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74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具体地说,是涉及能简单可靠地安装且容易卸下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
作为室内清扫用的清扫具,近年来提出了一种无声音且不使用水的、很容易清扫的装着使用干式清扫布的清扫具。涉及该清扫具的现有技术,有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实开昭59-61736号和实开昭58-174057号。前者揭示了把装入切口的清扫片安装在杆状体前端如掸子那样使用的清扫具。后者揭示了将若干个掸片并设在带状安装体的一侧,将该带状安装体卷绕在杆状体前端部的清扫具。
另外,本申请人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9-38009号中,揭示了一种采用干式清扫布的清扫具,它是把备有擦拭部和掸尘部的清扫布装在头部上使用的清扫具。
但是,上述现有的清扫具,在被安装体上设有固定清扫布用的机构,用来固定清扫布,这样,被安装体的构造复杂,制造工序复杂,另外,不容易使被安装体小型化。从耐久性的观点看也不太理想。
另外,该现有的清扫具,通常,清扫布容易安装者,清扫布的固定多不牢固,在清扫中清扫布常常会脱落。反之,能牢固地固定清扫布者,则清扫布的安装和为了更换而卸下时又很费事。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单可靠地安装、又能容易卸下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
本说明书中,清扫具有未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和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二种含义,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是指未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将至少2层清扫用片叠合,使其粘合而形成粘合部,在该粘合部的内侧有上述插入空间,在该粘合部的外侧有非粘合部。
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口的两侧延设上述粘合部,使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口周缘配设弹性部件,使该插入口能自由扩缩,使插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非粘合部被切割成短册状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的切割形成掸片,该掸片的长度为粘合部内侧宽度的1/10~2倍,该掸片的宽度为5~50mm,掸片侧缘部的形状是连续的波形形状或连续的山形形状。
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部由两侧部和一对延设部构成,所述两侧部从顶点向左右两侧沿着缓缓的曲线下降,所述一对延设部从该两侧部的下端分别向内侧延设,由该延设部使上述插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该延设部的长度分别为3~20mm。
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部是用热封法形成的。
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是用不织布制的。
一种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在其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
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是将上述头部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
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是将上述头部的后端部扩宽而形成的。
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柄可以伸缩自如。
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具有纵长形态并沿着上述柄的轴向设在柄的前端部。
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宽度形成为往前端渐减小的形式。
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两侧缘部在前端部以锐角结合。
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全长为30~200mm,最大宽度为20~100mm,平均厚度为5~30mm,宽度方向的垂直断面形状为上下有凸曲面的凸透镜形状。
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至少表面是用柔软性材料做成的。
