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77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手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运动手套。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在比赛中 容易地重新定位的尺寸可调整手套。
背景技术
足球队里的守门员一一有时被称为"门将,,一_通常利用手套保护他们 的手不会在门将抓持、打偏或击出足球时受到足球的伤害。门将手套因此用 緩沖材料制造,如海绵橡胶,其能提供保护功能和抓持球的能力。这些材料 通常覆盖或基本覆盖门将的手掌侧和手背侧。但是门将手套的材料可能很笨 重,因为这种材料牺牲了用于冲击保护的柔韧性。
门将手套的緩冲材料的刚性一一尽管为门将的手提供了保护一一会产 生不希望有的结果。具体说,手套会在比赛过程中相对于门将的手移动,使 得在手背上和手指上的配合变差。这种滑动会由于手套在手上紧配合不充分 而由手、特别是手掌相对于手套的运动而造成。此外,手套在比赛过程中会 变得潮湿,例如由于雨水或汗水的吸收。门将手套的海绵橡胶会在潮湿时变 重,这使得手套趋向于滑离手腕。
由于手套是刚硬的,通常,在比赛过程中会难以跨过手背并经过手指来 调整手套,特别是在双手都戴手套时。进而,如果手套变潮湿,手套会更加 麻烦且难以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在手背和手指上配合。
已经提出通过解决手套在手上的配合程度来来解决手套滑移的问题。例 如,美国专利5,867,830描述了一种具有在手腕上的可调整紧固带的门将手 套。此外,手套包括槽,以减轻手套手掌侧的刚性。但是,'830号专利的手 套不包括任何用于快速调节手套配合程度的特征,'830号专利也没有解决手掌上手套配合的问题。
英国专利申请号9413647.0披露了 一种门将手套,其包括从手套口朝向 手套中心延伸的织造植物材料。也提供了紧固带来帮助将手套束紧在手上。 织造材料比门将手套的其他部分更柔韧,允许系带系统使手套符合门将手的 生理构造,用于紧固配合。但是,'647.0号专利的手套没有包括用于在手套 滑动时快速调整手套配合的任何特征。
因此,本领域中存在对能解决手套在手上配合问题的保护手套的需要, 以及在手套在手上不当穿戴时能快速调整手套的需要。

发明内容
公开了一种手套,构造为允许穿戴者调整手套跨手的手背和绕手指的配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手套,构造为容纳手,手具有手掌侧、手背侧、 手指和手腕,该手套包括手掌层,尺寸和形状为基本覆盖手的手掌侧;手 背层,连接到第一层,手背层的尺寸和形状为基本覆盖手的手背侧的至少手 指部分,手背层沿在手指部分中的周边附接到手掌层并具有自由端;和调整 系统,构造为在被操作时将手的指根连接部抵靠到手套的内表面。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的手套,构造为容纳手,手具有手掌 侧、手背侧、手指和手腕,该可调整手套包括第一层,尺寸和形状为基本 覆盖手的手掌侧;第二层,连接到第一层;该第二层尺寸和形状为基本覆盖 手的手背侧的至少手指部分;该第二层沿在手指部分中的周边附接到第一层 并具有自由端;和拉片,与第二层的自由端连接,其中,朝向手腕拉动拉片 能将手的指根连接部抵靠到手套的内表面,第三层,连接到并定位在第一层 和第二层之间;宽度调整带,连接到第三层的第一侧,该宽度调整带可去除 地附接到第三层;和其中,该宽度调整带将手套束紧到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阅读所附的附图和详细说明时理解本发明的其他 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意图是,本说明书中和该发明内容中的所有这些 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且受到所附权利要求的 保护。


5参考随后的附图和说明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附图中的部件不必按比 例,重点是阐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且,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附 图中指代相应的部分。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可调整门将手套优选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可调整 带处于闭合位置。
图2为图1的手套的分解视图; 图3为图1的手套的透视图,调整带处于打开位置; 图4为图1的手套的俯视图,显示了替换构造的调整带; 图5为图1的一见图的手掌^L图6为将手插入到根据本发明手套中的俯视图,手指宽松地定位在手套
中;
图7为俯视图,示出了未带手套的手重新定位手套,使得手指紧紧地定 位在手套中;
图8为可调整手套的替换实施例的等轴视图9为图8的手套调整系统的部分等轴视图,且手宽松地定位在手套中; 图IO为部分等轴视图,示出了通过操作调整系统将手紧紧地定位在图8 的手套中;
图11为显示了可调整手套的替换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的手套和宽松地定位在手套中的手的部分俯视图; 图13为图11的手套和通过操作调整系统而被紧紧地定位在手套中的手 的俯视图14为具有调整系统的手套的俯视图,其中,手被紧紧地定位在手套
中;
