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球拍拍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45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球拍拍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球拍结构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改良的球拍拍框。
按,球拍(尤指网球拍)是以其拍框内所交织编成的网面做为击球使用,当球体击中网面瞬间,该网面因承受球体的冲击作用将产生受力变形,即,该拍框内所穿绕的绳体会有微幅的拉伸、扯动情形产生以构成具有弹性且吸震的网面。
传统的网球拍拍框上是贯设有多数个穿孔供绳体穿绕,惟,在球体冲击网面并对绳体造成拉伸、扯动之际,该于拍框各穿孔之间绕设的绳体部份极容易与穿孔端缘产生摩擦,致绳体有断裂之虞,再者,由于各该穿孔的孔径仅比绳体线径大一些而可对绳体产生限位效果,因此,利用穿绕穿孔编成的网面呈现绷实状态,致绳体传递能量效果不佳,即该网面形成刚性较强的作用面,其造成球体与网面碰触时的接触面积较小,而致球体被迅速地弹回击出且不易控制击球方向。
而为改善上述缺点,遂有业者于拍框上以装设滚柱供绳体绕设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穿孔设计,如


图1、图2所示,是于拍框对应网面最常受球体冲击作用的部位处予以改良,即,该拍框1主要于其对称的两侧半部框体上各设有一长形且呈透空的槽口2,若干个圆形滚柱3分别利用一轴销4穿设框体及滚柱3而呈可转动地被间隔排列于各该槽口2中,一绳体5经绕过各滚柱3中段的凹陷环槽3a而编成该网面;当挥动球拍致其网面触击球体时,该绳体5因瞬间承受球体的冲击作用将于滚柱3上产生一垂直向的偏移及一水平向的拉伸、扯动情形(如图2中的各箭头方向所代表),其促使该绳体5有效且适度地吸收并传递所承受冲击作用的能量,致使球体与网面接触面积增加而获得具有更佳控球效果的球拍,又,该圆形滚柱3可大幅降低绕设其上的绳体5与滚柱3接触所产生的摩擦损坏情形。
然而,上述球拍结构虽可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惟,该球拍于制作时必须先于拍框上成型有透空的槽口2,接著再将各该滚柱3置入该各槽口2中且同时利用轴销4穿设框体及滚柱3,最后再将轴销4固定于框体上以促使滚柱3定位设置于槽口2中,如此方可进行后续的穿线动作,由是可知,该球拍在制作上不仅滚柱设置麻烦,且轴销与框体间的固定方式亦增添制作上的不便,使得加工制作效益不明显;更且,该以轴销为支撑滚柱的结构设计容易因轴销直接或间接受到外力作用而致产生剪力破坏使得轴销断裂,其导致更换不易而增添困扰。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球拍拍框,其制作容易且结构坚固。
又,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球拍拍框,其促使编成的网面具有良好的能量传递效果而于挥拍使用时容易控球。
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的球拍拍框,包含有一环框,具有一上覆层与一下覆层;至少一框体,是呈狭长状,其设置于该上、下覆层之间,且该框体较长边的顶、底侧面分别为该上、下覆层所包覆固位,又,该框体上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镂空部,且于相邻镂空部之间形成一导柱。
其中该各导柱中段收束形成一线绕部。
其中该导柱的线绕部横切截面是呈圆形。
其中该环框的上、下覆层分别具有一顶、底缘及自该顶、底缘向两侧延伸且向下、向上弯设的一抵接部,该各抵接部并呈包覆夹设该框体的顶、底侧面。
以下,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详细说明于后,其中
图1为现有具滚柱设置的球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具滚柱设置的球拍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4-4方向剖示暨放大示意图。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球拍拍框尤指一种网球拍使用的拍框。
该拍框100的组成主要是具有一体成型制作的环框10及被包覆于环框10中的二框体20,其中,该二框体20是呈狭长孤形状且以对称的方式设置于该环框10以握把40直线延伸方向为分界的两侧半部上;请再参阅图4所示,各该框体20的长边具有一顶、底侧面21、22,该框体20并于其顶、底侧面21、22之间连设有若干个圆柱状的导柱23,且,相邻导拄23之间形成一镂空部24,又,各导柱23中段渐缩收束形成一直径较小的线绕部231,该线绕部231是供一绳体30绕设;另,该环框10于各框体20设置处是具有一上覆层11与一下覆层12,该上、下覆层11、12分别具有一顶、底缘111、121及自该顶、底缘111、121向两侧延伸且向下、向上弯设的一抵接部112、122,以便当该环框10与该二框体20结合制作时,该上、下覆层11、12的各抵接部112、122是分别呈包覆夹设该框体20的顶、底侧面21、22,使得该二框体20被固设于该上、下覆层11、12之间。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球拍拍框各部位结构的说明,接着,再将其优点整理如下1.该拍框100具有该圆柱状导柱23设置的部位与绕设其上的绳体30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小,因此,当挥动球拍击球时,该绳体30因承受冲击作用而致产生拉伸时,绳体30不易因长期摩擦而断裂,其改善传统于拍框上直接贯设穿孔而易造成绳体磨损的缺失。
2.该供绳体30绕设的导柱23是直接成型于该框体20上,且该框体20再被包覆于该环框10中,因此,该拍框100成型制作容易且结构稳固,其改善另一现有具有滚柱设置的球拍的组装不便及结构不坚实的缺点。
3.本实用新型以该各导柱23供绳体30绕设而编成的击球网面,提供了绳体30可做适度的垂直向偏移及水平向拉伸、扯动,即,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促使编成的网面具有良好的能量传递效果而于挥拍使用时容易控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于同类产品中实具有其进步实用性,且使用上方便,又,本实用新型于申请前并无相同物品见于刊物或公开使用,是以,本实用新型实已具备新型专利条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球拍拍框,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环框,具有一上覆层与一下覆层;至少一框体,是呈狭长状,其设置于该上、下覆层之间,且该框体较长边的顶、底侧面分别为该上、下覆层所包覆固位,又,该框体上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镂空部,且于相邻镂空部之间形成一导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球拍拍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各导柱中段收束形成一线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改良的球拍拍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柱的线绕部横切截面是呈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球拍拍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环框的上、下覆层分别具有一顶、底缘及自该顶、底缘向两侧延伸且向下、向上弯设的一抵接部,该各抵接部并呈包覆夹设该框体的顶、底侧面。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球拍拍框,包含有:一环框,具有一上覆层与一下覆层;至少一框体,是呈狭长状,其设置于该上、下覆层之间,且该框体较长边的顶、底侧面分别为该上、下覆层所包覆固位,又,该框体上具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镂空部,且于相邻镂空部之间形成一导柱。此设计的球拍可减少绳体磨损程度,并具有容易控制击球方向的优点。
文档编号A63B49/02GK2483047SQ01223650
公开日2002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4日
发明者萧清松 申请人:晨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