一种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清扫布安装在该头部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扫布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清扫具,在柄的前端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其特征在于,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清扫布安装在该头部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扫布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能简单可靠地安装到清扫具上且容易卸下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清扫布和表示第1实施例清扫具局部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第1实施例清扫具中的头部的平面图,(b)是表示该头部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例清扫布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清扫布及安装着该清扫布的清扫具之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5所示清扫布安装在图6清扫具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例的清扫布和清扫具的立体图。
下面,参照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各一个实施例。
先说明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1。
如图2所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1形成为扁平的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S,该插入空间S有插入口I。更具体地说,该清扫布1是将二块不织布制的清扫用片2、2叠合起来,将它们之间粘合而形成粘合部3,在该粘合部3的内侧形成插入空间S,在该粘合部3的外侧形成非粘合部4,这样,形成为扁平袋状的清扫布。
如图1所示,插入口I的宽度W1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最大宽度W2。
上述清扫片2,在本实施例中是采用不织布,但除了不织布外,也可以采用例如毛巾、织布、纸、编布、海绵等。上述的不织布可采用通常公知制法制作的不织布,例如射流喷网成布型(スパンレ-ス)不织布、纺粘型(スパンボンド)不织布、透气型(エァ-スル-)不织布、点粘结型(ポイントボンド)不织布、熔喷型(メルトブロ-ン)不织布、树脂粘合型(レジンボンド)不织布、针织型(ニ-ドルパンチ)不织布等。
构成不织布的纤维,最好是吸尘性好且耐磨性好的纤维。例如,PE纤维、PP纤维、PET纤维、人造纤维、棉纤维、尼龙纤维等,可以是单独一种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起来,作为单种纤维或复合纤维使用。
用热封法将上述不织布粘合起来形成清扫布时,作为不织布,在清扫面侧最好使用PET纤维(PET100%、1.5d/51mm)制的纤维条(重量24g/m2),在粘合面侧最好使用PET(芯)/PE(鞘)〔(PET/PE)重量比=60/40,2d/51mm〕的复合纤维制的纤维条(重量24g/m2),将这些纤维条通过将PP纤维(PP100%)形成为格子状的PP网(重量5g/m2),用水针织法(ウオ-タ-ニ-ドリング)而形成为不织布。这时,构成粘合面纤维条的上述PET/PE(芯/鞘)复合纤维,最好含有10~90wt%的PE。
上述清扫用片2、2,可以是相同种类的,也可以是不同种类的。也可以不用二块清扫用片2、2,而是一块不织布弯折成二层,将该二层之间粘合起来作为清扫布。
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1中二块清扫片2、2,从平面上看略成正方形,该清扫用片2、2,从中央部到下端部,略呈倒U字形地接合,形成上述的粘合部3。
上述粘合部3最好是用密封法形成的粘合部,但并不限于密封法,也可以采用缝合等其它方法形成,只要将清扫用片彼此粘合即可。
用密封法形成上述粘合部3时,其宽度为0.1mm至20mm,最好为1mm至10mm。如果不足0.1mm,则不容易得到所需的强度。上述密封法,可采用超声波密封法、用热融粘合剂的密封法、热封法等。热封法的生产性好,所以最好采用热封法。另外,密封方式并无特别限定,较好的密封方式例如有满(ベタ)密封、带状(ストライプ)密封、或点状(ドツト)密封等。如果用缝合方法形成粘合部时,可用缝纫机等通常的缝合法。
如图1所示,上述粘合部3由两侧部3b、3b和延设部3c、3c构成。该两侧部3b、3b从顶部3a向左右两侧形成缓缓下降的曲线,在其下端部附近有扩开部31、31。该延设部3c、3c从所述两侧部3b、3b的下端部向内侧延设。由该粘合部3在其内侧形成内部具有插入空间S的擦拭部5,在其外侧形成清扫用片2、2之间未粘合的非粘合部4。
上述插入空间S是由粘合部3包围的清扫片2、2之间的空间,在上述延设部3c、3c之间,形成该插入空间S的插入口I。如图1所示,上述插入口的宽度W1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最大宽度W2(成为宽度最大部分的宽度)。具体地说,插入口的宽度W1比侧部3b、3b下端之间的宽度W2只小相当于延设部3c、3c的长度。如后所述,为了容易地往清扫具中的头部等被安装体上安装以及能可靠保持安装状态,该延设部3c、3c的长度最好设定为3至20mm。
在上述的非粘合部4上,从清扫片2、2的周缘部到粘合部3附近,通过切入连续波形形状或连续山形形状的切口9a,形成若干个短册状的掸片9。