图15为图14的手套和通过操作调整系统而被紧紧地定位在手套中的手 的俯视图16为具有调整系统的手套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手宽松地定位在 手套中,且显示了为了调整手在手套中的位置的调整系统的操作方向;和 图17为图16的手套和被紧紧地定位在手套中的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手套100的透视图。手套100优选地用作足 球门将的门将手套。但是,手套100还可用在其他体育运动中。进而,手套 100的调整特征可以适于用在一般用途的手套中,如冬天用的手套。尽管仅 显示和描述了右手手套,但是应理解,手套100可以以一对手套来提供,左 手手套形成为是手套100的镜像。
手套100通常包括三个部分,主体102、从主体102的第一侧延伸的手 指部分104和从主体102的相对侧延伸的手腕部分106。手套100还优选地 设置有多个调整带宽度调整带112,用于使手套100的主要部分102符合 穿戴者的手;手腕调整带114,用于改变手腕部分106的手腕开口的尺寸; 和拉片108,用于将手指部分与穿戴者手的手指对准。这些带中的每一个将 在后文详细描述。
手套100的尺寸和形状为容纳穿戴者的手。优选地,手指部分104包括 各个手指套137,以使得穿戴者的每个手指能插入到相应的手指套140中。 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指部分104可构造为使得多个手指插入到同一手 指套中,或手套IOO可以是覆盖除了拇指以外所有手指插入到同一手指套中 的拳击手套类型。
图2是显示了手套100的各个部件的分解视图。手套IOO优选用附接在 一起的多个层来制造,可以使用本领域^^知的任何方法,例如通过缝制或粘 结。在优选实施例中,手套IOO用至少在手指部分104中彼此连接的三个层 来形成(图1):手背层118、柔性层120和手掌层122。手背层118优选尺 寸和形状为覆盖手指部分104以及至少一部分主体102 (图1 )。手背层118 优选地是手套IOO在穿戴者手背侧上的最外层,尽管优选的是手背层118不 完全覆盖手的手背侧。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手背层118可以朝向手腕部 分106 (图1 )延伸,以基本覆盖手的手背侧。
手背层118优选地固定地附接到手掌层122和围绕手指套137周边的柔 性层120。手背层118的指关节侧边缘139优选地是自由的且未附接到柔性 层120或手掌层122。让手背层118不附接到柔性层能允许手背层118被独 立于柔性层120和手掌层122操作。
手背层118优选地用緩冲材料制造,如海绵橡胶。用于手背层118的材 料优选地较厚,以保护穿戴者的手指不受球的沖击。该厚度增加了手背层118 的刚性。优选地,手背层118被构造为具有非一致的厚度,由柔性沟道121分开的较厚部分119用于提供最大的保护,该沟道允许穿戴者更容易地弯曲手背层118。柔性沟道121优选地是手背层118的较薄层。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手背层118可用多个层形成,较厚部分119附接到用于形成柔性沟道121的较薄层材料。但是,优选地,手背层118用制造为提供变化厚度部分的材料、较厚部分119和柔性沟道121的单个层形成。例如,手背层118可以形成在能提供变化厚度的模具中,或手背层118可用均匀厚度的片来形成而柔性沟道121是被切割到该片中。
手背层118优选地构造为使得手背层118的主要部分覆盖手套100的手指部分104,拉片108远离手指部分104并朝向手腕部分106延伸。尽管拉片108可分开地形成并固定到手背层118的其余部分,拉片108优选地形成为与手背层的其余部分是整体的。拉片108优选地用与手背层118的其余部分相同的材料制造。但是,拉片108可以替换地用不同材料制造,如无弹性的织造材料、非织造材料等。
拉片108优选地包括紧固机构,以使得拉片108可以可去除地附接到柔性层120。尽管紧固机构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本领域公知的紧固机构,如搭扣、按扣等,但是紧固机构优选地是钩环机构,如Velcro⑧。如图2和3所示,优选的钩环机构的紧固部分109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到柔性层120,如通过缝制或粘结。紧固机构的第二部分(未示出)被固定到拉片108。为了将拉片108紧固到柔性层120,拉片108被压靠到紧固部分109,直到紧固机构的两部分结合。为了从柔性层120去除拉片,拉片108被从紧固部分109剥离,以分离紧固机构的两个部分。
手背层118还优选地且可选地包括两个弹性部分拉片抓持部110和击打板116。拉片抓持部IIO和击打板116优选地用耐磨材料制造,其比手背层118的材料具有更高的摩擦系数。例如,拉片抓持部110和击打板116可以用天然或合成橡胶制造。拉片抓持部IIO和击打板116优选地固定到手背层118的外表面。拉片抓持部IIO提供了用于增加拉片108可操作性的摩擦表面。击打板116提供了一弹性表面,在该弹性表面上穿戴者可以通过控制击打球并同时为穿戴者的指关节提供针对球的冲击的额外保护。此外,击打板116还有助于在接合部处强化手背板118,在该处拉片108延伸远离手背板118。拉片抓持部IIO和击打板116可包括表面紋理,如图所示,或替换地具有平滑表面。手掌层112优选地尺寸和形状为覆盖穿戴者手的整个手掌侧以及穿戴者手腕的一部分。手掌层122提供大的基本平的表面,以允许穿戴者更容易地抓持或打偏球。此外,为了给穿戴者的拇指提供额外的保护,手掌层122的一部分123延伸至覆盖拇指套141的末端。手掌层122的较刚性材料的仅一部分123覆盖拇指套141,允许拇指保持更完全的运动范围同时仍能提供冲击保护。
手掌层122优选用类似于手背层118材料的緩冲材料的单层来制造。手掌层122可直接附接到手背层118,但优选地通过柔性层120连接到手背层118。如图5所示,手掌层122还优选地包括加厚部分132和柔性沟道134,一降低手掌层122的刚性,用于让手和手指容易地弯曲,该加厚部分提供最大的緩冲和保护。例如,手掌层122可在能提供变化厚度的模具中形成,或手掌层122可用均匀厚度的片形成而柔性沟道134是被切割到该片中。
