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596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采用大包装周转瓶(3加仑或5加仑)的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
目前使用的该类进水装置由支撑架,密封层,进水回气管构成,在支撑架下部与密封层固定连接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夹层,该夹层会进入水与空气,且滞留其中,长期使用存在生菌可能,另外,支撑架下部与进水回气管固定连接后边,只能形成直角状,直角根部不易清洗,也存在生菌可能,因此于卫生不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上述不足,使之不存在卫生死角。
本实用新型由支撑架顶杆,浮子与浮子室构成,顶杆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浮子室与顶杆固定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零件剖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A-A结构剖视图。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如
图1,顶杆(1)由圆形的顶部(2)与管状的杆部(3)构成,杆部从水平截面看(结合图3),是两侧各去掉一个弓形(4)的残缺圆管状,即为进水道(5),杆部上端残缺圆管两侧弧的壁上各有一个进水孔(6),并在其下处有螺纹,该螺纹由于仅在两侧弧面上存在,故为间断螺纹(7),杆部的下端有装配窝(8),支撑架(9)为喇叭座状,其大圆口为支撑端,在其下方有装卡孔(10),其小圆口为进水端,分为内,外管形体(11),其下方为一个圆滑过渡的环形底(12),不存在直角状,外管(13)为支撑架的外壁,其外壁再无其它零件相连,不存在连接夹层,内管(14)比杆部稍短些,管的上端有开放形进水孔(15)与出气孔(16),在其下部内侧面有连续的螺纹(17),浮子(18)为扁圆形的膜盒并放置在浮子室(19)内,可在浮子室内上下漂动,浮子上端有一突起(20)可堵住浮子室进水孔(21),起单向进水作用,浮子室上端有与顶杆杆部装配连接的残缺圆形的接口(22),接口内侧有装配栓(23),浮子室下端为开放型的底。
如图2,3,顶杆(1)的杆部(3)插入支撑架(9)中的内管内(14),杆部的间断螺纹(7)旋入内管内壁上连续的螺纹(17)中,旋紧并调节至杆部的进水孔(6)与内管上开放型进水孔(15)重叠,由于杆部为两侧各去掉一弓形体,则该弓形体与内管内壁形成两个弓形通气道(24),气体由内管上开放型出气孔(16)排出,浮子(18)装在浮子室(19)内后,浮子室上端与杆部下端镶嵌装配,利用其上的栓(23)扣入杆部的窝(8)中。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水平座落在冷热饮水机上方并利用支撑架上的装卡螺丝连接,支撑架其余部分座落在饮水机内罐中,顶杆垂直水平面,将倒置的大包装周转瓶的瓶口盖中的内盖对准顶杆,此时瓶不会出水,可以从容地顺着喇叭座状的支撑架下落,在瓶体座落在支撑架的过程中(以及座稳后),利用顶杆的顶部顶开内盖,瓶内的水便经由开放型的进水孔进入顶杆的进水孔,顺进水道通过浮子进入冷热饮水机内罐中,罐内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弓形通气道经由开放型出气孔排到瓶内,当饮水机内罐水面上升至环形底并封住时,空气排不出,水则入不进,维持饮水机内罐液面平衡,同时浮子封住进水,当水被加热后热水不得上升,避免了冷热水混淆,大幅度地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实用方便,保证卫生,降低能耗,可广泛应用到各种冷热饮水机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由支撑架,顶杆,浮子及浮子室构成的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9)进水端分为内外的管形体(11),其下方为一个圆滑过渡的环形底(12),顶杆(1)装配在支撑架的内管(14)中,浮子(18)及浮子室(19)连接在顶杆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内管(14)上端有开放型进水孔(15)与出气孔(16),其下内侧面上有连续的螺纹(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杆(1)的杆部(3)为两侧各去掉一弓形体的残缺圆管状的进水道(5),在弧的壁面上端有进水孔(6),在其下部有间断的螺纹(7),在杆部的下端有浮子室(19)装配窝(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杆通过间断螺纹(7)旋入支撑架内管连续螺纹(17)中实现装配,调节杆部的进水孔(6)与内管开放型进水孔(15)重叠,并由此形成弓形体的通气道(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子室(19)上端与杆部下端镶嵌装配,利用其上的栓(23)扣入杆部的窝(8)中。
专利摘要一种由支撑架(9),顶杆(1)浮子(18)及浮子室(19)构成的冷热饮水机的进水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架进水端分为内,外的管形体(11),其下方为一个圆滑过渡的环形底(12),顶杆装配在支撑架的内管(14)中,浮子及浮子室连接在顶杆下端,其结构巧妙,不存在卫生死角,防止冷热水混淆,降低能耗,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在冷热饮水机上。
文档编号A47J31/44GK2223063SQ95212419
公开日1996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7日
发明者吴鸿平, 王颖儒 申请人:吴鸿平, 王颖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