上述掸片9的长度是粘合部3内侧宽度(图1中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W2)的1/10~2倍,其宽度最好为5至50mm。如果该掸片9的长度不足粘合部3内侧宽度的1/10,则不能充分发挥掸片9的效果,如果超过了2倍,则掸片失去其有效功能,反而不容易扫除。如果掸片9的宽度不足5mm时,掸片9之间容易缠绕,如果超过50mm,则各掸片9不容易自由变形。另外,把掸片9的侧缘部形成为连续波形形状或连续山形形状时,可以提高各掸片9收取尘埃的效果,可更有效地清扫。
根据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1,由于插入口I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宽度,所以,只要把图2及图3所示那样的清扫具11的头部13插入该插入口I,就完成了该清扫布1往清扫具11上的安装操作。并且,其安装状态稳定,在清扫中该清扫布不会脱落。
另外,由于在粘合部3的外侧形成非粘合部4,并且切割为短册状,可用擦拭部5进行擦拭扫除、或者用非粘合部4的掸片9进行掸尘或吸附尘埃时等,可进行相应于扫除部位的清扫。
另外,将清扫具11或手插入上述插入空间S内进行清扫时,插入口I的周缘部能与头部13的后端面与柄的交界部分或手腕等良好地吻合,在扫除时,该清扫布不会从头部13或手中脱落,可稳定地进行扫除,作业性极好。
另外,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1由于有一些伸缩性,即使插入口较窄也能容易地装到清扫具上。
下面,说明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11。
如图2至图4所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11,在柄12的前端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13,该头部13的后端部两侧有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15、15。清扫布1可装在头部13上。
如图2所示,上述清扫具11,由柄12和可装卸地装在柄前端的头部13构成。
柄12由至少2根不同直径的筒状部件可伸缩地连接而成。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以不同直径的3根筒状部件12a~12c为主体构成。这些筒状部件12a~12c是使小直径筒状部件在大直径筒状部件内能前后动且能固定连接的伸缩机构,所以柄12可以伸缩。另外,上述各筒部件12a~12c的断面形状除了圆形外,也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等,各筒状部件12a~12b的材质最好是氯乙烯、ABS、PE、PP、PET、铝或其合金。
在圆筒状部件12a的前端部内面,形成阴螺纹(图未示),可以将后述头部13的螺丝部件17拧入。在柄12的后端部,安装着具有吊挂孔12d的端帽,可将该清扫具挂在钩子等上。
如图2及图3所示,头部13为纵长形并沿着柄12的轴方向设在柄12的前端部,以柔软性材料构成的被安装体14为主体。头部13(更具体地说是被安装体14)朝着前端部宽度渐渐变窄,从平面上看,形成为从中央部朝前端部的略U字形轮廓。头部13(被安装体14)的宽度方向的垂直断面形状为上下有凸曲面的凸透镜状。
头部13(被安装体14)的后端部,朝着后端急剧地扩宽,在左右两侧部形成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15、15。第1实施例清扫具中的突部15、15,是位于将该头部长度方向中央部的周缘部的轮廓延长到后端部的假想曲线外侧的部分,用于与清扫布1的插入口I接合。
具体地说,上述突部15、15的形态是沿着图1所示清扫布1的扩宽部31的形状。突部15、15向宽度方向突出的长度L1(见图2、图3),从容易安装清扫布及保持安装状态方面考虑,最好定为2~20mm。
第1实施例中的头部13(被安装体14)的全长,最好为30~200mm。该头部13的最大宽度最好为20~100mm。该头部13的平均厚度最好为5~30mm。
第1实施例中的头部13(被安装体14),从平面上看,虽然形成为具有略U字形轮廓的形状,但两侧缘部在前端部最好呈锐角结合的形态。如果头部13的两侧缘部在前端部呈锐角结合的形态,则可以很顺利地插入缝隙中,能将缝隙中清扫干净,并且能清扫房间的角落。
上述被安装体14由聚氨酯发泡体构成,在被安装体14的内部形成插入部14a,该插入部14a在被安装体14的下端部A开口,供芯材16插入用。芯材16插入在该插入部14a内并接合固定。被安装体14的表面经表面平滑处理(メルト-ム加工)而平滑化,可使清扫布的装卸更加容易。
如图3所示,芯材16从平面上看大致为矩形,由尼龙制的板簧(板状弹性部件)构成。该芯材16赋与被安装体14适度的刚性和塑性。在芯材16的下端部,安装着外周形成有阳螺纹的螺丝部件17,可与柄12的前端部螺合。
如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11这样,头部13用多孔性柔软材料做成时,在头部13的内部最好配设上述芯材16那样的芯材。但当头部13是用橡胶等柔软性弹性部件做成的时,也可以不配设该芯材。另外,上述清扫具11中,也可以把头部13与柄12做成为一体,也可以做成为不能分开地结合着。
根据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11,只要把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且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的清扫布安装在上述头部13上,就能简单地完成清扫的准备工作。另外,在清扫布安装着时,由于设在头部13后端部两侧的突部15、15与插入口附近接合,所以,安装着的清扫布能切实地保持在头部13上,在清扫作业中该清扫布不会脱落。