柔性层120优选地尺寸和形状为覆盖或基本覆盖穿戴者的手。柔性层120优选地形成手套100的侧面,以赋予手套IOO容纳穿戴者手的深度。柔性层120优选地形成手背层118和手掌层122之间的连接部,且牢固地附接到两个层118和122,如通过缝制或祐结。柔性层120优选地用织造材料的薄层来形成,优选地包括弹性纤维。例如,柔性层120可用天然或合成弹性材料制造,如弹性纤维、橡胶纤维、聚酯和尼龙,以及这些材料的混合等。为了舒适,柔性层120优选地是吸水且透气的材料。
柔性层120降低手套100的总刚性,允许穿戴者在手套100内更容易地偏转和弯曲他或她的手。柔性层120还降低手套100的重量,还增加穿戴者手操作手套的能力。因此,柔性层120有助于降低比赛过程中的疲劳,因为与完全用手背层118和手掌层122的緩冲材料制造的手套相比穿戴者的手不会难以操作手套100。
参见图6和8,描述使用拉片110将手套100重新定位在手136上。如图6所示,在比赛过程中,手136和手套100可以相对于;f皮此移动,以使得手套100宽+〉地定位在手136上。这种移位通常是手136在手套100中弯曲和偏转时手136在手套100中滑动的结果,特别是如果手套100在手136上配合不充分紧的话。
在手136的手指137指根的指根连接部179与手指套140指根处的内表面181分离时产生特定的问题。应理解,尽管紧描述了一个手指137,这种情况可等同地应用到手136的任何手指或所有手指。还有,当指根连接部179与内表面181分离时,指尖138与手指套140末端处的内表面142分离,或如果手136的手指太短而达不到内表面142则会进一步地与内表面142分离。指根连接部179与内表面181的分离使得手套100的手指操作困难,因为在并非所有手指137都定位在手指套140中时,手指137需要移动手指套140的所有材料。进而,手套IOO还在比赛过程中吸收湿气,例如由于恶劣天气或出汗。结果,在比赛过程中以及试图调整手套100的背部达到在手136上的紧固位置时手套100变重且难以有效地搮:作。
如图7所示,为了将手套100重新定位在手136以使得指根连接部179再次与手指套140的内表面181接触,拉片108被第二只手144抓住。如果如图1那样穿戴手套100的话,宽度调整带112需要与自由拉片108脱离。如果如图4所示那样穿戴手套IOO则这种脱离不是必须的。第二只手144如图所示没有穿戴手套,或第二只手144可以穿戴类似于手套100的手套。尽管拉片108可以在沿其长度的任何一点处被抓住,但是优选地第二支手144抓住拉片抓持部110,用于更优地抓持,因为拉片抓持部110的材料提供摩擦表面。拉片108被第二只手144提起,以将拉片108与柔性层120脱离。拉片108随后被朝向手腕调整带114拉拽,如图7所示。以这种方式移动拉片108然后朝向手腕调整带114拉动整个手背层118。当手背层118移动时,手背层118拖动所有手指部分104背侧进入到其位置。拉片108以这样的方式被拉向手腕调整带114直到指根连接部179再次与手指套140的内表面181接触。
使用拉片108调整比手套100比通过拉动手指部分104或通过试图从手腕部分106拉动手套100更容易完成。拉片108和拉片抓持部IIO提供了可靠的抓持表面,通过该表面可以对重或潮湿的手套IOO重新定位。这在第二只手144戴手套时特别有利。有利的是,当第二只手144仅在手背层118上拉动而不在整个手套IOO上拉动时,由于手背层118部分地没有附接到手套100,所以潮湿手套100增加的重量不会妨碍手套100的操作。
替换的调整系统可用于将指根连接部179与内表面181接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10所示,手套200 (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上述手套100)包括手背层218、柔性层220和手掌层222。手套200设置有调整系统207,该系统包括拉片208。拉片208是结实但柔性材料的一部分,其被构造为可去除地附接到手背层218的表面209。在一个实施例中,拉片208可附接到手背层218的表面209。在一个实施例中,拉片208可以用合成织造材料制造,如尼龙或聚酯,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拉片208可用天然织造材料或者天然或合成非织造材料制造。
拉片208构造为可去除地附接到手背层218或手腕带214,该手腕带覆盖手背层218的一部分。拉片附接表面209设置为能紧固拉片208。在图8-10所示的实施例中,附接表面209包括如Velcro⑧这样的钩环附接系统的一半,固定地附接到手腕带214。钩环附接系统的另一半设置在拉片208的下表面上,如图IO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用于将拉片208紧固到附接表面209的附接系统包括任何机械紧固件,如搭扣和按扣。
调整系统207还包括多个绳211、 213、 215和217,这些绳固定地附接到拉片208并朝向手指套的指根延伸。这些绳将施加在拉片208的拉动运动传递到手套200的其他部分。绳211、 213、 215和217优选地是细丝形状的且用具有高拉伸强度的材料制造,如织造的天然或合成材料、金属、塑料或这些材料的组合。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绳211、 213、 215和217用Kevlar 制造,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绳211、 213、 215和217用尼龙制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和IO所示,主绳211固定地附接到拉片208并刚好延伸超过腕带214。第一绳213从主绳211分出并延伸到第一附接区域201,该第一附接区域位于第四和第五手指套的指根处。