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弹跳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612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弹跳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玩具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弹跳球。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弹力球,均为弹性的实心圆球体,其外形较为单一,缺乏趣味性,并且由于采用实心的结构,原材料耗用较多,因此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趣味性强,且成本较低的新型弹跳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新型弹跳球,其中,其包括上方带有帽体、下方带有手柄的主轴,所述主轴中
段插置于概略呈倒立碗状并能翻折至所述帽体方向的弹性件的轴心。 作为优选,所述主轴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在靠近碗口的位置具有比内缘厚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的外部在靠近碗口的位置设有多个突起部。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在靠上段的位置呈柱状并具有纵向的纹理,靠下段的位置概
略呈片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弹跳过程中,碗状的弹性件通过翻折变形产生材料内应力,并且弹跳高度不受自由落体高度影响,从而弹跳的更高,而且更具有趣味性;同时,由于采用碗状结构,相比实心的球体更加节省原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
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弹跳球,其包括上方带有帽体1、下方带有手柄2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中段3插置于概略呈倒立碗状并能翻折至所述帽体1方向的弹性件4的轴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轴为一体成型,所述弹性件4在靠近碗口的位置具有比内缘厚的结构。所述弹性件的外部在靠近碗口的位置设有多个突起部5。所
述手柄在靠上段的位置6呈柱状并具有纵向的纹理,靠下段的位置7概略呈片状。 使用时,先将碗状的弹性件4翻转至帽体1 一端,使弹性件4变形产生内部应力,
再用手旋转本实用新型的手柄2向下扔并适时松开手,此时,新型弹跳球自由落体旋转落
下,由于受到地面撞击触发,使弹性件4释放应力,弹性件4向反方向翻转,从而使新型弹跳
球弹跳,并使弹性件4恢复为最初的碗体形状,继续翻转弹性件4,可反复弹跳。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
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弹跳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方带有帽体、下方带有手柄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中段插置于概略呈倒立碗状并能翻折至所述帽体方向的弹性件的轴心。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弹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为一体成型。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弹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在靠近碗口的位置具有比内缘厚的结构。
4. 如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新型弹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外部在靠近碗口的位置设有多个突起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弹跳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在靠上段的位置呈柱状并具有纵向的纹理,靠下段的位置概略呈片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弹跳球,其包括上方带有帽体、下方带有手柄的主轴,所述主轴的中段插置于概略呈倒立碗状并能翻折至所述帽体方向的弹性件的轴心。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弹跳过程中,碗状的弹性件通过翻折变形产生材料内应力,并且弹跳高度不受自由落体高度影响,从而弹跳的更高,而且更具有趣味性;同时,由于采用碗状结构,相比实心的球体更加节省原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A63D13/00GK201543211SQ20092027184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
发明者虞华群 申请人:虞华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