另外,作为清扫布,最好采用如图1实施例所示清扫布那样的、具有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宽度的插入口I的清扫布。这时,如图2和图3所示,只要把头部13插入该插入口I,设在头部13后端部两侧的突部15、15就能与插入口I、更具体地说是与扩宽部31、31接合,安装着的清扫布1更加切实地保持着,在清扫作业中该清扫布1不会脱落。
由于头部13具有适度的弹性和柔软性,所以,能密接清扫对象或清扫对象的缝隙,进行彻底的扫除。并且,不会损伤清扫对象,在清扫中清扫布也不会被弄破。另外,即使清扫布的插入口I较窄时,头部13也能极顺利地插入。
根据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11,由于柄12能伸缩,所以,在清扫高处或手进不去的缝隙等时,可根据需要将柄12伸长进行清扫。另外,将柄12收缩时,可以不占存放空间。如果将柄12与头部13分离则更加能节省存放空间。
另外,形成在非粘合部4上的若干掸片9可具有作为吸收冲击件的功能。象第1实施例这样,把非粘合部4切割为短册状而形成掸片9时,头部13(被安装体14)的C硬度以90以下为宜,最好在70以下。这里所说的C硬度是基于SRIS(日本橡胶协会规格)0101、用阿斯卡橡胶硬度计C型式测定的硬度。
由于头部13(被安装体14)朝着前端部其宽度渐减,所以,能容易地插入缝隙,进行缝隙的扫除。
下面,说明第1实施例的、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
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如图4所示,在柄12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13,该头部13的后端部两侧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15、15(见图2),在头部13上安装着清扫布1。上述清扫布1形成为扁平的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该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是将图1所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1安装在图2、图3所示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11的头部13上而构成的,清扫布1和清扫具11的构造及各部尺寸与上述相同。
根据该把上述清扫布1安装在上述清扫具11上而构成的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除了具有上述清扫布1和上述清扫具11各自的效果外,还具有能更有效防止安装着的清扫布脱落的效果。即,由于设在头部后端部两侧的突起15、15与形成在插入口I内侧的接合部(上述的扩宽部31、31)接合,所以,清扫布1牢固地被头部13固定,更加能防止清扫布的脱落。
下面,参照图5至图7说明本发明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其它各实施例。
第2实施例的清扫布,如图5所示,是将不织布制的上述清扫用片2、2两层叠合起来,将它们之间粘合而形成粘合部3,在该粘合部3的内侧形成插入空间S,在该粘合部3的外侧形成非粘合部4,这样,形成为扁平袋状的清扫布。在下端部有插入空间S的插入口I。第2实施例中的清扫用片2、2的制法、纤维组成等以及粘合部3的宽度及形成方法与第1实施例的清扫布相同。
第2实施例的清扫布,如图5所示,将周缘被切割成连续山形形状的2片无纺布制的清扫用片2、2,在靠近周缘的内侧沿周缘形状接合,这样形成上述的粘合部3。
如图5所示,上述粘合部3由前端部3a、两侧部3b、3b和延设部3c、3c构成。前端部3a是沿宽度方向形成在前端。两侧部3b、3b从该前端部3a的两端以预定角度延设,并且在中央具有弯折部30、30。延设部3c、3c从该两侧部3b、3b的下端向内侧延设。由该粘合部3在其内侧形成内部有插入空间S的擦拭部5,在其外侧形成清扫用片2、2间未粘合着的非粘合部4。
上述插入空间S是由粘合部3包围着的空间,在延设部3c、3c之间,形成该插入空间S的插入口I。
上述清扫布1的从平面看时插入口I的宽度W1,比两侧部3b、3b之间的宽度最大部分的宽度W2小相当于延设部3c、3c的长度。
在上述粘合部3的外侧设置非粘合部4的情况下,在用密封法设置粘合部3时,该非粘合部4的宽度以从不织布周缘部起1mm~50mm为宜,最好是5mm~30mm。如果宽度小于1mm,则密封着的粘合部容易损伤被清扫物,并且该非粘合部4的吸尘效果降低。如果超过50mm,则非粘合部不挺括,不容易清扫。
另外,在用缝合法设置上述粘合部时,该非粘合部4的宽度以从不织布周缘起1mm~50mm为宜,最好为5mm~30mm。如果小于1mm,则缝合线容易绽开,或者非粘合部的吸尘效果减低。如果超过50mm,则非粘合部不挺括,不容易清扫。
根据第2实施例的清扫布1,由于插入口I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宽度,所以,具有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效果。例如,只要把后述清扫具的头部(见图6和图7)插入,即可简单地把该清扫布1安装在清扫具11上。而且,其安装状态稳定,安装后的清扫布不容易从清扫具或手中脱落。另外,由于在上述粘合部3的外侧设置了非粘合部4,所以,可用上述擦拭部5进行擦拭扫除,或者将上述非粘合部4插入窄的缝隙内吸取该缝隙内的尘埃等,可根据清扫部位进行清扫。
下面,说明安装着第2实施例所示清扫布1的清扫具11。