第一绳213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地附接到第一附接区域201,如粘结或缝制。第二绳215从主绳211分出并延伸到第二附接区域203,该第二附接区域203位于第三和第四手指套的指根处。第二绳215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地附接到第二附接区域203,如粘结或缝制。第三绳217从主绳211分出并延伸到第三附接区域205 ,该第三附接区域205位于第二和第三手指套的指根处。第三绳217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地附接到第三附接区域205,如粘结或缝制。绳213、 215和217与主绳211分开形成然后附接到主绳211。但是,优选的是,绳213、 215和217与主绳211共同形成,主绳211被拼接(spliced )、分裂、非织造或用其他方法分开成绳213、 215和217。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区域201、 203和205可以是柔性层220的一部分。但是,附接区域201、 203和205优选地包括固定地附接到柔性层220的强化补片。这些强化补片可以用结实但柔性的材料制造,该材料能防止在绳213、 215和215在柔性层220上4i动时柔性层220损坏,如下所述。
使用者可利用调整系统207来矫正较差的配合,如图9所示,其中手指指根连接部179没有与手套200的内表面241接触。拉片208与附接表面209分离,如通过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剥离钩环系统。拉片208随后被从附接区域201、 203和205上拉开,如通过拉动。绳211、 213、 215和217将该拉动运动传递到附*接区域201、 203和205。因为绳211、 213、 215和217固定地附接到附接区域201、 203和205,所以附接区域201、 203、和205还以与拍:片208相同的方向^皮拉动。当附接区域201、 203和205是手套200的柔性层220的一些部分或是牢固地附接到柔性层220时,柔性层220也沿与拉片208相同的方向运动。结果,通过操纵拉片208内表面241被带回到与手指指根连接部179接触,直到获得所需的配合。
构造为将手指指根139带回到与手套300的内表面341接触的调整系统307的另一实施例显示于图11 - 13中。手套300类似于上述手套100和200。图11显示了手套300的手背侧,调整系统307处于闭合位置。调整系统307包括三个带308、 311和313,他们在手套300上以Z形样式布置在手背层310的一部分下方。手背层318优选地包括用于緩冲的突起部分319和用于获得柔性的凹陷部分321。尽管可以理解,手背层318应优选地包括在手套300上,但为了清楚,手背层318从图12和13上去掉。
优选地,带308、 311和313用结实且柔性材料的一个部分形成,如尼龙、棉或材料强化的泡沫。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13所示,带308、 311和313穿过第一和第二环圏330和331,以将材料的一个部分分成带308、311和313。由此,尽管描述为是分开的部分,但是带308、 311和313可以作为一个单元来操作,以调整手套300的配合。第一和第二环圈330和331优选地是金属、塑料或纤维环圈,其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地附接到手套300,如通过针织或粘结。替换地,第二和第二环圏330和331可以与手套300的手背层318共同形成。
拉片带308优选地可去除地附接到手套300的手腕区域。拉片带308从手套300的拇指327侧的自由端延伸到并穿过手腕相对侧上的第一环圏330。如图13所示,拉片带308的自由端包括第一附接机构328,该机构固定地附接到拉片带308的一侧。相应的附接机构329固定地附接到手套300,以使得拉片带308的自由端可以紧固到手套300。附接机构328和329可以是本
12领域公知的任何类型的机构,如搭扣、按扣或压配合部。但是,在优选实施
例中,机构328和329是钩环附接系统。
第二带311从第一环圈330延伸到第二环圈331。第二环圈331定位在拇指部分327指根处或附近。第三带313从第二带331延伸到附接区域317,在该处第三带313在第五(或"小,,)手指指根处或附近固定地附接到手套300。第三带313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地附接到手套300,如针织(如图11-13)所示或粘结。
因为带308、 311和313是一个基本上无弹性的单元,其穿过一系列环圈330和331,所以操纵任何一个带都会导致对所有带308、 311和313的操作,如通过操作拉片带308的自由端。这种作用在手套300中的手136宽松地定位而使得手指指根连接部179不与手套300的内表面341接触时很有用,如图12所示。
如图13所示,为了操作手套300到相对于手136的紧固位置,拉片带308从手套300上分离,如通过将第一和第二附接机构328和329脱离。拉片带308随后被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拉拽,如通过用另 一只手拉动拉片带308。沿该方向操作拉片带308增加了拉片带308的长度,因为当拉片带308被拉动时第二带311的一部分沿第二箭头方向行进经过第一环圏330。因为第二带311是无弹性的,所以通过第三带313上的拉动第二带311保持其长度,以使得第三带313的一部分行进经过第二环圈331。由于第三带313固定地附接到手套300,所以通过拉片带308经由第二带311而施加在第三带313上的拉动力传递到手套300。手套300的手指部分朝向手腕移动,以使得手指指根连接部179再次与内部341接触。
