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国际象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9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国际象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国际象棋技术领域i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国际象棋的改进发明,具体涉及的是一 种不倒翁式国际象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构成象棋的结构均为棋身和底座连为-一体,其底座均 为圆柱体状,圆柱体底座的平面用来固定棋身,该种结构的国际象棋由于 材料采用木制品或塑料制品,面此质量较轻,而下国际象棋的人群身高也 参差不一,特别的小孩在下棋时受身高限制,下棋时衣角或袖口会经常触碰棋身,而使象棋在棋盘l:.移位,并且一盘棋下好后,重新摆棋时要要将已经翻转的棋子重新直立起来进行摆棋,这就给下棋者带来不便,有时记 忆力不好都不知道刚才象棋所处的位置,而影响下棋者的兴趣。发明内容鉴于公知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木实〗目新型所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为了 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下棋者即使触碰棋子也不会使棋子产生 移位的一种不倒翁式国际象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何题,本实用新型是采 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国际象棋,具有棋身与底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为半球状底座,所述棋身与底座连接后形成不倒翁式。 所述底座上与棋盘接触的面为一平面,该平面的直径小于底座的截面直径。 本实用新型由于改进了现有技术中中底座的形状,将其改为不倒翁式,这 样,当棋手在下棋时即使衣角或袖口触碰棋身,棋身也只是倾斜一下,瞬 间又会直立至原状而保证棋子的位置不便,这给下棋者带来了极大的兴趣。 而将底座的面设为一个小平面,则可以保证棋身不会晃动,并且摆棋也非 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有关细节。该种国际象棋,具有棋身1与底座2,所述 底座2为半球状底座,所述棋身1与底座2连接后形成不倒翁式,所述底 座上与棋盘接触的面3为一平面,该平面的直径小于底座的截面直径。本 实用新型的底座为金属材料制成,而棋身可以是塑料或木制品或橡胶,棋 身和底座的连接可以用强力胶粘结,也可以采用螺接的多种方式,而棋身 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实心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空心的塑料棋身与底座相 粘结)。当棋手要下棋时,打丌棋盘,棋盘内棋子会全部在桌面上直立,可 以非常方便的摆棋,而下棋完毕后,先合拢棋盘,再将棋子从合拢棋盘后 形成的入棋口置入便可,与本实用新型相匹配的棋盘既可以做为棋盘,又 可以做为放置棋子的棋盒,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国际象棋,具有棋身(1)与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半球状底座,所述棋身(1)与底座(2)连接后形成不倒翁式。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国际象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与棋盘接触 的面(3)为一平面,该平面的直径小于底座的截面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国际象棋的改进发明,具有棋身(1)与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半球状底座,所述棋身(1)与底座(2)连接后形成不倒翁式。本实用新型由于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底座的形状,将其改为不倒翁式,这样,当棋手在下棋时即使衣角或袖口触碰棋身,棋身也只是倾斜一下,瞬间又会直立至原状而保证棋子的位置不便,这给下棋者带来了极大的兴趣。而将底座的面设为一个小平面,则可以保证棋身不会晃动。
文档编号A63F3/02GK201040181SQ200720110720
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
发明者蔡瑞义 申请人:蔡瑞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