图6和图7所示的清扫具11,在柄12的前端部备有由柔软材料做成的、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例如,可将图5所示内部有插入空间S的扁片袋状清扫布1安装在该头部13上。
上述头部13,由表面经过圆滑加工(メルト-ム加工)的软质酯类尿烷泡沫制的多孔性柔软材料(C硬度=20~35)做成。
上述头部13从平面上看,是前端部有2个角部13a、往后方宽度渐大的略六边形,头部13的厚度,往前端以及从中央部往宽度方向两侧渐薄。该头部13的与清扫具11长度方向垂直的断面的形状为略梯形。
头部13的下面13c形成为略平面状。头部13的上面13b,从长度方向后端到中央部略平行于下面13c,超过中央部后到前端的部分形成为连续地厚度减薄的倾斜面,在头部13的前端,以锐角与下面13c接合。下面13c与上面13b之间的两侧面13d、13d形成为朝着头部13的宽度方向下降的倾斜面,下面13c与侧面13d、13d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以下的锐角。
头部13在其内部备有在后端面上开口的插孔(图未示),柄12的前端插入并固定在该插孔内,与柄12形成为一体。柄12在其前端备有插入到头部13内的插入部,在后部备有把持部12f,该把持部12f做成为容易把持的形状。
根据上述清扫具11,如图6和图7所示地,只要把上述头部13插入清扫布1的插入口I,就能简单而稳固地安装好清扫布1。另外,安装着的清扫布1切实地保持在头部13上,在清扫作业中不会脱落。
根据上述清扫具11,在清扫面积较大的台面、桌子等时,主要利用清扫布1的粘合部3的内侧部分即擦拭部5,擦去尘埃。在清扫柜子之间等的窄缝隙时,将非粘合部4插入,吸附尘埃进行扫除。
由于头部13具有适度的硬度和柔软性,所以,与清扫对象的密接性良好,能进行彻底的扫除,而且不损伤清扫对象,在清扫中不会弄破清扫布。
另外,由于头部13具有下面13c和侧面13d、13d,该两面的夹角为90度以下的锐角,所以,把该两面形成的角部伸进行角落部或容易堆积尘土的部位,使清扫布1与该部位密接,可以切实地清扫这样的部位。
另外,由于头部13(被安装体14)形成为朝着前端部宽度渐减的形状,所以,可顺利地插入缝隙等,容易地进行缝隙的清扫。
图6所示的清扫具11中,最好也在头部13的后端部左右两侧设置一对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例如,把图6所示清扫具11的头部13的后端部扩宽,或者将该后端部的一部分突出,形成该突出部。另外,最好与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同样地,将头部13的后端部扩宽(将两侧面13d、13d之间的宽度扩宽)来形成该突部。
在图6所示清扫具11上设置了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的清扫具,是本发明清扫具的第2实施例,该第2实施例的清扫具,具有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清扫具同样的效果,而且,也具有上述清扫具11的效果。为了便于清扫布的安装及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上述突起的突出高度最好为2~20mm。图7表示本发明清扫具(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第2实施例。
上面对本发明的清扫布、清扫具及安装着清扫布的清扫具的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作出各种变更。
例如,清扫布的插入空间S的插入口I的宽度,在上述两实施例中,是通过延设粘合部3而使其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宽度的,但是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只要使插入口I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宽度即可。例如,可以如图8所示地,在插入口I的周圈配设弹性部件18,使该插入口I能自由扩缩,这样地使插入口I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宽度。
具有该构造的清扫布与第1及第2实施例中的清扫布同样地,只要将清扫具11的头部13插入该插入口I,就可以简单将清扫布安装在清扫具11上。另外,将清扫具11或手插入到插入空间S内进行清扫时,配设在插入口周缘的弹性部件使插入口I箍住头部13的后端面或手腕等,所以,在扫除时该清扫布1不容易从头部13或手上脱落,可稳定地扫除,作业性好。
上述弹性部件可采用片状的弹性部件或绳状的弹性部件等,其材质可采用异戊二烯、丁二烯等的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斯潘德克斯等公知的各种材质。
本发明的清扫布在安装着时,可以是任何形态,只要是内部有插入空间的扁平袋状即可。从平面看可以是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等各种适宜的形状。
上述粘合部的形态,最好与插入头部等的形态相应。例如,为前端部有角部的形态,或者从平面看为U字形、V字形等的形态。
在通过延设粘合部3而使插入口I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宽度的情况下,上述延设部3c、3c可以从侧部3b、3b的下端延设,也可以从比该下端靠前的部位延设。另外,上述延设部3c、3c和上述侧部3d、3d可以形成角部地连接,也可以用曲线连接。另外,延设部3c、3c和上述侧部3d、3d的接合方法也可以不同,例如,延设部3c、3c可用缝合方法接合,上述侧部3b、3b可用热封法接合。但是,从便于制造的观点考虑,最好用热封法形成包括延设部3c、3c的全部粘合部3。