用于手套400的调整系统407的实施例显示于图14- 15。手套400类似于手套300,在于手套400利用带系统,第一带408、第二带411和第三带413以Z形样式定位在手套400上。手套400显示为没有如手背层318那样的手背层,但是可以包括在带408、 411和413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这种层。与手套300不同,第三带413没有连接到手套400 —侧。替代地,第三带413端接在定位于手套手指部分附近的附接区域417处,即手套400的手指套附近。在图14和15所示的实施例中,附接区域417定位在两个手指之下。在其他实施例中,附接区域417可以定位在手套400的所有或任何手指或手指的任何组合的下方。附接区域417可以是手套300的任何部分。但是,如图14和15所示, 附接区域417可以是手套400的强化部分。附接区域417的强化可以是本领 域公知的任何类型的强化,如通过相关的加到手套400的额外材料。该额外 材料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如缝制、粘结、焊接、共同形成或使 手套400的表面具有变化的厚度,如通过在形成手背层时通过选择性地增加 材料的量。该额外材料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任何类型的材料,但是在一些实 施例中,可以是摩擦材料板以使得附接区域417也可以用作击打表面。在其 他实施例中,附接区域417的强化可以是任何材料的板,如泡沫、织造的材 料等。在其他实施例中,附接区域的强化可以包括附接材料的额外层,如额 外的缝制或粘结。
类似于手套300的带308,第一带408可去除地附接到手套400的手腕 区域。第一带408的附接可以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如通过使用钩环 系统、搭扣、按扣、钩子、带扣、或类似的机械紧固件。第二带411可以与 第一带408连续且可以经过第一环圏430,该第一环圏定位在手套400的一 侧上。第一环圈430可以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材料制造,或可以是形成在手 套400上的狭槽。第一环圏430允许带重新定向,以使得第二带411可以沿 与第一带408不同的方向跨过手套400延伸。第二带411可以随后穿过在手 套400的相对侧上的第二环圈431,到达第一环圈430,以使得第二带411 可以重新定向到第三带413,该第三带413向回跨过手套400延伸到附接区 域417。第三带413优选地使用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到附接到附接区 域417,如通过缝制、使用粘结、焊接等。
在附接系统使用的一个例子中,穿戴者的手136宽松地定位在手套400 中,以使得手指指根连接部不会抵靠手套指根连接部地定位。尽管手指指根 连接部和手套指根连接的任何一个或所有可以包含其中,但是为了清楚和简 单,仅显示和描述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手指指根连接部139和手套指根连接 441。此外,指尖137可能远离手套指尖440而不舒服地定位。为了调整手 套以使得手指指根连接部139定位为与手套指根连接部441接触,穿戴者抓 住第 一带408并将第 一带408与手套400脱离关联。穿戴者随后在第 一带408 上沿箭头所示方向牵引并拉动。带408上的牵引运动在续接的第二带411上 拉动,且第二带411沿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当第二带411运动时,第二带411 在续接的第三带413上拉动,且第三带413沿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因为第三带413附接到附接区域417,所以附接区域417被沿箭头所示方向拉动。因 为,附接区域417固定地附接在手套400的手指附近,所以手套400的手指 被朝向指尖137拉动。穿戴者可在第一带408上拉动,直到手套400的配合 达到所需位置,如当手套指根连接部411和手指指根连接部139接触或定位 在彼此附近时。 一旦达到所需配合,第一带408随后被重新附接到手套400, 如通过将定位在带408上的钩环系统428的第一部分按压到定位在手套400 上的钩环系统429的第二部分,直到这两部分428和429接合。
图16和17显示了另一实施例的手套500,其具有用于调节手套500在 穿戴者手上配合的调整系统。手套500通常类似于上述任何一种手套100、 200、 300和400,尽管手套500的调整系统的布置与之前所述实施例中的不 同。如图16和17所示,调整系统通常包括第一带508、第二带511和第三 带513。第一带508可去除地附接到手套500的表面,而第二带511和第三 带513固定地附接到手套500。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带508与第二带511和 第三带513续接,尽管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带508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额 外元件一一例如连接器一一与第二带511和第三带513中的一者或两者分 开。
