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乒乓球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600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乒乓球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器材,特别是一种乒乓球拍。
技术背景乒乓球是我昆的国球,是我国最为普及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而它 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也为祖国取得了无数的荣 誉。打乒乓球水平的高低即取决于运动员的技术,也取决于乒乓球器材 的功能和质量。特别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器材的改良有助于他们在 与同样技术水平的运动员较量中取得上风。比如上世纪四、五十年代 日本人发明的海绵、胶皮的乒乓球拍,就引领日本运动员在当时取得了 对兵乓球项目的冠军垄断。作为乒乓球运动的主要运动器材球拍,其结构都是由椭圆形的拍板 和椭圆形拍板的椭圆形长轴一端连接的长形握把(如椭趣柱状)构成, 该握把用于手部握持,而拍板上粘贴胶皮和海绵后作为乒乓球的击打 部,如图1所示。以乒乓球拍的握持方式来分,乒乓球拍分为直握式球 拍和横握式球拍。其中
和食指夹住握把和椭圆形拍板的交界处,另外的手指则顶靠在拍板的另 外一侧。这种球拍和握持方法的优势是,由于手部的重心靠球拍击打部 的位置比较近,因此,比较容易控制台内球,主要适用于速度快的打球 风格。缺点是,打球的力度不足和反手位置不容易接球。横握式球拍在欧洲运动员中普遍被采用。握持时五指将握把紧握于 手掌心。这种握持方法球拍和握持方法的优势是,正、反手均能从容击 球,由于球拍握持面积较大,有利于击球时发力。缺点是,握持手的重 心离球拍击打部比较远,不利于控制台内球。上述结构的球拍和球拍的握持方式虽然各有各的长处,但是均存在 打球时正、反手接球转换不够快的问题,特别是直握球拍,反手始终是 个大问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乒乓球拍,主要解决现有的乒乓球拍 均存在打球时正、反手接球转换不够快的问题,不但能有利于正、反手 击球和转换击球,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台内小球的控制精确度,有助于运动 员提高运动水平并取得佳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乒乓球拍,包括椭圆形拍板和握把,该椭圆形拍板上还贴设有 海绵、胶皮,其特征在于该握把位于椭圆形拍板的长轴一端侧,搌把 分为连據鑼和纏癬都;其中,连接部与握持部之间具有供手指穿过的握
持孔,且该握持部平行于拍板的短轴。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拍板正、反面均贴设有海绵、胶皮。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靠近握持孔一侧具有与手 指形状相吻合的凹槽。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拍的握持部与拍板的短轴平行,这样有利于加 快正、反手转换的速度。2、 本实用新型的握拍方式,使得握持重心比传统的横握方式更加靠 近球拍击打部,有助于控制台内小球。3、 本实用新型的球拍正、反面均可以帖设胶皮、海绵,正反手均可 以从容接球、

图1是现有兵乓球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拍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拍板;2 —握把;3 —海绵、胶皮; 21—连接部;22 —握持部;23—握持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它是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拍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椭圆形拍板1和握把2,该椭圆形拍板1上还贴设有海绵、胶皮3。其特点是该握把2位于椭圆形拍板1的长轴一端侧,握把2分为连接部21和握持部22;其中,连接部21与握持部22之间具有供手指穿过 的握持孔23,且该握持部22平行于拍板1的短轴。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该拍板1正、反面均贴设有海绵、胶皮,该 握持部22靠近握持孔23 —侧具有与手指形状相吻合的凹槽。使用时,将手指将紧握握持部22,就可以进行正、反手位的接球。当 正、反手转换时,由于球拍可以围绕手指握持的握持部22进行转动,有 助于加快转换速度。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 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乒乓球拍,包括椭圆形拍板和握把,该椭圆形拍板上还贴设有海绵、胶皮,其特征在于该握把位于椭圆形拍板的长轴一端侧,握把分为连接部和握持部;其中,连接部与握持部之间具有供手指穿过的握持孔,且该握持部平行于拍板的短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拍板正、反 面均贴设有海绵、胶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乒乓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握持部 靠近握持孔一侧具有与手指形状相吻合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器材,特别是一种乒乓球拍。它包括椭圆形拍板和握把,该椭圆形拍板上还贴设有海绵、胶皮,其特征在于该握把位于椭圆形拍板的长轴一端侧,握把分为连接部和握持部;其中,连接部与握持部之间具有供手指穿过的握持孔,且该握持部平行于拍板的短轴。它主要解决现有的乒乓球拍均存在打球时正、反手接球转换不够快的问题,不但能有利于正、反手击球和转换击球,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台内小球的控制精确度,有助于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并取得佳绩。
文档编号A63B59/04GK201006252SQ20072006795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9日
发明者捷 孙, 敏 项 申请人:上海市闵行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