上述延设部3c、3c可以是直线状,也可以是由线状,还可以是连续山形的锯齿状。
上述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中,是从粘合部3的下端向内方设置延设部3c、3c,使插入口I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宽度,但也可以不采取这种方法,例如,也可以在上述粘合部3的内侧,形成与上述粘合部3不连续的独立的粘合部,使得插入口I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宽度。
另外,也可采用其它的方法,只要使插入口I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S内部的宽度即可。
本发明的清扫具中,用于形成头部的柔软性材料,可以采用通常公知的各种材料,只要能形成具有弹性的清扫面即可。以采用海绵体状多孔性柔软材料为宜。最好采用具有耐久性的软质发泡合成树脂构成的多孔性柔软材料。具有这种性质的多孔性柔软材料,例如有发泡聚乙烯、发泡聚氨酯等的合成树脂。另外,除了海绵体状的多孔性柔软材料外,也可以采用在人造革或布制的袋中装填毛毡、棉等纤维材料做成的垫状柔软材料,后者也可以采用橡胶状的柔软材料。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将至少2层清扫用片叠合,使其粘合而形成粘合部,在该粘合部的内侧有上述插入空间,在该粘合部的外侧有非粘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口的两侧延设上述粘合部,使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插入口周缘配设弹性部件,使该插入口能自由扩缩,使插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非粘合部被切割成短册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的切割形成掸片,该掸片的长度为粘合部内侧宽度的1/10~2倍,该掸片的宽度为5~50mm,掸片侧缘部的形状是连续的波形形状或连续的山形形状。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部由两侧部和一对延设部构成,所述两侧部从顶点向左右两侧沿着缓缓的曲线下降,所述一对延设部从该两侧部的下端分别向内侧延设,由该延设部使上述插入口的宽度小于上述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该延设部的长度分别为3~20mm。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合部是用热封法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布,其特征在于,是用不织布制的。
10.一种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在其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是将上述头部的一部分突出而形成的。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清扫布用的突部是将上述头部的后端部扩宽而形成的。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柄可以伸缩自如。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具有纵长形态并沿着上述柄的轴向设在柄的前端部。
15.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宽度形成为往前端渐减小的形式。
16.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两侧缘部在前端部以锐角结合。
17.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全长为30~200mm,最大宽度为20~100mm,平均厚度为5~30mm,宽度方向的垂直断面形状为上下有凸曲面的凸透镜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0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扫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头部的至少表面是用柔软性材料做成的。
19.一种清扫具,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该头部的后端部两侧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清扫布安装在该头部上;其特征在于,上述清扫布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清扫布,其是可简单可靠地安装,并容易卸下,其特征在于,形成为扁平袋状,内部有插入空间,该插入空间有插入口,该插入口的宽度小于插入空间内部的宽度。在柄的前端部备有安装清扫布用的头部,上述头部在其后端部两侧具有固定上述清扫布用的突部。
文档编号A47LGK1212144SQ9810028
公开日1999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9日
发明者铃木阳一, 阿部启二, 堤泰树, 青木幸子, 衣川信义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