第二带511和第三带513通常相对于彼此定位,以使得带511和513在 手套500背面形成V形。在所示实施例中,带511和513彼此连续,即由一 个部分的材料形成。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部分的材料可坤皮使用和彼 此附接。优选地,带511和513固定地附接到手套500的最外层。在一个实 施例中,如图16和17所示,带511和513附接到手套500的外层,该外层 与手背层518分开,该手背层从指尖延伸到指关节附近的一点。带511和513 可以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附接到手套500,如通过缝制、粘结、焊接等。 在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额外的强化附接,第一强化附接部514和第 二强化附接部515。强化附接部514和515可以是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强化类 型,但是在所示实施例中在带511和513终端处或附近的额外缝制。在一些 实施例中,带511和513可以仅在强化附接部514和515处附接到手套,而 带511和513的其余部分仍保持与手套500未附接。
在通过带511和513形成的V形的顶点处或附近,第一带508与带511 和513关联。在该点处或附近,第一带508的一部分与环圏531关联,如穿 过环圈513或固定地或可去除地附接到环圈531。环圈531可以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材料制造,如金属、塑料等。环圏531与手套500的手背层518关 联,如通过固定地附接到手背层518,如通过缝制、胶粘或用其他方法固定 到手套500。替换地,环圏541可以通过在手套的手背层518中形成开口来 提供。 一旦第一带508经过环圈541,则第一带508可以折叠,以使得第一 带508可以可去除地附接到手套500上的附接表面529。附接表面529可以 是本领域公知的任何类型的附接机构,如钩环机构的一部分、搭扣接口。按 扣或按扣孔、夹子、钩子、扣带等。
在图16中,穿戴者的手宽松地定位在手套500中,以使得手指指根连 接部139不与手套指根连接部541接触或定位在其附近。仅手指指根连接部 139和手套指根连接部541在这里被描述,尽管手指指根连接部和手套指根 连接部中的任一个或所有可以类似地设置。类似地,指尖137可能远离手套 指尖540而不舒服。为了调整手套500以在手被上并在手指上达到更紧的配 合,第一带508被抓住,例如被穿戴者抓住,并被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拉动或 拽动。这种拽动运动被传递到第二带511和第三带513,它们附接到手套500 的表面。沿箭头所示方向的力通过带511和513传递到手套500,这使得手 套500的宽度部分被紧固在手上。同时,第一带508在环圏541上拉动或拽 动,使得环圈531沿与第一带508相同的方向运动。因为环圈531被固定地 附接到手背层518,所以该力将手套500的手指部分朝向指尖137拉动,如 图17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带508可以被构造为使得第一带508的可经过环 圈531进行滑动的量受到限制,例如通过将第一带在材料凹部中停止或附接 到环圈531,该材料凹部沿第一带508的长度形成。 一旦已经实现了滑动运 动的限制,则可以第一带508可以以更大的力4立动环圏531,且结果,在手 套500的手指部分上拉动,由此,有助于手套500的手指部分的调整。在一 些实施例中,第一带508可以固定地附接到环圏541,以使得实现第一带508 和环圏531的较小相对运动或几乎不存在相对运动。
图17中,手套500处于紧固位置。手指指根连接部139定位为与手套 指根连接部541靠近或接触。类似地,指尖137定位为与手套指尖540靠近 或接触。 一旦达到所需配合,通过将带508折叠到附接表面529并将带508 附接到附接表面529,带508被附接到手套500。
宽度调整带112允许导致改变手套100的配合,以将主体102匹配到穿戴者的手。宽度调整带112优选地用无弹性织造材料的延长部分形成,该材
料被缝制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到柔性层120。如图3所示,宽度调整带112从 手套100内侧152的主要部分102延伸,经过宽度调整环圏126和146,且 朝向内侧152向回弯折跨过手套100,以被紧固到柔性层120的外表面,如 图1、 4和6所示。
宽度调整环圈126和第二宽度调整环圈146分别形成在手掌层122和柔 性层120上,以与宽度调整带112协作地适应并工作,以能调整手套100的 配合。宽度调整环圈126和第二宽度调整环圈146优选地定位在手套100的 外侧150上。宽度调整环圈126构造为具有中央定位的开口,以允许宽度调 整带112经过宽度调整环圏126。
优选地,宽度调整环圏126整体地与手掌层122形成。但是,在其他实 施例中,宽度调整环圈126可以与手掌层122的其余部分分开地形成并使用 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到手掌层122,如通过缝制或粘结。优选地,宽 度调整环圈126用与手掌层122的其余部分相同的材料制造。但是在其他实 施例中,宽度调整环圏126可以用不同的更刚性的材料制造或用该材料衬里, 以防止宽度调整环圈126随时间变形。例如,宽度调整环圏126可以用金属 或热塑性材料制造或包括用金属或热塑性材料的环制造,该环围绕宽度调整 环圈126中形成的开口。
第二宽度调整环圏146也构造为具有中央定位的开口,以允许宽度调整 带112经过该第二宽度调整环圏146。第二宽度调整环圈146构造为是宽度 调整环圏126的尺寸和形状的镜像或大致镜像。如图3所示,第二宽度调整 环圈146与宽度调整环圏126对准且优选地与之附接。优选地,第二宽度调 整环圈146与柔性层120整体地形成。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宽度调 整环圈146可以与柔性层120的其余部分分开地形成并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 何方法固定到柔性层,如通过缝制或粘结。优选地,第二宽度调整环圈146 用与柔性层120相同的材料制造。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宽度调整环 圏146用不同的更刚性的材料制造或用该材料村里,以防止第二宽度调整环 圏146随时间变形。例如,第二宽度调整环圏146可用金属或热塑性材料制 造或包括用金属或热塑性材料制造的环,该环围绕形成在第二的调整环圈 146中的开阔。
