5U形提把4上端的轴孔42径向有一凹槽420,与轴孔42活动套插的枢接杆30的外端有一沿径向下凸的挡片部302,挡片部302与具有半圆形凸块300轴段之间为一圆形轴段。参见图2与轴孔42的外端的扣合孔41相扣盖的是一与其形状相同的扣盖43,枢接杆30内侧的半圆形凸块300与枢接杆30为一体结构并呈 形纵向断面,沿径向外凸的扣抵块60的纵向断面呈三角形,位于套环3周缘后部的固定座31中部有一铰接体310,铰接体310横向开设有与锅扣盖6周缘后部的横轴620卡套的开口轴孔311。
参见图2至图5扣盖43内侧有一供铰接体310端部转动的凹槽430,铰接杆30与固定座31在周向相差90度设置。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图5至图7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组合完毕之后,锅扣盖60则扣盖在套环3上部,而套环3与外锅体2上部嵌扣环槽200相固定,而提把4卡装在铰接体30上,当U形提把4的内侧带缺口部400的锁扣部401与形凸块部活动吻套,而缺口400处于朝上的开放状态,即锅扣盖6的扣抵块60处于无约束扣压状态,因此,锅扣盖6可方便地通过掀耳61任意开闭。参见图5如在加热使用时过程中,可将提把转动一个角度,即如图6所示,此时缺口400已转入下方,而圆形的锁扣部401此时已位于三角形的扣抵块60上方,因此,锅扣盖6被卡压密封住而不能开启。
如需提拿或移放它处,则此时无需开启锅扣盖6,只要把提4再转至垂直状即可,参见图7。
而开启状态只需将U形提把4转至图5所示位置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在外锅体(2)的上敞口(20)的容置环槽(200)处卡装有一套环(3),在套环(3)周缘的固定座(31)处铰接有一锅扣盖(6),锅扣盖(6)的周缘上有一外凸的掀耳(61),锅扣盖(6)的周缘处外凸有与固定座(31)相铰接的铰接座(62)及横轴(620),其特征在于在套环(3)的周缘处对称外凸有枢接杆(30),一U形提把(4)与枢接杆(30)相枢接,枢接杆(30)内段有一凸块(300),枢接杆(30)外段的轴杆段(301)均与U形提把(4)两对应上端轴孔(42)活动穿装,与凸块(300)相套装的是U形提把(4)上端内侧的开有缺口(400)的锁扣部(401),在锅扣盖(6)的周缘外凸有两个相对称的扣抵块(60),扣抵块(60)的周向位置与套环(3)上的枢接杆(30)的位置相同。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锅扣盖(6)周缘外凸的两个相对称的沿径向外凸的扣抵块(60)的周向位置与枢接杆(30)的位置相同并位于枢接杆(30)的上部,U形提把(4)的上端两对应处均设有一与枢接杆(30)的轴杆段(301)活动插装的轴孔(42),在轴孔(42)的外端各有一扣合孔(41),在轴孔(42)的内侧各有一个开设有缺口(400)的扣孔(40),扣孔(40)为带缺口(400)的多半圆形的与扣抵块(60)相套卡或脱开的锁扣部(401)。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U形提把(4)上端的轴孔(42)径向有一凹槽(420),与轴孔(42)活动套插的枢接杆(30)的外端有一沿径向下凸的挡片部(302),挡片部(302)与具有半圆形凸块(300)之间为一圆形轴段。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与轴孔(42)的外端的扣合孔(41)相扣盖的是一与其形状相同的扣盖(43),枢接杆(40)内侧的半圆形凸块(300)与枢接杆(30)为一体结构并呈 形纵向断面,沿径向外凸的扣抵块(60)的纵向断面呈三角,位于套环(3)周缘后部的固定座(31)中部有一铰接体(310),铰接体(310)横向开设有与锅扣盖(6)周缘后部的横轴(620)卡套的开口轴孔(311)。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扣盖(43)内侧有一供铰接体(310)端部转动的凹槽(430),铰接杆(30)与固定座(31)在周向相差 90 度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焖烧锅与盖的扣合机构,在外锅的上敞口内侧容置槽中套装有一套环,在套环的外周对称凸设有枢接杆,在枢接杆处活动枢卡有U形提把,在套环的外周的固定座处铰接有锅扣盖,在锅扣盖对应于提把与套环枢接杆的枢接处设置有两外凸的扣抵块,在锅扣盖周缘处外凸有掀耳,枢接杆的下周部与提把对应上端的内侧卡槽活动卡合,而卡槽内壁又可与锅扣盖周缘外凸的扣抵块相卡合而实现锅体与锅扣盖之间的卡压密封,而且,在提把竖起提拿时,仍能保持卡压密封状态。
文档编号A47J36/00GK2213506SQ94248289
公开日1995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庆辉 申请人:王庆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