宽度调整带112被朝向内侧152拉动,以调整手套IOO在穿戴者手上的
17配合。为了达到宽松的配合,宽度调整带112仅被部分地朝向内侧152拉动。 为了紧固该配合,宽度调整带112被拉近内侧152。当宽度调整带112经过 环圈126和环圈146时,拉动宽度调整带112将拉动环圈126和146,对手 掌层122和柔性层120提供张力。
宽度调整带112优选地包括附接机构,以使得一旦实现所需的配合,宽 度调整带U2可以紧固到柔性层120。优选地,附接机构是钩环机构。如图 2、 3和7所示,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钩环机构的第一部分124固定到 宽度调整带112,如通过缝制或粘结。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将钩环机 构的第二部分125固定到柔性层120的内侧152,如通过缝制或粘结。替换 地,钩环机构的第二部分125可以是柔性层120本身。第一部分124和第二 部分125可以通过将这部分剥离而脱离接合。
宽度调整带112可以用于协助将拉片108紧固到其位。如图1所示,可 以通过让宽度调整带112经过拉片108,宽度调整带112被紧固到柔性层120。 该构造有助于防止拉片108意外地脱开或随时间而向上翘起,因为拉片108 的紧固机构会失去效力。替换地,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让宽度调整带112 经过拉片108的下方,宽度调整带112紧固到柔性层120。这允许穿戴者更 快速地利用拉片108而在比赛中重新定位手指部分104。
手腕调整带114允许穿戴者改变手套100在穿戴者手腕周围的配合。类 似于宽度调整带112,手腕调整带114优选地用无弹性的织造材料的延长部 分形成,该材料缝制或用其他方法固定到柔性层120。但是,为了增加对手 腕的保护,手腕调整带114还优选地包括类似于用于手背层118和手掌层112 的材料的緩冲材料,如海绵橡胶。
如图3所示,手腕调整带114从手套100的内侧152上的手腕部分延伸, 经过手腕调整环圏130和148,并朝向内侧152而跨过手套100弯折,以被 紧固到柔性层120的外表面,如图1、 4和6所示。
手腕调整环圏130和第二手腕调整环圈148分别形成在手掌层122和柔 性层120,以与手腕调整带114协作地适配并工作,以能调整手套100的配 合。优选地,环圈130和148从手套100的外侧150延伸。类似于宽度调整 环圈126,手腕调整环圈130构造为具有中央定位的开口,以允许手腕调整 带114经过手腕调整环圈130。优选地,手腕调整环圏130与手掌层122整 体地形成。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手腕调整环圏130可以与手掌层122的
18其余部分分开地形成并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定到手掌层122,如通 过缝制或粘结。优选地,手腕调整环圈130用与手掌层122相同的材料制造。 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手腕调整环圏130可以用不同的更刚性的材料制造 或用该材料衬里,以防止手腕调整环圏130随时间变形。例如,手腕调整环 圈130可用金属或热塑性材料制造或包括用金属或热塑性材料制造的环,该 环围绕形成在手腕调整环圏130中的开口。
类似地,第二手腕调整环圏148构造为具有中央定位的开口,以允许手 腕调整带114经过第二手腕调整环圈148。第二手腕调整环圏148构造为是 手腕调整环圈130的尺寸和形状的镜像或大致镜像。如图3所示,第二宽度 调整环圈148与宽度调整环圏130对准并优选地与之附接。优选地,第二宽 度调整环圈148与柔性层120整体地形成。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宽 度调整环圈148可与柔性层120分开地形成并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固 定到柔性层120,如通过缝制或粘结。优选地,第二宽度调整部分148用与 柔性层120的其余部分相同的材料制造。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手腕 调整环圈148可以用不同的更刚性的材料制造或用该材料衬里,以防止第二 手腕调整环圈148随时间变形。例如,第二手腕调整环圏148可以用金属或 热塑性材料制造或包括用金属或热塑性材料制造的环,该环围绕形成在第二 手腕调整环圏148中的开口。
手腕调整带114被朝向内侧152拉动,以调整手套IOO在穿戴者手上的 配合。为了达到宽松的配合,手腕调整带114仅被部分地朝向内侧152拉动。 为了紧固该配合,手腕调整带114被拉近内侧152。当手腕调整带114经过 环圈130和环圈148时,拉动手腕调整带114将拉动环圈126和146,对手 掌层122和柔性层120提供张力。
宽度调整带114优选地包括附接机构,以使得一旦实现所需的配合,手 腕调整带114可以紧固带柔性层120。优选地,附接机构是钩环机构。如图 2、 3和7所示,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钩环机构的第一部分128固定到 手腕调整带114,如通过缝制或粘结。使用本领域公知的任何方法将钩环机 构的第二部分129固定到柔性层120的内侧152,如通过缝制或粘结。替换 地,钩环机构的第二部分129可以是柔性层120本身。第一部分128和第二 部分129可以通过将这部分剥离而脱离4妄合。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这种说明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更多的实施例。因而,本发明并不是要在除了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形式的教导之外受到限制。还有,各种修改和改变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套,构造为容纳手,手具有手掌侧、手背侧、手指和手腕,该手套包括手掌层,尺寸和形状为基本覆盖手的手掌侧;手背层,沿手掌层在手套手指部分中的周边附接到手掌层;该手背层尺寸和形状为形成手套手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调整系统,附接到手背层,并构造为将手套手指部分重新定位在手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手套,该调整系统包括拉片。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中,拉片是手背层的延伸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套,其中,拉片被连接到手套手指部分的基 部处的附接区域。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套,其中,绳把拉片连接到附接区域。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套,其中,多个绳将拉片连接到多个附接区域。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其中,调整系统包括拉带,其中,拉带 的第一端在手套手指部分处或附近与手套关联,且拉带的第二端可去除地附 接到手套。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套,其中,拉带穿过环圈,以在手套上形成Z 形样式。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套,还包括在手套手指部分处或附近与手套 关联的环圈,其中,拉带的第一端与该环圈关联。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套,还包括第二带和第三带,其中,第二带 和第三带布置成在手套上形成V形,且其中,拉带的第一端在V形的顶点 处或附近与第二带和第三带关联。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套,其中,拉带、第二带和第三带形成整体。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套,其中,这些带构造为使得当拉带被拉 动时,手套手指部分和手套的宽度都被调整。
1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手套,还包括第三层,该第三层连接到并定位 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套,拉片可去除地附接到第三层。
1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手套,还包括构造为在拉动时束紧手套的宽度 调整带。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套,其中,宽度调整带包括第一端和第二 端,该第一端在手套手指部分和手套手腕部分之间固定地附接到手套的第一 侧,该第二端可去除地附接到手套。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套,还包括手腕调整带; 该手腕调整带具有在手套的手腕部分中固定地附接到手套第一侧的第一端和可去除地附接到手套的手腕部分的第二端;和 其中,手腕调整带在纟皮拉动时把手套束紧到手腕。
18、 一种可调整手套,构造为容纳手,手具有手掌侧、手背侧、手指和 手腕,该可调整手套包括第一层,尺寸和形状为基本覆盖手的手掌侧; 第二层,连接到第一层;该第二层尺寸和形状为基本覆盖手的手背侧的至少手指部分; 该第二层沿手指部分中的周边附接到第一层并具有自由端;和拉片,与第二层的自由端关联,其中,朝向手腕部分拉动拉片能把手的指根连接部抵靠到手套的内表面。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整手套,还包括 第三层,连接到并定位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 宽度调整带,连接到第三层的第一侧; 该宽度调整带可去除地附接到第三层;和 其中,该宽度调整带将手套束紧到手。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整手套,还包括手腕调整带; 该手腕调整带具有在手套的手腕部分中固定地附接到手套第一侧的第一端和可去除地附接到手套的手腕部分的第二端; 其中,手腕调整带在被拉动时将手套束紧到手腕。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被足球门将使用的手套,包括多个调整机构,如带。这些带允许手套被调整以实现配合,如通过跨过手掌调整手套的宽度或手腕开口的尺寸。额外地,手套包括拉片,其允许穿戴者快速地调整手的手指在手套中的位置,以使得手指的指根连接部保持与手套的手指套根部处的内侧接触。
文档编号A63B71/14GK101687111SQ200880014161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托马斯·德布拉西斯 申请人: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